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的经验_第1页
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的经验_第2页
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的经验_第3页
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的经验_第4页
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的经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的经验 -申论心得 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的经验 2008-7-4 13:08:53 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黄晓亮 点击数:6283 笔试第一面试第二总分第一 -申论心得 作者:qmhk 鄙人在 2007 年贵州省公考中报考贵州省纪委纪检监察岗(该职位报考比例 2:2000 ),笔试 总分第一,领先第二名 14 分,申论分第二。在随后的湖北省考中,亦斩获湖北省发改委世行 办(该职位报考比例 2:500)笔试总分第二的理想战果,申论分第一(遗憾的是,因为不同 原因这两个单位最后都没去成)。在接下来的 2007 年四川省考中,在下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二 总分第一的成绩顺利考上成都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算是给辗转奔波的公考生涯划上一个还算 不错的句号。现将个人的一点申论心得详述于下,不当之处请朋友们不吝指正: 第一步,阅读材料 申论一般三个题目,分值比例 2:3:5(这里主要是说省考,国考题型比较灵活,间或夹有选择 判断等。个别省考也有只出两个题目的。为便于阐述,下文分析均针对“2:3:5 结构” ),答题 应通盘考虑。 先通读所有材料,重点字句勾画出来。其中往往涵盖了材料反映的问题及各方的反应和解决的 措施。所谓“申论解题在题中”,全面耙梳材料是很重要的。全面耙梳就是你要把材料每一段的 核心词句都勾出来。然后初步浓缩。几句话的,压到一句话;一句话的,压到一个词或词组。 然后竖列排好并编号。这样做好处有两个,一是你一眼看去就能对材料有个整体把握,多看两 眼之后,整个材料就在你脑子里了,做题的时候就不用在卷子上翻来覆去的找寻,又耽搁时间 又容易迷糊,效率效果双低;二是你立马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和材料中给出的对策就有一个直 观的大体上的条理性把握,问题有六个,对策十条 诸如此类。事实上这步完成后,三个题 怎么做,你心里已经有个框架脉络了。 概括起来,这一步要依序完成如下几步:“ 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初步浓缩、排列编号”。 第一题 第一题一般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行文 一定要简洁,这是基础性的要求。口水话是申论大忌)。返回看刚编好号的竖列,拎出部分问 题,扩充成句。但,倘若就这样一条一条写上卷子,哪怕你总结得很全面,语言很简洁很准确, 顶多及格分(我不是阅卷老师,这只是我的看法哈。下同)。因为“有条理”没体现出来。比如 勾画出来十二条,经比较,有几条重合,于是成九条;二次归纳,九条可以归为三到四条;三 到四条要写上卷子了,又有个顺序,分清主次,问题的严重性依次,问题由内而外依次,这体 现逻辑性。“全面” 和“ 条理” 都有了,内在的逻辑顺序也理清排好了,就是表达的简洁准确,这就要考文字功夫了。平时扎 实的文字训练很重要。由于第一题字数限制较少,所以可以不分段。段中行文体现出层次也是 可以的。这是第一题。 举个例子,我们看 2006 年国考第一题: 题目:如果你是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丁部 长的谈话,呈领导阅。字数控制 在 500 字以内(原题材料请自行搜索)。 作答 A: 2005 年 9 月 20 日,D 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其谈话内容如下: 一、公共事件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其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但它不是一般事件。目前社 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增加,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 二、建立国家 总体应急 预案是必要的,目前全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应急 预案本身就是一个工作原则、 组织分工、任 务分工以及 协调机制,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 机制结合。 四、应对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政府责任,突发事件后可以鼓励自愿团体或非政府组织机构参与。 五、 应对突发事件, 应以大局为重,注重协调各方利益。 六、要引 导公众关心我国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 ,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 七、国家要有一定的富裕 财力,包括物质准备。 八、国家应通过公示的方式告知老百姓怎样应对这些事件。 评析:该回答语言简洁准确,列述全面,单条文字概括力强,但最致命的在于没有“ 二次归纳”,没 有注意层次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中上分怕是奢望了。 作答 B: D 部长的讲话内容涉及的问题较多。就关系到 经济社会稳定、安全、健康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问 题,D 部长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发公共事件,原因及 应对 的必要性。突发公共事件并不是一般事件,如果 应对及时,一般 性事故就不会变成突发事件,其 诱因有社会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如失业、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 没有很好解决;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及政府各部 门没有明确有效的 协调机制等等。此类事件导致 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积极应对十分必要。 第二,如何应对 突发公共事件。首先政府要有应对突发事件预案,能及时调动社会各部门应对;二 是要有足够的物质储备来应对突发事件;三是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加大科技预防力度。 第三,政府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导。政府 应注重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诱因, 积极 行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同时注意经济手段不能直接用于突发公共事件中,并不是政府所有公共 服务职能都可以市场化。 我国现处 于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峰期,虽然我国快速反应机制先进,但相关体制问题仍需要改 进。 评析:此回答很好体现了“ 全面、准确、 简洁、有条理 ”的要求,体现了考生良好的综合归纳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是上佳作答。 比较一下作答 A、B,作答 A 中第一点可以单列,第二、七、八点可以归为一点,第三、四、五、六 点又可归为一点,分别对应 作答 B 中一、二、三点,然后加上开头结尾,答卷档次立马提升。 第二题 第二题和第三题跟第一题都有关联,而两题内部之间的关联更紧。所以强调三题通盘考虑。第 二题一般是提对策,第三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议论文,实际上往往是对第二部分提出对策的 加强。第二题提对策纲要,第三题详加论述,要考虑到这点,第二题没必要也不应浓墨重彩。 第二题字数一般限 300 到 400,要开门见山,套话少写或根本就不写。也不需要总结喊口号。 这些留在第三题 对策怎么提?有两个“ 往回看”:一是往回看材料,在前面勾画的句子里找出措施对策部分,这 里面一般有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看法,也有普通民众的观点。都找出来。重新编号。数一下, 八条。再浓缩一下,同类的归类,四条。二是往回看第一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应有什么样的 解决措施。一条问题对着一条措施。这样还可能发现一二条措施(这是完全可能的,材料中往 往不能找到问题和对策的百分百对应。特别是难度相对较大的国考,材料多未经整理疏通) 。加 起来就是五六条了。有时候资料中给出的对策并不多并不全面,这就需要从大脑库存里搬救兵。 而且,即便有的材料给出的措施已经足够你整五六条出来,脑子里有妙点子还是可以拿出来, 七八条再一综合,压缩的压缩,扩充的扩充,第二题就解决了。提对策是申论考试的主要部分, 决定申论成败,一定要条理分明,逻辑性强,主次有序,一条一条的列述下来。一般来说至少 要答四到五条(我一般习惯答六到七条) 。三两条是很不好看的。个人经验总结:构建法规体系, 加大执行力度,形成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这几条一般来说都要有,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套 用。 还要注意到有些考试要求第二题甚至第一题都要写标题,或最好是写上标题。这就不能忽略。 有些朋友提到格式问题,其实申论写作主要是考查考生提出对策并用一般性文体加以论述的能 力,对应用性公文格式的考查并不是重点,除了明确要求写一份向某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的报告 之类,格式不需要特别关注。 有时候第二题和第三题的对策并不完全一致,条数上也有出入,我个人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 短短两个把钟头里,不可能算无遗策,事先把什么都设计好。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一二题答完,笔头不断推进,感觉逐渐出来,更深刻的想法的涌现是完全可能的。有的朋友“透 露”说阅卷是一人负责阅一题,那么这就更不必担心因答题前后不一致而可能导致的丢分。 下面进入重点,第三题。 审题、拟题目 申论第一题一般是“归纳材料反映的问题”,第二题一般是“提出你的对策措施”,要求都说得很 明确了,第三题则是“根据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具有一 定灵活性,因此审题要注意。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我认为最便当最稳妥最常规的做法是,以第 二题提出的对策为框架,对第二题提出的条条详加论述,敷衍成文。但有的出题者为考察考生 审题能力,会在出题语言中加入干扰因素,你不注意的话就绕进去了。比如 07 湖北省考食品 安全问题,第三题“请你就材料中为什么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在曝光之后才得到重视出发写 一篇文章”(大意) ,很多考生留意到了 “曝光”二字,纷纷从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新闻监督立笔, 我个人感觉怕是不大符合出题者的本意。个人觉得,出题者的意思还是在问你,怎样综合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加强源头治理,审查关口前移,别总是等到问题出来了,媒体曝光了, 大家才一窝蜂的重视重视再重视。因为我们揣摩申论出题者本意,还是要考察应考者对于材料 反映的问题的一个综合处理能力,否则人出了那么几大页材料,不考这,难道单单只为考你一 新闻监督?若这样的话,那这出题者就太没水平了不是,考生一定要知道,党政机关来的都是 堂堂之阵,忌讳的就是剑走偏锋,人问问题不会斜着问,考你也不会斜着考,自然,你回答也 不应给人回一偏锋剑。也就是说,任何考试,揣摩出题者的意思都很重要,就像我们大学里过 英语四六级做阅读一样,你要揣摩考你那人究竟想考你哪一点,这个找准了,你就别管那些似 是而非的跟你绕的圈子,直接给出他最想要的回答,就成了。 还有就是“自选角度” ,照很多申论辅导书的说法,有什么提措施,讲意义,从反面看,从侧面 论述,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以小见大 个人感觉很多说法华而不实,因为你写申论不是写高 考作文,技巧什么的文采什么的独辟蹊径什么的这些统统不管用,有害无益,不是人家的评分 点。像我上文说的,人最想考你的是你对于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是对 策,申论是申而论之,这个之是什么,就是策,对策,申论就是策论,核心一点,怎么解决问 题。所以第三题尽管让你自选角度,其实就像面试时候尽管对于你的着装没有硬性规定,但你 的选择其实还是只有一项:男士西装女士套裙。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第三题在第二题的基础上 充实、发展和延伸,本身也省事儿,因为有个现成的基础打好在那儿了,弃之不用反要另寻他 途,岂非太傻? 所以以上讲的是审题和拟题目,自选角度到底选什么角度,核心就是要洞悉申论的本质,揣摩 出题者的本意。至于拟题技巧方面,同样遵循这个原则,摒弃高考作文拟题目时一定要做到标 新立异夺人眼球这个惯常思维,申论评分中没有文采这一条。什么疑问句,比拟句,引用古典 诗词名人名言最好都不要,适得其反(这点正文行文也要注意) 。看看人民日报上“理论”版 各地大员们的文章标题: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 , 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加强农村基 层党建这种陈述语气、机关表述,不但对于标题,对于正文、对于开头结尾,也都是必 须遵循的范则。 另,像浅谈 、 之我见 、 刍议之类标题,个人以为也是比较好的。 那么,有朋友自然会问到,摒弃文学色彩,变化的句式,引用名人诗词,我拿什么来抓人 眼球呢?我拿什么来与众不同、拿什么来得高分呢? 下面我就详细回答你的问题。申论抓人眼球有它独有的一套,从骨架到血肉,从开头到结尾, 表述上的粗与细,以及如何在惯常性的论述中显出耀目的特色 开头 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这个是典型的八股。有时由中央最新精神引出,有时引用原文引出,视 情况而定。有那么一两句即可,不要罗罗嗦嗦,引文过长切题太慢。 行文:表述上的由粗到细 根据以上论述,大家知道第三题的框架结构我已经布下了,那就是在第二题的对策基础上的充 实、发展和延伸。那么对于正文行文部分,我要讲的就是如何充实、发展和延伸。其实一句话 说来,就是一个表述上由第二题的粗到第三题的细的一个过程,怎样把骨架加上血肉。我们讲 论述要有力,这个有力不是空洞的喊口号,要有切实可行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比如讲加强立 法,健全完善法律体系,这个话都会讲,但是怎么个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具体有哪些内容?这 就不见得人人都会讲。而这,恰恰就是你这篇文章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第二题你可以“加强立 法,健全完善法律体系” 一句话点到即可,第三题你就这么干巴巴的一句就不行啊,你到不了 1000 字啊。所以必须充实、延伸,必须由粗到细。比如,节能减排,假若谈到立法这条,第 二题我们可以这么谈:“ 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 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第三题你就这么那就不够。当然,就这么写,也不能算错,但是千人 一面,只要是个参加申论考试的考生,他都会想到健全法规体系这一条,阅卷考官看多了难免 审美疲劳,你要想抓人眼球就得比别人深一步。比如可以接这么一句, “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 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及修订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相 关细则,构建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综合体系。 ”那么有了这么一句,阅卷考官就有理由认定你的论 述确实是有力的,你的论述就不是清一律的空洞和粗线条,该细的地方你是细了的。你是又有 骨头又有肉的。 再比如,谈到运用经济政策比如税收政策,很多人都会说“ 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实施优惠 税率;对限制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实施高税率。 ”就只是这样一个表述的话,对第二题可以的; 对第三题就不行,第三题就需要跟这么一句(还是举节能减排的例子) , “对超标排污的企业,应 按其排污量,实施累进税率的排污费征收政策,使企业形成超标排污不如自己治污合算的心 理预期。 ” 当然,表述上注重延伸、注重“细” 也要注意限度,不能鸡毛蒜皮零杂狗碎的什么都往上写,让 考官觉得你这人婆婆妈妈,抓不住重点,没有公务员要求的归纳综合能力和简洁表述能力。比 如 07 下重庆公考节约型机关,有考生在论坛上“ 复盘”,谈到 “要加强日常用能管理” ,下面洋 洋洒洒列举措施, “每个办公室安一个电表,每个办公室安一个水表,每个办公室定量供应打印 纸,督促每个人利用废弃打印纸背面作草稿”私以为这样的表述确实失之过细,写到申论答 卷上也显得不够庄重。 结尾 写申论一定要有结尾。若最后时间紧张,在监考老师的怒目之下也要摁住卷子把这句补上:以 上七条是我对于解决某某问题的拙见。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结构的完整首先是形式的完整。 结尾的技巧:归纳呀总结呀喊口号呀这些常规的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的要求就是一定要体现特 色,把阅卷者的眼球最后再抓他一把。怎么体现特色? 首先从时政着眼。比如写医改,眼下刚刚开过十七大,那么一定要联系“病有所医”四个字,这 是扣住“医” 字;扣住“ 改”字就要大谈改革,要加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这些十七大最新权威表述;如果考试是在十七大之前,那么 一定要加入 625 讲话中“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权威表述,强调深化改革对于当下中国的 重要性;最后,所有这些要熔铸成你自己的句子,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十 七大精神(或 625 讲话中“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 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有了前面的论述基础,这样的结尾,就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把口号喊到 了实处。 (正文中能体现特色也要尽量体现,比如还是对于医改,可以这么加:要按照十七大关于“继续 深化改革,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的要求,深化医疗卫 生体制改革,保证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当然,能否做到这点就要 看你平时是不是真的 “深入学习了十七大精神” 了_ ) 。 其次可从地域着手体现特色。比如你是参加四川或重庆省考,恰好考到新农村建设之类,最后 你就可以这样结尾(假定四川省考): 前不久,重 庆市和我省成都市被中央划为国家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我省各市要抓 住地近成渝经济增长极的区位优势,更加迅捷地吸收新特区改革实践的经验,结合各地实际,因 地制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 和抓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样的结尾,鲜明地体现出考生不但关注全国时政大事,对于报考省的省情,更有重点关注, 虽尚未履职而已是以该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维在思考该省发展的具体问题。这样的考生正 是新时代机关欢迎的新青年。 其他还有一些比较灵活的点子,没有范式,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比如有位网友在论坛上发的 帖,07 下重庆公考,考节约型机关问题,笔试当天正是无车日最后一天,重庆市长王鸿举带头 示范坐公车上班(上午考完行测后买份当地报纸看看) ,倡导行政机关人员上下班坐公交车而非 单位小车,考生灵机一动完全可以把这个写进申论(还可联系纽约市长挤地铁上班,拍拍王市 长的马屁,进而拍拍重庆地方官员的马屁) ,既利于环境友好,又利于节约资源,是限制公车消 费、建设节约型机关的一项有力措施。考官阅卷时一准喜笑颜开:嘿,瞧这位,多会说话 呀! 语言表述 一篇申论的成功,除了骨架的强壮,还需要血肉的充实。有力的论证是通过一砖一瓦的词句来 体现的。下面详细讲讲申论表述上应注意的东西: 首先要注意表述的准确。中国文字是很微妙和神奇的一个东东,方寸之间走马盘弓,稍不注意 你就摔跤了。一个人对于时政关注的敏感度,对中央最新精神领会的深度,以及这个人性格的 粗细程度,办事会慎重还是孟浪,都可以通过表述上的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体现出来。比如老 早不提“阶级”了,现在提“阶层”;还有现在流行“ 规划”而“计划”这个词最好慎用。比如现在你 还在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在写“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阅卷考官难免不会大皱 其眉。阅卷者大小都是点领导,平日里也经常写材料读材料,留心你这些表述已经成为生理性 的膝跳反射,都不需要过脑子。做到表述准确除了时常关注中央政策这种基础性工夫,准备申 论的时候最好上网看看“625 讲话最新表述 ”, “十七大报告最新权威表述”等帖子,网上还是挺多 的。 然后是表述的技巧。这个要靠平时随时随地的搜集,积少成多,做个有心人。 比如同样一个意思,你这样说, “各个部门要加强联系和交流,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我 换个说法, “各个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对黑恶势力的强大打击合力”,前者是一般的机关行文, 虽没错但也没啥味道,后者明显高个档次,行文上的漂亮阅卷考官肯定看得出来。 再就结束语,一般都要喊口号。众多口号中有没你欣赏的觉得最经典的?肯定有,把它背下来, 关键时候一准派上用场。比如我以前很欣赏这句“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现在 看了十七大报告,又特别欣赏这句,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涵 盖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个重要思想,表述上简洁健朗,干净有力,很棒!关键时刻一 准用出去! 我搜集的部分经典表述 模范遵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现代社会经济契约关系的基础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竞争优势 将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促成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以市场配置资源取代权力配置资源 努力把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形成的体制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 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生动局面 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经常性工作, 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冷静对待,正确认识,全面安排,妥善处理。 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完善审批制 完善登记备案制 利用好后发优势 遏制扩张冲动 大力发展 产业,努力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形成型的产业格局。 要把教育引导、利益调节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产业格局。 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强化试点的示范作用,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强化政策的支撑作用。 形成 的整体合力(或制度合力) 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产业延伸链,加快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 动发展” 的良好格局。 当前很多问题的原因都可归结为“道德失范,监督乏力,制度缺位” 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交流工作机制 创新和完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产业联动 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巩固和扩大劳务合作规模 巩固和提高工作交流平台 形成新老城区良性联动的发展格局 发挥新城区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中心城区载体功能,统筹区县城乡联动发展。 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 把努力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 示范区。 把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注意一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 不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这是十七大的最新表述) 。 为 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各级政府的 职责,开展全民行动 理顺和拓宽 投入渠道,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 搭建有助于建立 补偿机制的政府管理平台 山区在地形上是隆起区,在经济上却是低谷区 不能在建成经济高地的同时成为了文化洼地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形成 之间的良性互动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工作。 医改的:实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衔接。 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需求不足,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是,切实扩大消 费需求,探索建立消费主导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十七大相关表述: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请注意消费 是放在最前面的) 。 “非遗”方面(07 贵州省考): 建立优秀传承人与优秀传承团体名录体系,实施传承人津贴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状态,是保护的最高境界。 “非遗” 所依存的农耕文明的土壤正在逐渐削弱与消失。 “非遗” 保护为守护人们的精神家园、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节能减排方面: 优化增量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 抓住关键,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 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并举。 突破难点,末位淘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谈判能力和定价影响能力。 强化法律责任,提高处罚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把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亦可用于遏制房地产 投资冲动) 大段经典表述 有的很管用的表述不只是一句两句,而可能是一整段,几乎是个万金油,抹啥都灵。比如我们 看技术创新这块。 “十一五” 规划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那么技术创新怎么来表述呢? 如果平时总结了这么一段: 加快 XX 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 XX 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 XX 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 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 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结合的 XX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 广泛开展 XX 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 际组织和国家建立 XX 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 XX 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 宽 XX 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那么把这个标准表述记熟了,遇到适合的往里套就行了,诸如电子啊、通信啊、数码啊、医药 啊,都可以往里套。例如一篇申论写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举措,前面一点谈了提供金融优惠, 接下来一点若谈技术创新,完全可以套用上面这个表述: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 的经验 2008-7-4 13:08:53 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黄晓亮 点击数:6296 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 强生物医药高技术 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 结合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成 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生物医药技术 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 进生物医药技术和行业管理经验,不断拓 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 作的领域和范围。 甚至当前的第一热点节能减排都照套不误: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 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 强节能减排高技术 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 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 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减排合作 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减排技 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 宽节 能减排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神奇吧?它只要跟科技沾边,就必然要创新,都可以这么套。 像这种大段的经典表述,平时要多总结,考试的时候脑子要活,一旦有套用机会绝不放过。因 为你那一段可能是你花了个把小时几个小时汇集各方精华熔铸而成的,漂亮无比,而别人现场 才来编,他要用个把小时都要写一篇文章了,何况这一段,哪能有你表述得这么精彩?除非他 不是人是神了。 时间安排 这个各人习惯不同。我仅仅提出我的经验,供朋友们参考: 首先是阅读、整理这个基础性工作,按照我前面所说这一步要做到的“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 全面钯梳、初步归纳浓缩、排列编号、二次归纳”,时间需要较长,看各人的反应能力,具体长 短没有硬限度。考生要明白的就是,这步花较长的时间是正常的,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后面 的一二三题都孕育在这一步之中。按会计术语,这叫长期投资,当期摊销的时间费用实际并没 这么多。 具体落笔,首先是一二题,要快。因为你在做第一步工作的时候,已经把一二题的脉络勾勒清 楚了,而一二题回答时又不需要过多的阐释,只需要简洁准确,一句话一点,点到即止(这不 是牺牲一二题保第三题,而是一二题本身真的无须耗费过多时间,只要思考到位语言准确简洁 就能收获高分)。所以你会发现刚刚好像花了很多时间考虑,题目全都还没做,忽然之间,风 和日丽,只剩最后一个题了:) 第三题是写文章,分值最重,是考生展示才华、与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也是鄙人这篇申 论心得重点论述的部分),必须留下充足时间谋划。我个人经验,至少要留足 70 分钟,前面 做的快的话留 80 分钟最好,把文章打点得漂漂亮亮的,在行文上有充裕的时间不时驻笔想想 能不能换个更经典的表述。若时间紧张,再怎么也得留够 60 分钟;若只剩 50 来分钟或更短 时间,那就是真危险了。 字迹、卷面 卷面整洁不是硬性评分点,但考官也是人,看到一笔烂字心情肯定好不起来。所以字写得差像 小学生,或惯写草书如毛体,平时都要有意识的练一下。一笔四平八稳、规规矩矩装在框子里 的字,使阅卷考官有理由相信,这个人性格稳重,思想正统不出格,是机关能够放心录用的人。 关于练字,我觉得最好从毛笔入手,毛笔字写好了,硬笔字只有个笔划架子,那些轻重缓急的 讲究还都没有了,自然而然也写好了。楷体字四大范本欧颜柳赵任取一家临习即可。我个人推 荐赵体(不是因为我姓赵哈_),赵体楷书刚健妍美,俊逸流丽,从容舒卷,且在四大家里 最带行书意,学赵体,硬笔字最不显板滞(如果考生本身具有一定书法功底,我建议用一支好 钢笔而不是中性笔签字笔之类,钢笔字更能体现你下笔的转折撇捺提钩的刀锋,写出来更加赏 心悦目)。 还有的朋友写字有涂抹的习惯(汗,我就有,大学笔记上鬼画桃符),这个貌似比字写得 差但没有涂改还难于让人接受。这要尽量改,考试时关键的在于动笔的慎重,下笔之前先想想 整句话,想好了再写。 平时有针对性的准备 有一个很有用的法子,也是交流后发现很多朋友都在用的:针对当前热点问题,选十来个,预 先做成答卷,然后经常熟悉,看考试的时候能否遇到。应该说,这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因为申 论热点不会太多,刨去大热点,比如当前的节能减排,再刨去以前国考涉及过的,比如三农, 公共危机,剩下的“次热点” 不会太多,准备下来也就十来个二十多个。要多关注各省的申论真 题,尽量多研究,有些省贪便利,直接将兄弟省以前考过的东西拿过来了,比如网友们指出来 的 06 下重庆和 07 湖北,还有好像是 04 年山西和 07 年四川。因为国考题目都广泛公布,所 以倒不大会重复到国考上面去(但行测要多做国考真题,很多省也很懒,往往国考真题标点都 不换一个直接就移花接木挪过来了) 。具体到对于一篇文章的准备我想谈谈的就是,不要将专家 给出来的或是论坛上花了诚信度下载下来的那些东西原封不动的抄下来完事,考试的时候你只 有一个小时,而现在你有无数个小时,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它打理得漂漂亮亮的。要集思广益。 比如说还举节能减排(虽然这个考的可能性不大)的例子,那么我们到网上搜,网上关于节能 减排的“标准表述” (当然多是自命的)多得很,多搜索一些下来;平时间多浏览人民日报地方 党报,上面各级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的措施步骤也是多得很,不需要特别留意就能找得到,这 些是最标准最权威的那么你就要二次加工了,如何能在 1000 字到 1200 字这个范围内, 给出一篇综合各家之长、独成一家之大的优秀篇章?基本上还是按照我前面阐述的要注意的那 些方面去谋篇布局行文定调,比如怎样体现特色:如果这次考试恰逢才开了十七大,怎么在你 的文中尽量体现十七大的新精神新表述?如果你考的是四川省,你怎样在文中体现出你考的是 四川省而不是山东省?这些你都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而且也不是说就要二十四小时耗在这上 面其他啥事都不做,拿个两三天时间准备一篇够宽松了吧。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写申论, 你是一群人在写,你是伟大的全中国人民的智慧在你身上灵魂附体:) 平时准备申论应该看什么资料 我个人感觉申论辅导书用处不大。申论的基本方法就那么几条,一两页纸都写不满,用不着写 本书翻来覆去的说。里面的所谓优秀范文,据我拙见,大多很一般,没多大学习价值。这些文 章不大可能是考生的优选之作,倒极可能是所谓专家学者的操刀。本来以他们的专家水平,小 试牛刀应该就很上档次,不知这些编书的人是没用心咋的,我真的看不出来好在哪里。引文过 长,学生腔,口语化,未慎用感叹句和问句,文学味较多毛病不一而足。 半月评论我觉得也不宜模仿。它主要面向文化程度不大高那部分老百姓,通俗易懂,但政府行 文有自己的一套风格。 人民日报的社论之类大多是宏观的理论的,用以指导申论则过大过高过虚。 真正应该看什么? 党报“理论”版是最好的读本 比如人民日报,所在省的党报。如我就常看四川日报。党报上有最新的政策动态,熟悉之能保 证申论写作时随时联系热点并自在阐述、发挥。人民日报上有一版“理论”最好,上面文章都是 各地党政大员结合当地实际,对中央大政方针在当地的贯彻落实提出的标准策论。拟题目、文 章结构、具体的对策措施、句式和表述这些文章都是最标准的学习范本。特别需要仔细揣 摩深入学习悉心领会。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反正请本文读者记住,这类东西是当代第一流的申 论策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你在这上面要下准备申论的最多的功夫。不 要因为我这里写得短你就忽视哈(因为此点确实没有多少要详说的哈) 。 南方周末 读南周有助于考生“拓展视野,训练思维”,在考试中“ 体现亮点,夺取高分 ”。 比如说“医改”,这一社会热点的申论样板网上早已是不计其数,假设某省“顶风作案”,不考“ 次 热点”,就是要考“ 大热点” ,就考医改,我们如何体现亮点?千篇一律的考卷难免令考官审美疲 劳,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依靠平时间对相关问题较为广泛的涉猎和相对深入的思考。关于医改, 南方周末曾接连两期分别刊载学术界“市场派”和“ 政府派 ”的代表人物的观点,直面当下医 改的主要矛盾和各界看法的诸多误区,对我认识医改大有帮助。学者们有这个观点:将医改取 向简单划为“市场主导” 或是“ 政府主导 ”都是片面的,单方面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