——在交通部救捞系统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在交通部救捞系统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在交通部救捞系统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在交通部救捞系统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在交通部救捞系统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 全面开展专业化建设 努力实现中国特色救捞事业的新发展 在交通部救捞系统 2008 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交通部救捞局局长 宋家慧 (2008 年 1 月 28 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局党委和系 统全体干部职工,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军队各有关部门的领导, 交通部机关有关司局的领导,部属有关单位的领导和来宾表 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廉政 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 2007 年工作,全面部署 2008 年工 作。紧紧围绕建设现代交通业、交通“三个服务”和救捞“五个 并重”,广泛动员和全面部署专业化建设工作,坚定不移地走 中国特色救捞发展之路。 一、2007 年和十六大以来的主要工作回顾 2007 年,救捞工作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 交通“ 三个服 务” ,坚 持救捞“五个并重” ,锐意改革创新,不断 加强应急抢险能力建设,积极稳妥完成了系统人事制度改革, 2 卓有成效开展了“百日安全行 动” ,圆满 完成了为时三年的 “管理发展年 ”活动和人命救助、 抢险打 捞任务,管理水平显 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突出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救助打捞取得新业绩,做好交通“三个服务”能 力显著增强。 一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动态待命救助值班制度,强化重 点时段、重点海区、重点船舶、重点环节的安全保障,海上抢 险救捞的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协调进一步顺畅,效率进一 步提高,圆满完成了人命救助、财产救助、环境救助和抢险 打捞任务。 应急救助方面。全年累计出动救捞力量 1098 次(633 艘 次/265 架次/200 队次),执行救助行动 760 起;救助遇险人 员 4365 名,其中援助遇险人员 2109 名,外籍人员 414 名;救 助遇险船舶 204 艘,其中援助遇险船舶 80 艘,外籍船舶 31 艘;打捞沉船 7 艘,其中外籍船舶 2 艘;获救财产价值约 94.95 亿元。特别是对风暴潮期间 1096 名渔民的救援行动和 对台风期间 986 名南海中外渔民的救援行动,送去了党和政 府的关怀与温暖,树立了交通负责任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展示了救捞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为此,温家宝总理于 2007 年 12 月 1 日针对南海大救援作出重要批示,对成功救助中 外渔民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要发扬优良传统,再接再厉, 更加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3 抢险打捞方面。各打捞局认真履行公益性抢险打捞职责, 先后完成了“ 金玫瑰 ”轮、 “丰收”轮、 “穗轮 218”客船、 “畅通” 轮和 “韩进 哥德堡” 轮碰撞事故案抢险等指令性的 抢险任务 29 起, 执行重大沉船打捞工程任务 7 起,包括“ 银锄” 轮打捞、 “奋威” 轮打捞、 “航浚 11”轮 打捞、 “新恒江”轮打 捞等国内外重大抢险 工程顺利完成。其中, “奋威” 轮工程被称 为“ 中国第一打捞”, “南海一号 ”古沉船整体打 捞工程开创了世界海洋考古和海洋 打捞技术的先河。 救助是应急,打捞也是应急。救助为保障海上安全,维 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打捞为保障水域畅通,维护公共 利益,减少事故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发挥重要作用。救助和 打捞都是国家加强海上应急管理和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的重要力量。 预防和处置污染事件方面。去年,救捞系统先后 4 次化 解重大危险品船舶险情,14 次有效控制海上船舶污染事故, 避免了 28.7 万余吨油品泄漏污染。其中,成功救助 27 万吨 超大型油轮“SHINYO SAWAKO”(音 译:新莎娃),避免了特 大污染事故发生;救助化学品船“汇通 22”轮,避免了 931 吨 丙烯酸丁酯泄漏;救助液化气船“宏仁”轮,化解了 1000 吨液 化气泄漏发生;救助巴拿马籍“CHANG TONG”(音译:畅通) 轮,切断了污染源,控制了污染恶化态势,确保了烟台水域 的渔业、养殖、旅游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二)打捞经营取得新成绩,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4 各打捞单位紧紧围绕应急抢险中心任务,在确保完成抢 险打捞任务的前提下,深入贯彻落实李盛霖部长于 2006 年 1 月 1 日视察慰问烟台打捞局时作出的 “主业精、副业兴, 以副业兴主业、保主业、养主业”的重要指示,大力发展打捞 经济,弥补应急抢险打捞经费不足。一年来,打捞单位以市 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开展了市场宏观调研, 启动了打捞经营发展宏观战略研究工作,向市场要空间,向 管理要效益。加强了系统资源整合力度,加大了打捞装备购 置建设力度,加快了经营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加强了经营合同的规范管理,实现了管理有创新、经营有突 破的既定目标,提高了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与改革之初相 比,打捞单位净资产收益率和利润总额都有较大突破,经济 效益再创历史新高。 (三)飞行队建设取得新突破,立体救助能力显著增 强。 飞行队发展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救助遇险人员逐年增 多,飞行安全和救助效果保持了良好记录。去年,我们与军 方航空管制部门、民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进一步密切, 救助飞行队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沿海陆岛空中救援网建设 成效显著,立体救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培训效 果明显,空地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飞行队的抢险 救助能力不断增强,抢险救助业绩再创新高。全年共执行救 5 助任务 205 起,救助遇险人员 223 名,分别占系统执行救助 任务总起数和总人数的 27%和 10%,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 其中,救助淄博 180 米高失火烟囱上 2 名受困工人,获得了 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热带风暴“帕布” 袭击粤西 地区期间,交通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临危受命,立即投入 到遭遇重大洪水灾害的湛江抗洪抢险,在当地军民各种救助 方式均未成功,情况万分危急时刻,救助直升机从天而降, 一举成功救起 4 名孤儿和养育这 4 名孤儿的一位残疾老人, 获得灾区民众的高度赞扬。一年来,立体救助体系的快速发 展,屡创佳绩,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得到社会 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四)安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职工安全意识显著 增强。 去年,救捞系统安全工作紧紧围绕“百日安全行动” 和 “两防一避免 ”活动两个工作 轴心,以反省事故 为着力点,以 专项整治为抓手,以强化监督为措施,以完善制度为根本, 以实现“四大安全 ”为 重点,以培植安全文化 为保障,以建立 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强化技能培训为关键,形式与内容并举、 教育与整改并重,近期与远期结合、目标与行动统一,查找 安全隐患,落实管理责任,严格量化考核,促进了系统安全 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在 救助打捞任务不断增加、生产经营活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 保持了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 6 (五)基本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救助打捞能力显著增 强。 一年来,全系统团结一心、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大了“十 一五” 建设规 划的贯彻 落实力度,加快推 进了基本建设工程 项目。在救捞装备建造方面,我国最大的 14000KW 多功能 新型救助船“ 南海救 101”轮交付使用,两架当今国 际上性能 最先进的 EC225 大型救助直升机交付列编。后续 6 艘 8000KW 救助船开工建造,300 米深潜水工作母船和 30000 吨大沉深半潜驳船完成工可报告的审查工作,5000 吨打捞起 重船完成了工可报告送审稿的编制工作。在已经从英国皇家 救生艇协会引进 10 艘自扶正救助艇基础上,2007 年又引进 了 12 艘,其中 9 艘已经投入使用。此外,广州打捞局自筹资 金建造的 4000 吨多功能打捞起重船“华 天龙” 投入运营,上 海打捞局 3000 吨自航打捞起重船开工建造,烟台打捞局自 筹资金购置的浮船坞“ 德浮一号” 交付使用,三个打 捞局的三 套溢油回收系统和水下检测系统完成招标采购工作。在土建 方面,南隍城救助基地通过竣工验收;宁波救助基地、福州救 助基地、烟台打捞局西顺岸工程、上海打捞局科技研发基地 一期等项目完工,正等待竣工验收;北海救助局综合业务用 房、南海救助局海口基地一期、广州打捞局石楼浮筒基地及 续建和综合业务楼改造竣工并交付使用;北海救助局本部码 头改扩建工程、小洲基地、烟台打捞局打捞工作船码头、南 海救助局和广州打捞局小洲疏浚工程完工;连云港基地、阳 7 江基地开工建设;新会抢险打捞基地一期工程进入施工招投 标阶段;北海救助局后勤保障用房、东海救助局本部业务用 房、温州基地洞头码头完成立项审查;上海打捞局浮筒基地 迁建岸线和用地得到批准,横沙打捞抢险基地完成工可;高 东救助机场改扩建工程通过部立项审查,烟台蓬莱救助机场 改扩建工程工可报告完成内部审查工作。基本建设取得的突 出成绩,使救捞系统抢险救助打捞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 著增强。 (六)管理水平取得新提高,管理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管理发展年 ”活动促 进了救助正规化、打 捞规范化,强 化了统一管理和领导,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救捞职工的思 想认识得到统一,管理和发展得到普遍重视和认可, “五个统 一、一个口子” 的管理要求得到落 实,形成了管理和发展相互 促进的良性循环。二是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完成了潜水条例 的起草工作和潜水员管理办法、 沉船沉物打捞单位资质管 理规定的修订工作,目前系统各单位已经建立各项管理制 度 1490 项,初步形成了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齐备的完 整制度体系,促进了行业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管 理机制得到加强。 自觉执行“五个统一,一个口子”管理要求 的意识普遍增强,确立了上通下达、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 新环境,开创了富有救捞特色的管理新机制。通过对三年管 理发展年活动的考核,各单位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达 8 到了预期效果。经过考核小组评审,部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 决定授予东海救助局和上海打捞局管理发展年活动优秀单 位称号。 (七)对外交流取得新成就,国际合作能力显著增强。 去年,救捞系统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一是开展了 卓有成效的多边合作。在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救捞已经 跻身领导核心,成为联盟唯一的亚洲理事和董事单位,彻底 改变了联盟成立 83 年来欧洲救助机构一统天下的格局。在 国际救捞联合会,救捞再次当选执委单位,并妥善处理和成 功解决了该组织有关涉台敏感问题,维护了“一个中国” 的原 则。在最负盛名的国际海上人命救助大会上,救捞系统代表 以第一发言者出席,大会播放了大寒潮专题纪录片,引起 了极大反响。二是开展了大量实质性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围 绕救助直升机进口、飞行员培训、飞行队管理与建设,我们 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飞安培训公司,欧直公司,香港特区 政府飞行服务队、消防处,澳门东亚航空公司等签署了合作 协议。围绕救助艇引进、艇员培训和救助艇管理,我们与英 国皇家救生艇协会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同时,与美国海 岸警卫队的交流与合作有了突破性进展,与法国海军、空军 和多家救助相关设备公司以及生态、运输和可持续发展部展 开了人员互动。与香港特区政府消防处、台湾地区有关组织 保持了经常性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了相互了解、信任和感情。 9 三是举办了一系列富有影响的国际会议。第四届中国国际救 捞论坛到会中外代表 300 多位,组织水平和国际影响持续提 高。成功举办了救捞案例及相关法律国际研讨会,为进一步 在中国宣传推广 LOF 合同的有关知识、促进国际救助打捞 业务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年来,救捞系统外 事工作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 的方式,密切了国 际交流与合 作,学习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同行的先进经验与技术,推动了 我国救捞能力的快速提高,开拓了救捞系统又好又快发展的 新途径。 (八)人事制度改革确立新机制,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显著增强。 去年,通过广大干部职工 5 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完成了 救捞历史上首次人事制度改革。全系统除水上人员外,共有 3304 人参加了双向选择和竞聘上岗,通过竞聘,345 人被聘 用到中层干部岗位,59 人由低职管理岗位竞聘到高职管理岗 位,38 人由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竞聘到管理岗位,37 人 退居二线,203 人内部退养,51 人待岗。改革后,职工竞争意 识、岗位意识、合同意识、风险意识显著增强;能上能下的用 人机制基本形成,竞聘上岗和聘用制度得到推行,干部终身 制、平均分配主义的传统观念被打破;岗位设置进一步规范, 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岗位管理制度得到确立,人事管理 水平显著提高。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创造活力和 工作热情,增强了单位竞争能力,开创了人才辈出、人尽其 10 才的新局面、新环境。 (九)救捞文化建设取得新发展,理念创新能力显著 增强。 去年,按照部党组统一部署,针对救助、打捞不同特点, 救捞系统以行业特色和救捞精神为核心,以导向性、凝聚性、 激励性、规范性为目标,从三个方面加强了救捞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了精神文化建设。强化了“救生救 难、不畏艰险、守 职尽责、迅速有效” 的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了“ 把生的希 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 捞奉献精神。二是加 强了制度文化建设。完善了救捞规章制度,加强了职工行为 规范,创建了良好工作氛围。三是推进了物质文化建设。改 善了工作环境,统一了形象标识,展示了精神风貌。通过救 捞文化建设,初步激发了干部职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工 作热情,增强了系统各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十)党建工作取得新进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 斗力显著增强。 一是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增 强了班子凝聚力;坚持科学决策,增强了班子战斗力;坚持率 先垂范,增强了班子号召力;坚持改善作风,增强了班子影响 力。 二是狠抓党的组织建设。结合人事制度改革,狠抓了干 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在积极组织和号召系统中青年干 部到交通部党校学习轮训的基础上,我们又根据救捞的实际 11 情况进一步加大了干部培训力度,总结 2006 年组织举办国 家行政学院培训班的成功经验,去年在系统内选送两批优秀 中青年干部到中央党校学习,经过培训,救捞中青年干部增 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受益匪 浅。一大批思想进步、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年轻有为的中青 年走上领导岗位,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整 体素质。 三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救捞始终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加强应急救助、发展抢险打捞,促进救捞各项事业全面 进步的重点工作来抓。去年,进一步强化了信息互通、经验 互学、优势互补,取得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涌现出 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 人,全国巾帼文明岗 1 个、全 国巾帼建功标兵 1 人,全国青年文明号 4 个,部级和地方省 市级劳模、文明岗、标兵、能手 12 个,广州打捞局还集体荣 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特别是南海救助局“南海救 111”轮、 北海救助局祖旭峰同志和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潘伟同志、东 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朱林飞同志、东海救助局高均清同志,在 国际海事组织 98 届理事会上,荣获“海上特别勇敢奖状” 和 “嘉 奖 信” ,这是不仅 是交通行业的光荣,也是我 们国家的光 荣,这些同志为祖国增了光,为民族争得了荣誉。 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惩防腐败体系建 设,狠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强化 反腐倡廉教育,落实“ 四大纪律、八项要求 ”、“五个不许”、 “四个 12 不准”,逐步推 进行政 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落实领导干部经济 责任审计制度。并围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开展了“做党的忠 诚卫士、当群众贴心人”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大了信访办案的 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了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 五是进一步加强救捞宣传工作。 去年,救捞宣传工作以党和国家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交 通部“ 三个服 务” 要求 为指引,以宣传救 捞业绩为主要内容, 强化了人命救助的深度报道,策划了重点工程的跟踪报道, 开展了各项工作的专题报道,抓好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的针对 宣传。一年来,联系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和地方媒体,开展了 以西沙、南沙大救援报道和“南海一号 ”直播为代表的宣传工 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上述工作之外,多年制约打捞经济发展的收费办法 已经废止,初步建立了系统财务信息网络自动汇总系统,按 时完成了系统资产清查和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工作,规范了救 助单位经济实体和系统投资项目管理,救助单位进一步细化 了预算管理项目,打捞单位积极应对国家信贷政策和人民币 升值的变化,置换信贷资金,适时进行结汇,减少财政费用; 审计工作不断创新方法、提高质量,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 点,加强了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建设项目审计。 去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筹备成立,我们 还在全系统统一成立了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交通部救捞局委 员会。同时,在共青团工作、妇女工作、老干部工作等方面也 13 取得了新的成绩。 党的十六大以来,救捞工作的突出成就是完成了体制改 革,通过改革,形成了救助、打捞和飞行三支队伍同步发展 的格局,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沿海应急救助打捞网络;创立了 动态待命救助值班制度,加快了应急反应速度,提高了抢险 救捞效率;组建了 4 支救助飞行队,配备了 11 架救助飞机, 救助覆盖渤海湾海域、长江口及舟山水域、台湾海峡、琼州 海峡、粤西及北部湾和海南附近水域;强化了救助基地功能, 创建了快速反应应急救助队,加强水下抢险救助能力;完成 新造救助船舶 13 艘,引进英国救助艇 20 艘,改造老旧船舶 15 艘;打捞单位新建 4000 吨浮吊 1 艘,购置 1700 吨浮吊 1 艘、拖轮 12 艘,并修复了 200 米饱和潜水设备,开展了 124 米饱和潜水作业。体制改革以来,救捞系统组织救助 2716 起, 救助遇险人员 15680 名,救助各类遇险船舶 746 艘,完成公 益性沉船打捞 63 艘。打捞单位开展多种经营,实现了快速持 续增长,为稳定和发展应急打捞队伍,圆满完成应急抢险打 捞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五年来的救捞工作,主要的经验和体会有以下六方 面: 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救捞工作全局。发展 是救捞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是救捞工作宗旨和立局之本, 全面协调是救捞“五个并重 ”的理论依据, 统筹兼顾是开展救 捞工作的根本方法。救捞工作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 14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和出 发点,瞄准建设精干实用的国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目标不 断开拓进取,救捞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拓展 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二是必须紧紧围绕交通“三个服务” 。 “三个服务” 是部 党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交通 工作的性质,总结交通工作的经验,坚持统筹兼顾,服务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体现。救捞的发展必须要与部党组指导方针相 一致,救捞的事业必须放在交通工作的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 救捞的重心必须要做发展现代交通业的排头兵。 三是必须牢牢把握救捞“五个并重” 。 “五个并重” 是部 局在正确分析救捞发展形势、深刻认识救捞本质属性、科学 总结救捞发展实践、正确把握救捞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救 捞工作紧紧围绕交通“ 三个服务” ,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观本质 要求的新认识,是做好救捞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工作 思路。 四是必须坚持贯彻执行“五个统一、一个口子”的工 作原则。进一步完善统一垂直领导管理体系,实现救捞由粗 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是做到政令顺畅,步调一致 地贯彻部党组方针、政策的基本要求;是要集中人力、物力、 财力发展救捞队伍,建立精干实用救捞队伍,提高应急抢险 救助打捞水平和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客观需要;是实现 15 宏观把握、微观调整,合理优化值班待命部署,有效配置救 捞资源,遏制各种消极懈怠现象,建立统一、规范、高效运作 机制,促进救捞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救捞发展的 支撑和动力。没有体制改革,就不会有救捞现在良好发展局 面;不创立动态待命制度,就不能适应改革后的救捞必须做 到“ 两个适应、三个加快 ”的要求;不进 行人事制度改革,就不 能盘活用人机制,难以适应救捞快速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力 倡导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 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意识,才能支撑救捞发展、引领 救捞未来,推进救捞事业在新时期跨越式发展,实现新提高, 取得新突破。 六是必须走中国特色救捞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中 国特色救捞发展之路,不断加强中国救捞所特有的救助队伍、 打捞队伍和飞行队伍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人命救助、财产 救助、环境救助三位一体的岗位职责,空中立体救助、水面 快速反应、水下抢险打捞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是整合救捞 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提升战斗力和竞争力的着力点,是中 国救捞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不强调走救捞特色发展 之路,不加强救捞特色建设,救捞事业就会失去可持续发展 的理论支撑。 同志们,救助打捞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党中央、国 务院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交通部党组正确领导、 16 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国务院各部委重视关心、支持帮助的结 果,是交通部各司局精心指导、真诚帮助的结果,也是救捞 职工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一年来,部领导和地方政 府领导多次亲临救捞系统基层单位和救捞一线视察工作、慰 问职工,对救捞系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 李盛霖部长在十七大会议讨论期间,把海上抢险救捞业绩作 为交通五大工作亮点予以介绍,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充分 肯定了救助打捞取得的突出成就,并要求在新形势下,救捞 工作要立足“三个服 务” ,通过四个创新, 实现新的突破。翁孟 勇副部长在视察救捞系统时明确指出,体制改革后打捞仍然 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没有打捞的支撑,救助队伍不可能 生存,不可能发展,救助打捞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人命救助 和抢险打捞反映国家的综合实力,要继续加强装备建设,不 断提高综合能力。徐祖远副部长对救捞系统决定在今后三年 开展专业化建设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要求扎扎实实推进,促 进救捞系统又好又快发展。冯正霖副部长、黄先耀副部长和 杨利民组长也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多次视察救捞系统基层单 位,慰问一线救捞职工,并为救捞系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 要指示。各级领导对救捞系统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使救捞 职工深受感动和鼓舞。在此,我代表救捞系统干部职工,向 部领导和所有关心支持救捞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关部委领导 和同志们、解放军各级首长和指战员、交通部各司局及直属 单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救捞系统干部职工 17 及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走中国特色救捞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阐述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全面部署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各项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 来,把力量凝聚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坚持理论联 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立足于“四个坚 持” 。 一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救捞建设与发 展。救捞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 是的工作作风、 “三位一体 ”的救捞特色、立体救助的 专业特点 和公益抢险的行业特性,发挥人命救助、抢险打捞整体综合 专业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救捞发展之路。 二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救捞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救捞系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必须按照“ 五个并重” 的工作思路 统筹抓好系统各单 位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救捞专业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18 互相协调。必须把科学发展的目标锁定在抢险救捞能力的提 高上,必须把科学发展的重心放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根本利益上,必须把救捞科学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 群众共享。 三是坚持完善救捞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和管理机制。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把应急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 化、法制化的轨道,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执政理 念的体现。救捞系统是国家海上专业队伍,是国家应急管理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命救助、抢险打捞直接关系到人民 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与 和谐。救捞系统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 强化救援保障体系,协调应急支持系统,建设综合专业技能 的队伍,提高救捞队伍综合专业能力。 四是坚持推进改革创新。要把创新型救捞建设作为事业 发展的战略基点,进一步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 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要用救捞改革发展的新理念、 新思路、新举措,推动人才建设、装备建设、技术建设全面发 展。 (二)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准确把握救捞系 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不断提高抢险救捞水平和能 力,需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审视中国救捞的适 应能力;站在顺应国际救助打捞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角度, 19 审视中国救捞的发展水平;站在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角度,审 视救捞做好“三个服 务” 的能力;站在救 捞行业以外的角度, 审视中国救捞存在和发展问题。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 刻的变革,当前救捞系统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发展阶 段。对救捞来说,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稍纵即 逝,挑战日趋严峻。救捞发展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概 括起来:一是救捞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抢险救捞能力虽然有 所增强,但是现有装备规模和水平仍然不能满足航运高速发 展、船舶流量快速增长对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的需求;二是 救捞在国家海上抢险救助打捞历史的实践中虽然先走一步, 能力处于优势,但是政府正在转变职能,社会各方力量和各 类执法单位纷纷承担应急任务,救捞能否在国家海上应急反 应总体布局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三是救捞整体和综合实力可以应对各类海上重大突发事件, 但救助、打捞和飞行任何单支力量都不够强大,都难以适应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四是救捞 57 年来生生不息 发展,但救捞专业地位缺少法律支撑,应急抢险打捞缺少法 律保障,做好救捞立法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救捞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不利因素,既是制约救捞 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矛盾,也是救捞发展始终面对的最大挑 战和冲击。要着力解决和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救捞全 体干部职工,一要加强大局意识、提升责任意识和强化忧患 意识,牢固树立“荣誉属于过去、奋斗才有未来”的理念;二要 20 走出去、引进来,紧跟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努力使救捞整体 实力和水平在国家海上应急管理工作大格局中始终保持领 先优势和先进性;三要把精力放在自身建设上,紧紧抓住“十 一五”战略机遇期,通过全面加强救捞专业化建设,使救捞真 正做到“三精两关键”;四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救捞发展 之路,加强资源整合,形成整体合力,努力实现救捞事业全 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救 捞发展之路。 针对新时期新阶段救捞工作的新特征和救捞适应建设 现代交通业的新目标,我们在认真分析救捞面临的形势和任 务的基础上,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提出科学发展、改革创 新,不断加强中国救捞特色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救捞 发展之路。 1.中国特色救捞事业的本质。 什么是中国特色救捞事业?救捞创建 57 年来,形成了 救助队伍、打捞队伍、飞行队伍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承担了 人命救助、财产救助、环境救助三位一体的岗位职责;具备了 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三位一体的综 合功能。救捞三个三位一体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应对和处 置各类海上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了公益性应急抢险救 助打捞的行业特性,奠定了救捞专业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核 心竞争力。 21 57 年来,救捞历经社会变革,却持续不断发展,书写了 一部生生不息的救捞特色历史;造就了“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的特色精神;编制了体制改革事事分开 的特色方案;形成了救助与打捞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特色 格局。目前,我们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找不到任何一支类似 中国救捞这样功能齐全的专业队伍。中国救捞区别于世界上 其他国家救援队伍而特有的特色、特点和特性是中国救捞生 存壮大的优势,是长盛不衰的支撑,也最终能够实现全面、 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2.发展中国特色救捞事业的紧迫性。 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救捞事业?一是发展中国特色 救捞事业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客观要求。发展现代交通业, 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救捞应该先行,这 就要求救捞必须强化三位一体的特色,增强整体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提高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水平。二是发展中国特 色救捞事业是实现救捞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救助、打 捞、飞行三支力量,单独存在和单独作为,均难以做到在海 上应急抢险的“关健 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面对依然严 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只有坚持强化救捞整体战斗力、核心竞 争力,坚持走三个三位一体的救捞特色发展之路,才能不断 增强救助打捞综合能力和整体优势,立足于不败之地。三是 发展中国特色救捞事业是理念创新的必然趋势。救捞系统创 建 57 年来,形成了“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 人,把死的危险留给 22 自己”的救 捞奉献精神;适 应体制改革需要,部党组为救捞确 定了“三精两关 键” 的 总体目标,明确了 “加强救助,发展打捞” 为中心工作,提出了“两个适应,三个加快” 的工作要求;适应 统一垂直管理的要求,提出了“五个统一、一个口子” 的工作 原则;适应新时期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五个并重” 的 发展思路。救捞发展一系列基本思路和理念已经为指导救捞 工作实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只有坚持理念创新 和思路创新,才能准确把握救捞发展方向,统揽救捞工作全 局。今天,我们立足救捞基本情况,总结救捞发展实践,借鉴 国内外发展经验,提出走中国特色救捞发展之路,既是对救 捞发展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也是对救捞工作理念的发展和 创新。 3.发展中国特色救捞事业的关键环节。 如何进一步全面实现中国特色救捞事业的新发展? 一要确立目标,明确方向。发展中国特色救捞事业,要 实现人命、财产、环境救助并举,救助、打捞、抢险救灾兼顾, 远洋、沿海、内陆并进,空中立体救援、海面人命救助、水下 潜水打捞结合,大、中、小并用,远、中、近配套,建设多“兵 种” 、多功能、多手段、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 特色的、精干实用的国家专业救捞队伍发展目标。 二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展中国特色救捞事业,首 先,要紧紧抓住“十一五 ”后三年的重要 时期,通过开展为期 三年的专业化建设,着力提高海上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 23 产救助和应急抢险打捞能力,着力增强救助打捞综合实力。 三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要统筹救助、打捞和飞行,统 筹规划、管理和发展,统筹公益抢险和日常经营,统筹国内 巩固和国际拓展。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做到救助、打捞两不 误、两促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四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促进救助与打捞和衷共济、 协调一致。促进救助、打捞、飞行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 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局观念,加强内部联合,促进 优势互补,形成团结一致干事业的整体合力。 同志们,实现中国特色救捞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始终是救捞工作的基本方针和长期任务。下一步要召开专题 会议研讨,组织专门力量,从理论上对走中国特色救捞发展 之路作出更加系统的阐述,进一步丰富理论内涵。各单位要 全面把握特色救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的 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发展中国特色救 捞事业的旧思想、旧观念,把救捞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 导到发展中国特色救捞事业上来,把发展中国特色救捞事业 贯彻落实到救捞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救捞发展之路,为更好 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 奋斗! 三、深入开展救捞专业化建设, 24 争做发展现代交通业的排头兵 发展中国特色救捞事业,必须要与党中央、国务院建设 精干实用国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要求相适应,与发展现代 交通业的战略转型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对水上安全保障的需 求相适应。部党组已经为救捞系统确立了工作目标,救捞系 统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救捞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实现“人员精 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在关键时刻能起关键作用”。到 2020 年, 救捞系统要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 快速反应、救助有效”的国家现代化海上救助打捞力量 。“十 一五” 后三年,将集中力量加强薄弱环节 建设,在我国沿海形 成覆盖全面、部署周密,海空协同、水陆兼顾,动态待命、反 应迅速的抢险救助打捞网络,达到“有求必应、有险必救”。 专业海上救助力量对重点海域发生的重大以上险情,在恶劣 海况条件下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施救,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其他离岸 50 海里内重要干线航道和主要港口应急到 达时间不超过 150 分钟。专业空中救助力量在海上搜寻救助 的范围由目前的 110 海里扩展到 130 海里,基本达到能够在 夜间执行搜寻救助任务。应急抢险打捞力量在海上能够实施 300 米水深范围内的潜水抢救任务,能够对 5 万吨级沉船实 施清障打捞;在内陆水域能够协助地方政府实施 200 米水深 范围内的抢险救捞,并具备完成近海及港内沉船的水下抽油 清污能力。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需要在 “管理发展年”的基础 25 上,扎实开展为期三年的专业化建设,这是发展现代交通业 的要求,是发展特色救捞的着力点,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切入 点。为此,各单位一定要把专业化建设工作部署好、开展好。 开展专业化建设,要坚持四项原则: 一要坚持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为原则。专业化建设要 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实施方案,促进全面协调发展;要突出重 点,抓好关键人才、关键装备和关键技术的建设工作。 二要坚持以资源共享、着眼长远为原则。专业化建设要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内在潜力,整合系统各单位人才、 装备、技术和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要紧 密结合“十一五 ”规划, 统筹兼顾年度任 务、三年计划和中长 期发展目标,做到远近结合、着眼未来。 三要坚持以强化措施、开拓创新为原则。要强化专业化 建设任务落实的具体措施,加大对人才建设、装备建设、技 术建设的投入,夯实发展基础,从源头上提高抢险救捞效率 和能力。要坚持“四个 创新” ,解决救捞发 展深层次问题、基础 性工作和相对突出的矛盾。 四要坚持以加快推进、务求实效为原则。要以提高队伍 整体素质和综合专业能力为根本目的,集中精力、集中人力、 集中物力、集中时间抓紧抓好,加快搜寻救助能力、抢险打 捞能力和污染清除能力建设,做到冲得上、救得下、潜得深、 捞得起,最大限度地保障海上人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 全。要大干三年,而不是大喊三年,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26 开展专业化建设,还要做到三个结合、达到三个目的: 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十一五” 人才规划,建 设一支讲政 治、懂管理、顾大局的管理队伍,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 富、作风优良的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一支纪律严明、吃苦耐 劳、技能高超的工勤技能职工队伍。二是结合国家水上交通 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做到重点水域的救助能力 明显提高,现代化水上救助系统初步形成,大功率救助船舶 配置到位,救助飞机建设得到加强,应急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溢油综合清除控制、沉船整体打捞吨位和水下救援打捞深度 都有较大提高。三是结合救捞日常工作,把专业化建设放到 各单位、各部门、各班组,融入管理中、救助中、经营中。 三个目的:一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开展专业化建设 要把观念和认识统一到专业化建设指导思想上来,把力量和 行动凝聚到专业化建设的工作部署上来。二是深化改革,解 决矛盾。在专业化建设过程当中,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 新,着力解决当前救捞工作最突出、最直接、最主要和救捞 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务求专业化建设的实际效果。三是夯实 基础,惠及长远。要通过三年专业化建设,夯实基础,建立专 业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救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开展专业化建设,一定要抓住重点、明确任务: 一要深入开展人才专业化建设,务求抓住救捞发展的关 键环节。人才资源始终是救捞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造就救 捞专业人才、领军人才,是救捞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 27 加快建设精干实用救捞队伍的重要保证。救捞人才专业化建 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人才专业化建设要结合救捞 人才规划,重点抓好六大工程:一是抓好人才引进工程,通过 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把关键人才和紧缺人才吸引到救捞队 伍中来;二是抓好人才留住工程,通过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 划,薪酬激励,把救捞关键人才和重要人才留住;三是抓好人 才培养工程,造就一支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救捞人才队伍; 四是抓好人才使用工程,通过公平、公开、公正和民主的用 人机制,把最合适的人才用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五是抓好人才培训工程,建设培训基地,通过专业 培训来提高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六是抓好经费保 障工程,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人才专业化建设顺利实施。 抓好上述六大工程, 需要各单位共同努力,用事业凝聚 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 开展人才专业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管理体制和机 制,为优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要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流动等方面的体制机 制,坚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和限制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观念、 做法、体制。要进行开放式培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强 同国际救捞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积 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创新精 神,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为造就 28 一支精干实用的救捞人才队伍提供良好氛围。 二要深入开展装备专业化建设,务求夯实救捞发展的牢 固基础。救捞装备是救捞系统从事抢险救助、清障打捞、溢 油清除的基本保障,也是救捞队伍现代化水平、专业化水平 的重要标志。开展装备专业化建设要结合救捞“十一五” 规划, 突出抓好四大工程,兼顾其他工程:一是要突出基础设施建 设工程,做好机场码头、训练基地、应急储备、岸基保障建设; 二是要突出救助装备建设工程,抓好救助船艇、救助飞机、 专用器材、导航设施建设;三是要突出打捞和环境救助装备 建设工程,做好清障打捞、溢油回收相关装备建设;四是要突 出信息装备建设工程,做好搜救决策、通信指挥、信息网络、 数据分析相关装备建设。 开展装备专业化建设,要为维护海上运输安全和作业安 全服务。要切实搞好装备发展的科学筹划和设计。坚持救捞 需求牵引,坚持科技发展推动,科学确定装备发展方向和建 设重点,着力构建适应抢险救捞要求、具有行业特色的专用 装备体系。要切实加强装备的质量管理和科学使用。始终坚 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处理好装备技术先进性同性能稳定性、 可靠性、安全性的关系,处理好研制新装备和管好用好现有 装备的关系,充分发挥救捞装备的效能。要加强基础性、战 略性和前瞻性重大救捞装备的立项与建设,推动救捞装备的 滚动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要深入开展技术专业化建设,务求巩固救捞发展的核 29 心保障。能否掌握核心技术,直接关系救捞系统是否具备核 心战斗力、核心创造力、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救捞系统持 久专业优势、持久竞争优势、持久主导优势。开展技术专业 化建设,要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实用性,重点发展十项专 业技术:一是发展恶劣海况下人命救助技术,做好恶劣海况 下人命救助;二是发展夜间及能见度不良条件下搜寻技术, 做好能见度不良条件下遇险船舶、航空器和人员搜寻;三是 发展特种船舶及特种情况下的救助技术,做好特种船舶、特 种险情救助;四是发展救捞模拟训练技术,做好救助船员、潜 水员、飞行员、救生员和绞车手模拟训练;五是发展信息技术, 做好海上紧急救援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船岸救助指挥 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船舶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六是发展打捞技术,提高沉船、沉物清障打捞效率;七是发展 环境救助技术,有效清除海上船舶溢油、沉船存油;八是发展 大型远程拖航技术,提高海上浮式油轮、平台、驳船、航空母 舰等大型装备远程拖航能力;九是发展深潜水技术,做好 300 米饱和潜水、海底可操作载人潜器应用技术建设;十是发展 水陆工程技术,快速发展打捞经济。 开展技术专业化建设,要加大投入,着力突破制约救捞 发展的关键技术;要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基础技术研究、 前沿技术研究、工程实用技术研究;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 向救助打捞作业集聚,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走出去、引进来, 充分利用国内外、行业内外资源;要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 30 养造就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树立全局性、战略性技术研究项 目,加快发展救捞核心技术。 完成上述专业化建设任务,要遵循“政策引导、制度规 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针,强化 六个关键环节: 一是广泛动员。广泛动员是完成专业化建设任务的基本 前提。专业化建设不能脱离日常救捞实践,不能缺少干部职 工的积极参与。只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强化职工自觉参与 意识,才能有效推动专业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是加强领导。加强领导是完成专业化建设任务的重要 保障。只有领导重视、基层支持、各方配合,才能为专业化建 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是突出重点。突出重点是完成专业化建设任务的有效 方法,一定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解决突出矛盾;二是突出关 键人才、关键装备、关键技术;三是重视确立长效机制,奠定 发展基础。 四是统筹兼顾。开展救捞专业化建设,装备是基础,技 术是保障,人才是关键。三项专业化建设既有各自特点,又 为互为依存的整体。因此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三管齐下。既 不可顾此失彼,更不可厚此薄彼。 五是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完成专业化建设任务的内在 动力。要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科技创新为引领,体制机 制创新为动力,政策创新为保障,不断为专业化建设注入新 的活力和动力。 31 六是务求实效。务求实效是完成专业化建设任务的根本 要求。专业化建设是“ 三精两关键” 总体目 标的具体化、目标 化、数量化。评判专业化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三年后能否 取得应有的成效。我们开展专业化建设,必须要扎实推进、 务求实效。 救捞系统开展专业化建设工作,是三年“管理发展年” 延 续,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加 强应急救助、发展抢 险打捞”这 个中心, 进一步强化系统管理、提高救捞能力的有 力措施,也是为实现“ 三精两关键” 目标 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专业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措施,符合部党组 提出的做好“ 三个服 务” 和 发展“现代交通业”要求。希望救捞 系统各单位要按照部局印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抓紧完善 各单位的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