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七年制 病机气血津液脏腑无邪.ppt_第1页
医学]七年制 病机气血津液脏腑无邪.ppt_第2页
医学]七年制 病机气血津液脏腑无邪.ppt_第3页
医学]七年制 病机气血津液脏腑无邪.ppt_第4页
医学]七年制 病机气血津液脏腑无邪.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失常 一、精的失常(精虚) 概念:精虚,即精气亏虚,主要是指精不足和功能低下而产生 的病 理变化。 精虚当责之于脾、肾,以肾精亏虚为首要。 主要表现: 1、 肾精不足:生长发育不良、生殖功能减退、智力体力下降等 儿童:囟门迟闭,骨软齿迟,生长发育迟缓; 男女性生殖异常;早衰; 老年脑髓空虚,智力减退,骨质疏松等症状 。 2、水谷之精不足: 面黄无华,肌肉瘦削,头昏目眩, 疲倦乏力等虚弱状态。 3、五脏六腑之精不足 肾精亏虚和水谷之精不足皆可导致 临床表现随病变所在之脏腑而异。 二、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气虚 气不足,导致功能减退. 2 气机失调 气运动失常 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一)气虚 概念:指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抗病能力 减弱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 1 生化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精气来源匮乏 2 后天失养: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 足 3 消耗太多:劳倦内伤,慢性疾病损耗等 临床表现:常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自 汗,面色 白,舌淡,脉虚等症状。 气虚病变种类: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 ,或气的不同分类、生理功能,其临床 表现亦各有区别。 气虚结局:无论何种气虚最终将导致元 气亏虚, 而元气亏虚主要表现为全身性 气虚。 气虚继发病变:精虚、血虚、津亏、血 瘀、痰饮、水肿或精、血、津液失于固 摄而流失等。 (二)气机失调 概念:指气升降出入运动失于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 种类: 气滞 气的运动障碍 气逆和气陷 升降失常 气闭和气脱 出入失常 气滞 概念:是指气的流通障碍,郁滞不畅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1 、 情志抑郁不畅,或痰湿、食积、瘀血、邪郁等 阻滞 2 、 因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 性质: 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滞者 。 临床表现特点 闷、胀、痛。 易发脏腑:以肺、肝、脾胃为多见 肺气壅滞-胸闷,咳喘 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胁肋、乳房或少腹胀痛 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发展趋势: 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 气逆 概念:指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主要以脏腑之气 上逆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失宜,或因外邪 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常见脏腑:肺、胃和肝等脏腑。 肺气上逆-咳逆上气。 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 肝气上逆-头痛头胀,面红目赤,烦躁易怒 , 咯血吐血,甚则血郁清窍而致昏厥。 性质: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逆者。 气陷 概念: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主要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 陷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 病理表现: 1 上气不足 多由脾不升清,上部水谷精微之气不足,头目失 养 所引起,临床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 2 中气下陷 多由脾气虚损,升举不及,气机趋下,无力维 系内脏,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 。 气陷性质:虚 多在气虚基础上形成,故常伴有气虚表现。 气闭 概念:指气机闭阻,气不外达,以致清窍闭塞,出现 昏 厥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疼痛等因 素 闭塞气机,使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而闭塞 清 窍,神失所主所致。 种类: 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 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 痰闭气道之痰厥 剧痛所致的痛厥 临床表现: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多可自行 缓 解,亦有因气不复返而亡者。 气脱 概念:气不内守,大量向外脱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1 多由于正不敌邪 2 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 3 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撒手, 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气脱与亡阴、亡阳的关系 气脱是亡阴、亡阳的病理基础。 注意:1 亡阴、亡阳在病机上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皆有机能严重 衰 竭的表现 ,区别见前。 2 无明显寒象或热象,只有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表现时则为气 脱 。 三、血的失常(一)血虚 概念:是指血液不足,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 腑百 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 1 生化不足 如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导致 血液 生化乏源;或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 2 丢失、消耗过多。 与脏腑的关系: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临床常见:面色无华,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 悸失 眠,手足发麻等症状。 血虚常见脏腑:以心、肝血虚最为多见 。 心血不足:惊悸怔忡,失眠多梦,脉细弱等血不养心 的症状。 肝血亏虚: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 屈伸不利等症。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愆期,闭经 诸症。 血虚继发病变:精亏;气虚;津液不足 ; 血虚生风 。 (二)血液运行失常 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变化 主要包括血瘀、出血、血寒和血热四个 方面。 血瘀 概念:是指血液的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 停滞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外伤;气虚、气滞、血寒、血热, 以及津亏、痰浊、结石等,皆可导致血液瘀滞 。 临床表现特点 刺痛,痛有定处,肿块,出血,紫绀,唇舌 紫暗以及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或青 紫,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等。血瘀可以为全身 性病变,亦可以为局部病变。 继发病变:多半兼有气滞,又可导致水液内停 。 出血 概念:是指血液运行不循常道,逸出脉外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外伤; 或外感温热之邪; 或气虚,无力固摄血液; 或瘀血内阻,血液不得归经等因素,皆可导致出血。 出血种类:有衄血、咳血、吐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 等。 原因不同表现各异 外伤 有明显的外伤因素,出血量因伤口大小不同而异。 火热 出血来势较急,颜色鲜红,出血量较多。 气虚 其病程较长,出血来势较缓,色淡,出血量较少。 瘀血 其血色紫暗,挟有瘀块。 血寒 概念: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因外感寒邪, 或阳虚阴寒内盛 寒入血分,则寒凝气滞,经脉收缩,血流不畅所致。 临床表现: 以疼痛,及手足、爪甲、皮肤及舌色青紫等为特征性症状,同 时兼见寒象表现。 寒凝心脉 可发生真心痛; 寒凝肝脉 可见胁下、少腹、阴部冷痛,或妇女痛 经、闭经 等。 寒阻肌肤血脉,则见冻伤等症。 继发病变:寒阻、津凝、气滞、瘀血互结,酿毒于内,乃成积 聚。 血热 概念:即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脉扩张,血行加速,甚 则损伤脉络,迫血妄行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1 外感温热之邪, 2 伤于疠气, 3 其他 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 4 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 5 阴虚火旺,热在血分 临床特征:热象、动血、扰神、伤津。 面红目赤,肤色发红,舌色红绛,脉数等热象表现 , 血热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常可引起各种出血 血热亦可扰及心神,可见心烦,或躁扰不安,甚则 神昏,谵语,发狂等。 继发病变:津气(营气和津液)两亏。 进一步发展导致血瘀;血热生风。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主要包括: 1 津液不足 2 津液输布障碍 3 津液排泄障碍 津液不足 概念: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 ,外 而孔窍、皮毛,失于濡润、滋养,而产生一系 列 干燥枯涩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 1 火热之邪、燥邪伤津; 2 内生火热伤津; 如阳盛有余、阴虚阳亢、邪郁化热、五志化 火 3 丢失、消耗过多; 4 生成不足。 伤津和脱液 伤 津 成因: 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节而致呕吐、泄泻或吐 泻交作等。 伤津的病机主要是失水。 轻症:口渴喜饮,口舌干燥,尿少便秘等; 重症:皮肤干涩而失去弹性,甚则目眶深陷,啼哭无泪 小便全无,精神萎顿。 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微欲绝的危象。 (炎夏,高热,多汗也易伤津) 脱液 常见疾病: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 病机:主要是水分和精微物质共同丢失 临床表现:形瘦骨立,大肉尽脱,肌肤 毛 发枯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等 症 状,甚则可见手足震颤等虚风 。 津液输布障碍 含义: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和布散,以致环流迟缓 ,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 1 肺失宣发和肃降,津液不得正常布散; 2 脾失健运,可致水饮不化; 3 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津停; 4 三焦的水道不利,影响津液的环流 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最为重要 津液排泄障碍 含义: 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 而致水液贮留体内的病理变化。 肺主宣发和肾主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液贮留 ,溢于肌肤,发为水肿。(脾亦有关) 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失常在津液的排泄障碍中起着主 导作用。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障碍,出现尿少、水肿的 病症。 五、精气血津液关系失调 (一)精血不足 (二)气血两虚 (三)气不摄血 (四)气随血脱 (五)气随津脱 (六)津枯血燥 (七)气滞血瘀 (八)气虚血瘀 (九)津亏血瘀 (十)气津停贮 (十一)血瘀水停 第四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概述: 1 每个脏腑都有气血阴阳; 2 阴阳代表着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状态, 气血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3 各脏腑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多表现在脏腑阴 阳失调、气血失常等方面。 4 各脏功能特点不同,阴阳气血的病变各有侧 重,表现出不同的病机特点。 5 五脏阴阳失调的病变,以肾的阴阳失调为根 本 性变化。 6 各脏阴阳失调与肾阴阳失调密切相关。 7 五脏气血亏虚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关系; 密切,又与心主血脉功能息息相关; 8 气机失调多见于肺、肝等脏; 9 血行瘀滞常见于心、肝的病变。 (一)肝的病机 1. 肝主疏泄功能失 常 基本病机:肝气郁结 肝气上逆 肝火上炎 主要表现:气机郁滞不畅 气火太过上逆 血液运行失常 精神情志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肝气郁结 概念: 指肝的疏泄功能不及,气机郁滞不畅的病理变化。 成因 多由于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所致 或病久不愈,他脏之病影响,因病致郁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滞于肝及其经脉-胁肋、乳房、少腹胀痛 调节情志功能失常-情志抑郁 肝气郁滞,气滞及血,血行不畅-肿块 气滞水停, 水聚成痰,痰气互结-梅核气、瘿瘤 水液停积-臌胀 肝气上逆 概念: 指肝的疏泄功能太过,气机上逆的病理变化。 成因: 多由于情志过激,怒则气上所致。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肝气升发太过,气机上逆-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气迫血升,血随气逆 -呕血、衄血 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横逆脾胃,导致肝脾(胃)不和,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肝火上炎 概念:指肝的阳气升发太过,气火上逆的病理变化。 成因: 多因情志抑郁,气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气暴 张,或因火热之邪内侵,他脏火盛累及于肝所致。 病机及表现 : 肝之气火上逆头目-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耳暴鸣或暴聋 升发太过,疏泄失常,精神情志改变-急躁易怒,甚则发 狂 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咳血、 吐血 气火上逆之极,则血菀于上-薄厥 肝火内灼,易于耗伤阴血-阴虚阳亢 2肝藏血功能失常 基本病机:肝血亏虚、肝不藏血、肝血瘀滞, 主要表现 形体官窍失养、血液固摄失常、血行障碍。 肝血亏虚 含义:指肝血虚,所属形体官窍失养的病理变化。 成因:多因脾胃虚弱,生血不足, 失血、久病,营血亏虚, 他脏血虚影响于肝。 表现:筋脉、头目、爪甲失于濡养并伴有血虚表现。 肝血不足,冲任失充; 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可致血虚生风。 肝血亏虚,母病及子,常导致心血不足、心肝血虚。 肝不藏血 含义: 指肝藏血的功能失常,血逸脉外的病理变化。 成因: 各种因素导致肝病,引起固摄血液功能失常; 或气郁化火,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所导致。 临床表现: 吐衄、妇女月经量多 肝血瘀滞 含义; 指肝的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功能异常,血液运行障 碍的病理变化。 成因: 情志郁结,或疫疠之气等,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 滞,藏血失常,血行不畅 。 临床表现: 胁肋刺痛, 症积肿块,脐周青筋暴露等症状。 肝病机演变趋势: 肝气郁结 肝气上逆 肝火上炎 肝阴不足 1 2 3 4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5 6 7 (二)心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血液运行失常、神志意识改变。 1.心主血脉失常 基本病机 : 血行无力、 血不养心、 心血瘀阻 、 脉流薄疾、 血脉寒滞 主要表现: 心胸部的异常感觉 面色、舌色、脉搏的异常 血行无力 含义: 以心气不足,心脏功能减退,运血无力为主要 病理变化。 成因: 素体久虚,或久病失养, 或年高脏气衰弱 。 表现: 心力、心律、心率有所改变, 心悸 怔忡,气短,自汗,动则尤甚等症状。 血不养心 含义:以心血不足,血脉空虚,心失所养,心动失常 ,心神不宁为主要病理变化。 成因:脾虚生血之源匮乏, 或失血过多, 或久病失养, 或劳神伤血等 。 病机及表现: 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头面官窍失养-心悸,面 色无 华,舌淡,脉细弱无力。 血不养心,心神失养-失眠多梦 。 心血瘀阻 含义: 指心脉气血运行不畅,甚则瘀血阻闭,心脉不通的病 理变 化。 成因:心之阳气不足,温煦失职,血脉寒滞; 气虚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血行不畅; 痰浊凝聚,阻滞心脉,皆可导致心血瘀阻。 劳倦感寒,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 性质:本虚标实 本虚-心阳虚,标实-气滞、寒凝、痰阻、血 瘀 临床表现: 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甚则暴痛欲绝,肢冷 汗出为主要特征。 脉流薄疾 含义: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热盛动血,甚则灼伤 脉络,迫血妄行的病理变化。 成因:多因情志抑郁,气郁化火, 或火热之邪内侵,或过食辛热、温补之品, 或其他脏腑火盛传移,从而使心的阳热偏盛所 致。 临床表现: 心悸心烦,身热面赤,舌尖红或舌质红绛,苔黄, 脉数;衄血、吐血、尿血等各种出血。 血脉寒滞 含义: 指心阳不足,主血脉功能减退,寒入血分, 血行不畅的病理变化。 成因: 多因外感寒邪,或阳虚阴寒内盛,寒从中生 所 致。寒凝气滞,血行不畅,甚至寒凝血瘀 ,阻遏心脉 形成 。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面色 白或紫暗,舌质有瘀点、 瘀 斑,脉沉迟涩等症状。 2. 心主神明失常 基本病机 心神不足、躁扰心神、神不守舍。 主要表现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变化 心神不足 含义: 指心的气血不足,心阳不振,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减弱的病理变化。 成因: 体质虚弱,或久病损耗, 或劳神过度等所致。 心的气血不足、心阳不振,心神失于振奋鼓动,则精 神、意识、思维活动减弱,易抑制而不易兴奋。 临床表现 精神萎顿,神思衰退,反应迟钝,迷蒙嗜睡 躁扰心神 含义: 指心之阳热偏盛,神明被扰,神志活动亢奋的病理变化。 成因: 外感温热之邪,邪热入里, 或情志所伤,气郁化火, 或火热痰浊扰神, 或其他脏腑火盛传移,导致心之阳气亢盛。 表现: 轻则可见失眠多梦,兴奋多言; 重则可见狂言谵语,躁动不安。 心阴血不足,虚热内生,亦可扰及神明,临床可见心悸心烦, 虚烦不寐等症状。 神不守舍 含义: 指心神失于藏守,神志异常的病理变化。 成因: 七情所伤,或痰蒙心窍,或痰火扰心,或心气不足 。 临床表现: 精神错乱,妄言妄见,举止失常,或思虑恍惚, 时悲时喜,健忘痴呆等症状。 (三)脾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气血生成不足 血液运行失常 水液代谢失调 脾病又常影响它脏 1. 脾主运化功能失常 基本病机: 脾失健运、水湿中阻。 主要表现: 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升清降浊失司 气血生成不足 水液代谢失调 脾失健运 含义:脾的功能减退,运化失常的病理变化。 成因: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太过,大病初愈调养不慎 ,或 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等导致脾气虚弱而形成 。 病机分析:脾气虚损,失于健运,则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升清功能减弱,影响胃的降浊,则升清降浊失司; 脾运化减弱,则水谷精微化生减少,脏腑肌肉失养 ; 脾虚化源不足,气血生成减少,则气血亏虚。 临床症状: 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无力,头目眩晕,口淡 无 味,唇舌色淡等。若脾失健运,水液代谢障碍,水湿 停 聚,则为湿浊、痰饮、水肿。 脾失健运 脾气虚发展趋势: 脾阳虚衰,寒从中生,运化无权,可见 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症状 。 脾阴亏虚,运化失常,精微无源,表现 为饥不欲食,口唇干燥,大便秘结,形 体消瘦,舌红少苔等。 水湿中阻 含义: 指脾的阳气不足,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停滞于内的病理变化。 性质:本虚标实,脾阳气不足为本,湿困水停为标, 成因: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 煦,或饮食失宜,过食生冷,服用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运 化失职,水液代谢障碍,形成脾虚湿困,水湿中阻。 演变趋势:有湿从寒化和湿从热化两种倾向。 素体阳虚阴盛,从阴化寒,导致寒湿困脾; 素体阳热偏盛,从阳化热,或寒湿郁久化热,导致湿 热蕴脾的病变。 表 现 :痰饮、水肿、身重、脘痞等症状。 2脾主升清功能失常 基本病机:脾不升清、中气下陷。 主要表现:升降失司、内脏下垂。 脾不升清 含义: 指脾气虚弱,水谷精微不得上输,心肺、头目失于滋养的病理变化。 病理基础: 脾气虚弱,失于健运。 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消化吸收转输布散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 上-可见头目眩晕, 中-可见脘腹胀满, 下-可见泄泻等症状。 中气下陷 含义: 指脾气虚弱,升清功能减退,升举无力的病理变 化。 成因: 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或久泻久痢,劳力太过,或妇 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所致。 临床表现: 内脏下垂,久泄脱肛等病症, 多兼见疲乏无力,气 短声低等气虚表现。 3脾主统血功能失常 基本病机:脾不统血 主要表现: 出血 含义: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逸脉外的病理变化 。 成因: 多因久病气虚,或劳倦伤脾所致。脾气不足 ,统 血无权,则血逸脉外,而见各种出血, 临床表现:以便血、尿血,或肌衄 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较为多见。 常同时伴有脾气虚弱的症状。 (四)肺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1 防御能力失常 2 呼吸功能异常 3 水液代谢障碍 4 气的生成和气机调节病变等 肺主气功能失常 基本病机 肺气不足、肺气壅滞 病机表现 呼吸功能异常 防御能力异常 气的生成和气机调节异常 肺气不足 含义:指肺功能减弱,主气、卫外功能失职的病理变化。 成因: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或久病咳喘、劳倦过度,耗损 肺气,或脾气虚弱,肺失充养所致。 病机分析: 1 肺气不足,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则防御能力下降; 2 呼吸功能减退,则体内外气体交换不足; 3 肺功能减弱,可致气的生成不足,常见自汗漏汗,易患 感冒,呼吸困难,气短喘息,少气懒言,身体倦怠等。 4 肺气不足,失于宣肃,影响水液输布代谢,则聚痰成 饮,或为水肿; 5 助心行血无力,影响血液运行,可致血行异常。 肺气壅滞 含义:指邪气壅塞肺系,呼吸、气机调节功能障碍的 病理变化。 成因: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系; 或邪热犯肺,肺气不利; 或痰浊阻肺,饮停胸膈,壅滞肺气等所致。 病机分析: 肺的功能失常,肺气不利,呼吸功能障 碍,气 机 调节功能失常,可见咳喘,气促,胸闷等临床表 现。 2肺气宣发肃降失常 包括 肺气不宣 肺失清肃 肺失宣肃 主要表现 气机升降失调 呼吸功能障碍 水液代谢失常 肺气宣发肃降失常 多由于外邪袭表犯肺,痰浊内阻肺络,或肝的气火上逆侮肺所致 ,亦可因肺气不足、肺阴亏损引起。 肺气不宣 含义: 指肺的宣发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病机分析: 肺气不宣,气机向上升宣失常,则鼻窍、喉咙不利 ; 气道受阻,呼吸不畅; 卫气壅滞,失于温煦,腠理固密,汗孔闭塞。 症状表现 鼻塞,喷嚏,流涕,喉痒,咳嗽,恶寒,无汗等。 肺失清肃 含义:指肺及呼吸道失于清洁、通畅,肃 降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病机分析: 肺失清肃,下降不及,清洁呼吸道功能 失常,痰浊阻肺。 症状表现 胸闷气促,咳嗽痰多等。 肺失清肃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肺气上逆 。 肺失宣肃 含义: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失常的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 气机升降失调;呼吸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 肺失宣肃,气机升降失常,则肺气壅滞; 肺气上逆;肺主气功能异常,则呼吸功能障碍; 肺津不布:则津液停聚,形成痰饮,或为水肿。 症状表现: 胸部痞闷,咳逆上气,呼吸困难,气促喘息, 咳痰量多 3肺主行水功能失常 主要病机 肺燥失润、肺津不布、痰饮阻 肺 主要表现 水液代谢失常 肺燥失润 含义: 指肺的津液不足,肺叶失于濡养滋润的病理变化. 成因: 秋季之令,感受燥邪,耗伤肺津; 或痨虫袭肺, 五志过极化火灼肺, 或久咳不愈,耗伤肺阴; 或风温之邪,化燥伤肺 导致津液不足而输布失常,肺叶干燥,失于濡润。 病机分析及其临床表现: 燥邪犯肺,耗伤肺津,肺燥失润,可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难以咯出,口鼻 干燥,口渴喜饮等,甚则咳伤肺络,而见痰中带血。 肺阴亏虚,肺燥失润,以致肺热叶焦,失于清肃; 阴虚阳无所制,则虚热虚火内生;若阴虚火旺,多见虚火上炎,甚则灼伤肺络。 症状表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升 火等。 肺津不布 含义:指肺输布津液失常的病理变化。 成因: 1、燥热伤肺,或肺阴不足,津液耗伤而输布失常, 可表现为皮毛、官窍等组织失于濡润,表现出皮毛枯 槁无泽,口鼻咽喉干燥不润等。 2、若外邪袭肺,肺失宣降,或久病咳喘,肺气不足 ,可导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水液停聚,而形成痰饮 、水肿。 痰饮阻肺 含义:指痰浊、水饮壅阻于肺,肺失宣降的病理变化。 成因: 因外邪犯肺,以致肺失宣降,行水功能失常;或素有痰疾,复感 外邪,内客于肺;或脾虚生痰,上渍于肺;或中阳不足,聚湿成 痰,停而为饮,壅阻于肺。 病机及表现: 1 痰饮阻肺,肺气不利,宣降失常-咳喘痰多,胸膈满闷等 。 2 痰浊壅阻,蕴久化热,痰热壅肺-咯痰黄稠,发热口渴; 3 外感寒邪,或寒从中生,寒痰阻肺-痰液清稀量多,形寒肢 冷; 4 中阳素虚,气不化水,或肺失通调,形成水饮,而为悬饮。 (五)肾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1 生长发育迟缓 2 生殖功能减退 3 阴阳平衡失调 4 呼吸功能异常 5 水液代谢障碍 6 二便排泄失调。 特点:虚多实少 或本虚标实。 1. 肾藏精功能失常 基本病机 肾精亏虚 肾气不固 主要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 生殖功能减退 精气固摄失常 二便排泄失调 肾精亏虚 含义:肾精亏损,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成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见于老年精亏,也可因后天失养,久病耗损所 致。 病机特点:肾精亏虚,则脑髓、骨骼、耳窍失养,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成人生殖功能减退以及未老先衰。 临床表现:智力减退,骨质疏松,两足痿弱,耳鸣耳聋发脱齿摇,健忘 迟 钝,腰膝痠软等症状。 小儿立、行、发、齿、语等发育迟缓,囟门迟闭,骨骼肌肉软弱; 成人男子滑泄、阳痿、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 肾精不足,精不化血,可致血液亏虚; 肾中精气失充,抗病能力下降,邪气乘虚而入,则导致其他疾病发生 。 肾气不固 含义:指肾气亏虚,封藏固摄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成因: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充,或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久病 劳损,耗伤肾气所致。 病机特点:肾气不足,下元不固,则膀胱、大肠、精关、带脉、冲任 等 失于固摄控制。 症状表现 肾气不固,膀胱失于约束,则小便频数清长,或尿后余沥,或 夜尿频繁,或遗尿、尿失禁; 大肠失于固摄,则大便滑脱,或失禁; 肾失封藏,精关不固,则遗精、滑泄; 女子带脉失于固摄,则带下清稀量多; 冲任失约,则月经淋漓不尽; 胎元不固,则胎动易滑。 2.肾主纳气功能失常 基本病机 肾不纳气 主要表现 呼吸功能异常 肾不纳气 含义:指肾气亏虚而不能摄纳肺气的病理变化。 成因:多因久病咳喘,肺虚及肾,或久病气虚,气不 归元,或老年气虚,肾失摄纳所致。 病机特点:肾气不足,失于封藏,摄纳无力,吸气困 难。 症状:呼多吸少,动辄气喘等症状。 趋势:肾不纳气多兼有肺气虚,表现为肺肾气虚。 3肾的阴阳失调 基本病机 肾阴亏虚与肾阳不足。 主要表现 阴阳平衡失调,机体代谢紊乱 。 肾阴亏虚 含义:指肾阴不足,失于滋养,虚热内生的病理变化。 成因:多由热病后期,消灼肾阴,或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 房室过度,伤及肾阴,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久病伤阴所致。 病机特点:肾阴亏虚,则阴液精血亏少,虚热虚火内生。 表现:腰膝痠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 ,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等临床表现。 趋势: 肾阴亏虚,阴不制阳,相火妄动,则性机能虚性亢奋 虚火上扰心神,则虚烦少寐。 肾阳不足 含义:指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司的病理变化 。 成因:多因素体阳虚,或心、脾阳虚,累及于肾,或 房劳过度,久病伤阳,肾阳损耗所致。 病机特点:肾阳不足,则温煦、气化功能失常,生殖 机能减退,并伴有明显的虚寒之象。 临床表现:腰膝痠冷,形寒肢冷,阳痿早泄,精冷不 育,或宫寒不孕,性欲减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症状。 趋势:阳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运化 功能失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表现。 4. 肾主水功能失常 基本病机 肾虚水泛 主要表现 水液代谢障碍 肾虚水泛:指肾阳亏虚,气化无权,水湿泛滥的病理 变化。多由素体阳虚,或久病失调,肾阳不足所致。 性质:本虚标实 症状表现:水肿,腰以下为甚,小便短少等。水气凌 心,抑遏心阳,则心悸气短;水寒射肺,肺失宣降, 则咳喘痰鸣。 二、六腑病机 (一)胆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胆汁贮藏排泄障碍和胆经郁热,挟痰上扰。 1胆汁贮藏、排泄失常 胁下胀满疼痛,食少,厌油腻,腹胀,便溏等症状。 胆汁上逆,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 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则出现黄疸。 2胆郁化热、挟痰上扰 胆怯心烦,失眠多梦,惊悸不宁等临床表现。 (二)胃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 受纳腐熟功能失常,以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 1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 功能减退:食少纳呆,食后痞胀。 胃寒-伤胃阳,饮食不化,伴有口泛清水,腹泻清稀 ; 胃气虚-胃纳不佳,伴口淡,饮食乏味,甚则不思饮 食; 胃阴虚-常伴有不思饮食,口舌干燥,舌光红无苔或 少苔 功能亢进: 胃火亢盛,则消谷善饥。 耗伤津液,则口渴引饮,大便秘结。 若胃火循经上炎,则为齿龈肿痛,或见衄血。 火热炽盛,灼伤胃络,则呕血。 2胃的通降功能失常 表现为:胃失和降和胃气上逆两方面: 胃失和降 (胃的通降功能障碍 ) 主要表现:胃脘胀满疼痛,大便秘结。 胃寒,寒性收引,凝滞主痛,气血受阻,则胃气失和,可兼见胃 脘冷 痛,痛势较剧; 胃热(火),胃中实热,则胃失和降,可兼见胃中灼痛,口臭; 胃气虚,功能减退,则浊阴不降,可兼见脘腹隐痛; 胃阴虚,虚而有热,则胃失和降,可兼见食后饱胀,脘闷不舒, 泛恶 干呕等症状。 胃气上逆 指胃气下降不及,反而逆上的病理变化 , 形成:多在胃失和降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 主要表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 (三)小肠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受盛化物功能失调而二便异常。 1 受盛化物功能失调: 受盛异常-呕吐、食入腹痛; 化物异常-食入腹胀、完谷不化; 清浊不化-上吐下泻、腹痛肠鸣。 临床常将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失调归于脾胃病变论治。 2 二便异常: 小肠实热: 形成: 湿热下注,或心移热于小肠所致 症状: 小便频数或浑浊不清或淋浊或赤涩或茎中痛. 小肠虚寒: 形成: 饮食不节,伤及肠胃所致, 症状: 大便异常,表现为肠鸣泄泻等。 (四)大肠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传导功能失调而大便异常 主要表现: 排便异常及粪便外观的改变 大肠热结形 成: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燥结成实,腑气不通, 症 状 : 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 若燥屎内踞,邪热迫津下泄,热结旁流,则便下稀水恶 臭。 大肠湿热- 形成: 阻滞气机,损及肠络,传导失常, 症状: 大便泄泻,痢下赤白等; 若湿热阻滞肠络,气滞血瘀,又可产生痔疮等。 大肠虚寒-形成: 阳气不足,虚而有寒,或阴寒凝滞,传导失 常, 临床上多与脾肾阳虚有关, 症状: 以泄泻滑脱或大便秘结 。 大肠液亏-津液不足,失于滋润,传导失常,可见大便干结难 解 (五)膀胱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贮尿排尿异常。 主要表现: 排尿异常及尿液外观的改变。 膀胱湿热-形 成: 气化不利,贮尿排尿异常, 症 状: 尿频,尿急,尿道涩痛等; 湿热伤及阴络,则尿血; 湿热久恋,煎熬津液成石,则尿中可见砂石 。 膀胱虚寒-形成: 气化功能减弱,固摄无力,贮尿排尿异常, 表现: 小便频数、清长或不禁,夜尿多,尿有余沥, 遗 尿,排尿无力等, 多见于老人、久病体弱者,与肾阳虚有关。 (六)三焦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全身气化失常和水液代谢功能障碍。 气化功能失常: 脏腑功能的异常,可归结为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常。 水液代谢功能障碍: 三焦决渎失常,可影响上焦肺通调水道、中焦脾运 化水湿、下焦肾主水等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 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 , 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 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三、奇恒之腑病机 (一)脑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精神意识思维病变和感觉运动异常 症状表现: 精神神志异常,意识障碍,智力减退; 感觉异常:视、听、嗅、味觉异常; 运动异常: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方面。 脑的病变临床多反映在五脏病变之中。 (二)髓和骨的病机 成因: 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内留 , 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衰,精血不足所致。 主要病机特点: 骨髓空虚,骨质异常和化生血液失常。 症状表现: 小儿可见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 老年可见骨质疏松,易于骨折。 肾精亏虚,骨髓空虚致血液 不足,或成分异常 。 (三)脉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脉道失于通畅,或脉道失于约束 血瘀 成因:因邪热内结,寒凝气收,痰浊壅遏,气机 郁结,瘀 血停滞;或阳气不足,血液亏 虚,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等 临床: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功能障碍等症状表现 。 出血 因外伤 ,或热邪 ,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瘀血阻滞 (四)女子胞的病机 主要病机特点 经、带、胎、产的异常。 成因:1 气虚、气滞、气逆、气陷、血虚、血 瘀、血寒、血热所致的气血失调; 2 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冲任气血不 足 . 女子胞的功能失调与全身病理变化状况密切相 关。 四、脏腑关系失常 脏与脏之间 表现为:阴阳气血失调 五行生克制化异常 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相生关系失常即母子传变,又称“间脏传”. 母病及子- 见母脏不足累及子脏亏虚而致母子皆虚的 病证 子病及母-既有子脏虚引起母脏亦虚的母子皆虚病 证, 又有子脏盛导致母脏也盛的母子俱实病 证 相克关系失常即乘侮传变,又称“不间脏” 传 变, 包括 相乘:有余的相乘 不足的相乘 相侮:有余的相侮 不足的相侮 1心与肺- 心肺气虚 主要病机特点 气和血的失调 成因:心阳气不足,血行不畅(血及气)-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 ; 肺气虚或肺失宣肃(由气及血)-影响心主血脉功能, 导 致血行瘀滞。 或因肺气虚,宗气不足,影响于心,心气亦虚。 症状: 心悸气短,咳嗽喘促,声低息微等,心胸憋闷, 唇青, 舌紫 2心与脾-心脾气血两虚 主要病机特点 心血不足,心神不宁 脾虚气弱,运化失职 常伴有气血两虚的表现。 成因: 思虑过度,耗伤心血,影响脾之健运; 各种因素导致脾虚气弱,运化失职,血液化源不足, 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皆可影响于心。 临床表现 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无华, 神疲倦怠,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 若脾虚不能统血,则可见各种出血。 3心与肝-心肝血虚和心肝火旺 主要病机特点:血液亏虚和精神情志改变 血液亏虚:心血不足,可致肝血亏虚(子病及母); 肝血亏虚,可致心血不足(母病及子); 从而形成心肝血虚。 临床症状: 心悸,失眠多梦,面白舌淡,脉细弱-心血不足 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筋脉拘急,爪甲不荣-肝血亏虚 。 精神情志改变:心火炽盛,可致肝火旺盛(子病及母); 肝火旺盛,可致心火炽盛(母病及子); 从而形成心肝火旺。 临床症状: 神志不宁,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甚则狂躁妄动等症状。 4心与肾 正常:心肾相交 心火不断下降于肾,肾水不断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生 理功能才能协调平衡,称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异常:心肾不交 心肾之间阴阳水火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水 火未济”。 成因: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 或心阴不足,下汲肾阴,则心肾阴虚,阴 不制阳,心阳偏亢。心肾不交,阴虚阳亢, 临床表现: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腰膝痠软,男子梦遗,女子 梦 交等症状。 若肾阳不足,阳虚水泛,上凌于心,阻遏心阳, 可见水肿,心悸等“水气凌心”之候。 5肺与脾 主要病机特点 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 气生成不足: 成因; 久病咳喘,肺气不足,影响及脾,脾失健运; 或脾气虚弱,影响及肺,肺气不足 。 表现 气短喘息,少气懒言,身体倦怠,食少纳呆,腹胀便溏 。 水液代谢失常: 成因: 肺失宣肃,津液不布,上病及中; 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上渍于肺 表现:聚痰成饮,或为水肿。 6肺与肝 主要病机特点: 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调 成因: 木火刑金 : 由于情志过激而致肝的气火太盛,则肺 金制 约肝木不能,反受肝之反向克制,导致 宣降 功能失常; 金虚木侮 : 肺失清肃,下降不及,影响及肝,肝失 条 达,疏泄不利 症状: 咳逆上气,胸胁胀满引痛,甚则咯血等肝火犯肺的证 候。 7肺与肾 主要病机特点 呼吸运动异常、水液代谢障碍和肺肾阴阳失调等方面 。 呼吸运动异常: 成因: 肺气不足,久病伤肾,肾不纳气, 或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 导致肺肾气虚,呼吸运动失常。 症状表现: 呼多吸少,动则气喘,上下气不相接续等症状。 水液代谢障碍: 成因: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 , 肾气化失调,水邪泛滥,又可影响及肺 肺肾相互为病, 表现为水液代谢障碍,则可出现水肿尿少,形成痰 饮, 甚则肾阳虚衰,阳虚水泛,水寒射肺。 症状:全身水肿,呼吸困难,喘不得卧等症状 。 肺肾阴阳失调 形成:肺阴亏损,久必下汲肾阴,导致肾阴亏虚; 或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灼伤肺阴,则形成肺 肾 阴虚。 症状:干咳音哑,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 腰膝痠软等症状。 老年久病,肾阳不足,累及于肺,肺肾阳虚 ,则 病痰饮,而生咳喘。 8肝与脾 主要病机特点 消化吸收障碍、血液运行异常 消化吸收障碍: 成因: 情志内伤,肝的疏泄失常,横逆犯脾(木旺乘 土); 或脾虚,失于健运,不能耐受肝脏的克制(土虚木乘) , 导致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障碍,多兼见情志异常。 胁肋胀痛,急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