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省横中 沈红英 一、设计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专题的一部分,线索多,知 识点密集,内容多与课时紧的矛盾异常突出。因此,我决定从主题出发整合有 关内容,也就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以新民主主 义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为核心,包括:登上舞台五四运动;诞生政党 中共一大;参与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领导革命国共对峙,解放战争。 本课的重点内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大革命运动讲解时侧重于事件的背 景及影响。 二、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 主义革命,而这节课正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旧民主主义 革命比较学习,分析清楚这两个概念,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教材主要从三个 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起承上启下作用。 2.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 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 得比较丰富的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思维活跃,但是从学习方式 上看,他们尚未彻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主体意识和独立思想不足。同时认识 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重 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资 料,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关无产阶级或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国共第 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运动等重大事件中的基本史实。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认识中共与国民党两个政 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历史地、辨证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 径,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2)提问、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 (3)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4)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 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 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 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坚信中共的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 必然结果。 (2)通过学习在国共合作促成的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 物为祖国民族独立进步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回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程,培养连续的、 全面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是一代代先进中国人 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结果,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培养为国家民 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策略: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 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 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 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2、教学手段:多媒体 七、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完成学案预习 教师:了解学习预习情况,准备好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看图片,结合材料分析: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鼓励学 生积极回答。 媒体设计:展示:观看两幅图片:洪秀全、孙中山。 学生活动:认真的看图片和老师一起分析图片内容,并结合材料积极的回答老 师启示性的提问。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 景 【设计意图】利用有代表性的图片直观的展示,并结合材料,用恰到好处的提 问,引导学生很快的贴近本课主题。通过文本资料给学生展示一些 教材之外的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 分析和探索兴趣,他们更准确的把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二)新课推进 1、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 (1)五四运动爆发背景 教师活动: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爆发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 去看材料。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原因。 媒体设计:展示材料:“二十一条”;北洋政府统治期间的相关资料,一副对 联;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简介及代表人物;俄国十月革命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资料给学生展示一些教材之外的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 分析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分析和探索兴趣,他们更准确的把 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2)五四运动经过 教师活动:设计表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通过分解分析,对比分析,引 导学生思考,强调历史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媒体设计:展示两个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结合教材内容填第一个表格;回答相关问题:以什么为 界分为两个阶段?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能力;结合 教材内容填写表格,一方面学生熟悉教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 自主的动手能力。利用分析总结地方法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学 会从不同方面看问题。 (3)五四运动的意义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简单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影响后,重点引 导学生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最终前途等方面分析“新” 字的含义,“开端”字应强调。 媒体设计:呈现关键词,出现“新旧民主义革命异同点”表格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一个 总结性问题的提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中共诞生建立政党 (1)中共诞生背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分析,并回忆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来回答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干部基 础和组织基础。关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简单带过即可。 媒体设计:材料“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示意图”“1920 年 4 月在上海出版的共 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阅读教材,概括中共成立条件 【设计意图】 (2)中共诞生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自主梳理 媒体设计:呈现知识点 学生活动:自主梳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3)中共诞生意义 教师活动:结合中共成立至今 90 周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来讲清中共的性质、 特点和影响 媒体设计:图片,要点提示 学生活动:设计问题,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一个总 结性问题的提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设计意图】深化认识,延伸现实,让学生从自身感情的深处认识到中共的诞 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参与革命 (1)国共合作 教师活动:教材【学思之窗】材料,材料 1“二七惨案”,材料 2“中国共产党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提问: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材料中所 阐述的路线方针是否有缺陷?为什么? 媒体设计:材料呈现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再现历史面貌,深入史料,培养学生探究分析材料能力 (2)北伐战争 教师活动:展现地图,学生讲解战争大致过程 媒体设计:“北伐战争”图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3)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失败及教训 教师活动:大革命失败过程简单叙述,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失败原因,为下节内 容作铺垫。 媒体设计:展示知识结构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得出认识 【设计意图】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认识到中共和国民党两 个政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培养学生结论认识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激发学生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总结本课。 媒体设计:展示本课知识结构 学生活动:迅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观看本课知识结构;学生根据本节课 所学的内容,自己组织,积极总结本课。 【设计意图】学生的总结使他们更加深对本节课的掌握,既复习了知识又提升 了能力,加深了理解。 九、板书设计 一、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 1、背景 2、经过 3、意义 二、中共诞生成立政党 1、诞生条件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3、诞生意义 三、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运动参与革命 1、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原因 (2)标志 (3)意义 2、国民大革命运动 (1)高潮:北伐战争 (2)失败 (3)失败原因 十、作业设计 编写一份 19191927 年大事年表 十一、教学设计说明 新的历史课程与过去历史课程相比,重大变化教材编排体系的变化和规定 时限的模块式教学,这种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重模块的整体设计和教材内 容的整合,凸显教学的计划性和整体性。过去翻开教材就讲,按照教材的编排 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历史课程改革。 针对本课内容的实际情况,决定对于历史事件的阐述重在分析历史背景, 历史影响,而对于事件发生的过程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本课的难点“五 四运动的意义”,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材料,结合教材叙述,学生合作探究,小 组讨论,提出问题,针对各小组问题,老师删选后,再让学生合作思考,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