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郭捷主编 第三版 笔记系统版_第1页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郭捷主编 第三版 笔记系统版_第2页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郭捷主编 第三版 笔记系统版_第3页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郭捷主编 第三版 笔记系统版_第4页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郭捷主编 第三版 笔记系统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郭捷 主编、第三版 注:加黑字体为重要看点,非加黑概念 为了解内容。 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 质变换的过程。 劳动力,是指人所具有的并在生 产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与 脑力的总和。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主体在实现 集体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 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 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 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颁布的关于调 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 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维护劳动 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 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 贯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 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4、 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 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5、 坚持法律 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法所称的“三方性原则”,是指政府、工会 组织、用人单位组织三方在平等的基础上, 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 对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 问题进行规范和协调处理。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 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 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 或自然人。2、劳动责任风险承担不同。作为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的用人单位组织劳动,享有 劳动支配权,因而有义务承担 劳动风险责任;而劳务提供者 风险自担。 3、劳动报酬支付方式 不同。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劳动报 酬,其支付方式特定化 为 一种持续的、定期的支付;基于劳 务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劳务费,其支付方式一般 为一次性 劳务价格支付。 4、劳动过程中关 注点与要求不同。劳务关系关注的是 劳动成果;劳动关系强调 的是劳动过程和劳动条件。 劳动法体系:1、就业促进制度; 2、劳动合同制度;3、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4、劳动 基准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工 资、 劳动安全与卫生、特殊劳动保护;5、社会保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劳动保障监察制度;8、法律责任。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 单位之间,在 实现劳动过 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 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劳动 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交 错共存的特 点;2、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体 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 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 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的特定的劳动行为和财务;4、劳动法律关系是 围绕劳动者的保护而展 开的。 劳动权利,是指劳动法主体依法能 够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 为或要求他人为一定行 为和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其意志或利益的可能性。 劳动义务,是指劳动法主体根据法律的 规定, 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在劳动过程中履 行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 劳动法律关系,享受 劳动权 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 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 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劳动权 利和劳动义务所共同指向的 对象,具体表现为一定的劳动 行为和财物。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 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 产生、 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 情况。 法律事实的分类:行为和事件。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 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 劳动报酬 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2 法律上就业的含义:1、就业主体必 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 ;2、就 业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能 力;3、就业必须是出自就业主体的意愿; 4、就 业必须是一种能 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 会的劳动;5、就业必须使就业 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 酬或经营收入;6、社会必 须有劳动 需求。 我国政府就业促进的法定职责:1、建立就 业促进工作协调 机制;2、建立就 业工作目标责 任制度;3、制定实施有利于就 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4、推 进 公平就业;5、加强就业服务和管 理;5、大力开展职业培训;6、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7、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9、 发挥社会各方面就业促进的作用。 政府就业促进的主要措施:1、建立 较完整的就业促进的政策支持体系; 2、维护公平就业; 3、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 培训;5、实施就业援助。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确立、变更、终止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主体的特定性;2、较强的法定刑;3、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4、合同履 行中劳动者主体的从属性;5、 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 程的实现,而不 单纯是劳动成果的 给付。 劳动合同的成立要件:1、双方当事人作出完整的意思表示;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 订立 劳动合同为目的,并能产生相 应的法律后果;3、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须一致。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合法原则、公平原 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履行劳动合同所规 定的义务的法律行为。 劳务合同,是一种以劳务为标 的的合同类型,主要包括加工承揽合同、运输合同、保管 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委托合同、居间合同等。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 签订以后,尚未履行完 毕之前,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现,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的解除:一、劳动合同的双方解除,经双方当事人 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1、过错性辞退;2、非过错性辞退;3、经济性裁员;三、 劳动 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1、即时辞职;2、预告辞职。 集体合同,亦称团体协议、集体协议,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 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 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 理的事业单位,另一方是本单 位职工,称 为集体协议;劳动 合同的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包括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另一方是劳动者 个人,称为个体劳动协议。2、内容不同。 集体合同的内容对 全体职工具有普遍适用性;劳动 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其 实用具有特定性。3、订立原则不同。集体 合同侧重于合作原则,劳动合同 侧重于自愿原则。 4、签订目的不同。集体合同的直接目的在 于规定本单位职工的一般劳动条件, 劳动合同的直接目的在于确立 劳动关系。 5、合同期限不 同。集体合同期限为一到三年,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及以完成一定工 作为期限三种形式。6、合同形式不同。集体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否则无效。 7、生效要件 不同。集体合同需经过协商、草拟、通过、代表签字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审查等严格程序方能 生效,而劳动合同一经合法订 立便即生效。 8、对人的效力不同。集体合同对本单位全体职工 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只 针对签订合同的劳动者本人。9、效力层次不同。集体合同的法 律效力一般高于劳动合同。10 、争 议类型不同。集体合同争议包括因签订而发生的争议和因 履行而发生的争议,而单个劳动 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订立集体合同的原则:遵守法律、法 规、 规章以及国家有关 规定的原则;相互尊重、平等 协商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作原 则;兼顾双方合法权益原 则;不得采取过激行为的原则。 3 工资,广义的工资,指人们从事各种劳动而获得的货币收入或有价物 ,狭义的工资,也 称之为薪金、薪酬、薪水、薪资,指用人 单位依据法律法规规 定、集体合同和 劳动合同的约定, 或者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以法定 货币的形式支付 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1、工资的产生基于劳动者与用人 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2、工资数额的确定依据若干法 律规定;3、工资的形式及支付方式是法定的; 4、工 资体现了国家与 劳动关系主体之间、劳动 关系主体之间的双重属性。 工资法律调整的原则: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工资水平、宏 观调控、用人单位自主分配与 劳动者协商相结合。 工资基准,是指国家规定的用人 单位在核算和支付劳动者工 资时所应遵守的最低标准。 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 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 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 正常的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 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 酬。 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为了维护劳动 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 权益,保障 劳动者个人极其 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法律制度,它体现了劳动 法促进社会进步的立法目的, 与按劳分配制度相辅相成。 1、最低工资的保障范围是劳动 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2、最低工 资是国 家通过立法确定的法定标准;3、最低工 资时劳动者获得劳动报 酬的最低起限。 确定最低标准的原则:非效益、非歧 视、基本生活保障、分级管理。 特殊劳动保障制度: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保护。一、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 度的内容。1、合理安排女职工的工种和工作;2、对女职工实行“四期”保护,即经期、孕期、产 期、哺乳期的保护;3、女职工保健措施的规定,月经期、婚前、孕前、孕期、产后、哺乳期、更 年期保健;4、女职工权益被侵害 时的保护,可向 妇女组织投 诉。二、对未成年工在劳动过程 中的保护。1、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 作业。 2、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 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 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是劳动者为履行劳动义务,在法定限度内从事劳动或工作的 时间。 工作时间是劳动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具有以下特征:1 、工作 时间要符合劳动者的自 然生理规律;2、是劳动者履行 劳动义务的形式和计发劳动报 酬的标准;3、由法律明确 规定; 4、是实际工作时间和非实际工作 时间的总和;5、 标准工作日和 标准工作周制度,是工作时间 制度的基础。 工作时间制度,标准工作时间 、缩短工作时间、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计 件工作时间、其他工作时间。 休假时间,是与工作时间相对 的,是 劳动者按法律规定不必从事生 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 的时间。一个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 时间、工作周之 间的休息 时间、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休假法律制度:法定节日休假制度、 带薪年休假制度、探 亲 假、其他假期(婚丧假、产假)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 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所发生的争执,又称 劳 动纠纷、劳资纠纷。 劳动争议的概念包含以下内容:1、劳动争议双方主体具有特定性; 2、劳动争议的产生基 础具有特定性;3、劳动争议的内容具有特定性; 4、某些 劳动 争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性。 劳动争议的范围,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 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 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 保护发生的争议;5、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 经济补偿或者赔 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调解原则、及 时处理原则、依法 处理原 则、公正处理原则。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有协商、 调解、仲裁、诉讼四个环节。 4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规 定的,由国家和社会 举办的、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 残、失业、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生活困难时给 予的物质帮助,以此保障公 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社会保障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社会性、补偿性、互助性、差别性、储备性、福利性。 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以国家、社会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为 主体,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 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以及解决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生活困难而发生的经 济扶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社会保障关系,是在国家和社会组织、筹措、运营、发放及监督管理社会保障基金中保 障主体间所形成的关系。 社会保障关系的特征:1、一方当事人 须是政府社会保障职 能部门;2、具有人身关系和 财 产关系相结合的属性;3、主要表 现为社会连带责任关系。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保障基本需要原则、保障水平与 经济发 展相适应原则、公平与效 率兼顾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 一原则、社会共同 责任原则。 社会保障法的作用,1、调解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2、 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 生产率;3、推进我国企业制度改革; 4、维护社会稳定;5、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旨在使 劳动者因年老、患病、生育、伤残、死亡等原 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中断劳动而使本人和家属失去生活来源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 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方案。保 险性、社会性、强制性、福利性、 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互济原则、社会保 险 权利义务相对应原则、实行一体化和社会化原 则、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社会保险的作用,1、实现社会稳定的机制;2、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3、调解社 会分配,促进社会公平;4、积累必要的资金,推动经济发展;5、调解经济运行。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是指社会保 险的主体相互之间依法形成的 权利义务关系。 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国家统一 实施的旨在使社会成员在达到一定年 龄、 丧失劳动能力、 退出社会劳动过程时能够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一定收入来源的社会保险方案。 1、以保障老年生活安全为目的; 2、养老保 险针对的社会风险 是人们在年老丧失劳动能 力时不能维持的风险;3、养老保 险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保 险;4、养老保 险是一种时间跨度最 长的保险。 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年龄条件、工 龄条件、 缴费年限条件、退出劳动领域条件、权 利丧失条件、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 险、企 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1、国 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 2、资金来源于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3、自助与互济相结合,采取储蓄积累形式;4、 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相结合;5、农村务农、 务工、经商等各类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 体化。 医疗保险,是指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 负伤治疗期间,可以获得必要的医疗费资助和疾 病津贴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较强互济性、覆盖面广、法律关系复杂、 医疗保险待遇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医疗服务, 二是现金补助。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工伤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 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 伤害和患 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提供 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 、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工伤保险实行无过失补偿原 则;2、用人 单位承担全部费 用,职工个人不缴费;3、工伤 保险实行补偿损失的原则;4、工 伤保险实行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5 工伤认定: 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 认定为工伤: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 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 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 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 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 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 职责 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 职业病的;5、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 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 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 伤: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 位,突发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