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基于工作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1页
文 基于工作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2页
文 基于工作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3页
文 基于工作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4页
文 基于工作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基于工作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追求人与职的匹配,更关注人与组织的匹配。由于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要求较高,这种管理模式相应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要求有相应的组织环境、文化环境做支撑。因此,不同的企业在构建基于工作和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加以运作。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素质模型2AbstractHumanresourcesmanagementbasedonworkandqualitynotonlyconcernsmatchofhumanandjob,butalsoconcernsmatchofhumanandorganization.Thismanagementmodelcorrespondinglyincreasescostofenterprisebecauseithashigherrequirementsonstaffknowledgeandskillsandneedscorrespondingsupportoforganizationalandculturalenvironment.Therefore,differententerprisesshouldtakefullaccountoftheactualsituationoftheirowninbuildinghumanresourcesmanagementmodelbasedonworkandquality.Keywords:humanresourcesmanagement;workanalysis;qualitymodel3一、引言1.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现实依据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我国许多企业越来越人力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等方面。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看,都不可能建立如此全面、规范的方案。1.2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与核心为适合目前中小企业的现实特点,降低管理成本,2001年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的林泽炎博士在其专著3P模式: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方案中首次从人力资源核心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3P模式,即岗位分析、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林泽炎博士指出只要抓住人力资源管理这三个核心环节,就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管理困境,逐渐走上规范化的管理道路。所谓管理模式,其核心链的三个步骤分别是:(1)以岗位分析为基础工具,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2)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设计出绩效考核的指标、方案和工具;(3)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设计工资福利乃至奖金发放工具。其实质是以岗位分析为起点,绩效考核为中心,工资分配为结果,并以此为主线来展开和落实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41.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今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观念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同。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都是建立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由此形成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开发等内容的完整体系。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种模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工作本身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传统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逐渐为知识密集型工作取代,原本简单的工作变得复杂,每个环节都面临不确定性,需要创新。传统组织中个人作为工作的基本成份的状态正在被各种各样的团队所取代,传统的工作分析失去了对象。知识型工作更加强调合作,鼓励打破部门界限,工作职责允许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这有助于企业创新氛围的实现及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2.环境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现在组织面临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从竞争的角度看,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愈来愈挑剔,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烈,企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企业进入快速竞争的时代。从竞争的范围看,企业不仅面临同区域内的同行业竞争,同时也更多地面临着来自全球业界领先者的有力挑战。这使得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多地采用扁平化、虚拟化的弹性式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结构还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组织内的工作岗位更加不稳定,相对稳定的工作分析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要求;另一方面,工作岗位的变化加快,要求员工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间实现转换,具备组织需要的核心能力,这对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正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意义日益凸显,知识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本文在总结前人对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基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5出了基于工作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阐述了这种模式应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应用。二、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1.1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来进行管理和投资;战略协同原则。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着眼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总体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导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模式和创新点,强化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协同,激活和加大内部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存量;高效灵活原则。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后期的运行也必须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和特点,发挥中小企业灵活高效的管理特点,创造更为持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2基于3P理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要点解析。本模式以完成中小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要点为根本前提,以3P理论及系列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重要理论支撑;6本模式以科学界定岗位分析体系为起点,以踏实贯彻绩效考核体系为中心,以切实落实工资分配体系为结果,并且三大基本组成部分紧密相连,构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切实保证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本模式的有效实施过程中强调员工的发展和组织发展统一性问题,这样方便可以把个人的发展与企业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通过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绩效的设定和考核、逐步过渡到薪资和福利水平地提升,通过科学的协调和配合,可以有效地保证员工努力方向和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三、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1工作分析的内涵。工作分析起源于泰勒的“时间-动作研究”,此后经过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但是,在工作分析的定义上存在不同观点。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将工作分析定义为应用系统的方法、程序收集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以确定工作职责、内容、评价标准、人员要求等因素的过程,工作分析的目的是客观地了解、评价各个工作岗位,提供相关信息来保证特定岗位的工作能被很好地执行。1.2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几十年来一直都认为工作是一个复杂组织的基本细胞,个人则拥有一种涉及具体责任、任务和活动的工作。这种组织设计的思想就是所谓的“基于工作”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科学管理时代。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力。法约尔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什么类型的专业化和等级制度才能使组织的效率最大化,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使组织设计变得僵化,较少关注人,只把人看成是齿轮上的一环。韦伯认为官僚组织结构从纯技术的角度看是一种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将基于工作的观点进一步带入到组织和管理中,使直线职能组织、工作评价等组织方法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得以形成。71.3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工作分析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由此形成的模式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是构建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适时制定、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这必然引起企业业务、组织结构、人员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工作分析可以提供企业中各类工作岗位的工作量大小,员工的工作负荷及各类岗位所需的人员数量、质量情况,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2)工作分析为人员甄选提供客观的录用标准。明确的工作要求及工作规范为企业招募和筛选新员工提供了客观基础,同时还为招聘过程中的测试方法和内容选择提供依据,选择恰当的测试方法和内容有助于企业选拔任职者。工作分析提供了客观的录用标准,有助于提高甄选实施过程的公正性。工作说明书还可以向求职者说明工作的职责、环境、要求等信息,减少应聘者求职的盲目性。(3)工作分析为员工培训提供准确的需求分析。培训可以培养员工技能与能力,提高其岗位胜任力和工作效率。然而培训是需要支付成本的,企业开展培训与开发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必须建立在投资回报率超过组织的物力投资的前提上。因此,培训必须做到有效。通过工作分析可以为培训提供相对准确的需求分析,使培训课程的设计以及培训方法的选择更具针对性,提高培训活动的有效性,降低培训成本。(4)工作分析为绩效管理提供依据。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阶段性评价和评价结果应用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活动都离不开工作分析提供的岗位信息,尤其是其中的绩效考核阶段。绩效考核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任职者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工作分析为每个工作岗位提供客观的绩效标准和指标,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绩效考核更加客观、公正。(5)工作分析是薪酬管理的保障。薪酬是企业吸引、保留和激励人力资源的重要方式,薪酬支付的合理与否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影响。工作分析、工8作评价从工作任务、工作责任、所需技能等方面对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评估,据此建立的薪酬体系可以有效保障员工薪酬的内部公平,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热情。四、基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1素质的界定及性质。素质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质,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且能明显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由上述定义可以发现素质具有以下性质:(1)素质是针对特定工作岗位或组织的,与工作岗位或职位的绩效表现相关而不是宽泛的。岗位不同,所需的素质或素质类别或素质程度也会不同。(2)素质与绩效密切相关,可以实现绩效优异者与绩效普通者的区分,即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所具备的素质有显著差异,这一点是组织进行人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考核的重要前提和依据。(3)素质可以被测量或实证,表现为一系列能够识别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为自己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通过努力达成;或是其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力求超越现有的标准。这是组织运用素质模型的基础所在。1.2素质分类。Spencer&Spencer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认为素质包含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知识及技能六种基本特性。(1)动机。动机是指一个人的意图或欲望,它会驱使人们去达成特定的行动或目标。动机的强烈与否往往决定着行为的效率和结果。(2)特质。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对情境或信息的一致性反应。(3)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是个人期望建立的某种社会形象。自我概念是动机的反应,可以预测短期内有监督条件下的个人行为方式。9(4)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一个人想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形象,如以企业领导、管理者的形象展现自己。(5)技能一个人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6)知识。知识是一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拥有的事实性与经验性信息。1.3素质模型。素质模型是达到优秀绩效所需具备的各项要求组合起来的素质结构,是有效完成特定组织的具体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征的独特组合。素质模型主要包括素质的名称、素质的定义和行为指标的等级。素质模型的构建是基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基石,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可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和技术前提。素质模型的构建尤其是其具体行为指标的等级清晰地刻画出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差别,为人员的选拔、培训、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等活动提供了依据。五、基于工作和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本文所探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工作和素质两要素结合的基础上,称为基于工作和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1基于工作和素质的人力资源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