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doc_第1页
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doc_第2页
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doc_第3页
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doc_第4页
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自转运动能量来源自转规律能量来源方向速度周期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公转运动公转规律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太阳活动能量来源对地球的影响运动特殊性地球太阳地位一般性运动性能量来源宇宙物质性多样性知识结构课标点击:1知道宇宙是由天体组成的,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2了解太阳的结构,简述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4明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5结合实际,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6学会辨别地理方向。7学会根据不同的日照土,分析判断节气、地方时、昼夜长短等地理问题。基础知识一、宇宙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运动性、多样性的特征。2多种多样的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3天体系统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其他行星、卫星等太阳系其他恒星、各种天体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二、太阳1太阳系概况太阳系: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因其质量最大而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2太阳的能量来源太阳的辐射能量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日冕层太阳结构日核太阳大气光球层色球层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活动类型大气层位置概念说明黑子光球光球有时出现的黑色斑点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耀斑色球色球有时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1耀斑爆发时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2释放巨大的能量(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三地球1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从地球上空俯视,各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近圆性: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只有水星轨道的偏心率稍大。(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项目分类包括的行星距日远近表面温度质量体积密度组成物质类地行星水、金、地、火近高小小大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巨行星木、土中中大大小氢、氦气远日行星天王、海王远低中中中氢、甲烷2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这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稳定而又安全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安全的宇宙环境)。(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自转周期适当。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地球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四地球的自转1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2自转的周期:其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成为一个恒星日,使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日常所用的24小时,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太阳日,是昼夜更替的周期。3速度(见下表)速度概念大小特殊性角速度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约每小时15,每4小时1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线速度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赤道线速度最快,为1670km/h南北纬60约为赤道出的一半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每隔15相差1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布片,识记为“南左北右,赤道不偏”。例如河流两岸侵蚀现象,北半球河道偏右,左岸泥沙堆积,南半球则相反。五地球的公转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2公转轨道:椭圆形轨迹,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3公转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4公转周期:一个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一个回归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六黄赤交角地球自转面(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的夹角,角度为2326。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如图和表(二分二至是针对北半球而言的):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节气3月21日前后赤道春分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夏至9月23日前后赤道秋分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冬至熟记3月21日或9月23日、6月22日、12月22日三个太阳光照图,能判断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某地时刻、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情况等。八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的白昼时间由南向被逐渐增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的白昼时间由南向北逐渐缩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则昼渐长,夜渐短。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交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其变化规律为:随纬度变化随季节变化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回归线上直射一次3四季更替(1)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我国传统四季划分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春、夏、秋、冬四季;习惯上四季的划分如下: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