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史记5-淮阴侯列传课件(上课用).ppt_第1页
高二史记5-淮阴侯列传课件(上课用).ppt_第2页
高二史记5-淮阴侯列传课件(上课用).ppt_第3页
高二史记5-淮阴侯列传课件(上课用).ppt_第4页
高二史记5-淮阴侯列传课件(上课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阴侯列传淮阴侯列传 司马迁 早年韩信战神韩信 现代版战神韩信 漂母分食待韩信 胯下之辱 韩信故里韩信故里 韩信故里 韩信寺 韩信墓前雕像 韩信墓 韩母墓 漂母墓 走进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 ),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 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 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 杰。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陈胜、吴广起 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未得到 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 拜韩信为大将军。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 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 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 ,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 魏之战,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 水为阵,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 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 击灭,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 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 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刘邦虽用 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 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 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 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 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 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夫运筹策于帷帐之 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给馈饷,不绝 粮道,吾不如萧何;连 百万之军,战必胜,攻 必取,吾不如韩信。此 三者,皆人杰也,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 也。 刘邦 刘 邦 吕后 易中天 韩信,一代名将,旷 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 ,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 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 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 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 能反叛时涉嫌谋反。 韩信墓前有对联 曰:“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联中“一知己” 指萧何,“两妇人 ”指的是漂母和吕 后。 这副对联 不仅概括了韩信一 生,而且点出成败 之由。 漂母祠 吕后 漂母 第1段:怒绝亭长 【原文】(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 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 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注释】布衣:平民百姓。以古代平民穿麻布 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无行:品行不 好。推择:推举选用。治生商贾:以做生意 维持生计。 【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 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 ,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 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原文】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 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注释】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 床上吃掉。蓐:草席。 【译文】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 ,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 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 ,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 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第2段:漂母饭信 【原文】(2)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 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 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 望报乎!” 【注释】母:对老年妇女尊称。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 类。竟:到底、完毕。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 敬称。 【译文】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 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 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 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 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 报答吗?” 第3段:胯下之辱 【原文】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 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 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注释】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中情: 内心。众辱:当众污辱。能死:不怕死。 袴:通“胯”,两腿间。蒲伏:同“匍匐”,跪在 地上爬行。 【译文】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 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 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 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 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 信,认为他胆小。 【概括段意】第13段:早年屈辱 。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 解释其含义。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乃晨炊蓐食 不能死,出我袴下 俯出袴下,蒲伏 常,同“尝”,曾经。 蓐,同“褥”,在床上 袴,同“胯”,两腿下。 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亭长妻患之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大丈夫不能自食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于是信孰视之 没有好的品行 以-为患,嫌恶 准备 竟然,居然 给-吃,为动用法 养活自己 内心 仔细 3、翻译下列句子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 望报乎! 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 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 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 端到内室床上去吃。 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 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 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 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 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研讨问题 1.概括1-3段中叙述了韩信早年的哪些屈辱 ? 明确:“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 辱” 小结:通过总结我们发现韩信身处社会底 层,生活贫苦,且饱受屈辱。 2.“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三 个小故事,分析每个小故事揭示了人物什 么样的个性? 明确:都反应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 , “怒绝亭长”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 , “漂母饭信”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 “胯下受辱”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 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 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而其志甚远也。 (挟持:胸襟,气度) 苏轼留侯论 三个故事的结局: (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 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 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 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 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 “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 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 【译文】韩信到了下邳,召见曾经分给他 饭吃的那位漂母,赐给她黄金千斤。轮到 下乡南昌亭亭长,赐给百钱,说:“您,是 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召见曾经侮辱过 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 任用他做了中尉,并告诉将相们说:“这是 位壮士。当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 死他吗?杀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 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故能忍大辱者,必能成大器也。 第4段 【原文】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 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 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 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 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注释】以,率领。涉:渡。禽,同“擒”,捉住。喋 血:形容激战而流血很多。 【译文】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往东突破井陉 口,攻击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 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 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 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 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 挡。 【原文】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 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 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 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注释】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意思是谈 临时打柴割草,烧火做饭,士兵们很难安饱。樵:砍柴。 苏:割草。爨:烧火做饭。假:借。间道:隐蔽小道 。辎重:军需物资,此指粮草。深沟高垒:深挖战壕, 加高营垒。 【译文】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 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眼下 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 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 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 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 。 【原文】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 ,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 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 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注释】彼,他们。吾奇兵,我出奇兵。使(之 )野,使他们在荒野。禽,同“擒”,俘虏。 【译文】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 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 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 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 定会被他二人俘虏。”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 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骗诡计, 【原文】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 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 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 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注释】十则围之,倍则战:语出孙子谋攻:“故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倍则分之”。意思是说兵力十倍 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一倍于敌人,就可以和他对阵。 罢:通“疲”。 【译文】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 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 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 经极其疲惫。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 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 攻打我们。”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第5段 【原文】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 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 道萆山而望赵军, 【注释】间视:暗中探听,窥伺。萆:通“蔽 ”,隐蔽。 【译文】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没有采纳广 武君的计谋,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 入井陉狭道。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停下来宿营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 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 察赵国的军队。 【原文】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 ,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飱,曰:“今日破赵 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 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 吾至阻险而还。” 【注释】空壁:全军离营。裨将:偏将,副将。详 :通“详”,假装。大将旗鼓:主将的旗帜和仪仗。 【译文】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 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 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 。说:“今天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 意回答道:“好。”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 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旗帜、仪仗, 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 去。” 【原文】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 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 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 弃鼓旗,走水上军。 【注释】陈:同“阵”,打仗时的战斗队列。 平旦:天刚亮。 【译文】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 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 笑不止。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 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 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这时,韩信张耳假装 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 【原文】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 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 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 赤帜二千。 【注释】复疾战:此三字疑衍。逐利:追夺 战利品。遁走:潜逃。 【译文】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 然后再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 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耳新已进入 河边阵地。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 。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 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 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 两千面红旗。 【原文】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 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 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没泜水上,禽赵 王歇。 【注释】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 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 ,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 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赵将即使诛 杀逃兵,也不能禁止。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 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 了赵王歇。 第6段 【原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 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 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注释】购:悬赏征求。 【译文】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有能 活捉他的赏给千金。于是就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 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 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第7段 【原文】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 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 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 也?” 【注释】效:呈献,贡献。首虏:首级和俘虏 。以上二句语见孙子行军篇:“丘陵堤防 ,必处其阳面而背之。”意思是说,行军布阵应该 右面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后面临水。倍,背靠, 背向。 【译文】众将献上首级和俘虏,向韩信祝贺,趁 机向韩信说:“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 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 们背水列阵,说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我等并不 信服,然而竟真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啊?” 【原文】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 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 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注释】以上二句语出孙子九地篇:“投 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 然后能为胜败。”意思是说,把士兵置之死地,就 没有其他选择,只有拼死战斗,死中求生而获胜 。素:一向,平素。拊循:抚慰,顺从。引申 为受过训练,听从指挥。士大夫:指一般将士。 【译文】韩信回答说:“这也在兵法上,只 是诸位没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 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 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 【原文】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 ,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 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注释】自为,为保全自己。今,如果。宁,怎 么。 【译文】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 ,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 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 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将领们都佩服地 说:“好。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 ” 【概括段意】 第47段:井陉之战。 研讨问题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 要原因? 明确: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 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 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 法? 明确: 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 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 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 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 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 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 的用兵机智。 3.对这次战斗的详细描写是为了表现韩信的 什么? 明确:机智、料事如神。表现韩信过人的 军事才能。 第8段 【原文】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 大王乃肯临臣!” 【注释】不朝从:不朝见,不从行。鞅鞅: 通;“怏怏”,郁闷失意的样子。 【译文】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 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 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 耻。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 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 【原文】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 过能将十万。” 【注释】不:相当于“否”。 【译文】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竟然 和樊哙这般人为伍了。”皇上经常从容地和 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 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原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 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 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注释】 【译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 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 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 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 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概括段意】 第8段:得意忘形、招主嫉恨。 第9段 【原文】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无淮阴侯,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 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豨曰:“唯将军令之。” 【注释】辟:退避。使周围的人离去。 【译文】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 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 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苍天叹息说:“您可以 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 谈。”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 【原文】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 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 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 ;三至,必怒而自将。 【注释】信幸臣:亲信,宠幸的臣子。 畔:通“叛”。 【译文】淮阴侯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 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 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 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 ;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 来围剿。 【原文】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 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 从。阴使人至豨所, 【注释】从中起:从京城起事为内应。 【译文】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 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 。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 ”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 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 陈豨处 【原文】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 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 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注释】弟:但,只管。又写作“第”。 诸官徒奴: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 【译文】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 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 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 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 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 【原文】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 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 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 群众皆贺。 【注释】上变:上书皇帝告发非常之事 。(11)党:通“倘”,或者、万一。 【译文】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 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 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相国谋划 ,令人假说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 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 【原文】国相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 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 哉!”遂夷信三族。 【注释】(12) 绐:欺骗。儿女子:妇女小孩 子。夷:诛灭。 【译文】萧相国欺骗韩信说:“即使有病,也要强 打精神进宫祝贺吧。”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 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韩信临斩 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女 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 三族。 【概括段意】第9段:韩信“谋反”被族。 研讨问题 1.天下平定后,韩信为何“常称病不朝从”? 这种表现引起了什么后果?反映了韩信怎 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不满于自己的封位。引起君王的进 一步猜忌和怀疑,最终使他蒙受“谋反”的 罪名而被诛。反映了韩信清高、自傲、张 狂等性格特点。 2、韩信是因为什么罪名被杀的? 明确:谋反。韩信因协助陈豨兵变,被告 谋反,被吕后诛于长乐钟室。 3、如果没有陈豨兵变,韩信就能躲过被杀 一劫吗? 明确:不能 4、探究: 韩信的真正死因有哪些? 明确: 功高盖世,恃才放旷, 得意忘形,错失良机,自矜功伐, (3)狂妄傲慢,树敌太多; (4)君主的猜忌,杀功臣是普遍的现象。 第10段 【原文】高祖已从豨(x)军来,至,见信 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 后曰:“信言恨不用蒯(kui)通计。”高 祖曰:“是齐辩士也。” 【注释】信死亦何言(宾语前置句) 【译文】高祖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京城 ,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他,问:“韩 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吕后说:“韩信说 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高祖说:“那 人是齐国的说客。” 【原文】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 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 。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 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 【注释】自夷:自取灭亡。夷:灭尽。 【译文】就诏令齐国捕捉蒯通。蒯通被带 到,皇上说:“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吗?”回 答说:“是。我的确教过他,那小子不采纳 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 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 呢?” 【原文】上怒曰:“亨之。”通曰:“嗟呼,冤哉亨 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 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 【注释】亨,同“烹”,煮。纲绝而维弛:比喻 国家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纲,网上总绳。维, 系物的大绳。乌,象乌鸦一样。(名作状) 【译文】皇上生气地说:“煮了他。”蒯通说:“哎 呀,煮死我,冤枉啊!”皇上说:“你唆使韩信造 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说:“秦朝法度败坏,政 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 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象乌鸦一样聚集。 【原文】秦失其鹿,天下共遂之,于是 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zh)之狗吠尧, 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 【注释】鹿:与“禄”偕音,比喻皇帝之 位。引申为政权。 【译文】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 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 人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对着尧狂叫,尧并 不是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 【原文】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 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 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 :“置之。”乃释通之罪。 【注释】置:赦罪,释放。 【译文】正当这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 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 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 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 煮死呢?”高祖说:“放掉他。”就赦免了蒯 通的罪过。 研讨问题 1、司马迁用高祖捉蒯通这个事件,其作用 是什么? 谋反是蒯通的计谋,意在说明韩信没有 谋反朝廷; 对刘邦、吕后密谋残忍杀害韩信,表示 激愤之情。 第11段 【原文】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 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 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 其母冢,良然。 【注释】行营:四处寻找、谋求。冢:坟墓 【译文】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 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 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 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 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 【原文】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 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 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 ,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注释】不伐已功二句,语本老子“功成名 遂身退,天之道”,“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伐与矜,都有夸耀自满的意思。庶几: 差不多。血食:受享祭。古代祭祀,宰杀牲畜 做祭品,所以叫血食。集:通“辑”。安定。 【译文】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 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 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 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可是,他没 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 乱,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么。 【问题探讨】:1、这段“太史公曰”包 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 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有三点内容:布衣时志与众异 ;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 叛逆。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 认为是反话:“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 。”(李慈铭)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 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 肝人所宜出哉!”(李笠) 2、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 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 心狠手毒, 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韩 信 湖 帅才不及帝王术 魏明伦 韩信是天才的军事家,但不是成 熟的政治家,更不是伟人典范。韩 信好名,近似杨秀清。未央宫诛韩 信虽是冤案,但也不乏韩信自身的 致命弱点。后人同情他,却并不十 分敬仰他。令人惋惜的是韩信的佼 佼帅才和赫赫战功竟落得个“兔死狗 烹,鸟尽弓藏“的下场。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 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 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 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 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釜 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 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 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 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 人深思。 3、司马迁为淮阴侯作传,寄托着作者哪些 情感倾向? 司马迁表面上是说韩信自矜功伐,好大 喜功,在天下安定以后谋划叛逆; 而实际上将激愤之情深蕴其中,对英雄 壮士戎马一生却被罗织罪名、惨遭杀害的 悲剧,表示无限的惋惜和同情; 对刘邦、吕后等人的猜忌残忍及卑劣手 段表示愤慨和厌恶。 古汉语知识小结 和练习检测 当堂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 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 3、于是信孰视之( ) 4、士有饥色,樵苏后爨( ) 5、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 6、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 ) 嫌恶在床上 给-吃 同“熟”,仔细 砍柴,割草 借给 挖沟,筑垒,坚守 7、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 8、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 9、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 10、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 11、诸将效首虏,毕贺( ) 12、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 13、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 14、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 同“乃”,竟然 战胜 宿营 赏给 献上 只是 怎么 只管 15、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 ) 16、国相绐信曰( ) 17、遂夷信三族( ) 18、秦之纲绝而维弛 ( ) 19、秦失其鹿,天下共遂之( ) 20、不伐已功,不矜其能( ) 党羽 欺骗 灭亡 国家法度败坏,政权瓦解 政权 夸耀 一、通假字 1乃晨炊蓐食( ) 2不能死,出我袴下( ) 3于是信孰视之( ) 4俯出袴下,蒲伏( ) 5虏魏王,禽夏说( ) 6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 ) 同“褥”,床 同“胯”,两腿间 同“熟”,仔细 同“蒲伏”,“匍匐” 同“擒”,捉住 同“麾下”部下 7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 ( ) 8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 9背水陈( ) 10诸将莫信,详应曰( ) 11信乃解其缚,东乡坐( ) 12右倍山陵( ) 同“疲”,疲惫 同“蔽”,隐蔽 同“阵”,摆好阵形 同“佯”,假装 同“向”,朝着 同“背”背后 13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则鞅鞅 ( ) 1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 15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 ) 16上怒曰:“亨之”( ) 17、而天下已集( ) 同“怏怏”,不满意 同“否” 同“叛”,背叛 同“烹”,煮死 集:通“辑”。安定 二、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为动词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议欲下赵 ( ) 如我能将几何 ( ) 未至三十里,止舍 ( ) (给吃) 攻下 率领 宿营 2名词作状语 欲东下井陉击赵 ( ) 师事之 ( )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 ) 英俊乌集 ( ) 众辱之曰 ( ) 向东 像对待老师一样 在夜里 像乌鸦一样 当众 3使动用法 水上军开入之 ( )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 ) 4名词用作动词 深沟高垒 ( ) 使进入 使退避 挖沟,筑垒 5意动用法 羞与绛、灌等列 ( ) 亭长妻患之 ( ) 吾哀王孙而进食 ( ) 6形容词用作名词 恐吾至阻险而还 ( ) 以为羞,认为是羞耻的 以为患,把当作祸患 认为可怜 险阻之地 三、古今异义词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 (古义:品行;今义:可以) 2愿君留意臣之计 (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 3我哀王孙而进食 (古义:年轻人;今义:指贵族子弟。) 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古义:举止行动自然;今义:镇定) 5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古义:随从;今义:左面和右面。) 6又不能治生商贾 (古义:做生意,做买卖;今义:商人) 7山东大乱,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古义:崤山以东; 英雄豪杰) 8然乃行营高敞地 (古义:谋求;今义:出征时的军营。) 四【一词多义】 【间】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名词,间隙,空隙。 )庖丁解牛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名词,中间,其间。) 石钟山记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名词,一定的空间,区 域。)指南录后序 奉命于危难之间。(名词,一定的时间内,期间。) 出师表 遂于外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