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诉求.doc_第1页
区域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诉求.doc_第2页
区域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诉求.doc_第3页
区域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诉求.doc_第4页
区域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诉求.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界跨越中的互动双赢区域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变革诉求摘要:大学的特性赋予了其教学资源独有的禀性,持续建构性和动态生成性构成了大学教学资源新的内涵。这一特质又为大学提升教学资源核心竞争力,挖掘教学资源潜力提供了新的建设视角。突破大学物理边界,跨越大学与外部环境资源共享、共建壁垒,成为区域大学建设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区域大学 教学资源建设 边界跨越 互动双赢 约翰布鲁贝克先生在其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曾旗帜鲜明地指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学院和大学,那么,理解我们复杂的社会问题就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过去根据经验就可以解决的政府、企业、劳动、原料、国际关系、教育、卫生等问题,现在则需要深奥的知识才能解决。而获得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人才的最好场所就是高等学府。”1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区域大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它既隐蕴着管理模式的变迁,又包含了思维方式的革新。区域大学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大学深入发展和实现社会功能的物质保障,也应该从管理范式和思维突破中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当前,许多高校尤其是各区域大学,都在为提升资源竞争力而努力,我们更有必要对大学教学资源内涵及其建设途径予以重新的解读与系统思考。1.持续建构与动态生成大学教学资源内涵的重新审读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可被教师和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3教学资源建设是学校改善资源现状,提高资源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部分。它主要是指将服务于学校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源在按照一定的方式分配到相关领域,合理有效地使用资源之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策略,增加现有教学资源总量和使用效率、效益,以及实现学校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的系统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外部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作为具有独立思维和具备一定知识体系的大学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而言,教学资源就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亦是知识建构的动态组成部分。也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仅是知识学习的物质载体,其本身亦是知识建构和被创造的重要支撑。受信息化和科技变革的影响,教学资源不再是单一、单调的物质形式,也不再仅受制于教师个体知识视野的局限,而是项目基金:宜宾学院青年基金课题跨越边界区域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09Q03)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适应大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无边界管理研究(项目编号:09SB118)作者简介:沈霞(1974-)女,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呈现出海量的增长和丰富多样的形态,其内涵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兴起以及教学的现代化转型。秉持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的学者们认为,“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在社会的选择与组织过程中,必然会带有个体的经验、背景、情感等。因而知识的性质要受到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中并受社会的价值需要指引”。3每个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都会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行不自觉的加工。由此可见,知识的获得过程必然是开放的、受主客体内部心理因素、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既有经验和主客体外在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因素的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不是由教师分学科地向学生传递一切人所应具备的共同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而是师生都必须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掌握过程。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是由他人强制决定的。当然,取得特定知识的共同理解是可能的,但这种理解的程度,达到理解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极其多样的”4 。从后现代知识观的这种不确定性来审视大学教学资源内涵,使我们意识到大学教学资源不再仅仅是那些既成的、静止的形态,它涵盖了一种持续建构和动态生成的内在需求。从形式上看,教学资源不仅包括传统的物质、精神的形式,也包含各种信息、学生既有的经验、知识体系、认识能力、教师的思维、观念等非物质的,具有生命意义的形式,即生命载体的教学资源和非生命载体的教学资源。从范围来看,教学资源不仅存在于大学这一物质形式领域之内,也不仅仅包括整个教育系统范围中,而是存在于大学所处的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之间。高校所处社区、区域,企业、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等各种营利性、非营利性组织等能有助于提高或助益高校教学的资源,都可涵盖在高校教学资源的理论范畴之中。同时,为满足大学生不断内化知识体系,进行创造性学习的需要,其教学资源的利用就必须突破传统观念将教学资源视作知识获得的物质载体的窠臼,而应将教学资源看作是生成性的、开放的、突破传统视域的动态形式。2.多元主体与互动开放区域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系统思考区域大学在整个发展和教育功能实现过程中,与身处其中的区域社会发生着非常广泛而密切的关系。美国社区大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学在建设自己的教学资源时,一定要将大学的发展放在所处区域的整个社会系统中予以考察,以系统的思维,最大可能地利用和借助所处外部环境的各种优势资源,以多种形式、多元主体共同实现资源的建设和拓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教学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为大学教育功能服务。从系统的角度,教学资源建设具有如下特征:(1)教学资源建设涵盖多种形式以沃纳菲尔特为首的资源学派认为,除非组织能拥有稀缺的、对顾客有价值的、不可模仿的资源,否则一个组织的定位与竞争优势是无法实现的。这些资源包括专利、技术诀窍、独有的原料供应、品牌和声誉等。许多组织取得了成功,仅仅是因为他们开发了竞争对手所没有的核心技术和资源。5资源学派的这种观点借鉴到大学教学资源建设领域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离不开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能力的提升。然而,传统意识中的大学教学资源往往被看作是静态的、系统内部的物理形式,因而对教学资源的建设常常是以系统内部为视角,长期停留在教材编写、引进;硬件设施建设;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资源建设的形式显得较单一,难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如今,随着对大学特性的深入认识,系统理论、开放组织理论的不断冲击,大学教学资源的内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大学教学资源建设形式的拓展和突破。大学要想短期内改变资源总量有限、资源缺乏竞争性、外在主动输入条件无法获得有效改善的现状,就必须树立起主动建设资源的意识,通过与所在环境的资源互动,主动采取措施拓宽资源的输入路径来实现资源存量的增加,包括延伸内部资源的教育功能服务范围来提高有限资源的增值和增效,提高资源自身造血功能;利用大学的外部资源为教学服务;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教育功能共享、交流与合作;挖掘内部资源的自身潜力等多种形式来改善大学教学资源现状堪忧的困境。(2)教学资源建设是多元主体的系统层次从教学资源建设的主体来看,受现代和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和各种物质与非物质因素共同作用的、互动的生态过程。其教学资源的内涵已经超越了物质和条件基础的锢囿,成为了教学活动成功的组成部分。具有生命载体形式的教学资源如教师、学生、学习小组、教育管理者以及各种层次的教育研究人员和社会人士等具有内生性,即它可以能动地产生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在教学资源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实现,是教学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亦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驱力量。同时,构建一个系统的立体层次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系统的教学资源建设机制,应包括主导层次和作为补偿与辅助的亚层次,即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区域大学应该是资源建设的主导与主体,但是外在的文化、社会参与亦应该作为必不可少的亚层次而同时存在,两者相辅相成,方能真正实现有机的、活跃的系统体系。(3)教学资源建设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过程教学资源作为动态的、可生成性的教学活动的载体,必须具备以增强教学的适应性和整合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提高创新能力为宗旨等特点,因此对教学资源的建设亦不能是一个单一的、封闭的过程。开放系统理论告诉我们:组织与其外部环境存在依存关系以及这两者之间需要能量、物质的交换,像学校这样的组织是其环境的产物,因为学校是由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供求所维系的,同时反过来支持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供与求。学校作为开放系统,就需要将环境视为实现组织任务和组织运作而获取稀缺资源的场所。6教学资源的建设一方面固然需要对学校内部资源总体现状及其使用条件与需求作周密的思索,同时亦要考虑环境的支撑与补偿,换句话说,组织与环境资源既相互竞争又共生共存。在资源建设中充分考虑环境对资源的需求程度和资源的可用程度,将教学资源的建设看作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过程,唯有如此,大学教学资源的建设才能获得实质的、长期的收益。3.突破边界与共建双赢提升教学资源竞争力的现实期待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制约着组织成员之间、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及其外部环境之间可能发生的交换类型的那些规则和规定”,7即组织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组织的各种边界,这种边界主要用于约束和控制组织内外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和各种资源的流动。在这些组织中,有的其边界更灵活、更模糊,而有的却有着严格的分离、差异化和专业化的边界形式,以便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大学就以其专业化、差异化和相对的封闭性而被赋予了“象牙塔”的称谓。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有许多大学因为其专业化和差异化特征而在时空上构成对资源的限制和占有,从而确保其内部成员更好地扩展专业能力。然而,开放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学校是一个社会互动的系统,它是通过将各种互动的个体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机关系而组织起来的。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学校是一个具有一定特性的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些特性包括,有明确界定的人员规模,有与外界环境的区别性特征,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自身的独特文化。8来自外部环境中的竞争、资源及政治影响都会对组织的内部运行产生作用,组织不仅受环境的影响,而且依赖于环境。作为大学,它从环境中获取诸如劳动、学生和经费等资源,对所有这些输入的资源进行教育的转化处理,生产出了有文化、有教养的学生,同时,社会以其获益又反馈回学校更多的资源支撑,因此大学必须形成开放的氛围,构建支持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理念的组织文化。这种开放的氛围既要将学校教学资源建设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动态部分予以考虑和实施,同时亦要将学校内部的资源作为整个社会资源来利用和建设,尤其要结合地方需要予以思量。因此,区域大学进行教学资源建设时,需要突破组织边界,将组织内外,尤其是组织所处地域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优势纳入到学校资源建设的整体思维框架中予以思考。另一方面,从教学资源所具有的属性来看,教学资源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教学属性,教学资源本质上是属于一种社会资源。把教学资源作为一种资源用之于社会,就会成为有用的社会资源。同时,某些社会资源用之于教学,就会因其所彰显出的教学属性而成为教学资源。也就是说,教学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形式,根据它应用的场合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两种属性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就为高等学校建设教学资源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视角,使得高等学校最大限度地把社会资源接纳为教学资源成为一种可能,从而为弥补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的匮乏,进一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高等教育功能的拓展,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校系统是开放的,因此它的边界更加模糊,环境的影响更加深入。毫无疑问,环境对于学校的组织功能非常重要。它是系统的能量源,它为系统提供资源、价值观、技术、要求与历史,所有这些都为组织行为提供了约束和机会。”9区域大学在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树立互利的合作意识,与区域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与所在地区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共生关系”。区域大学首先应摈弃仅考虑自身需要和利益的旧观念,以地方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解决社区问题,成为所在地方社会智力提升和文明进步的生力军,同时借助这种“同生共长”关系,形成资源共建、共享,互动、双赢的利益共同体。大学教学质量的实现一方面固然与高标准的教育管理和质量监控手段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充足的教学资源作为物质保障。它们以整体的形式成为支撑教育活动得以顺利施行的基础。从某种角度而言,教育的成功是一种资源导向的结果,没有资源的保障,教育便成为“无米之炊”;没有教学资源的供给,教育过程将变得难以为继,质量的实现亦成了“缘木求鱼”。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大学超越了仅为满足个体“闲逸爱好”的“象牙塔”锢囿,承担了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将继续发挥更重要的“科技孵化器”、“智囊库”、“知识动力场”的作用。但是“假若资源有限,则学校要在短期内完成多元目标是相当困难的。以有限资源要达致最大、最全面的效能,往往会陷入困境”。10因此,我们需要首先从理念上突破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思维藩篱,将视野投诸“围墙”外更广阔的领域。参考文献:1 美 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2 杨四耕师生关系与教学资源 J.当代教育论坛,原刊期号,2003 (08) :37一403 李海从现代走向后现代:知识论对课程理念的影响J.江苏高教,2004.34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3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