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一章-古代诗歌鉴赏.pptx_第1页
金华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一章-古代诗歌鉴赏.pptx_第2页
金华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一章-古代诗歌鉴赏.pptx_第3页
金华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一章-古代诗歌鉴赏.pptx_第4页
金华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一章-古代诗歌鉴赏.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讲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专题微语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 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 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 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 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 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一)读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 1.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 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 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练中悟1 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1)咏素蝶诗 答案 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 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 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2)鹊桥仙七夕 答案 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 而写) 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3)征人怨 答案 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 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 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 (4)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答案 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 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 暗示了诗的感情基调和类别(怀人诗)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 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 侄孙湘) 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 (6)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 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 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 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 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 2.带着标题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 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带来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 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以柳宗元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 到时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事情是中夜起来后望着 西园的月亮。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们不禁要猜想:作者 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 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首联“觉闻 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标题里有月,诗中颔联就有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颈联是“石泉远逾响,山 鸟时一喧”。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联有 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 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 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读懂了该诗。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即通常在诗的开头一 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的开头 句往往是扣住标题来写的,从而了解开头的内容。 有的诗讲究 起承转合 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大体 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 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 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试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它对我们懂诗、解题的 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 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 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 联是“合”,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 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 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 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过程,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 首诗的构思脉络”题目了。 练中悟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解析 该诗首句从草色、柳色写起;次句写桃花、杏花, 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写诗人的愁 恨;第四句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 答案 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花 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 来点明春思。(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接 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 如果分阶梯、有侧重地把握这四个结构特点,不仅可以把握 诗的具体内容、层次,更可以把握全诗的内容主旨及诗人的 思想感情,为准确解题奠定基础。 a.“起” 在古诗词中,“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 ,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要有两种:点明题旨,统 领全诗,奠定感情基调;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 衬。 练中悟3 (2006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 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案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 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 精神境界。 b.“承” 在古诗词中,“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 ,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承” 的形式有总接、分承、明顺、暗接、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等。其主要作用有:承上启下,铺垫下文。 练中悟4 (2011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 处。 解析 “映地为天色”是从“色”的方面写出山泉之清澈 见底,“飞空作雨声”是从“声”的方面写出山泉凌空而 下水石相激的情形。另外,从上下文看,此联与前一联形 成欲扬先抑之势,同时为最后两句的称赞做了铺垫。 答案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 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 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 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 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 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 泉做了铺垫。 练中悟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湖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第三句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说说它的作用。 答案 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 势,承上启下。 d.“合” 在古诗词中,“合”是结句,全诗不论写景、抒情、叙事、 阐理,“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 聚之处。“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呼应开篇或诗题, 圆合首尾;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古诗词“合”的方式很多,但基本 上分为两类:一是直笔明接,即直接抒情、言志、阐理;二 是曲笔收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方法曲折表达作者的感 情、寄托诗歌的主旨。 练中悟6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碛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试赏析本诗末句的作用。 答案 本诗末句并不正面回答第三句的疑问,而是以景结 情,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朦胧、沉寂、荒无人烟的莽莽平沙 ,气象阔大,含蓄地暗示了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 ,余味无穷。 利用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特点理解诗意,甚至艺术手法。 对仗,就是对偶,只在律诗中称“对仗”。对仗,从内容 角度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正对是指上下句从两 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 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 上互为对立。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 帐下犹歌舞”,就是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在 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串对是指构成对偶 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 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两句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 ,又有次序。分清对仗种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 另外,根据律诗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形式特点还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句的意思。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我们读诗、赏 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牛鼻 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 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 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的;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 ,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 ,又特别强调上下片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 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情景结合不仅要注意其顺序,更要注意情与景之类的关系 : 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 哀景哀情。 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 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 该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大意是什么? 答案 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 ;后两联为一层,抒发自伤漂泊之情。 练中悟8 下面句子中,情景关系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解析 A项是以乐景写哀情。其他三项是以哀景写哀情。 A 2.反复品读关键语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 古诗鉴赏。而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 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 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句。如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 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歌主旨。王维山居秋暝最 后一联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的对山 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出来。 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 语言”。如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 “情感语言”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也藏在写景叙事句 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情感 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 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 独、无聊之感。 (三)挖掘暗示信息 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 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1.注释的暗示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 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在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 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 句,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 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