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doc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doc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我们知道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有利于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所以我外语组在正在进行的区课题中一直将中西文化比较作为研究的重要方面,我高二年级部在本学期一开始,赵未琪老师就有了将外语与语文学科相整合的构思,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代表我高二英语备课组,将我们是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正。一、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备课组团队精神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是无法回避的,民族精神需要文化去凝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寄托,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而如何充分发掘现有英语教材中隐含的各种文化现象,适当加以扩充和拓展,并进行各项中西方文化知识的专题研究,这些对教师本人的文化素养都提出较高的要求。我备课组在刚接触新世纪教材时,就确定了集体备课的形式,以营造一种交流、合作和研究的学术气氛。现先将我们在黄浦区课题中期汇报会所交流的备课组经验向各位老师简单做下介绍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主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个人主备,每个单元安排一位教师精心准备,必须在正式上课的前两周,把个人主备的教案(包括ppt课件)发给组内的其他教师,以便他们事先认真地研究。集体研讨,主备老师采用“说课”的形式,其他教师则带着自己事先的研究,进行充分的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出了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方案。修正教案,每个教师再根据自己所授课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切合实际,行之有效。重点跟踪,在实施个人教案的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间互相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及时地总结和进一步地提高。课后交流,每次备课组活动时,我们都对前一周的教学情况作一小结,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更好开展。2集体备课的保障机制 “三个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三个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和六个点(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通过集体备课,弥补青年教师对传统文化了解的缺陷,各老师互相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培养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二、实施的教学原则胡文仲教授曾指出:“无论文化教学或文化研究都有一个层次问题,不能认为只在高年级才能谈文化,另一方面,也绝不是学生刚一接触外语就立即灌输许多文化知识。”因此在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备课组注意遵循以下的教学原则:1)适应性原则。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控制难易程度。因为现行的教材还是试验本,我们在备课之初,就大胆地将本册词汇量较生僻的两单元定为泛读课文,而其他精读的八单元则从原先七课时一单元延长为九课时,同时我们明确课文语言点的一定要精简,控制在两课时内,而将听说和读写课纳入到课程表内。精读的八单元则根据其文化特征划为四大模块,根据不同的模块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挖掘教材中含有跨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这些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言、认知、文体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2)量次性和梯度性原则。在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多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入手;而在英语学习的较好班级,则通过学生大量接触异国文化,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进而提高跨文化的交际意识。比如在备本册第八单元“广告”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观看广告并对其展开讨论的环节,但同样是英文原版的广告,我们却根据班级层次不一选择了两则风格不一的广告,第一则是章子怡拍的信用卡广告,里面对话精简,武打场面精彩,一下就激发了学生讨论的兴趣,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使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认同和自豪感;第二则内容是和儿童成长有关的公益广告,采取叙述一段神话故事的方式,这样即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原汁原味的英语素材,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和鉴别力,也通过该内容促进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并培养他们对儿童的爱心。三、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多元举措根据以上的教学原则,结合新世纪英语(试验本)这一教材本身的内容和特点,我们备课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词汇等各类教学课中:1引导学生了解、意识到英语交际中的一些表达形式上的差异,要求学生把英语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与中国文化中的相应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对彼此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并能更好地处理不同场合的英语交际行为,与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际。如在口语课上我们分出问候、打电话、邀请等专项口语训练,引导学生了解、意识到英语交际中的一些干扰性的文化差异。一位中国先生想恭维一位年近50岁的德国女士,说:“you must be very beautiful when you were young.”“but i am still young!”德国女士反驳道。可见如果交际双方不懂彼此的礼俗文化差异,尽管外语讲得语言纯正,也仍然会破坏交际气氛。又如在写作课内在介绍应用文如书信,通告等格式时,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例如,英语国家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在英文的书面语中,“我”字永远大写,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的作用,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常用“敝人”、“鄙人”、“不才”、“愚兄”等谦词,而对于对方则用尊称如“尊姓大名”、“贵姓”等。这都是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一种反映。此外英语国家的人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从个体到整体。如写信时地址的书写就是先写人名、单位名或街道名,再写区县名、城市名、省份名,最后是国家名,这就与汉语的句式完全相反。在对彼此文化了解的过程中,这些枯燥的格式也因具有了其文化价值特征而易让学生理解记忆,不易遗忘。2引导学生研究、探讨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学习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如,我们在看到一些非常简单的单词构成的词组,如 “to be green eyed, green hand”常会觉得很费解。各自对应的译法分别是“嫉妒、没经验的人”。如果我们只站在中国的文化立场上,恐怕是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词组的。再如,一位美国官员在中国旅行时,为了表示友好,每到一地就发放绿色的棒球帽,结果无人领情。他不知道戴绿帽子在中国有另一层意思。我们备课时常会谈到一些对比的例子,在教授这些词时,使学生在笑声中轻松地记住了这些词的用法。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风俗概况。这些知识给人强烈的时空感,在文化中烙印很深。例如,有一些的词汇所反映的事物为美国民族所独有,并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如the civil war(美国内战),baby boom(婴儿潮)等等。又如,soft landing (软着陆),internet (互联网络),informational highway (信息高速公路)等新词语的出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词语中的一种文化表现。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往往不拘泥于课本,除介绍课文重点词汇外,还注意补充一些有用的背景词汇,此外我们还让学生建立自学词汇手册,展开探究性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同时平时我们还结合中学生英文报、名著简易本、网络等各种途径,拓展学生阅读面,让学生增加文化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此外,英语中许多典故所涉及的人和事件往往来自于圣经、英语文学宝库以及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如the wooden horse of troy (特洛伊木马)来寓意 “为攻破敌人防线而隐藏其实力的事物”。诸如此类的典故,都是英语民族文化的反映。我们在备课时,不仅备它们在具体语境的含义,同时将其出处也介绍给学生。将其放置于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四、有待继续研究的方面总之,舍弃了文化的语言只是枯燥、单调、乏味的“符号游戏”,而脱离了语言的文化也会成为虚无缥缈、难以触摸的“空中楼阁”。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备课组不但要继续把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纳入语言教学材料,还打算把英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直接编成校本课程,开设一些研究性课程,介绍英语国家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周给他们一个有关文化方面的话题,如中西方节日及其欢度方式比较、中西方教育体制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等,要求各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报刊、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