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大专 _法 学_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浅谈交通肇事罪之“因逃逸致人死亡” 姓 名: 林 任 成 学 号: 097220386(春) 专 业: 法 学 (专) 入 学 时 间: 2009 年春 指导教师及职称: 所 在 电 大: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2011 年 月 日 附件一 目 录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1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1 (二)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2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问题 3 (一)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3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 4 (三)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条件 6 三、因逃逸致人死亡转化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法律适 用8 (一)逃逸致人死亡不包括因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8 (二)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排斥在交通肇事罪之外,符合 目前实际状况和群众愿 望8 (三)将“逃逸致人死亡”仅限定为过失致人死亡,有利于体 现刑法的基本原 则9 四、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浅谈交通肇事罪之“因逃逸致人死亡” 内容摘要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因其自身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特殊性,备 受理论界关注。新刑法对“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做了规定,交通肇事后的逃 逸行为,实质是不履行保护现场、救助伤者、报告的义务。逃逸行为的主观方 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不履行法定义务。刑法理论界对逃逸致人死亡问题争议 很大;按我国新刑法的规定,其实质是交通肇事和遗弃致人死亡行为的结合。 本文通过刑法学界理论研究,结合具体案例,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 疑难问题以及法条、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构成要件 因逃逸致人死亡 引 言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对人类的生 命及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更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肇事者在交 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驾车逃逸,导致许多本来可以生存下来 的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身亡,为了保护被害人,追究肇事者 的刑事责任,新刑法对“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做了规定;同时, 最高法宣判委员会在 2000 年 11 月 10 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 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也对此做了解 释。然而, 解释还存在缺陷,本人就交通肇事罪的“因逃逸致人 死亡”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本罪有新的、全面的、准确的认识。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从事交通运输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交通 1 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 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 运输,这类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 连,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 私财产的广泛破坏,所以,其行为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犯罪。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 大损失的行为。具体言之,本罪的客观方面须是:首先,必须有违 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法规的行为,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担处罚的法律基础; 其次,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 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再次, 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违 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必须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车站、码 头、机场旅客离去、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 16 周岁、具 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体不能理解为在上述交通运 输部门工作的一切人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船 2 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驾车人员,而应理解为一切直接从事交通 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非交通运输 人员违反规章制度,也构成本罪的主体。最高法、最高检察关于 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 “在偷开汽 车中因过失撞死、撞伤他人或者撞坏了车辆,又构成其他罪的,应 按交通肇事罪与他罪并罚”这一解释说明,非交通运输人员构成交 通肇事罪,并不以肇事行为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为要件。 (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 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 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 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 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 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问题 (一)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我国新刑法第 133 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 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 节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 7 年以 上有期徒刑。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刑法理论上和 司法实践中对此认识不一,刑法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 3 观点认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 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而畏罪潜逃,致被害人延缓抢救时机而死 亡。第二种观点认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事实上发生了二次交 通事故:已经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 故,显然刑法将同种数罪规定了一个法定刑。本人认为,第一种观 点是正确的。第二种观点坚持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 “因逃逸致人 死亡”作为加重情节,其主观方面也应当是过失,为把其解释为过 失,就把“人”解释为“在逃逸中第二次造成交通事故中的人” ,即 实际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这一解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交 通肇事后逃逸的情况很多,但在逃逸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 情形并不多,所以,将这种特殊情况作为一个加重情节来规定,显 然是不必要的。其次,如果行为人在第一次交通事故中构成犯罪, 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也构成交通肇事罪的, 可以按照刑法第 69 条的规定,数罪并罚,这样处理更为合理。再次, 如果行为人在第一次事故中不构成犯罪,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 肇事,致人死亡,此时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行为人在第二次事故 中构成交通肇事罪,对此,只能按照第一个量刑档次处罚,不能加 重处罚。另一种是行为人在第二次事故中不构成犯罪,对此不能处 罚,更不能加重处罚。这两种情形都不能适用第三个刑档。所以, 这种观点有不周密之处,不足取。 解释第 5 条第 1 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 ,是指行为人在交 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的情形。与第一种观点一致。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 刑法理论界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 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按交通肇事罪定罪,是逃逸 行为与先前的肇事行为的结合犯。第三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 死亡”的性质为情节加重犯。本人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首先, 该规定不应是结果加重犯。所谓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了基本犯罪 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 加重结果,刑法规定对其加重刑罚的情形。由此可见,结果加重犯 是基于基本犯罪和加重结果两个部分的构成。基本犯罪是指行为人 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触犯了某种具 体罪名;加重结果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犯罪结果已经超出了该基 本犯罪的构成要件结果。对于基本犯罪的罪过,以前认为只能是故 意,但现在一般认为过失也可以是基本犯罪的罪过。如果把“因逃 逸致人死亡”作为结果加重犯,则肇事者的行为必须首先构成交通 肇事罪。但在实践中,有些交通肇事案件在被害人死亡之前无法认 定为犯罪。如交通肇事行为只是将被害人撞成轻伤,没有达到交通 肇事罪的构成基准。逃逸造成死亡的结果发生后,行为人的行为才 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例如,司机甲某日晚上 11 时左右违法驾驶, 撞倒路边行人乙某致其腿部骨折(属轻伤) ,乙某当即躺倒在地呻吟 不止。甲见乙既未流血,也没有昏过去,自认乙没有大碍,为了逃 4 避责任,甲慌忙驾车逃走。乙因为小腿骨折不能行走,适逢当夜大 风降温,天气异常寒冷,第二天人们发现乙时,乙已冻僵身亡。根 据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甲的行为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无疑。这种 情形下,将“因逃逸致人死亡”解释为结果加重犯,缺陷是十分明 显的:出现无基本犯罪的结果加重犯,被害人因甲逃逸,未得到抢 救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 。死亡结果作为结果加重犯的结 果,就不能再作为基本犯罪构成的结果,当然基本犯罪构成无法成 立;而基本犯罪构成不成立,谈何结果加重犯呢?显然“因逃逸致 人死亡”不能视为结果加重犯。而第二个观点将“因逃逸致人死亡” 视为结合犯,也不正确。所谓结合犯是指将本来是刑法上各自独立 成罪的数个行为由法律明文规定结合成为一罪的情况。不能将“因 逃逸致人死亡”理解为交通肇事罪和特殊遗弃罪(保护责任者遗弃 罪)的结合犯的理由有二个在于: 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 死亡”并非一个被结合的独立新罪,不具备结合犯的形式特征。 虽然我国有学者认为现行刑法将遗弃罪规定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章中,其法益是生命、身体的安全,而不再仅仅是对婚姻 家庭的犯罪,但是刑法并未规定遗弃罪的加重情节(遗弃致人死亡) , 如果认定为结合犯,其刑事责任的问题无法解释。 (三)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条件 1、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方面 本人认为准确把握“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要件,应注意以 下两点: 逃逸与死亡结果的因果性;即受害者的死亡与肇事者的 5 6 逃逸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如果受害人因肇事行为已经死亡, 或者,虽没有死亡,但濒临死亡,即使及时救助也得死亡,则二者 没有因果关系。 逃逸与死亡结果因果关系的序列性;即逃逸致人 死亡的因果关系必须遵循刑法因果关系中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的规 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只应是逃逸行为在先,死亡结果 在后。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当场致被害人死亡而后逃逸的,因死亡与 行为人的逃逸无因果关系,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 ;如因认识错 误而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但被害人确因行为人逃逸,抢救失时而 死亡的,不影响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 。 2、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 刑法理论界对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意见不一,主 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 人应当是明知自己的逃逸行为可能会致受伤者死亡,即在主观上必 须是间接故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 只能是过失,不能是故意。第三种观点认为:将“因逃逸致人死亡” 的心理态度只限定在“间接故意”或者“过失”的范围的观点并不 符合司法实践的复杂情况,对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不应 作简单的理解,应当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具体说, “希望”或者“放 任”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都可能存在。本人认为第三种观点是 正确的。交通肇事后,行为人不履行抢救义务,遗弃被害人致被害 人死亡,法律规定名为“逃逸致死” ,实为“遗弃致死” 。从行为实 质看,单纯的逃逸行为,显然不能作为故意杀人行为看待。而交通 7 运输肇事后,行为人在事故面前,恐惧、胆怯、惊慌失措是很常见 的,为逃避责任弃受害人不顾,径行逃跑,发生受害人死亡结果; 不管行为人凭经验认为被害人不至于死,或者不管被害人是死是活 都要逃跑;或者希望被害人死去,这样交通事故案件就不会被人发 现;都不影响被害人死亡归则于行为人肇事行为和肇事后遗弃被害 人,导致抢救义务缺失的原因。所以, “因逃逸致人死亡”中故意和 过失的心态都存在。 解释第 5 条第 1 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 ,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 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并未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限于间接 故意或过失。 三、因逃逸致人死亡转化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的法律适用 (一)逃逸致人死亡不包括因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 “逃逸致人死亡不包括因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 ,这一观点符合 刑法立法本意我国刑法关于致人死亡的条款有很多。有的致人 死亡出于故意,如第 234 条第 2 款;有的出于过失,如第 236 条第 3 款第 5 项强奸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它严重后果 的” ;第 238 条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则尤为典型,该条第 2 款规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使用暴 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 234 条(故意伤害罪) 、232 条故意 杀人罪定罪处罚。该条清楚地表明过失致人重伤或死亡仍属非法拘 禁罪,属于过失心理状态,而使用暴力则属故意心理状态,应以故 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理。所以就交通肇事罪而言,在法律没有 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只能理解为是出于过失,而不能包括故意杀人 的情况。 (二)将故意杀人排斥在交通肇事罪之外,符合目前实际 状况和群众愿望 交通肇事罪随着经济发展,车辆增多而大量增加,这种严重危 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如果不加大打击力度就无法扼制严峻的交通肇事 犯罪,所以人民群众要求打击交通肇事犯罪,尤其是打击交通肇事 逃逸的呼声很高。而在刑法修订前,其最高刑只有 7 年,过失杀人 罪的最高刑则为 15 年,法定刑显然不合理。不少刑法学家也要求提 高交通肇事罪法定刑,所以新刑法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 与第 2 个量刑档次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分开, 将法定最高刑由原来的 7 年提高至 15 年。但如果把该法律条文错误 理解为包括间接故意杀人甚至直接故意杀人,则大部分案件的法定 刑反而降低。有的案件本来可以由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但如果只按照交通肇事罪处理,则最高刑超不过 15 年,这显然违背 立法的本义,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所以只有把逃逸致人死亡 理解为过失,才能真正体现立法者打击交通肇事犯罪的初衷。 (三)将“逃逸致人死亡”仅限定为过失致人死亡,有利 于体现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相适应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正确掌握 罪刑相适用的原则,对犯罪分子罚当其罪,防止量刑偏轻、偏重; 8 对于有效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实现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就本罪而言,交通肇事罪的最高刑为 15 年,而故意 杀人罪的最高刑为死刑。如果把交通肇事后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 间接故意杀人,当作情节严重的交通肇事处理,实际上是重罪轻罚 或是把应数罪并罚的行为作为一罪处理,这是违背刑法基本原则的。 据上述,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只能限于过失致 人死亡。如果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人主观上已由过失转化为间接 故意的,并造成受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则应以故意杀人罪处 理。只有这样才能从严惩处交通肇事罪,体现刑法的立法本意。 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行为人肇事后,在逃逸过程中,明确知道自 己的驾驶行为会进一步造成受害人伤害或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 不顾受害人死活而继续驾驶,最后导致受害人死亡或受重伤。对这 种情形,可以直接适用刑法第 232 条或第 234 条定罪处罚。例如, 行为人甲,酒后驾车撞在受害人乙所赶的马车尾部,甲没有停车, 继续往前行驶,乙从马车上被撞下来挂在甲车的保险杠上,左脸贴 在甲车前轮的内侧,左手被左前轮轧着。甲已经感觉到车的左前轮 “别劲” ,并听到乙的叫声和车轮下发出的沙沙声。乙呼喊“你站住, 我没事,我没死。 ”与乙同行的丙向甲摆手示意停车,并高喊“你撞 人了,快停车!” 。与甲同车的丁也劝甲停车,但甲不顾乙、丙、丁 的劝阻,仍然驾车逃跑,将乙拖走 400 余米,致使乙重伤。在本案 例中,甲撞倒乙后,明知乙被挂在自己车的前方,并且知道自己如 9 果继续驾驶会造成乙死亡或重伤,但为逃避法律责任而不顾乙的死 活,主观上是放任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客观上是剥夺他人生命和 健康的行为,所以这一行为应当直接定为故意杀人罪或者伤害罪。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肇事罪属于典型的过失犯罪,而因逃逸致人死 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致使被害人因 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其性质为情节加重犯。研究目的是希望 为司法实务提供一些助益,如能丰富我国刑法理论,本人将感到非 常欣慰。 参考文献: 1、高西江主编刑法的修订与适用方正出版社 1997 年版; ; 2、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3、黄祥青浅析新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 , 政治与法律 , 1998 年第 4 期; 4、吴学斌、王声, 浅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含义 , 法律科学1999 年第 6 期; 5、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6、林亚刚危害公共安全罪新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年 版; 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 目 浅谈交通肇事罪之“因逃逸致人死亡” 附件三 11 姓 名 林 任 成 教育层次 大 专 学 号 097220386 省级电大 广东电大 专 业 法 学 分 校 广宁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老师 教 学 点 广宁电大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附件四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终稿: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带动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 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近些年,交通事故和致 死人数更是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保护受害人,也为了进一步有效地追 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新刑法对“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做了规定,并 于 2000 年 11 月 10 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判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审理交 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 实质是不履行保护现场、救助伤者、报告的义务。逃逸行为的主观方面 是故意,客观方面是不履行法定义务。刑法理论界对逃逸致人死亡问题 争议很大,我国新刑法第 133 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