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乔纳森·爱德华滋.ppt_第1页
课件:乔纳森·爱德华滋.ppt_第2页
课件:乔纳森·爱德华滋.ppt_第3页
课件:乔纳森·爱德华滋.ppt_第4页
课件:乔纳森·爱德华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onathan Edwards 乔纳森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出生: 1703年10月5日 美国康乃狄克州温莎镇 逝世: 1758年3月22日(54岁) 美国普林斯顿 职业:牧师,神学家,诗人,传教士 代表作:发怒上帝手中的罪人 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至今仍被认为是美国最出色的神学家,是十八世纪美国大觉醒运动的领导者,也同时被视为美国哲学思想的开拓者。,乔纳森爱德华滋,-,Background,十八世纪初正值理性时代和物质主义的思潮,理性至上的浪潮对教会产生了冲击,爱德华滋将属灵生命与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将对信仰的热情注入到当时僵化的正统神学系统之中,使神学真的成为教会更新的动力。,-,Birth出生,爱德华滋于1703年10月5日在美国东岸康乃狄克州的温莎镇(Windsor)出生,在十二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父母都是出身于敬虔清教徒后代的家庭:父亲是公理会的牧师;母亲是北安普敦(Northhampton)极具影响力的教牧领袖斯托达(Solomon Stoddard)牧师的女儿,他自幼在家受虔诚的宗教教育熏陶。,2019,-,4,2019,-,5,学业,1716年,进入耶鲁学院,接受严格的人文课程训练。他精通拉丁文、希腊文与希伯来文,所写的自然科学文字显示他具有罕见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论昆虫”(Of Insect)描述了蜘蛛的习性。另一篇论文讨论彩虹与颜色,表明他熟知牛顿光学 。他读过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宣称,“在书中如获至宝,其中的乐趣,远远超过那些最贪婪吝啬的搜金刮银的淘金者。”而神学方面,他对牛顿和洛克的思想特别感兴趣,也成为他日後深远的影响者。 1720年毕业,继续在校研读神学,同时受聘任纽约的一间小教会-苏格兰长老会。此间他对本体想出了一套思辩哲学,比英国哲学家柏克莱主教的想法还早。1723年1月12日,他写下立志七十条,献上自己一生为神所用。1724年毕业时,名列全班之首,应耶鲁之邀回校出任助教,因而有更多时间思想知识论的问题,探索上帝如何在人的心灵中作工。,乔纳森爱德华兹学院(Jonathan Edwards College)是耶鲁大学的12个住宿学院之一,位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高街68号。它得名于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1933年成立。其学生257人,是规模最小的学院之一。,2019,-,6,爱德华兹自述 节选 我从儿童时代起,即对我的心灵有种种顾虑;但在我遇到最后一次的改变,领受新见解与新态度之前,曾经有过两个特殊的灵性觉悟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我进大学前几年的少年时期。那时在我父亲的教会中,有一种特别的灵性奋兴。有好几个月,我大受感动,非常关心宗教和我灵魂得救的事;而且也尽量尽各种灵性的本分。每天我常私祷五次,而且花许多时间与别的男孩谈论宗教;也常与他们聚会祈祷。我心中对宗教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喜爱。心中常想到属灵的事,而且常有自以为义的快乐,我现在认为,许多人都同我当时一样,被那种情感和喜乐所骗,误以为那是神的恩典。 从儿童时期起,我心中就十分反对神的至上权一教义。这教义说神随自己的意思,拣选一些人得永生;又弃绝一些人永远灭亡,受地狱的刑罚。我一向以为这是一种可怕的教义。可是,我很记得,到了一个时候,我对神的这种至上权,和祂照自己所喜悦的去这样处置人永恒之事的公道处,似乎觉得十分满意,而且信服。可是我不能说出为何信服,有什么方法叫我心服。当时我固未曾想像到神的灵在这件事上对我有怎样非常的影响,后来许久也未曾想像到。只是到了那时,我才看得较远一些,我的理性也能够领会到这教义的公道与合理。无论如何,我的心思信服这个教义,把一切的反对和无理的追究都终止了。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关于神的至上权的教义,在我思想上有了奇妙的改变;所以我对于神愿向谁施怜悯就施怜悯,愿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的教义,从不再提出反对。此后,我对属神之事的感觉,逐渐增加,而且越发活跃起来,心中也越发感到甜蜜。一切事物都改了观;差不多每一事物好像都披上了神宁静甜美的荣耀一样。 我于一七二五年九月,在新港遘疾,当我赶路回温得索家中时,行抵北村,病剧不能前行;我卧病该地,约有三月之久,在病中,神用祂灵的奇妙影响,又来开恩看顾我。,-,2019,-,8,婚姻,1727年七月二八日,他与撒拉彼伊勒本 (Sarah Pierrepont)女士结婚,撒拉的父亲为詹姆士(James Pierrepont)牧师,是纽黑文有名的牧师,也是耶鲁大学的创建人之一。他们的儿女成群,共育有11名儿女,8女3男,是一个温暖的模范家庭,他们的婚姻也被写为爱的故事。,2019,-,9,爱德华兹的家庭和另一个非基督徒的家庭的对比。爱德华兹的家庭后来成为美国人家庭的典范。20世纪初,美国的社会学家曾经做过今天广为流传的著名的统计,选择了18世纪最 著名的两个家庭,一个是爱德华兹家庭,一个是祖克士家庭。 祖克士夫妇是无神论者,据说他们还嘲笑爱德华兹的讲道。经历了两百年之后,爱德华兹家庭出现了多少教授,律师,法官,甚至总统;而祖克士家庭出现了多少流氓、罪犯等等。这份调查有他的倾向性和歧视性。证明“上帝选民”的后代是如此蒙福,反之何等凄凉。,2019,-,10,2019,-,11,牧会,1727年,他有过一次灵性的奇异经历,认识到上帝的绝对权威和人对上帝的依靠。同年年底,应外祖父斯托达(Solomon Stoddard)牧师主理的教会之邀,在麻萨诸塞州的北安普敦出任圣公会副牧师。斯托达讲道有能力,声誉也很好,却主张半途信约(Half-Way Covenant),意即明知道某人尚未得救,却可以守圣餐,但如此一来,信与不信的界限无形中消失、混杂了,既然圣与俗彷佛一体,基督徒也就没有必要分别出来过圣洁生活,以致信徒反应淡漠,而更大多数是不冷不热。1729年,外祖父斯托达去世,他便受命为北安普敦出圣公会的主任牧师。他和当地其他的牧师,感受到教会昏睡的情形,不止信仰生活就连道德生活也松懈不堪,他因对人的灵魂极其关心,多次想改革这种情况。,2019,-,12,2019,-,13,复兴之火,爱德华兹认为上帝至高无上,人根本不能凭借出色的工作,实现自身的救赎。爱德华兹开始在教会中讲复兴的信息,提出向上帝悔改是复兴的前提。不断开始有人悔改认罪,复兴的火苗点燃了。此时的爱德华兹作为清教徒的后代,他所提倡的复兴是在理性的控制下,有条理,有节制地进行的。他改革的事奉从讲道开始,证道辞博学精深,直到1733年,其中两篇道,圣灵将神超自然之光直接照彻人心和因信称义,在信徒中引起极大回响,令他们反省自己的属灵光景。 1734年,镇上有两位年轻人死亡,但在死前因感到圣灵光照,因此痛彻悔改,开始向人见证神的恩典,然後才安然离世。因这事,爱德华滋鼓励大家多参与聚会,谈论信仰,而不要浪费生命在娱乐或闲谈中,不到几个月,他的会众有三百多人皈依基督教,呈现复兴觉醒景象,影响延及到美东各地,一个城镇一个城镇都经历复兴,是为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的滥觞。 1735年,复兴虽趋于平缓,但他更加感受到属灵的影响,他有时间详细纪录这次的运动,作神学反省,并开始著述,他在书房每天工作十三到十四个小时,是个多产的作家。他相信复兴是神的恩典,在人的身心两方面的兴奋中彰显了出来。 1737年,他将属灵复兴现象的观察和报导,写成一本书,是神奇妙工作的忠实记述(Faithful Narrative of the Surprising Work of God),同时在伦敦和波士顿出版,到1738年末,已经再印了许多版。此书被普遍传诵,为大觉醒运动作了准备。,2019,-,14,。,2019,-,15,大觉醒运动,大觉醒运动是美国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是反对宗教专制,争取信仰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大觉醒运动于1740年达到颠峰,北安普敦再度成为中心,爱德华滋也成为中心人物。他讲道的消息一传出,几十里内的工人马上放下工具,田野没有人耕作,听众常多达数千人,教堂容纳不下,都必须在户外讲道,人们成群结队来接受基督教。 1741年,他同时间要牧会还要旅行布道,在恩菲特镇(Enfield)宣讲了他最著名的道落在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这篇道极其震撼,他只是平和稳定的宣讲,而不是狂呼大叫,但圣灵大大动工,会众不能自己的懊悔哭泣,有的抱住座椅或教堂的柱子,恐怕就坠入地狱,众人皆愿全然委身於神。 对于大觉醒运动,自由派的态度,是讥笑和否定,他们保持冰冷的礼仪,枯燥的讲章,对于复兴不感兴趣;另一种则是极端派,激动情感、无秩序、无节制的吵闹,反给大觉醒带来恶名,招致反对。爱氏要两面迎战,一方面他需要为复兴的事实做神学的辩解,另一方面他却要处理对复兴运动中圣灵工作的误解。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圣灵不一样的经历,提供了神学基础并牧养的指引,使教会从固守教义却了无生气的景况中释放出来,挑战信徒看重属灵与永生的事,并以追求神圣的美善为人生最大的快乐。,The Great Awakening,2019,-,16,大觉醒运动,18世纪席卷整个美国新英格兰的大觉醒运动是一场基督教复兴运动,它对虔诚的强调同启蒙运动对理性的强调一样,对美国革命和美国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美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爱德华兹积极投身于这场运动,成为大觉醒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大觉醒时代正是美利坚民族和国家主义形成的年代,巡回传教士们在各个殖民地宣讲同样的福音,宗教认同感帮助形成民族认同感。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千禧年王国一定会建立在美洲大地上,爱德华兹是这样说的:“这个新世界这时被发现大概是因为,上帝在地球上的教会新的和最光荣的状态可以在这里开始;当上帝创造新天地的时候,他可以在这里开始一个精神方面的新世界。” 在大觉醒运动中,爱德华兹和民众都更深刻地意识到殖民地经验的重要性,在宗教上觉醒的民众对自身的政治身份也经历了深刻的“觉醒”,难怪清教专家佩里米勒把“大觉醒”运动叫做“荒野开始接管对清教任务的目标的定义工作”。 它是美洲荒野觉醒的转折点,从此以后,美洲的政治生活日益本土化和世俗化。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候,满怀爱国主义激情的人们不难发现,他们体验的政治热情正是他们的父辈所经历的宗教热情的逻辑结果和自然延续。,2019,-,17,2019,-,18,逝世,1750年六月二十二日,北安普敦圣公会以二百三十票对二十三票,通过辞退爱德华滋牧师。这并不是偶然的事件,他先前谴责半途信约,决定只有真正清楚重生得救,而有良好品德的人,才可以有资格领受圣餐。使得有些放纵的青年受到指责,家长认为有失体面,反对他的人,就乘机煽动,造成教会辞退忠心服事24年的牧师。其後他转往另一小镇的教会,专事向印地安人传福音。 1757年,他应普林斯顿大学之聘,出任校长,1758年一月到任,时值普林斯顿爆发天花瘟疫,他因注射疫苗而不幸染病,於3月22日与世长辞。,2019,-,19,2019,-,20,Jonathan Edwards,Edwards Thoughts Edwards Works Others,-,思想: 他着意高举神的至高主权、人的原罪和败坏、神的恩典和荣耀。他认为上帝有绝对的主权,提出“上帝的恩典决定一切”;并深信人无法靠著自己的行为得救,因人性在堕落後为绝对的败坏;而人之所以能免於走向地狱的深渊,全是因神的恩典和怜悯紧紧抓住了人。 他重视真理的知识,但也同时看重宗教经验。他受洛克的的经验主义影响,但却认为洛克有关经验的理论过於贫乏,而提出“心灵感觉”(超自然力量在人心中引发的经验),一旦被圣灵苏醒,便能感悟上帝的荣耀与美善,令他的经验形成有所不同,也就是影响了他的世界观。 他深信一个真正得救的人,内里有圣灵的临在作印记,他外在的生活行为一定会反映他内在生命的真实。他是一个律己甚严的人,然而他的自律是出於一种向往,一种分享上帝优美的圣洁渴求,这也是他在著述中所强调宗教情感的重要性。,-,Jonathan Edwards masterpieces: The Freedom of the Will 论自由意志 The Great Doctrine of Original Sin Defended 伟大基督教教义的原罪说辩 The Nature of True Virtue 论真美德的性质 Personal Narrative 自述 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这篇讲章是在1741年7月8日在康涅狄格州的恩菲尔德城宣讲的。当时,由卫理公会的创办人George Whitfield点燃的复兴之火已烧遍了新英格兰地区。但恩菲尔德城这个最邪恶的地方却丝毫不为所动。一群牧师因此召集了一次下午特别崇拜,邀请乔纳森爱德华滋作聚会的讲员。当牧师们进入会场时,全都被会众的轻浮态度吓了一跳。这些人看上去又无知又自负,根本不检点自己的举止行为。爱德华滋布道时,没有用任何手势,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把左手肘搁在讲台上,左手拿着讲章。他布道的经文是申命记三十二章35节他们失脚的时候近了。也许从来没有任何布道产生过这种效果。他不时被会众中爆发出的大喊大叫所打断。男男女女,一群一群站起来,在地板上打滚,他们的哭喊有时甚至把讲员的声音都淹没了。据说有些人紧紧抱住教堂的柱子和栏杆,显然是在那一刻感到他们的脚正在滑跌,他们正往地狱沉落。整个屋子里哭声震天,哭者痛感自己处于失丧之中,向上帝呼求怜悯。整整一夜恩菲尔德城如同大敌当前,几乎每一幢房子里都能听见人们的呼喊,求上帝拯救他们。,-,Calvinism(加尔文主义) 加尔文主义是法国著名宗教改革家、神学家约翰加尔文毕生的许多主张的统称,在不同的讨论中有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的神学论述习惯当 中,加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指“救赎预定论”和“救恩独作说”。加尔文支持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主张人类不能透过正义的行为获得救赎、恢复逐渐被天主教所遗弃的奥古斯丁学说“救恩独作说”、反对逐渐成为天主教神学主流的“神人合作说”,因此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命名为“归正宗”或“改革宗”,发展出来的神学称为归正神学。,-,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是基督教大觉醒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循道宗的共同创始人。怀特腓德1714年12月16日生于英国格洛斯特(Gloucester),12岁时已表现出演说及表演的天赋。1732年进入牛津大学的彭布罗克学院,在大学时悔改信耶稣基督。1738年抵达美国佐治亚州,在各殖民据点巡回布道、提供民生补给品。同年回到英格兰,为他在佐治亚州创立的孤儿院募款。1748年返抵伦敦,解决英国循道派的内部纷争,并向贵族传福音。1750年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