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料_苏科版__——绝对全面(0)_第1页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料_苏科版__——绝对全面(0)_第2页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料_苏科版__——绝对全面(0)_第3页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料_苏科版__——绝对全面(0)_第4页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料_苏科版__——绝对全面(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1 关于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的几点说明,本讲义主要列有四大部分。 一,物理学习 方法与技巧;(p2-3) 二,中考 物理常被知识汇总;(p3-7) 三,主要知识点单元总结,共28个单元,八年级上下各14个 ;(p7-128 ) 四,中考相关 专题 学习提高,并附模拟训练;(p129-201 ) 2 本讲义的几点特色。 一,讲义紧扣考试大纲,涵盖了中考要求的所有知识点; 二,知识讲解层次鲜明,规律技巧点拨到位。 三,按照中考教学知识体系划分单元,每单元又划分若干讲,每讲中分四部 分“知识概述” “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难点知识剖析” “典型例题学习” 。 四,专题学习将物理思想与方法相结合,将易混点、易错点惊醒系统讲解, 精选例题,独特分析,规范解答。 一 物理学习方法技巧 1、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 定律),基本方法。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 意义?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真正理解呢? 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 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 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 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如:对于“凸透镜”一节的概 念的理解, “透镜” 就是可以让光“ 透”过的光学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 透明”材料制成的。 关于“凸透镜”“凹透镜” 的定义则从透镜的形状和 “凹、凸”两个字的形状上找相似点,而关 于“焦点”则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纸“ 烧焦 ”这个角度去考虑。在理解的 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 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 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 有人以为,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这是对人的思维和记忆规律的误解。一个人的一生见过、 理解过无数的事物,但只有那极少数(有人统计认为不足5) 经常反复作用在我们头脑中, 而且反复应用的事物,我们才能记住。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 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二、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 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 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 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 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 (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 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 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 ,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 反比。(3) 逆推法,即根据所求问题逆推需要哪些条件,再看题目给出哪些条件,找出隐 含条件或过度条件,最后解决问题。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3 3 三、重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 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 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 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上课以听讲 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 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 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 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 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四、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 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 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 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 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 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的知识理解,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中考物理常备知识汇总 1.光(电磁波) 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 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 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 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 O, 水的比热容4.2103J/(Kg )。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N/Kg 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 高水柱。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长度(L 或 s):米(m)时间(t):秒(s)面积(S):米2(m2) 体积(V):米3(m3)速度(v):米/秒 (m/s)温度(t):摄氏度 ()(这是常用单位 )质量(m):千克(Kg)密度():千克/米3(Kg/m3)。力 (F):牛顿(N)功(能,电功,电能)(W):焦耳(J)功率( 电功率 )(P):瓦特(w)压强(p):帕斯卡 (Pa)机械效率() 单位换算 1nm=10-9m,1mm=10-3m,1cm=10-2m;1dm=0.1m,1Km=103m,1h=3600s,1min=60s, 1Kwh=3.6106J.1Km/h=5/18m/s=1/3.6m/s,1g/cm3=103Kg/m3,1cm2=10-4m2, 1cm3=1mL=10-6m3,1dm3=1L=10-3m3, 词冠:m 毫(10-3), 微 (10-6),K 千(103) ,M 兆(106) 公式 1.速度 v=s/t;2.密度 =m/v;3.压强 P=F/s=gh; 4.浮力 F=G 排= 液 gV 排=G( 悬浮或漂浮)=F 向上-F 向下=G-F;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6. 功 w=Fs=Gh(克服重力做功 )=Pt;7.功率 p=W/t=Fv; 8.机械效率 =W 有/W 总=Gh/Fs=G/nF=G/(G+G 动)=fL/Fs( 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 力作功); 物理学家与贡献 姓名贡献 安培:安培定则(右手定则 ) 牛顿(力)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色散、经典物理奠基人 托里拆利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沈括固体传声、磁偏角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浮力) 、杠杆平衡原理 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原子行星(核式)模型 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 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2) 光的反射定律(3) 光的折射规律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 欧姆定律(6) 焦耳定律。记住两个原理:(1) 阿基米德原理(2)杠杆 平衡原理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 随位置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 m,v 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 惯性是物体 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比热容是物 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物质种类、 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 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 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 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 )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如探究 I 与 U、R 的关系、探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5 5 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等效替代法 (如求合力、求总电阻 ),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 型、磁感线,光线), 6、会基本仪器工具的使用:刻度尺、钟表、液体温度计、天平(水平调节、横粱平衡调 节、游码使用)、量筒、量杯、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测电 笔、电能表。 7、传播介质:声音: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 光:真空、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 8、常见的(1)晶体(有一定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 属 9 ,(2)非晶体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10、常见的(1)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常见的导热体:金属,不良导热体:空气,水,木头,棉花等。 常见的新材料有纳米材料、超导材料、记忆合金、隐形材料。 11、运动和力的关系:.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 a 受平衡力: 保持静止。b 受非平衡 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原来运动的物体 :如果 a 受平衡力: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 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 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物体做功的条件:有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12 .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 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射击时的瞄准,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 一 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 车尾灯(反射器)。 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 弯折。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看日出。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 (闪烁)。 13成像:成实像: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 电影 );幻灯机(凸透镜 uf) 成虚像: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 透 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近视镜);折射现象:看水中 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 成放大的像:凸透镜 u2f 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 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 u=2f 成的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的虚像。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 14 力方向大小 重力(G):竖直向下 G=mg=vg 压力(F):垂直指向受压面 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时) 支持力(N) :垂直接触面向外 N=F 压( 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摩擦力(f)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f=F 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外力)(F) :与用力方向一致 (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 合力(F 合):与大力相同 F 合=F1+F2=( 同一方向)=F1F2(相反方向) 浮力(F 浮):竖直向上 F 浮=G 排= 液 gv 排 15 .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2)、 八月遍地桂花香。3)、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 了。4)、长 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 闻到各 种味道都是扩散)。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 ;樟脑丸 过段时间变没了。 16 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 用滑动代替滚动。 如(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 滑链,(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 的力(6)鞋底有花纹(7) 捆重物用麻绳(8) 克丝钳口刻有花纹(9) 拿起重物要用力(10)车陷在泥里, 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 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更光滑。 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 滑油,气垫,磁悬浮。用滚动代替滑动。如:(1) 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 滚木,(2)给机器上润滑油(3)自行车轴上安着轴承(4) 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锁就很好开 17 .解释常见惯性现象:A 、甩掉手上的水。B、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 距离。C、在行驶的列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 D、汽车行驶时,坐在 前排的人必须系上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 E、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 方时,就提前投掷 F、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 G、摩托车飞跃障碍物 H、拍打衣服,使附 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 I、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 J、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 下来 18 .增大压强的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 刀口常磨得很薄)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 得很尖 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 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 啄木鸟的嘴很尖滑冰的冰 鞋要装冰刀 减小压强的方法: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坐沙发比 坐凳子舒服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 书包带常做得很宽 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 的轮子多 滑雪要用滑雪板 钢轨下铺枕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7 7 三 知识点单元总结 1 长度的测量 一 、知识概述 物理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测量所以,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 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学习物理的必要准备,本周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测量 最重要的初步知识 长度的测量,让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一些特殊的方 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刻度尺使用前要做到“三观察”: (1)零刻线; (2)量程; (3)分度值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1)刻度尺的方法:尺沿着所测长度,并且刻度紧贴该长度 (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 (3)精确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正确记录测量结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三)误差 1、减小误差的方法: (1)改进测量仪器; (2)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常用方法)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1)误差在测量中是不可避免的,只可减小,不能消除; (2)错误是由于测量过程中操作不正确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是必须避免 的 三、难点知识剖析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 m,1 m 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 s 内所经路径的长度除米以外,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 km)、分 米(符号为 dm)、厘米(符号为 cm)、毫米(符号为 mm)、微米(符号为 m)、纳米(符号 为 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 km1000 m10 3 m 1 dm0.1 m10 1 m 1 cm0.01 m10 2 m 1 mm0.001 m10 3 m 1 m0.0000001 m10 6 m 1 nm0.0000000001 m10 9 m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刻度尺的外形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前我们应先观察: (1)它的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在图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线在最左端,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20 cm,也就是说 它最多能测20 cm 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 cm 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贴在所测长度上,如图甲所示 (2)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重合或是平行,不能将刻度尺斜放,这样结果不准 确如图甲是正确的,乙是错误的 (3)零刻线磨损时,要从其他刻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 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9 9 零刻线磨损的尺也可使用 (4)正确读数 这一部分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如图所示否则读 出的数值是极不准确的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二是我们在读数时总会有一个估读值当物体长度正好卡在刻线上时,我们读的 估读值为零,记录时也不能省略,如图下图甲所示,其读数应为2.50 cm,不能读作 2.5 cm,若长度在两刻线之间,我们读数时的估读值就不为零,记录时要把估读值记 上,如下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2.42 cm读估读值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 能再向下读了,因为估读值本身已经不准确了,因此再读出的值是没有意义的,不应 读取 (5)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将数字和单位都写上,只写数字或只写单位是没有用 的这一点你特别要注意,不仅在写长度结果时,只要是有单位的物理量,都应在表 述时写明单位 在这里,我们还要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误差的问题因为估读的问题,我们 测量的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误差因为操作和估读等现象 的存在,误差是必然存在的,不可消灭的但误差可以被减小,方法就是多次测量求 平均值 4、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长度测量中常常遇到一些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 的直径,硬币的直径,测一段曲线的长度等需要用刻度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间接测量, 以下介绍三种常用方法. “化曲为直的替代法”可用于测一段曲线的长度,如测地图上一段海岸线的长度, 可用一根不会伸缩的柔软细线重合在待测曲线上,在细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然后将细线放直,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长度就是待测曲线的长度.对比较长的曲线, 可用一个轮子先测出它的周长,再根据轮子沿曲线滚动的圈数就可算出曲线的长. “测多量少的累计法”可用于测量微小物体的长度.当被测长度较小,而测量工具 精确度不够时,可将较薄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后再计算求出单一长度.如测 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的直径时均采用此法. “辅助手移法”即对于形状不平直的物体,要测量其某部分的长度,可利用三角 板等辅助工具来测量,如测圆锥体的高,乒乓球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硬币的直径 等可借助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直尺等)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 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由刻度尺上读出该物体的长度例如测小瓶、锥体、圆台的高等可 用三角板、刻度尺如图的放置来测量 【典型例题】 例 1. 小宇在家中建立了家庭物理实验室,他先用一个瓶口水杯,一张厚纸片,一支筷子 和一些水,请你帮助他用现有知识设计几个有趣的实验。 解析: 1. 杯里倒上水,把筷子斜放在水杯里,筷子看上去从水面处弯折了。 2. 杯里倒满水,把纸片剪成杯口大小(比杯口稍大)放到杯上,用手按住纸片,迅速 使杯子倒过来,松手。看到水并没有溢出来。 评注:在家里建立家庭实验室是个非常好的培养我们对物理的兴趣和锻炼观察、思维 能力的手段,在家里现有一些废旧的生活用品都可以直接或经过改装变成我们的实验仪器, 快去动手做一做吧! 例 2. 如下图所示,该物体长度是 ( ) A. 10.94cm B. 10.9cm C. 2.9cm D. 2.94cm 解析:选 A、B 项是误把物体右端示数当做物体长度,选 C 项是没有估计值。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11 11 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时,被测长度数值上就等于其两端所对 刻度值之差。本题中物体左端所对刻度值是 8.00cm,右端所对刻度值为 10.94cm,所以物体 的长度为 10.94cm8.00cm 2.94cm。所以应选 D 项。 答案:正确选项为 D 启示:(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弄清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非常关键的;(2)用 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不一定非要让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只要认清物体两端 分别对齐的刻度值,知道被测长度总等于其两端所对应刻度值之差就行。 例 3.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26cm= = m 解析: 要做好单位换算的题目,首先必须把单位换算关系弄清楚,即把大小单位之 间的进率关系记清楚,其次抓住单位的“换”和“算”两个字做文章。26cm 是 26 个 1cm, mc10 ,所以 26cm 是 26 个 10m,这就由厘米换算成米了。 其正确的解答为:26cm=26 m=0.26m 说明:本题考查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也考查基本的记忆能力和运算能 力。解题的关键是:(1)记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26cm 理解为 26m6.0 ;(3)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单位和数字一起进行乘、除运算。 单位换算题目的解题规律可简单归纳为:“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 。 例 4. 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分度值是 1cm 的 15cm 皮卷尺 B. 分度值是 1mm 的 1.5m 钢卷尺 C. 分度值是 1mm 的米尺 D. 自制一根分度值是 1cm 的硬杆长尺 解析: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第一步要看测量的具体需要,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 程度,再根据测量要求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第二步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种类的长度 测量工具。 正确答案:D 说明:解答本题很容易出现错选 B 和 C,其思维障碍是不会抓住测量的具体要求,没有 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误认为分度值越小越好,解决的方法是:从理论上掌握选用刻 度尺的方法;在实际中多动手、动脑,将学到的物理知识联系实际。 例 5. 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 是米( ) A.一名学生的身高为 16.3 B.一支铅笔的长度为 0.175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 3.5 D.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为 1.9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估测长度的能力,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1020cm,0.175m=17.5cm ,符合常识,因而 B 选项是正确的,A、C 、D 选项中,若以 m 为单位,显然不符合生活常识,是错误的。故选 B 评注: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只写数字未标明单位是初学物理者最易犯的错 误之一,要正确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值, 如人的身高、课本的厚度、课桌的高度等作为解题的依据。 例 6. 找出下图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的错误之处。 解析:正确放置刻度尺的方法是贴、平、齐,即(1)刻度尺有刻度线的边跟被测物体 紧贴。 (2)刻度尺跟被测物体的边平行。 (3)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跟被测 物体的起始端对齐。 本题要求指出错误之处,即只需指出错误的地方就可以了。如解答时写成“应该对 齐零刻度线;尺应该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刻度线应该紧贴被测物体” ,则变成 “改正错误之处”反而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的错误之处:被测长度起始端没有对好 零刻度线;尺面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2 运动的描述 一、知识概述 (一)复习第一章的知识,灵活使用刻度尺,正确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熟记长度单 位间的换算. (二)学习第二章前两节的知识: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匀 速直线运动;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参照物的选择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研究对象本身除外) (2)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物体,被选作参照物以后就假定为不动. (3)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三)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快慢不变,方向不变(对同一参照物)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13 13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 4、速度单位:m/s,km/h 等. 换算关系:1m/s=3.6km/h. (二)平均速度 1、变速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 2、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 说明: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四、典型例题学习 例题1、2003年5月25日,我国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 用。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这时人们选 择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行星 解析:地球上的人观察导航定位卫星,觉得卫星是静止的,地球上的人是从自身 角度出发,也就是以和自身连在一起的地球作为参照物进行观察比较的。由于导航定 位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导航定位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答案:A 例题2、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 ) 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 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解析: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使速度的单位相同。因为1m/s=3.6km/h, 所以汽车的速度以千米每小时作为单位是 v=183.6km/h=64.8km/ht2 人能跑到安全区 解法二:(比较路程) 已知:s 1=96cm,v1=0.8cm/s,v2=5m/s,s2=500m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17 17 求:s 1 解: s1=v 1t1=0.8cm/s100s=80cm s 12f 倒 立 缩小 实 像 f2f uu 3、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规律 (1)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 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2)凸透镜成虚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和像都增大;反之,若物距减小,则 像距和像都减小。 4、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 (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3)物体处于焦距以内 (4)凹透镜成像光路 例3、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 f( ) A10cm 10cm Cf20cm 解析: 解决这类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条件,物体通过凸透镜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必然大于二倍焦距,即 u 2f。 本题中有20cm 2f 解不等式得:f 2f 综合、解得9cm2S2h2g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2=P2S2=2gh2S2 即:F 2G3 归纳: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重力的大小; 计算液体压力时,使用公式 F=PS,P=gh 3、连通器及其原理 (1)什么是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水面相平的原因。 如图所示,设想容器底部有一薄塑料片 CD,当液体不流动时,薄片 CD 处于静止, 则其受力平衡,即 F 左 =F 右 ,F 左 是薄片左边的液体对它的压力,F 右 是薄片右边的液体 对它的压力。可知 P 左 S 左 =P 右 S 右 ,对于薄片 CD,其受力面积一定,即 S 左 =S 右 ,故 P 左 =P 右 ,由液体压强公式得: 左 gh 左 = 右 gh 右 。当连通器里注入的是同种液体(例如 水)时, 左 = 右 ,得:h 左 =h 右 ,即液面(水面)相平。 特别注意: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79 79 要判断连通器中各液面是否相平时,首先要知道连通器里装的是不是同种液体。 如果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液体时,要进行讨论: (1)以两种液体为例,如果装入的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相同,则液面最终会相平; (2)如果两种液体密度大小不同,但相互间可互溶,可构成均匀的混合液,则液 面依然相平; (3)如果连通器里装有密度不同的且不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不相平。 4、液体压强的计算 液体压强的大小常用 P=gh 进行计算 a.公式中的 h 表示液体的深度,与“高度” 相区别; b.由公式可知,液体压强只跟 、h 有关,与 m、 G、V 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 无关; c.注意单位的统一:kg/m 3 hm PPa 5、注意: a、公式 的物理意义是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或者液体的总量无关。 公式 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内部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和气体的 压强。对于密度均匀、高为 h 的正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 ,这仅是对于正柱体而言。 三、典型例题讲解 例 1、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 1: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 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 猜想 3: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 1 和猜想 2,他们用压强计研究水内部的压强,得到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深度 /c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橡皮膜方向 上 下 侧 上 下 侧 上 下 侧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4.3 4.3 4.3 9.2 9.2 9.3 13.8 13.8 138 (1)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为了验证猜想 1,应选序号为_的实验数据,猜想 2 的结论是_ (2)为了验证猜想 3 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方 案写出实验步骤 分析: 由于猜想液体压强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研究液体压强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 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 a.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时,应控制液体密度、方向相同; b.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应控制液体深度、方向相同; c.研究液体压强与方向关系时,应控制液体密度、深度相同; 液体压强计是通过比较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的 答案: (1)1、4、7(或 2、5、8 或 3、6、9)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a.将上述实验中的水换成其它液体 b.测量并记录橡皮膜在液面下 5cm、10cm、15cm 时压强计两管的液面差 c.比较液体与水在同深度时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 例 2、如图所示,容器重 4.2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都是边长 5cm 的立方体,下 部是边长为 10cm 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 1.1kg 水,g 取 10N/kg,求: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81 81 (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 分析: 固体压力、压强问题的求解,通常是先求压力(通常是 F 压 =G),再求压强 ;液体压力、压强问题的求解,通常是先求压强 P=gh,再求压力 F=PS 是计算压强的普遍公式,多用于固体压强的计算; P=gh 是液体压强公式,主要只用于液体压强的计算 液体置于上、下、等大的规则容器中时,F 压 =G 液 ,否则,F 压 G 液 答案: (1)容器和水的总重力 G=G 容 G 水 =4.2N1.1kg10N/kg=15.2N 容器对桌面压力 F1=G=15.2N S1=10cm10cm=100cm2=10-2m2 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 (2)1.1kg 的水的体积 容器下部体积 V1=101010cm3=103cm3 水面高出下部: 水深度 H=hl 1=4cm10cm=14cm=0.14m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例 3、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已知 水和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水中 A 点和酒精中 B 点到各自容器底面的距离也相等, 该两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用 pA、p B 表示,则 pA、p B 的大小关系是( ) Ap ApB Bp A5N。故选用量 程为 5N 的弹簧测力计是不合适的。 答案: (1)方法可行。 (2)不能。原因:根据标准大气压算出大气压力 F=PS=105pa5104 m2 =50N5N,所以他选用的器材不能测量大气压的值。 例 2、如图所示,是小宇同学自制的水气压计,现在让他拿着这个装置从教学楼的一楼 走上六楼,则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变化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点拨: 瓶内气压 P 内 =P 大 gh 分析如下:P A=PB 而 PA=P 内 P B=P 大 gh P 内 = P 大 gh P 内 可看成是一个固定值,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由 P 内 = P 大 gh 可知,玻璃 管中的高度会变化,当 P 大 时,h,当 P 大 时,h。 答案:A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87 87 例 3、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 ”,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 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下图所示),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 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点拨: 对流体现象,注意分析物形状,分析流速快慢(凸部流速快,窄处流速快), 得到压力差的方向。 根据题意,“气流偏导器”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当空气高速从左向右经过“气流偏导器”时,它的下方气速度比上方大。根据“流 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流过“气流偏导器” 的空气产生向下的压力差。这样汽车就会 受到向下的压力,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增大,“能更好地抓紧地面 ”,防止高速行驶时, 车有一种“飘”的感觉。 答案: 空气高速流过“气流偏导器”时,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下方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 速越大,压强越小”,流过“汽流偏导器” 的空气对“气流偏导器”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车轮与地面贴得更紧。 例 4、有一个两端都开口的玻璃管,如图所示,它的一端蒙上一层橡皮膜,灌满水,用 手堵住口的一端倒立过来,插入槽中,放手后橡皮膜下凹。当缓缓向上提起玻璃管(管 口仍能在水面以下),观察到下凹程度(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以上情况都可能 点拨: 当玻璃管被拔出水面的高度为 h 时,薄膜的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大气压强,下表 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强。 P 向下 =P 大 P 向上 =P 水 =P 大 gh P 向下 P 向上 薄膜向下凹。 由 P 向上 =P 大 gh 可知,随着量筒逐渐拔出, h 在增大,而 P 大 一定,则 P 向 上 在减小,而薄膜的凹下程度决定上、下压强差,即薄膜会凹下得多一些。 答案:B 22 浮力 一、知识概述 (1)知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 原理计算浮力有关的题目。 二、重难点知识精析 浮力的大小与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大小的测量。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G,再将物体浸 入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则前后两次的读数之差就是物体在该液体中受 到的浮力,即 F 浮 =GF.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 就是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89 89 3、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为:F 浮 =G 排 或 F 浮 = 液 V 排 g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F 浮 浮力N; 液 液体的密度kg/m 3;V 排 物体 排开液体的体积m 3.在已知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可用这个公式计算 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精析: 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 浮 液 gV 排 ,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 可以迎刃而解了。 解: A 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 排 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 浮 不 变A 选项不正确。 B 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 选项不正确。 C 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 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 V 排 大C 选项不正确。 D 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 排 相同, 水 相同,F 浮铁 F 浮木 , 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 2、一均匀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称得其重力为 G=19.6N,当把物体没入 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到 F=9.8N,求: (1)该物体没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F 浮= ? (2)该物体的密度 =? 解析: 由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读数 G 和 F可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 =GF。进而先根据 G=mg 求出物体的质量 ,再由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F 浮 = 液 gV 排 ,求出 ,由于此物体是浸没于水中,所以 ,最后根据 来 求物体的密度。 (1)F 浮 =GF=19.6N9.8N=9.8N (2) 由于物体浸没于水中,所以 则 说明: F 浮 =GF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一种方法,通常叫做“测量法” ,F 浮 = 液 gV 排 是求物 体所受浮力的另一种方法,通常叫做“公式法”,而且它们的两个变式: 常 用于计算液体的密度; 常用于在知道 V 排 与 V 物 的大小关系时,计算物体的 体积 V 物 ,进而做物体密度 物 等的计算。 本题第(2)问,显然可利用 ,来计算物体的密 度更为简单: 八年级物理电子讲义 -作者 dahugushi 相信品牌的力量 91 91 例 3、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有 体积露出水面,将该木块放入另一液体中,静止时 有 体积浸在液体中,求木块和另种液体的密度。 解析: 依题意画出两种情况下的木块状态图,图甲中,木块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到的 重力应等于木块受到的水的浮力即:G=F 浮(水) 展开: 。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也等于木块所受液 体的重力,G=F 浮(液) ,展开 说明: 浮力问题中,应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G=F 浮 建立等量关系求解的题目占有极大的 比例。本题是一个典型代表,解答这类题目,依题意画出状态图,建立物体受力平衡 的方程式求解,是解题的一般方法,有的题目,还需要依题建立方程组来求解。 例 4、今有一质量为 386g,体积为 30cm3 的金质球,求它在下列情况下所受到的浮力: (1)在盛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静止时; (2)在盛有足够深水银的容器中静止时。( 金 =19.3103kg/m3, 水银 =13.6103kg/m3,取 g=10N/kg) 解析: 解答本题,不可盲目套用公式 F 浮 = 液 gV 排 ,因为虽然 金 水 , 金 水银 ,但此金质 球是否在水和水银中静止时都下沉至容器底,并不由 金 与 水 , 水银 的相对大小来决 定,而是取决于金质球的平均密度。 (1)因为 球 水 ,所以此球在水中应下沉,在盛有足够深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 球浸没在水中 V 排(水) =V 球 , 故球所受水的浮力: (2)因为 球 l2);费力杠杆( l1改变力的方向 : 需要 3 个滑轮,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将配效果如图 甲所示. 只省力,可以不改变力的方向,共需要两个滑轮,一个定滑轮,一个动 滑轮,装配效果如图乙所示 26 机械功、机械效率 一、知识概述 本周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功。首先介绍什么是功,怎样才算做了功,接 着我们探讨做功快慢的问题,引入功率的概念,最后我们讲一讲做功中的效率问题, 明确总功、额外功与有用功,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并探究如何来提高机械效率。本 周知识与上周所讲的简单机械密切相关,注意我们研究的是机械功。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功 1、力学上的功是指: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 离,那么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力学上的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 3、功等于力 F 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的乘积,即 W=FS。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 J,1J=1Nm。 例 1、下列几种情况,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陷在泥里的马车,两匹马用力拉车,虽然车没被拉动,但马对车做了功 B在光滑冰面上匀速滑行的冰块,是因为有力对它做功才一直运动的 C用力扛着一袋米,沿水平方向前进,人对米袋做了功 D用竖直向下的力压桌面,压力没有做功 解析: 要判断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主要依据是看是否包含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同时 具备的才是做功。 选项 A 中,马虽然对车用了力,但并没有使车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属于“劳而 无功”,故选项 A 错;选项 B 中,冰块在光滑冰面上靠惯性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运动 方向上不会受到力的作用,这属于物体通过了距离,但没有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劳无 功”,故选项 B 错;选项 C 中,人扛着米袋行走,看起来这一过程既有力又有距离, 但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力的方向上,人施给米袋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而米袋并没有沿向 上的方向移动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