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一.docx_第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一.docx_第2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一.docx_第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一.docx_第4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一.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一)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在太学中以五经为教学内容,为了给纲常名教寻找依据,将鲁国编年史春秋作为五经之一,学生通过读经获得有关历史知识。史书成为历代太学、国子学学生的必读教材。唐代开科取士将左传等史书列入考试范围。五代以后,书院出现,史记汉书后汉书列为书院学生的必学课程。宋代朱熹将通鉴纲目列为学生必读之书。当时,科举考试“每至命题考试参以正史”。明清两代,二十一史、通鉴等史籍是学生必读教材。隋唐以来,出现了蒙学(儿童启蒙之学)读物,将简单的历史常识、古人道德气节等史实编撰成通俗易懂的韵语,便于儿童诵读记忆。摘编自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探析材料二类别名称出版简况传统教材纲鉴易知录1711年成书御批通鉴辑览1768年成书传教士编译教材外国史略美理哥合省国志略19世纪30年代在海外用汉字印刷,鸦片战争后传入我国万国通鉴1882年,上海美华书馆印刷清朝官方编译教材俄国史略各国史略19世纪70年代,京师同文馆刊印法国新志俄国新志万国史欧罗巴史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组织刊印,18981901年出版国人编写教材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1904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学堂中国历史教科书1908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出版摘编自晚清历史教科书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历史教育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古代历史教育的作用。(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历史教材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历史原因。(12分)2.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清徐锡龄熙朝新语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材料三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8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8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的“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12分)答案精解精析1.答案(1)特点:历史教育深受主流思想的影响,成为学习儒家经书的组成部分;历史教育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的必学课程);以我国古代史书为教材;与科举考试相联系;与蒙学读物相结合,历史教育呈现通俗化的特点。(10分)作用:与儒家学说相互推动,有利于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了历史知识的传播,形成重史传统;有利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养成。(3分)(2)趋势:传统教材与新编教材并行;编写、出版者和教材来源日益多元化;外国历史在史学教育中的地位提高;出现了正规的、专业的中外历史教材,历史教育日益走向近代化。(6分)原因:国门逐渐开放,西方文化传入;在西学东渐和国内近代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人极力认识世界和自我,民族意识逐渐增强;近代文化教育、近代出版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历史教育的发展。(6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汉武帝时期在太学中以五经为教学内容”“史书成为历代太学、国子学学生的必读教材”“唐代开科取士将左传等史书列入考试范围”等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2)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中晚清历史教科书的类别及对材料表格信息的横纵向比较分析作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历史教育的发展是鸦片战争后欧风美雨冲击下的产物,是中国仁人志士不断努力和国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的产物;不可忽视的是,近代文化教育、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对这一局面的出现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答案(1)表现: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较快发展,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商帮出现。(2)现象: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政策:重农抑商。(3)观点一: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论据: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商业: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的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观点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论据: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人大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海外市场拓展不够(海禁等政策使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解析第(1)问,由“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可概括出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由“苏州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可概括出市镇经济发展;由“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等可概括出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由“千里之商贾贸迁多系晋省之人”可概括出商帮出现。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的“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