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防过敏是一辈子的事_第1页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防过敏是一辈子的事_第2页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防过敏是一辈子的事_第3页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防过敏是一辈子的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人认为,防过敏只是免疫力低的人才要做,其实,任何人都可能在生命 中的某个阶段对某种物质过敏,从婴儿期,一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生都要 防过敏。 一岁左右:皮肤过敏 1 岁以内最常见的是皮肤过敏,如婴儿湿疹,多与进食牛奶、鸡蛋等有关。 因为,婴儿期的宝宝肠道发育不完全,有些异质蛋白不易消化,很容易到血液 中导致过敏。而到了 1 岁左右,除湿疹外,肠道表现多了起来,如胃肠道腹泻 等。 防敏措施:对于那些家族中有过敏史的人来说,在给孩子添加牛奶、鸡蛋 等辅食时要尽量做到更晚些,如果不清楚,可以给孩子做个过敏原检测。 婴儿要穿纯棉、宽松的衣服,不要太厚,不要过度清洗,以免增加过敏的 机会。还要注意避免到蚊虫多的地方去,尽量穿长袖衣服。 340 岁:接触过敏 37 岁后直至三四十岁,主要以接触过敏为主,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 敏性结膜炎、镍接触性皮炎、隐翅虫皮炎、日光过敏性皮炎等。不过,过敏的 表现和症状轻重程度也因人而异,有以鼻炎为主的,或哮喘,或结膜炎、腹泻、 荨麻疹、头痛、心律不齐、月经不调等。 防敏措施:不要暴饮暴食,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少喝饮料等,不要过度 洁面和清洗,避免暴晒,少熬夜,少直接接触金属、塑料等物品。 40 岁以后:过敏性疾病 三四十岁以后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些人还存在免疫缺陷,可导致一些 免疫或过敏疾病混杂出现。而有些人如果皮肤干燥的话,则更易引起过敏。有 些人还会患上中老年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干燥性湿疹、荨麻疹等。此外, 如果患上甲减、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大大增加过敏几率,自行买药吃还易引 起严重的药物过敏。 防敏措施:中老年人在吃药期间要注意防晒,避免饮酒等,吃药要根据医 生的指导,不要自行搭配。很多疾病可伴随过敏症状,出现心脏不适、消化道 症状、头疼等,要警惕可能是过敏或食物不耐受,到医院检测是否有过敏或其 他内脏疾病等。饮食要清淡,并要减少皮肤的清洗时间和次数,洗后及时涂抹 润肤霜,减少皮肤过敏的发生。 除了预防以外,如果真的过敏了,那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药:过敏药要换着吃 很多人吃过敏药认定一种就不换了,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药师于晓佳指出, 过敏药最好换着吃。目前市场上过敏药有很多,临床上光抗组胺药就有三代, 各种过敏药机理和作用靶点不同。长期只用一种药机体易耐受,时间长了抗过 敏效果还不好,并且会导致同种副作用的累积。她建议,当服用既往过敏药疗 效不佳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 另外,很多人会先吃些抗过敏药预防,于晓佳并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季节 性过敏症状有很多,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荨麻疹和过敏性结膜炎等。预 防用药可能因不对症而无效,而且许多抗过敏药有致瞌睡、口干、便秘、损害 肝脏和中枢神经等副作用,容易引起身体损伤。最好是在过敏出现后再对症使 用。 治: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应一起治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喜欢凑对,很多人哮喘治不好,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过 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内炎性分泌物会流入咽部或吸入气道,容易引 发哮喘; 另一方面,很多鼻炎患者因为鼻塞被迫用口呼吸,过敏原便长驱直入引 发哮喘。 很多医院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分别由耳鼻喉科和呼吸内科治疗,哮喘久治不 愈时应考虑去耳鼻喉科排查一下过敏性鼻炎。 防:脱敏治疗先查过敏原 对于过敏性疾病来说,出现过敏再治疗只能控制症状,却不能预防复发。 要甩掉它就要尝试脱敏治疗,临床上脱敏治疗最常用于难以避免接触过敏原的 呼吸道疾病。做脱敏治疗前首先要确认疾病是否是过敏性疾病,如鼻炎可能是 慢性的也有可能是过敏性的,因此脱敏治疗前,必须确认过敏原类型。 脱敏治疗时间通常长达 3 年,费用较高且不能报销,如应对螨虫过敏,用 进口药物,每年的花费上万元,使用国产药的话也需要一两千元。有些脱敏治 疗必须反复注射或服药。所以,在脱敏治疗前还要综合评估,考虑过敏原类型、 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出现的症状,是否能通过其它方式避免接触等因素,最 终确定治疗方案。 文章来源:网易健康 温馨提示:医小护 APP 是国内最好用的医护执业社交 APP,是医生、护士、 医学生的行医护理好助手。在医小护上,有海量学术文献和护理知识库以及护 士资格证考试题库免费学习。同时,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