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ppt_第1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ppt_第2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ppt_第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ppt_第4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 新课程(数学)方案 介绍 (一)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现状调 查 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 及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 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 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 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 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 最喜欢的 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 最不喜欢的 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压力很大的 数学、物理、外语、化学 实用性最差的 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内容偏多的 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内容太难的 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对高中课程 内容容量的看法 78.2%的校长认为课程内容的量偏多,66.2%的 校长认为课程难度过大; 37.1%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 偏多,36.7%的教师认为高中课程内容难度过大。 对高中课程 内容难度的看法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 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 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 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 其他 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 大量的书面练习 自学 老师讲授为主 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 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 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 公众对学生作息时间的反馈 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睡眠时间 在7小时以下的占67.7%,在6 小时以下的占22.2%; 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自由支配 时间在0.5小时以下的占41.6% ,没有的占19.4%。 学生及社会公众对考试成绩的看法 85.4%的学生及78%的社会公众明确表 示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 ) 方案介绍 1. 课程结构 2. 课程设置的意图 3. 课程开设的逻辑顺 序 4. 五种课程组合说明 5. 课程的实施 1 课程结构 必修 系列 选修 系列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 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系 列 3 系 列 4 系 列 2 系 列 1 数 学 4 数 学 5 数 学 2 数 学 3 数 学 1 选修系列1 选修1-1: 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 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 数系扩充及复数的引入;逻辑框图。 选修系列2 选修2-1: 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 导数及其应用;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 计数原理;统计;概率。 选修系列3 选修3-1: 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选修系列4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 课程设置的意图 选修1和选修2:选修1和选修2是选修课程 中的基础性内容。选修1系列课程是为那 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 生而设置的,包括2个模块,共4学分。选 修2系列课程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 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包括3个 模块,共6学分 。 选修3和选修4:选修3和选修4系列课程 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 养的学生而设置的,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数学 的基础性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 用意识,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有利于扩 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 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数学 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 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 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 不对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课时和内容 做具体安排。学校和教师可根据各自的实际 情况,统筹安排相关的内容和时间,但高中 阶段至少各应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活动。 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 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 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 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 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下选题供参考。 (1)数的产生与发展 (2)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与公理化思想 (3)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与形数结合的思想 (4)微积分与极限思想 (5)非欧几何与相对论问题 (6)拓扑学的产生 (7)二进制与计算机 (8)计算的复杂性 (9)广告中的数据与可靠性 (10)商标设计与几何图形 (11)艺术中的数学 (12)黄金分割引出的数学问题 (13)无限与悖论 (14)电视与图像压缩 (15)CT扫描中的数学拉东变换 (16)军事与数学 (17)金融中的数学 (18)海岸线与分形 (19)系统的可靠性 3 课程开设的逻辑顺序 必修系列课程中,必修1是必修2,必修3,必修4和 必修5的基础。 必修系列课程是选修1,选修2系列课程的基础。 选修3,选修4系列课程基本上不依赖其他系列的课 程,可以与其他系列课程同时开设,这些专题的开 设可以不考虑先后顺序。 学校应在保证必修,选修1和选修2系列课程开设的 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开设选修3和选修4系列 课程中的某些专题,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选择需求。 4 五种课程组合说明 学生完成10学分的必修课程,可在数学上达到高 中毕业的要求,同时获得进入艺术、体育类高等 院校和部分高职院校的资格。他们还可以任意选 修其他数学课程。 学生完成10学分的必修课程,在选修1系列课程 中学习选修1-1和选修1-2,获得4学分;在选修3 系列课程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总共取得 16学分,可在数学上获得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类 高等院校的资格。 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发展的学生,如果对数 学有兴趣并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在完成10学分 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在选修1系列课程中学习选修1- 1和选修1-2,获得4学分;在选修3系列课程中任选2 个专题,获得2学分;在选修4系列中任选4个专题, 获得4学分,总共取得20学分,可在数学上获得进入 人文、社会科学类高等院校的资格。 学生完成10学分的必修课程,在选修2系列课程中学 习选修2-1,选修2-2和选修2-3,获得6学分;在选 修3系列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在选修4系列 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总共取得20学分,可 在数学上获得进入理工、经济类高等院校的资格。 希望在理工、经济类方面发展的学生,如果 对数学有兴趣、并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 在完成10学分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在选修2 系列课程中学习选修2-1,选修2-2和选修2- 3,获得6学分;在选修3系列中任选2个专题 ,获得2学分;在选修4系列中任选6个专题 ,获得6学分,总共取得24学分,可在数学 上获得进入理工、经济类高等院校的资格。 5 课程的实施 为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减少学生的并 学科目,使其集中有效地学习,将每学期分两段安排 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通常 每个模块按周4学时安排,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内容,逐步增设选修内容 ,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高三下学期,学生应保证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 时间,同时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 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进行总复习。 高中生获得的学分由学校认定,同时建立 国家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高等院校的招生考试应当根据高校的不同 要求,按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置的不 同课程组合进行命题、考试,命题范围为 必修、选修1、选修2、选修4系列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对选修3系列课程 的评价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形式, 由(高中)学校来完成。高等学校在录取 时,应全面地考虑学校对学生在高中阶段 数学学习的评价 (三)新课程的实验与推进策略 教育部拟于2004年在部分省市开展普 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由于高中课程改革与高校招生关系密 切,现行的高校招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