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我园小、中、大班幼儿道德判断特点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题目:关于我园小、中、大班幼儿道德判断特点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题目:关于我园小、中、大班幼儿道德判断特点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题目:关于我园小、中、大班幼儿道德判断特点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题目:关于我园小、中、大班幼儿道德判断特点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园小、中、大班幼儿道德判断特点的调查报告摘要:道德判断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是非标准和行为准则,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使相应的道德具有自觉性。本文通过参照奈森所设计的四个小故事,对我园小、中、大班幼儿进行道德判断的调查,并为我园的德育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关键词: 道德判断 幼儿 调查报告一、问题提出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实施,我园幼儿的独生子女比例占到了97.8%,同时他们的教育引起家庭、社会更多的关注。近些年来,对独生子女及其家庭进行的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孩子智力发展水平和身体状况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则不容乐观。幼儿的品德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幼儿期,是儿童产生参加社会生活愿望,并形成最初个体倾向的时期。幼儿可塑性强,容易受具体形象感染,养成各种习惯。陶行知先生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在6岁以前可以培养成功,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因此,幼儿期是实施教育的良好时期。了解幼儿的道德观念及其发展规律,能为品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其有效性。 道德判断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是非标准和行为准则,作出正确判断,才能使相应的道德具有自觉性。没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很难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 道德判断的研究始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用讲故事的方式,与不同年龄的幼儿讨论行为的是非善恶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故事是:有一个男孩,趁母亲不在想偷取橱窗里的果酱而打破了一只杯子,另一个男孩则在去饭厅吃饭时无意中打碎了十五个杯子。请幼儿回答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皮亚杰发现:6岁以下的幼儿认为第二位男孩的过失重,因为他打碎了较多的杯子。由此皮亚杰认为年龄较小的幼儿在道德判断中忽略了行动者的意图,只是简单地以行动的结果为依据作出判断。 奈森则以三岁幼儿为对象进行了一个关于主角将球丢向玩伴的有趣的实验,其中行动者的动机有好的与不好的,后果也有好的与不好的。其结果是三岁的幼儿确定认为有好结果的行动者是比有坏结果的行动好,而最有趣的发现是不论行动的结果究竟如何,有好意图的行动者常被认为比怀有想伤害之意图者的要好。以上是国外心理学家工作者在关于年幼儿童在道德判断中是否会考虑行动者意图方面的研究。而本次调查我园小、中、大班幼儿道德判断的特点是为我园德育教育提供心理依据。 二、研究方法 1、材料与研究程序采用临床情境访谈法,参照奈森设计的故事,编制了4个小故事并用情境表演的形式呈现给幼儿。故事来源我园小(3)班的一次晨间活动(玩滑梯)。场景设置在我园的大型玩具旁(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的情况下)有三位幼儿雷雷、萱萱(行走有一定困难)、彤彤。 故事一:萱萱站在弯道滑梯那儿,真想滑下去,可又有点害怕,彤彤见了决定去帮萱萱,于是拉起萱萱的小手一起往下滑,可结果把萱萱的脚给弄疼了,萱萱伤心的哭了起来。 故事二:萱萱站在弯道滑梯那儿,真想滑下去,可又有点害怕,彤彤见了决定去帮萱萱,于是拉起萱萱的小手一起往下滑,结果他们俩高高兴兴的滑了下来。故事三:萱萱站在弯道滑梯那儿,真想滑下去,可又有点害怕,雷雷见了决定去帮萱萱,于是拉起萱萱的小手一起往下滑,可结果把萱萱的脚给弄疼了,萱萱伤心的哭了起来。 故事四:萱萱站在弯道滑梯那儿,真想滑下去,可又有点害怕,雷雷见了决定去帮萱萱,于是拉起萱萱的小手一起往下滑,结果他们俩高高兴兴的滑了下来。为考察幼儿判断的稳定性,以及对不同情绪反应的差异性,又将4个故事随机组合成6组故事:A、B、C、D、E、F。随机组合情况如下:A(1,2)、B(3,4)、C(1,3)、D(2,4)、E(1,4)、F(2,3)。F组故事的道德问题情境最简单,好意图的行动者拥有好的结果,坏意图的行动者拥有坏的结果,以考察幼儿基本道德判断的能力;E组故事的道德问题情境最复杂,好意图的行动者拥有坏的行动结果,坏意图的行动者拥有好的行动结果,这组故事对幼儿的道德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余4组故事难度相当,处于居中水平,A组故事和B组故事中的行动者均有相同意图,但导致的行为结果不同;C组故事和D组故事中的行动者意图不同,但导致的行为结果相同。 经预测发现:(1)、通过单纯的情境表演幼儿不能了解其行动者的意图。(2)、由于F组故事15名被试均作出“故意打人者不对”的判断,因此,这组故事将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3)、小、中班的幼儿不能理解E组故事,故该组故事在正式调查中只对大班幼儿施测。为便于幼儿理解,运用故事与情境表演想结合的方式,六组故事以随机顺序呈现,每看完一个故事,主试即要求被试回忆出整个故事内容,并纠正错误。访谈时要求幼儿回答:A、两个故事中的行动者谁对谁错;B、谁应受更大惩罚,并写成书面材料供分析。2、被试被试为小、中、大三个年级组,其中小班组25人(男15人,女10人);中班组25人(男12人,女13人);大班组30人(男15人,女15人)。3、结果处理采用内容分析法处理个案,将被试的答案分类,并统计每类理由出现的频率。三、结果1、F组故事,所有的80名被试均做出“故意打人者不对”的判断,故不细述。组别年级组A组B组C组D组E组合 计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小班05050514/1(5%)19(95%)中班14233250/11(55%)9(45%)大班143250503217(68%)8(32)2 其余5组故事,被试判断结果见表1。表1 在不同故事中被试是否考虑行动者意图的人次从表1可知,对A组故事,小班幼儿均未意识到应对“好意图但却得到坏结果的行动者给予较轻的惩罚”,他们只是简单地从行为的结果作出判断,但已有个别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在作出道德判断时考虑到行动者的意图。对于B组故事,小班幼儿均未意识到应对“存心做坏事却得到好结果的行动者给予一定的惩罚”,有个别中班幼儿和大多数大班幼儿在作出道德判断时考虑到行动者的意图。对于C组故事,小班幼儿均未意识到应对“有好意图但却得到坏结果的行动者给予较轻的惩罚”,半数以上的中班幼儿和全部的大班幼儿在作出道德判断时考虑到行动者的意图。对于D组故事,中班和大班组幼儿均认为“应给予存心做坏事的行动者以更重的惩罚”,有个别小班幼儿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对于最复杂的E组故事,大多数大班幼儿在道德判断中意识到了行动者的意图。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故事组不同,能考虑到行动者意图的幼儿人数也不同。按照A、B、C顺序,能够根据意图进行道德判断的幼儿人数逐渐增多,说明此四组故事对于幼儿的道德判断能力的要求是相同。3、幼儿道德判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表 2 男、女幼儿道德判断情况表年级组性别小班中班大班是否是否是否男1145796女01076105表2 中数字表示在道德判断中“是”或“否”考虑到行动者意图的被试人数。表3男、女幼儿道德判断情况对比检验表是否差异男1527420.4899.27无显著差异女172138324880经卡方检验发现男女幼儿在道德判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四、分析与讨论本实验所有被试对F组故事均作出“故意者不对”的判断,表明小、中、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 E组故事问题情境与皮亚杰设计的问题情境在行动者的意图方面相似,不同在于“有意的”和“无意的”行动者对于受害者的损伤程度一样大。本调查发现,在此种情况下,已有一半的中班幼儿和全部的大班幼儿在作出道德判断是考虑到了行动者的意图。但通过分析访谈记录可知,幼儿在作出道德判断时倾向于将好意图的行动者的损人程度想象的较轻。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道德判断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能对简单的问题情境(如F)作出判断,到能意识意图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又到能理解复杂故事的问题情境(如E),显示了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连续性。 本次调查发现年幼儿童比年长儿童更看中结果而不看中意图,从小班到大班,在道德判断中能考虑到行动者意图的人数明显增多,随着故事情境的变化,在道德判断中能考虑的行动者意图的人数也不尽相同,说明不同的故事情境对于幼儿的道德判断存在影响。最后,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他们在作出道德判断时一般是倾向于行动者的结果出发,但变换故事情境后,幼儿还是能够考虑到行动者的意图,特别是当故事组中的灵位行动者均为坏意图时,幼儿更容易意识到他们的意图。五、结论与启示1、我园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已获得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2、我园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在道德判断中不存在性别差异;3、我园幼儿从中班开始能在道德判断中意识到行动者的意图;4、我园幼儿的道德判断易受情绪和暗示的影响。针对我园幼儿道德判断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以下几点启示:1、 加强师德修养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儿童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幼儿,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2、确立幼儿德育内容在选择德育内容时,应依据幼儿园指导纲要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尽量使德育内容具有层次性、系列性、先进性。例如:在开展“爱”的主题活动中,在小班段可以引导幼儿爱自己、爱父母、长辈及老师;在中班段引导幼儿爱同伴、爱集体、爱周围的人(指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大班段引导幼儿爱家乡、爱祖国。3、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工作我们认为幼儿园德育,并不只是在开设专门课程中才能进行,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如:在游戏中教师根据游戏内容,对幼儿提出相应的幼儿品德方面的要求,游戏结束时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从而使幼儿在行为动机、行为准则、相互关系、角色责任等方面受到生动的教育。又如:在活动中幼儿难免会发生争吵、打架的想象,我们可以采用随机渗透方法,通过让幼儿面对事实,用自己已有的是非观念来评价它,最后由老师来归纳和说明。这样,既可为教师赢得时间,又可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从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这样将德育教育贯穿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整个过程之中,贯穿在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之中。 (2)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符合幼儿的主题活动。(3)开展家园同步教育,将德育延伸到家庭。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与他们父母的道德修养、家庭等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其因此要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活动的有机统一、三结合教育网络,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