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选择题.doc_第1页
《刑法学》选择题.doc_第2页
《刑法学》选择题.doc_第3页
《刑法学》选择题.doc_第4页
《刑法学》选择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刑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C).A,组成 B,结构 C,组成和结构 D,总则和分则2,下列哪个刑法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A ).A,司法解释 B,学理解释 C,论理解释 D,文理解释3,我国现行刑法是第(B)部刑法.A,一 B,二 C,三 D,四4,我国现行刑法的实施时间是(A).A,1997年10月 B,1979年1月 C,1980年1月 D,1997年3月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A).A,1215年英王签署的大宪章B,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D,1810年法国刑法典2,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本质上违反了(B).A,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B).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个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B).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的是以(C)为主,兼采其他原则.A,保护原则B,属人原则C,属地原则D,普遍原则2,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般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的犯罪(D).A,危害国家安全的,中国刑法才予以适用.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才适用中国刑法.C,犯罪地的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才适用中国刑法.D无条件的一律适用中国刑法.3,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D).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A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内的B国列车上对C国公民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D).A,A国刑法 B,B国刑法 C,C国刑法 D,我国刑法5,甲国公民从乙国劫持丙国的民用飞机到泰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我国刑法对该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D).A,保护管辖原则 B,折衷管辖原则 C,属地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第13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C )A,构成犯罪,但不应受处罚 B,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刑罚处罚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犯罪,但是免予刑事处罚2,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采用了( C)A,犯罪的形式概念 B,犯罪的实质概念C,犯罪的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D,中国式的犯罪概念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C)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4,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B )A,违反法律 B,违反刑法的规定C,违反一切行为规范 D,违反社会公共利益5,犯罪构成的要件是指:(A )A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C犯罪行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主体,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犯罪客体6,犯罪构成要件分为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下列各要件中属于必要要件的有(D )A,犯罪时间B,犯罪地点C,犯罪目的D,犯罪行为7,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A)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8,关于犯罪的最基本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C,犯罪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D,犯罪是触犯法律并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即具有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9,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C)A,属于故意犯罪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而不构成犯罪C,不构成犯罪D,属于意外事件10,触犯刑法的行为(D )A,即使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已构成犯罪B,如果是情节危害不大的,可以不认定犯罪C,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认定为犯罪D,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应当不认定为犯罪11,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个罪负刑事责任 (C )A,盗窃罪B,制造毒品罪C,抢劫罪D,破坏交通工具罪12,甲因行窃被失主抓住,为逃跑而与失主扭打在一起.此时,甲的朋友乙正好路过,即上前对失主拳打脚踢,致失主重伤.乙的行为如何处理 (C )A,构成盗窃罪共犯B,构成抢劫罪共犯C,构成故意伤害罪D,不构成犯罪13,某日,甲某乘坐司机乙某的出租车,匆忙中将价值8000元的手机遗忘在车内,稍后甲某记起,遂拨打自己的手机,乙某立即将电话挂断,后甲某根据车牌号找到乙某,乙某拒不交还手机.甲某报案后,公安机关将乙某抓获,则乙某的行为(A ).A,已经构成侵占罪B,属于民法中的不当得利,不属于刑法的调整范围C,已经构成抢劫罪D,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之规定,应属于但书的范围不认为是犯罪14,青年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实质意义的是:(D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第五章 犯罪客体一,单项选择题1,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D)A,物质关系B,社会利益C,人际关系D,社会关系2,犯罪的( A)是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基本依据.A,同类客体B,一般客体C,简单客体D,主要客体3,刑法上的犯罪客体是指(C )A,犯罪所侵害的人或物B,社会主义社会利益C,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D,犯罪所指向的对象4,犯罪客体是( D)A,犯罪行为侵犯的人B,犯罪行为侵犯的物C,犯罪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法规D,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5,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客体是(B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6,甲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乙某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甲某,乙某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不同,原因是(D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B,犯罪对名象本身性质不同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7,犯罪对象是指( D)A,犯罪客体B,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C,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物D,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8,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D)A,故意杀人罪B,盗窃罪C,销售有毒害食品罪D,玩忽职守罪9,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有( A)A,故意杀人罪B,刑讯逼供罪C,贪污罪D,抢劫罪第六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一,单项选择题1,甲带邻居家的4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D )A,法律的直接规定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2,对发表言论,是否可以定罪( D)A,发表言论仅仅只是暴露思想,而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所以不能定罪B,发表言论应是一种行为,可以定罪C,对言论应进行分析,如发表有害言论就应定罪,反之就不应定罪D,虽发表无害或有害的言论,但只是单纯暴露思想时,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3,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是指( C)A,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B,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C,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D,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和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4,甲与乙自由恋爱,乙的父亲丙坚决反对,对乙多次辱骂殴打,并对其进行看管,不许乙与甲见面,致乙自杀.在这里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A )A,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B,乙的自杀行为C,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和乙的自杀行为D,都不是5,区分同类客体相同犯罪主要是根据犯罪的( B)A,客体B,客观要件C,主体D,主观要件6,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D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7,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是( B)A,抢劫罪B,遗弃罪C,绑架罪D,敲诈勒索罪8,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把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分为( C)A,故意,过失B,实行行为,非实行行为C,作为,不作为D,持有,作为,不作为9,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C )A,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态度之间的联系B,客观方面要件与主观方面要件之间的联系B,客观方面要件与主观方面要件之间的联系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D,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10,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B )A,表面关系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C,一般联系D,普遍联系11,下列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A )A,因果关系是解决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B,因果关系是确定刑事责任的唯一依据C,因果关系是解决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D,因果关系是体现主客观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的主要依据12,危害社会的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A)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C,任意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D,只能作为量刑情节考虑13,在以下情况中,危害行为方面具有刑法意义的是:(D )A,甲某因精神病发作用刀砍死了自己的丈夫B,仓库保管员甲某被歹徒捆绑并堵住嘴,眼看歹徒偷走巨额物质C,甲某梦游中打伤了夜晚赶路的行人D,甲某在公共汽车上秘密窃取邻座的钱包,内有人民币2000元14,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的罪过形式是:(A )A,可能是过失B,不可能是过失C,只能是故意D,不可能是故意15,下列犯罪中,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是( B)A,诬告陷害罪B,遗弃伤病军人罪C,强制猥亵妇女罪D,破坏交通工具罪第七章 犯罪主体单项选择题1,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C )罪负刑事责任.A盗窃 B制造毒品 C强奸D破坏交通工具2,甲在13周岁时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5周岁时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罪数额应为( B).A14500元B12500元 C9500元 D4000元3,甲于1984年3月5日出生,到(C )才算已满14周岁.A1998年3月4日 B1998年3月5日D1998年3月6日C1997年3月5日4,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 A)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5,下列人员中,因为精神因素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D) A,没有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B,间歇性精神病人 C,又聋又哑的人 D,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病理性醉酒的人6,我国刑法典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A )处罚.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C,可以从轻或者免除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 )A,强奸罪 B,绑架罪C,决水罪 D,抢夺罪8,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A )A,年满14周岁以上的一般主体B,年满16周岁以上的一般主体C,年满14周岁以上的特殊主体D,年满16周岁以上的特殊主体9,我国刑法规定的自然人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A,已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10,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D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B,所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C,所有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11,甲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D ).A,可以负刑事责任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从轻处罚D,应当负刑事责任12,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应当是( B).A,按农历的年月日计算B,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满周岁C,从过生日的当天起算为满周岁D,从过生日的前一天起算为满周岁1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D).A,可以从轻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行为( D)才能构成过失犯罪,否则不能构成过失犯罪.A只有造成后果的B只有造成一般后果的C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 D,造成严重后果,并有法律规定的2,甲是铁路扳道员,在调车作业完毕后,由于粗心没有把线内的道岔恢复定位,以致后一次列车驶入异线,发生与其他机车相碰撞伤亡事故,甲的心理态度是( B).A直接故意B疏忽大意过失C过于自信过失D间接故意3,24岁的青工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涛.一日,张某带小涛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处,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涛掉入河中,张某急忙去救.小涛已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涛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 C)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4,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 C)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5,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并设立了公告牌予以说明.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C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6,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7,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C)A,只能是故意B,只能是过失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只能是间接故意8,某甲与某己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某甲趁某己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之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某甲的心理态度是(A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9,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D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10,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是构成一切犯罪的(B )A主观条件B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C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或者在特定情况下的选择要件D主观内容第九章 正当行为一,单项选择题1,某甲开着一辆偷来的汽油罐车向正在驶来的一列客车冲去,某乙见状用步枪将某甲击毙,油罐车翻下路边小沟中爆炸烧毁,某乙的行为是(A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避险过当2,某女工一日下夜班路经一僻静深巷时,恰遇住在巷内的男青年闯出门为其心脏病突发的父亲打电话叫救护.该女工以为男青年是向自己冲来的流氓,在紧急中抽出随身带的水果刀将该男青年刺伤,该女工的行为是(C ).A正当防卫B防卫不适时C假想防卫D防卫过当3,某大学生路见一流氓正在强行搂吻一过路的女中学生,遂掏出随身带的水果刀向该流氓大腿刺去,结果刺中主动脉,流血过多死亡.该大学生的行为是(D ).A正当防卫B防卫不适时C假想防卫D防卫过当4,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B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为过当 D,对象错误5,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场昏迷,王某将宋某杀死,(D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6,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 B)A,故意伤害罪B,正当防卫C,防卫不适时D,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7,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A)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8,根据刑法第20条前两款的规定,_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_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进行防卫的,属于_;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进行防卫的,属于_;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_;关于_的罪过形式,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_不是独立罪名,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确定罪名;对于_,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这段话的空格中: (B)A,2处填写正当防卫,5处填写防卫过当,1处填写假想防卫B,2处填写正当防卫,4处填写防卫过当,1处填写假想防卫C,3处填写正当防卫,5处填写防卫过当D,3处填写正当防卫,4处填写防卫过当,1处填写假想防卫9,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是( C)A,行为人的预见程度不同 B,行为人的预见内容不同 C,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的意志内容不同 D,行为人对行为是否实施的意志内容不同10,下列情形中可以实行正当防卫的对象是(C ) A,杀人后,正要逃离现场的行为人 B,欲实施强奸而尾随,跟踪妇女的行为人 C,驱使训练有素的动物侵害他人的行为人 D,家养动物侵害他人的动物主人11,成立紧急避险的条件必须是(D ) A,有条件逃跑,报警 B,进行正当防卫 C,直接对抗危险 D,出于迫不得已12,甲殴打乙,乙受伤昏迷倒地,甲扬长而去,乙苏醒后,拣起石块,追上甲并将甲打伤.乙的行为属于(D )A,防卫挑拔B,防卫过当C,假想防卫D,防卫不适时13,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C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D,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14,下列能成立正当防卫的情形包括(C ).A,事后防卫 B,假想防卫C,对精神病人进行的防卫 D,防卫挑拨15,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C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C,违法和犯罪行为 D,合法行为16,紧急避险保护的合法权益与牺牲的合法权益的关系是(A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D,前者大于或者等于后者第十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一,单项选择题1,甲为了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击中,在能继续向乙开枪的情况下,甲不再开枪,停止射击.甲的行为是(B ).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预备2,甲某晚跳墙进入一女村民家,企图实施强奸行为,入屋后,即站在窗前,用螺丝刀撬窗子,在其中一扇窗刚打开之际,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呼喊抓坏人,甲一看灯下的妇女,竟是自己小学同学,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便跑.甲的行为属于:( B)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3,甲与乙有仇,甲欲杀死乙,而误把丙当作乙杀死.对甲( D).A,应当进行数罪并罚,其对乙是故意杀人未遂,对丙是故意杀人既遂B,应定故意杀人未遂,因甲对丙的死亡主观上没有故意C,应数罪并罚,其对乙是故意杀人未遂,对丙是过失杀人D,只是一个故意杀人罪4,某甲蓄意杀害某乙,某晚潜入某乙的院子,见墙角有个黑影,便以为是乙,举枪射击,后来发现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一头牲畜,对甲的处理(A ).A按故意杀人未遂处理B按故意杀人预备处理C如果打死牲畜情节严重,可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处理D因打死的是牲畜,不构成犯罪5,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D ).A,不构成犯罪B,属于意外事件C,故意杀人预备D故意杀人未遂6,犯罪分子给被害人服下毒药后就逃走了,不久后悔,赶回来抢救时,发现被害人已被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对犯罪分子按(C )处理.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7,张某潜入某财务室,把保险柜打开一看,巨款早已提走,便失望地离去,他的行为是(C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8,某甲故意向某乙传授盗窃方法,某乙没有按某甲传授的方法去盗窃,甲的行为是(A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9,杨某与张某积怨较深,杨某伺机报复张某.一日,杨某得知张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准备前往张家杀害张某.途中,杨某突然腹部疼痛难忍,返归自家.杨某的行为是(B ).A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非犯罪行为10,甲正在一居民家盗窃,忽听到门外有响声,以为来了人,急忙跳窗逃跑,未能偷走财物.实际当时并未来人,是大风吹动了门框.甲的行为属于(D ).A意外事件B犯罪中止C犯罪预备D犯罪未遂11,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某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A).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12,赵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如何处理 (D )A,应当不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C,应当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13,甲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事后,某甲分3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D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14,李某系A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油屉内(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震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15,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B)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16,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D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骗得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17,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B )A,属于强奸预备B,属于强奸未遂C,属于强奸中止D,不构成强奸罪18,甲误用白糖当砒霜杀乙,甲犯罪的停止形态是(D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C,犯罪既遂D,犯罪未遂19,甲欲放火,将火点燃后,突然后悔,赶紧呼喊人,众人将火扑灭.甲的行为属于(B )A,犯罪预备 B,犯罪既遂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20,洪某非法种植罂粟,在收获前响应政府号召,自动将罂粟铲除.对洪某(C )A,应当从轻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C,可以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处罚21,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乙服食后,甲后悔,赶紧说明情况,并将乙送往医院抢救.医院在抢救过程中检查发现,甲所投放的毒药根本没有毒性,乙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属于( C)A,不构成犯罪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22,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B )A,发生的阶段不同B,犯罪行为停止的原因不同C,处罚原则不同 D,犯罪性质不同23,从犯罪既遂的形式看,传授犯罪方法属于( A)A,举动犯B,行为犯C,危险犯D,结果犯24,某人投毒杀妻,将毒食给其妻吃下,后见其妻中毒疼痛难忍,出于怜悯而自动将其妻送往医院抢救,有效地防止了其妻死亡结果发生,此例属于( C)A,预备阶段中的中止B,实行阶段中的中止C,行为实行终了而结果尚未发生之前的中止D,犯罪未遂25,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同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B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26,把共同犯罪人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的标准是(A ) A,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B,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 C,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 D,按照共同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27,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B ) A,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B,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C,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 D,犯罪行为是否多次完成 28,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D) A,应认为是犯罪未遂 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 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 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29,某甲欲杀乙,在乙的饭中投毒,乙发现异样,将饭倒掉未吃.甲的行为属于( B)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 D,犯罪中止30,犯罪行为达到既遂状态的标准是( D)A,犯罪分子达到犯罪目的B,犯罪分子完成犯罪目的C,犯罪行为导致客观危险结果D,犯罪行为完全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31,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32,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 A,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B,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D,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33,甲某为赖掉欠丁某的5万元债务,将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某乙谎称是毒品,托其从市运至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某乙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有(C )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不构成犯罪B,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D,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包庇罪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一,单项选择题1,医生甲疏忽大意开错药方,司药乙没注意检查,误照错药方发药,至婴儿服药后死亡.对甲,乙的行为( B).A应按共同犯罪处理B分别处理 C属于意外事件D属于不可抗力2,甲蓄意盗窃厂房附近堆放的木料,即骗乙说自己买了木料,向乙借汽车去帮助拉回,乙深信不疑,答应帮助.于是,甲,乙共同装车,将木料拉回.乙的行为属于:( A)A不构成犯罪B帮助犯C实行犯D,窝赃犯罪3,甲,乙两人合谋抢劫,经过事先调查,趁被害人丙的丈夫外出之机,晚间闯入丙家.进屋后,由乙将丙押至一间空屋看守,甲到其他房间收劫钱财.乙在看守丙的时候,见屋内无人,突起歹念,遂将丙强奸.对强奸行为(C ).A甲,乙两人共同负责 B乙两人共同负责,但对甲应从轻处罚C由乙一个人负责D甲,乙二人共同负责,都为主犯4,甲要抢劫部队的枪支弹药库,用刀威逼掌握库房钥匙的乙,迫使其交出钥匙.甲用钥匙打开枪支弹药房,抢走了一些枪支弹药.乙属于( B).A从犯 B胁从犯 C不构成犯罪D乙构成渎职罪5,甲教唆乙盗窃,两人为此制定了计划,并准备了作案工具.乙在盗窃时被人发现即逃跑.此案是(A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B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盗窃罪(未遂) C甲构成教唆犯罪,乙不构成犯罪 D甲乙都不构成犯罪6,甲爱好游泳,且技术高超,一日,甲声称愿帮助乙学会游泳,乙欣然答应.甲遂将乙带到河流深水处去游,在乙刚学会游时,甲即弃之不顾,独自游回河岸,乙无力游回,面临被淹死的危险状态,甲能够援救却不援救,致使乙被淹死.此时,站在河岸上旁观的丙,游泳技术很好,完全能够及时援救乙,但丙不认识甲乙两人,不愿跳入河中救人.本案中,甲和丙的行为(B ).A构成共同犯罪B甲的行为构成犯罪,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均不构成犯罪D应分别以故意杀人罪论处7,甲教唆乙去杀害丙,乙接受教唆后,因害怕受刑罚惩罚,未去杀丙.在本案中,甲,乙的行为( B).A构成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B,乙无罪,甲单独负教唆杀人罪的刑事责任C,共同犯罪D,均无罪8,收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青工罗某偷盗的工业用紫铜.罗遂偷出价值1500元的铜块交与赵某,二人的行为是:( B)A,罗某构成盗窃罪,赵某构成销赃罪B,赵,罗二人构成共同犯罪C,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D,赵构成盗窃罪,罗构成贪污罪9,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丙的1万元现金.对本案应如何认定 (D )A构成抢劫罪的共犯B甲乙在盗窃罪范围内构成共犯C甲与乙都成立抢劫罪D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10,孙某纠集李某等5人组成天龙会,自封大天龙,要求李某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天龙会创收.李某等人在3个月内抢劫6次,杀死1人,重伤3人,劫得财物若干.上述犯罪行为孙某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抢劫1次.对孙某应如何处理 (D )A,对其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B,对其参与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C,对其指挥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D,对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1,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D )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 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C)A,首要分子只能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13,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A )A,应当从重处罚 B,可以从重处罚C,应当加重处罚 D,可以加重处罚14,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 5000 元现金的提包拿走. 甲和丙的行为属于( C)A,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非共同犯罪D,任意共同犯罪15,下列情形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A)A,甲乙二人均为成年人,精神正常.甲勾结乙行窃,乙同意.某日夜晚,乙在门口望风,甲撬门入室窃取金银首饰,手表及大量现金B,二人以上过失行为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某一危害结果发生C,丙丁二人同时在同一场所实施同一性质犯罪,但二人没有共同犯罪故意D,故意利用他人过失行为实施犯罪16,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是(B ) A,未遂犯 B,防卫过当 C,从犯D,预备犯17,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同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B).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18,把共同犯罪人分为组织犯的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的标准是(B ) A,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B,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 C,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 D,按照共同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19,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丙(B ) A,构成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甲单独构成犯罪20,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B)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B,甲乙共同强奸妇女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21,甲乙因琐事发生口角对骂,引起多人围观.丙见二人争吵不休,便在外喊:打啊,后便离去.甲见有人起哄,便向乙打去,将乙一只眼睛打瞎.丙的行为属于( B)A,教唆犯 B实行犯C帮助犯 D不构成犯罪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一,单项选择题1,甲为了迫使债务人乙还债,将乙关在地下室达一个星期,甲的行为属于( B).A连续犯 B继续犯C徐行犯D结合犯2,甲为杀害乙,将炸药包放在乙睡的床下,并在夜晚引爆炸药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