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1页
心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2页
心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3页
心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4页
心理学重点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重点内容一、认知发展与教育(一)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的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4)学会做观察记录;(5)观察后的归纳、总结。(二)记忆的种类、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1、记忆的分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划分:形象记忆: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万里长城逻辑记忆: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意义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如法则、定理、公式情绪记忆: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以做过的动作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2)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3)根据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贮存与提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根据记忆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2、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高中生: (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3、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三)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种类:1、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2、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3、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培养中学生想象力的方法: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领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现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四)思维的类型:(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维和分散(求异)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五)思维品质及其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的特点: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逻辑性喝严谨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创造性。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家强语言交流的训练;(4)发挥定式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六)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问题解决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问题解决影响因素:1.问题情境。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原型启发; 4.定势和功能固着; 5.情绪与动机。(七)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创造性的培养:1、创造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2)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头脑风暴法;(2)直觉思维训练;(3)发散思维训练;(4)推理与假设训练;(5)自我设计训练(八)注意及其规律的运用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2)激发学习动机(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二、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一)情感的发展与教育(二)意志品质及其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3、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做起。三、人格发展与教育(一)需要、动机、兴趣与教育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需要的种类:(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产生的条件:1、内在条件是需要;2、外在条件是诱因。动机的功能: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能力的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培养(三)气质与教育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1、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形成;2、因材施教;3、根据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气质无好坏之分,是先天与生俱来的,难以改变、;4、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优缺点(四)性格的形成与教育良好性格的培养:1、加强人身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四、学习心理(一)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基本理论学生学习的特点:1、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在教室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只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学习的分类:(一)从学习主体来说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二)按学习成果,心理学家加涅分为:言语学习、智慧学习、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三)按学习意识水平,美国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四)按学习性质与形式,奥术贝尔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五)按学习内容,我国学者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学习的基本理论(二)学习动机及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二)设置合适的目标;(三)培养适当的自我效能感; (四)训练归因;(五)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六)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三)学习迁移与教学:1、形象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定时和态度;(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四)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知识学习的类型: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一般过程: 获得 保持 提取(2)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A、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B、有效运用注意规律。C、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 D、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E、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1)一般过程:陈述性阶段 程序化阶段 自动化阶段(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A、注意课题的选择与设计。 B、注重示范与讲解。C、运用变式与比较。 D、大量训练与适时反馈。E、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 F、分解程序的操作过程。(五)技能及其特点、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培养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分为操作技能和心理技能。技能特点:(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于知识;(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随意运动。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操作技能的形成途径: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联系;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心理技能的形成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操作技能的形成途径:1、建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联系。(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六)学习策略及其种类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学习策略的种类:一般来讲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七)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品德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影响品德学习的条件:家庭教育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以及个体的道德认识水平良好品德的培养: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五、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症; 2、强迫症; 3、抑郁症; 4、恐惧症;5、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 6、性偏差; 7、进食障碍; 8、睡眠障碍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心理辅导:指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数值,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心理辅导的目标:学会调适 和 寻求发展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发;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2、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合理情绪疗法。六、教师心理(一)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期望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