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doc_第1页
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doc_第2页
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doc_第3页
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doc_第4页
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问题与要点序言部分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要点:文学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学修养是大学生知识修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修养的提高,将直接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科学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于人文科学的重视,文学阅读在大学生的读书生活中将越来越成为一件很普遍的事情。文学阅读既然是一件事情,那就如同任何事情一样,都有一个方法问题。掌握了那件事情的方法,就容易做好那件事情;没有掌握那件事情的方法,就不容易做好那件事情。因此,要想深入地而不是泛泛地阅读文学作品,那就一定要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问题:何谓阅读方法。要点:所谓阅读方法,也既是从阅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它既对阅读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同时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和印证,并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问题:为什么要读大师的作品。要点:学海无涯,生命有限,读书,就要读各领域大师的书;大师之为大师,就因为大师的作品不是一般的作品,而是最好的作品,是永远不可为别人所替代的作品。只有走进大师的世界,我们才能在学习上事半功倍,一以当十;只有走进大师的世界,我们才能领略到最美的风光,从而胸怀亮阔,眼光远大。第一章 诗歌阅读的一般方法第一节 要注意到诗中的感情是典型深刻的感情问题:诗是抒情的这一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感情在诗中的重要作用。而读者应当明了的是:优秀诗歌所传达出的感情,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感情,或者换句话说,都具有感情的典型性。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激动人心的力量和相应的美学价值。要点:一段典型感情首先必须是一段真实的感情,是诗人确实体验过并为之激动过的感情。一段典型感情还应该是一段具有鲜明个性的感情,从抒情气质到抒情方式,都应是特立独行、不同凡响的,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迥异于那段感情,才能以它独特的美学意味产生独具的艺术魅力。一段典型感情又必须是一段具有普遍概括意义的感情,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不是难以理解的,才能以它蕴含的共性,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共鸣,从而由“自我”出发,进入大众的心灵。下面引用两首台湾诗人脍炙人口的同题诗作,请读者仔细揣摩一下其中所传达出的典型感情的上述要素。乡愁杨唤在从前,我是王,是快乐而富有的,邻家的公主是我美丽的妻。我们收获高梁的珍珠、玉蜀黍的宝石,还有那挂满在老榆树上的金币。如今呢?如今我一贫如洗,流行歌曲和霓虹灯使我的思想贫血。站在神经错乱的街头,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综上所述,真实,独特和普遍概括,是构成诗中典型感情的三要素;三者的完美统一,使优秀诗歌传达出的感情具有了典型意义。也只有在这时,诗的抒情之花,才最为美丽和芬芳。问题:感情的深刻性。要点:由于性格气质、阅历体验、美学修养、表达方式的不同,诗人所传达出的感情,在风格上也是各各不同、互有差异的。或强烈、或浓郁、或冲淡、或蕴藉等等,在众多的感情风格中,我偏爱屈原、杜甫、鲁迅那种以感情的深刻性震撼读者心灵的诗。我以为,那种以感情的深度见长的诗,更能产生持久的魅力。为了加强感情的深度,应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两地书三二)应注意对感情的节制、锤炼和浓缩,使诗中的感情如铀矿般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第二节 要善于领会诗中深厚微妙的意蕴问题:诗中的理,除了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明确的思想外,更多的情况下,则表现为一种深厚微妙的意蕴。要点:意蕴-是诗人的人格学问、阅历生平、认识体验水乳交融流动在诗里的一种深厚的理性状态;是诗人的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和潜意识在诗中的微妙反映。一言以蔽之,意蕴是诗人各方面 的修养都臻于“化境”时 的表现。这种耐人咀嚼的意蕴有力地灌注于全诗的字里行间,赋予全诗以充实的内涵,推动全诗达到了一种境界。如戴望舒写于1944年的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问题:什么叫“化境”?要点:冯友兰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开车开到熟练的时候,车就象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车的四个轮子,就好象自己的两条腿一样。一个人在人丛中走来走去,但不会碰倒一个人。一个会开车的人,在众车之间行走,如果车象他的身体的一部分,决不会碰车。哪个地方车能钻过去,哪个地方钻不过去,他是一望而知,不假思索就可以决定的。”这个例子中这种司机开车的程度就叫作“化境”,只有进入化境,他在行车途中遇到问题时才可以“不假思索”地决定怎么办。他这时的“不假思索就可以决定”,实际上正是他长年认真思索、刻苦磨炼的结果;同样道理、一个想写诗的人,只有平时自觉地锤炼各方面的修养,使自己渐入“化境”,才可以能像戴望舒那样,即使是写一首脱口而出的“口占”,看似未加精心推敲,也会水到渠成,怎么写怎么有意蕴,读者亦怎么读怎么有味道。 问题:怎样才能把握诗中的意蕴?要点:除了对诗作本身详细研读外,便是要做到知人论世。孟子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鲁迅先生言:“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了诗人生活的那个时代 ,了解了诗人写作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推究到以诗人的性格气质,在当时的背景下,他的意识会怎样的活动,方能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流露在诗中的深厚微妙的意蕴。问题:分析许寿裳先生的哭鲁迅墓诗的意蕴。身后万民同雪涕,生前孤剑独冲锋。丹心浩气终黄土,长夜凭谁叩晓钟!?要点:许寿裳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是鲁迅先生的同乡、同学、同事和终生挚友。1936年鲁迅去世时,许先生在北平有公职在身,不能千里跋涉奔鲁迅之丧,但却禁不住失声恸哭。第二年许先生便到上海万国公墓鲁迅墓地献花圈以申哀吊,归途吟成了这样一首感情至深的悼诗,诗的首句烘托了鲁迅去世后悲壮沉郁的气氛,也抒发了许先生本人的深切哀痛;第二句最完美地概括了鲁迅生前的战斗风姿,非对鲁迅相知甚深的人绝难写出。鲁迅的“剑”就是他那博大精深、犀利无比的作品,而“独冲锋”三字则象征了坚韧无比、敢于独战的鲁迅精神。第三句形容鲁迅对祖国、对民族的挚爱。许先生曾指出,这种爱国主义的赤子之心,构成了鲁迅人格的核心。1936年,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在这民族危机更为深重的历史关头,用文艺武器“攻击一切黑暗的势力,指示着光明社会的道路”的鲁迅却溘然而逝了。了解了这个背景,就不难从结句“长夜凭谁叩晓钟”这沉重的感叹呐喊和追问中,读出许先生对民族导师去世的怎样的哀痛和许先生本人追求光明的崇高志向。 意蕴就这样起伏流贯于好诗的字里行间;它决非诗人的刻意经营,而是人格学养的自然流露;对读者来说,只要在知人论世的原则下对原诗进行研读,就不难领悟到意蕴这尊诗里的“模糊真神”。第三节 要善于把握诗中准确生动的意象问题:意象创造是诗歌艺术创造的核心。要点:这是因为诗不像标语口号那样直抒强烈的感情,不像哲学政治著作那样运用概念说理,也不像历史著作那样记录实事。优秀的诗歌作品,其典型深刻的感情,深厚微妙的意蕴,往往要通过准确生动的意象表现出来。叶嘉莹先生言:“中国文学批评对于意象方面虽然没有完整的理论,但是诗歌之贵在能有可具感的意象,则是古今中外之所同然的。在中国诗歌中,写景的诗歌固然以如在目前的抽写为好,而抒情述志的诗歌则更贵在能将其抽象的概念,化成为可具感的意象。”(迦陵论诗丛稿)这段话,可以说概括了诗歌创造的一般规律。问题:什么是意象?要点:饱含着诗人情感意蕴的形象即为意象。意象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所说的意,是作为主观方面的诗人的情感意蕴;这里所说的象,是作为客观方面的物象和事象。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作为物象的“一江春水”,由于融入了诗人无尽的家国之恨和人生感喟,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饱含着诗人情感意蕴的形象,因而它就是意象。再比如流沙河的不:她来向他告别,低下羞红的脸。脚在雪地上画来画去。“我们还是分手的好。”她说,同时,用脚画着“你最好把我忘掉吧!”她说,同时,用脚画着假如这是真心话,为什么他却看见,雪地上画了两个“不”字?这里作为事象的这个生活细节,由于蕴含着丰富微妙的青春与感情的秘密,也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饱含着诗人情感意蕴的形象,因而它也就是意象。问题:意象创造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要点:诗人流沙河认为,意象就是“表意的象”,此言切中肯綮,抓住了意象的特质,指明了“意”与“象”之间的辩证关系,着重强调了“象”的表意功能,这同古人所言“立象以尽意”的思想是一致的。既然意象就是表意的象,“立象”正是为了“尽意”,那么,如何为内心的情意找到与之成准确对应关系的客观形象,或者换句话说,如何在纷繁的物象和事象中,捕捉创造准确的“象”来完美地表现心中的“意”,便是意象创造中的核心问题。问题:以毛泽东同志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为例,分析意象创造中的核心问题。要点: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一九三五年二月这首词上阕写清晨,下阕写傍晚,描述的是1935年2月红军第二次占领娄山关的事。娄山关在遵义城北的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遵义的天险要冲,红军是拂晓时分向这里进发的,经过一天异常激烈的战斗,于傍晚占领了娄山关关口。作为刚刚在长征路上复出的红军统帅毛泽东同志,肩负着挽救全军的非凡使命,此时登临山顶,望着硝烟血迹中还没有打扫干净的战场,回首长征途中已经付出的惨重牺牲和未来革命的艰难险阻,他当时的心境,应该说主要是沉郁悲壮的。为这首词,毛泽东同志后来也专门作注说,此词的写作大背景是“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因此,关于长征的困难和前途的思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沉郁悲壮的情怀,是这首词主观方面的情感意蕴,而这种情感意蕴,主要的是通过两个与之成准确对应关系的客观物象传达出来的,那就是:如海的青山和如血的夕阳。毛泽东同志自己就曾说过,“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的确,“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毛泽东诗词中最为著名的词句之一,从作诗的角度来看,其中奥妙,就在于意与象之间的准确契合。想一想,如血的夕阳,涂抹在如海一般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在战争年代,还有什么景象,能如此准确地传达出毛泽东那广博胸襟中的悲壮情怀!问题:意象的审美丰富性。要点:由于准确的意象决不是公式化概念化的产物,而是诗人基于生活的高度概括和独特创造;由于意象的表现形态是并不提供任何抽象判断的鲜活的“象”;因而,越是准确的意象,往往也就越是生动的意象,往往更具有审美的丰富性,它以生动的现象形态,给予读者更多的再创造的余地,使不同背景的读者得以在一个审美意向明确的联想轴上,生发出各自不同的衍生意义,进而大大提高了一首诗的美学价值。这种效果,正是如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问题:以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春江曲为例,分析意象的审美丰富性。要点: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王夫之评道:“情真事真,斯可博譬广引。古今名利场中一往迷情,俱以此当清夜钟声也。”这首诗本是高度概括了渡口的真实事象,但是却可以作为在名利场中争相追逐、迷恋忘返的人们的清夜钟声,这正是生动的意象所造成的审美的丰富性。 问题: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也有一些诗,叙述多于描绘,议论多于意象,明确的说理多于意象的暗示。这里我想举两首同题诗作鹿回头来看一看:要点:艺术无禁区,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不能有狭隘的门户之见。写诗虽然强调意象的创造,但创造意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表意,是为了增进诗的丰富的美感和强大的感发力量。如果离开了这个目的为意象而意象,或如美国意象派诗人伊兹拉庞德所言:“与其写万卷书,不如一生只写一个意象。”把意象创造捧到吓人的高度,那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违背了我们提倡意象创造的初衷,很可能滑向文字游戏,充其量也不过是制造了一些缺乏社会内容和思想深度的漂亮花瓶而已。问题:以二首鹿回头为例,论证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也有一些诗,叙述多于描绘,议论多于意象,明确的说理多于意象的暗示。要点:到过海南三亚市的人,都会知道那里有一处优美的名胜叫“鹿回头”;而到过“鹿回头”的人,大约都知道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勇敢的黎族青年猎手,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花鹿。花鹿拔腿就跑,猎手穷追不舍。追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一直追到三亚湾的珊瑚崖上,花鹿已走投无路。青年猎手搭箭弯弓,准备射鹿。花鹿突然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饱含深情泪花,回眸凝望。惊呆了的猎手放下手中的弓箭。猎手把姑娘带回家里,他们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请看二首以鹿回头为题写就的小诗。第一首是诗人张志民写的:是美 制止了那 即将射发的钢箭是美 松驰了那 已经绷紧的弓弦。 天下 还是少一点 剑拔弩张吧!“鹿回头” 不是历史的传说, 而是 人间的心愿第二首的作者是高深,诗写于七十年代后期: 可怜的花鹿, 被追逐到生命的绝处。 于是变成了美丽的少女, 嫁给了要置她死地的猎户。 生与死能化成恩爱, 猎人和猎物结成夫妇。 这美丽动人的传说, 美化了弱者的屈服。 这两首诗都没有明显的意象,都以议论为主,但都份量很足,耐人寻味。第一首诗强调了美和道德的感化力量,表达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对幸福生活的深切期望;第二首诗则反其意而行之,使我们恍然意识到,这个美丽的传说,其实浸透着花鹿辛酸的眼泪。花鹿的变为少女,正如同把少女变为花鹿一样,是强暴者对于善良生命的摧残和异化。那么面对强暴,正确的态度只能是:毫不妥协,坚决斗争;不自由,毋宁死!这两首诗,一首为我们传达了人世的温暖,一首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严峻,都好。 第四节 感发的生命和感发的力量问题:从整体上根本上讲,一首真正的好诗,必然蕴含着一个感发的生命;一首真正的好诗,必然具有强大的感发力量。要点:叶嘉莹教授说:“本来我对诗歌的评赏,一向就主张应该以其传达出来的感发生命之有无多少大小厚薄为衡量其高下之标准。”(唐宋词十七讲)叶先生的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很显然,这里的“其大小固不同矣”,就是指两人词作中的感发生命和感发力量有根本上的大小不同。问题:什么是感发。要点:感发就是感染兴发,一言以蔽之也即是“兴”。孔子讲到诗的时候曾经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兴”的本义为“起”,“起来”,引申为“举”,“发”。“诗,可以兴”,朱熹注说:“感发志意”,也即是说诗歌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感动奋发。孔子把“兴”摆在“兴、观、群、怨 ”的首位,表明孔子对“兴”这种作用的特别重视,在孔子看来,诗歌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起一种感发、净化、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变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问题:从创作者这一面看诗的感发。要点:诗歌的首要作用既然是“可以兴”,那么,真正优秀的诗歌,也即是带着强大的感发生命和感发力量的诗歌,是可以让人感动奋发的诗歌;而真正的诗人,也总是以自己真挚的生命、深厚的学养,自觉或不自觉地,赋予了作品以使读者感染兴发的丰富的潜能。问题: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看诗的感发。要点:1936年2月,正值山河破碎,红军历尽千难万险到达陕北不久,毛泽东却写出了他一生当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真是一首光昌流丽、大气磅礴的伟大词作,毛泽东同志以雄伟的气魄,壮阔的襟怀,深情赞美了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斗争意志,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不要说这首词1945年毛泽东同志于重庆谈判时一经问世便轰动山城、传遍全国,就是今后任何时代的任何读者,无疑都会折服于它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都能从它所蕴含的巨大的感染兴发的潜能中,开掘出丰富的精神矿藏,每读之下,必能呼吸到毛泽东独特的个性,感受到毛泽东伟大的心灵,从而也使自己的心灵境界得以提升。从诗的创作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毛泽东诗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无可比拟的强大的感发生命和强大的感发力量!问题:从读者这一面来看诗的感发。要点:既然诗歌的首要作用是“可以兴”,既然真正优秀的诗歌,是带着强大的感发生命和感发力量的诗歌,是蕴含着足以使读者感染兴发的丰富潜能的诗歌;那么,一个好的读者,也必是一个善于发掘伟大作品中丰富潜能的读者,也必是一个心灵善感富于联想的读者;只有这样的读者,才可以在诗歌阅读的过程中,超越有限具体的作品和知识,体会到作者蕴藏其间的无限抽象的感发生命,享受到心灵感发的愉悦。问题:在孔子看来,什么是诗的好的读者。要点:论语记载说: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子贡提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问孔子这样如何?孔子说:也还可以,但是,还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说:诗经上有两句诗,是不是说人的修养就像治骨、角那样,先切之,又磋之,又像治玉石那样,先琢之,又磨之,功夫一步一步地加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好像是切和琢这一步的功夫,“贫而乐,富而好礼”就好像是磋和磨进一步的功夫。孔子对于子贡的这一段话,大为赞赏,说:像你这样的人才可以谈诗。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知道将来的事情。论语还有一段记载说:子夏问曰:“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子夏所问的这三句诗,本来是说一个妇女长得好看,笑得好看,眼也好看,皮肤很白,加上装饰,更加好看。子夏大约主要是对“素以为绚”不大理解,孔子就回答他说:“绘事后素”,比如绘画,必须先有一个洁白的底子,然后才可以在上面施加色彩,这就是“绘事后素”。就是说,洁白的底子在先,绘画的彩色在后,洁白的底子是彩色的条件。这就是“素以为绚”。子夏因为这一句诗而悟到“礼后乎”。就是说,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才可以行“礼”。礼是在内心有了敬意以后,然后表现于形式的。心先礼后,内心的恭敬、严肃、美好的情意在先,而形式上的礼节、礼法在后。孔子对于子夏的这一理解大为赞赏,他叫着子夏的名字说:这个回答对于他很有启发,像这样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诗。子贡和子夏不仅是孔子的学生,而且是孔子认为“始可与言诗”的学生,或者换句话说,在孔子看来,子贡和子夏是能够和善于读诗的学生,他们是诗歌作品的好的读者。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子贡在谈论人生问题时联想到了诗歌作品,而子夏在谈论诗歌作品时联想到了人生问题,他们都有一颗活泼的善感的富于联想的心灵,他们都没有拘泥于诗的字面意思,而善于开掘诗中蕴藏的丰富的潜能。这样的对诗的阅读,是认识到诗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给予读者的心灵以强大的感发,是符合孔子“诗,可以兴”的根本思想的,因而得到孔子的赞美。问题:西方接受美学学者眼中的读者。要点:现代西方意大利有一位讲接受美学的学者弗兰哥墨尔加利(Franco Merlgalli),曾按阅读性质之不同,将读者分别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一般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表面把作品看过去,这是最普通的读者。第二种是透明性的读者,能够透过作品表层的意思,看到里边的最本质的作用。第三种是富于创造性的读者,这一类读者是把作品只当作一个起点,而透过自己的想象可以对之作出一种新的创造性的诠释,这正如清末词人谭献所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这第三种读者,就是善于兴的读者,就是如子贡、子夏那样被孔子赞美的读者。问题:创造性联想的依据。要点:这个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叶嘉莹先生的一段深刻论述,叶先生说:就读者而言,除去追寻其显意识的原意以外,也还更贵在能从作品所流露的作者隐意识中的某种心灵和感情的本质而得到一种感发。要眇宜修之美与在神不在貌这段话和叶先生的其它著作,使我深切体会到:蕴含在作品中的作者心灵和感情的品质,作者心态的一种基本样式,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创造性联想的依据之一;只有切合着作者心灵和感情的品质的联想,只有切合着作者心态基本样式的联想,才是科学有序、符合客观规律的,而不是混乱无序、主观乱想的。其次,我们再来看一段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论述:李商隐还有两句诗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旧说,这两句诗也是咏男女爱情的,可能真是如此吧!但是,读者在读这两句诗的时候,会联想到,一切有作为的人,对于他的事业,都是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并不是受别人的命令,也不是别有什么企图。只是出于他的本性,自然而然,不得不然。好象春蚕的本性就是吐丝,只要它还没有死,它总是要吐丝。蜡烛是人作的,人作它就是为照明。只要它还没有着完,它就要燃烧,曹操的诗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匹马既然是个“骥”,它自然虽老而仍“志在千里”。那个人既然是“烈士”,他自然虽暮年而仍然“壮心不已”。杜甫也自己说,他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既然是个诗人,他自然要拼命地做好诗。这是出于自然,也是出于必然。李商隐的这两句诗,于有意无意之间,是为这些人写照。这也就是人类精神于反思的时候,为这些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