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备课资料.doc_第1页
病梅馆记备课资料.doc_第2页
病梅馆记备课资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梅馆记备课资料背景资料1简介作者龚自珍,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散文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直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10年,都是做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有功焉。”龚自珍的思想及创作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是统一的清王朝面临没落崩溃,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新阶段,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外国烈强侵略不断加深,龚自珍从青年时起,就深刻地意识到封建国家的严重危机,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秋气不惊堂前燕,夕阳还恋路旁鸦”。梁启超说:“举国方沉酣太平,而彼(指龚自珍、魏源)辈若不胜其忧危,不止是敏锐的感觉它,而且也积极地建议挽救它;他肯定未来时代的必然变化,并寄以热切的幻想和希望。龚自珍在当时文比诗有名,也更遭到一般文士的非议,目为禁忌,不敢逼视。除几组学术论文外,它们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同形式的政论文。有些“以经术作政论”,“往往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这些文章都是用春秋公羊学派的观点与现实的政治联系,引古喻今,以古为用。有些则是直接对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揭露和批判。另一类是讽刺性的寓言小品,如捕蜮病梅馆记等。还有许多记叙文,记人、记事、记名胜、记地方,内容不同,都富有现实意义。龚文的表现方法也很特殊。一般很简单,而简括中又有铺叙夸张,有的直率,有的奇诡。他的散文语言活泼多样。有的散行中有骈偶,有的瑰丽,有的古奥,甚至偏僻、生硬、晦涩。龚文区别于唐宋和桐城派古文,是上承先秦西汉古文的一个独特的发展,开创了古文或散文的新风气。(摘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龚自珍)2写作背景简介。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1)八股文: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有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2)文字狱: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课文阐释本文第一段的“或曰”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观点,梅的“曲”与“直”、“敬”与“正”、“疏”与“密”三组反义词,突出对梅评议的标准,用来比拟人,正说明才志之士,刚正之人不被任用的原因。但是“文人画士”亦即作者所影射的封建统治者,又不能公开宣告用他们的上述观点来斫直、删密、锄正梅花(意即公开扼杀人才),只好把这种观点(孤癖之隐),明白告诉鬻梅者(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和见利忘义之徒,按照他们的标准养植梅花,结果鬻梅者按照文人画士的意图。砍掉梅的端正枝干,培养那横斜的枝条,去掉梅的繁密枝条,把嫩枝弄得弯曲;锄掉梅的直枝,抑制它的生机。使得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残的了。文人画士造成的祸害的严重性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作者行文至此阐明了产生病梅的原因,揭示了封建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作者面对三百盆无一完者的病梅,发誓要纵之,顺之,复之,全之。并且不惧诟厉还开辟病梅之馆来疗梅。最后作者提出希望与疗梅决心。反映作者对社会弊端的深刻认识和改革现实的愿望。题解作者龚自珍(17921841),字璱(s)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后期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曾做礼部主事等小官,很不得志。他看到清政治的腐败,面对当时风行一时的考证学派,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问,开创了一种新的学风,想对社会政治进行改革。病梅馆记是一篇富有深刻寓意的短文,又题疗梅说,写于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辞官南归杭州之后。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难以从正面直接议论,于是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字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处处有言外之意,而且比喻贴切,寓意深刻而不隐晦。关于病梅馆记的主题1病梅馆记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政治小品文。这篇短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摧残、扼杀人才的罪行,表现了作者渴求广开才路,培植人才的进步思想。(志浩、江涛:谈病梅馆记的教学设想,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第6期)2作者使用曲折的笔法,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揭露和抨击了清王朝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他要求改革政治、培养人才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江夏等编著:文言文评点译释第115页,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3此文言简意深,仅277个字,就包含了丰富深刻的内容。文章中心突出,通篇谈梅,除标题外,正文直接出现的“梅”字就达11处。从揭示梅病的原因,到提出疗梅的措施,进而表达救梅的愿望这一构思线索表明,本文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足见其非叙文,也非说明文,而是议论文。难道仅仅是议梅吗?作者龚自珍在写作病梅馆记的同一年,还写了已亥杂诗,其中有一首很著名:“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诗揭露了清统治集团大肆摧残、迫害人才造成的严重局面,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病梅馆记主题与此基本相同。可见本文的梅实喻人才,梅病喻人才遭压抑摧残、迫害,其罪魁祸首的文人画士是指清统治集团的顽固派,他们及其心腹、亲信、赤膊上阵的凶手及帮闲、瓜牙、许梅标准的制造者和舆论者,组成了一支有形无形的扼杀人才的巨大的反动社会力量。与此社会力量相对立的在文中只有个“予”。这个“予”(龚自珍)也在清政府里作过官,由于遭到排挤打击而郁郁不得志。因此,在1839年辞官南归,写成此文。他从当时的现实及自己的遭遇出发,痛感拯救人才之重要,力争文章里提出疗梅的措施。作为一个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一个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者,能在“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下用这种曲笔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提出改良措施,是难能可贵的,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毕竟是无法实现的。(廖衍勋:以道率文,文道结合病梅馆记教学设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84年第5期)本文的语言特点本文用词十分准确、形象。如谈到有的人的审美观时,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形容词,准确简练、对照鲜明地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五个动宾短语,十分精当。“养”字形象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斫”字揭露他们对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残;“删”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夭”字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锄”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说到“养”、“斫”、“删”、“夭”、“锄”、“遏”的后果时,“皆病”指出受害面的广,“祸”和“烈”,总结了人才受害之惨。作者怎样解救人才呢?“纵之顺之”,发展梅的自然天姿,顺其天性;“毁其盆悉埋于地”,粉碎对梅的禁锢,让它植根于大地;“解其棕缚”,使梅不受任何束缚,得到彻底解放;必使“复之全之”并“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恢复梅的蓬勃生机,保全梅的自然形态,让梅有个恢复、保全、生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他的行动,正是通过“纵”、“顺”、“毁”、“解”和“复”、“全”、“贮”这些准确而精练的动词表现出来的。本文的寓意按“梅”的段落、层次来看,第1段第一层,点明产梅的地区,数量多,长势盛,暗示人才本来到处都有,而且才华四溢。这是全文叙、议的基础。第二层,用“曲、直”,“疏、密”,“欹、正”作鲜明对照,读者从字里行间就能明了作者对这种评梅的观点持什么态度。“固也”,是先承认、后转折的“退一步”的句式,重点在否定。然而有人却偏偏以此为标准,这是少数人的癖见,当然不能公开宣扬、扩大号召,用作衡量天下梅花的标准,也不能按此标准把天下梅花都弄成病态。梅花的病因在评梅的标准。文章巧妙地借用大人画士的癖见,隐射统治者在使用人才问题上的标准,是压抑、摧残人才的根子。第三层,梅花的曲直、疏密、欹正,是自然长成的,文人画士因自己的癖见强使人改变梅花的自然形态,这无疑是一种罪恶、联系人才问题,不妨对有关句子作如下的理解:“斫其正,养其旁条”,意味着摧残刚正廉洁的,扶植奸佞邪恶的;“删其密,夭其稚技”,是压抑广大人才,束缚新生力量;“锄其直,遏其生气”,即迫害忠良耿直,遏制蓬勃朝气。这里,作用一连用了六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叙述了梅村所受的摧残,反映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残害。结局是“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个“皆”字揭出其受害之广,一个“烈”字点明受害之惨,从而揭露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第2段第一层由“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承接上文“梅皆病”,进一步证实“文人画士之祸之烈”。作者愤“文人画士之祸”,哀梅之皆病,竟“泣之三日”,极写其爱梅。知梅之情。于是下决心疗救病梅,即下决心拯救被摧残的人才,一个“誓”字表达了作者不可动摇的决心。梅的病,是文人画士的癖见,经“斫”、“删”、“锄”而成的,要它健康成长,必须“纵”、“顺”、“解”以粉碎其禁锢,“悉埋于地”,还它以自然生长的自由,“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文”。目标明确,时间具体。“必”字与上文“誓”相应,愈见其心之坚。这就反映了作者为拯救和培植一代人才所采取的措施。“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两句,更表明他不屑与残害梅树的“文人画士”为伍,以及敢于蔑视腐恶势力、不怕打击、直陈时弊的昂扬气魄。第二层,仅仅一个“病梅馆”能解救多少病梅呢?面对“梅皆病”的严酷现实,不禁深为感叹,“呜呼”似乎显示了作者力不从心的艰难处境。但与此同时,我们仿佛又听到作者热切希望疗治病梅的呼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