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docx_第1页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docx_第2页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docx_第3页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docx_第4页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前时期一、选择题1.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A.农作物种植 B.聚落 C.城市的出现 D.磨制工具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4.中国人习惯自称是“炎黄子孙”,如今炎黄子孙已经遍布海内外,“炎黄”指的是传说中我们中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那么以下不是“炎黄”二帝的贡献的是( ) A.尝百草发明医药B.发明宫室、车马C.令下属官员发明了文字D.发明了铁制农具5.我国古代“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狩猎文明B.游牧文明C.农耕文明D.工业文明6.若以“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的证据来源应该是(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7.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下列内容与半坡居民相符的是( )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水稻 住半地穴式房子 制作彩陶 A.B.C.D.8.一位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画。其中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A.会用火烧烤食物 B.种植水稻等农作物C.建造干栏式房屋 D.饲养猪、狗等牲畜9.生产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早期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B.C.D.10.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下面两幅图片所示文物是这个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猪纹陶器。据此判断,当时在这里生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1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关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依然处于原始社会状态B.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C.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D.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1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可以佐证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种植水稻B.铸造青铜器C.烧制彩陶D.会使用火13.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 A.“女娲造人”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C.电影建军大业D.小说三国演义14.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 A.会使用火 B.依靠采集生活 C.会人工取火 D.会制造石器工具15.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以农耕为特征的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下列图片中,代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骨耜 B.铁农具 C.曲辕犁 D.筒车16.“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会制造石器会种植粟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B.C.D.17.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18.“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会制造石器 会种植粟 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B.C.D.1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最早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B.黄帝部落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20.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 A.女娲B.炎帝C.黄帝D.大禹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国的古人类中有哪些使用打制石器?图7中所示的劳动工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些工具的使用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书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9所反映的发明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由谁对这项发明进行了技术改进? 22.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他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实施耕种。他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材料二:他全身心的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治水有功,舜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了他。材料三: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他继位后扩大了哪一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3)两则材料中继承人的产生办法被称为什么制度? (4)材料三中记述了大禹采用哪种治水方法取得了成功? (5)大禹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华夏之祖】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材料二:黄帝陵(如图)【民主政治】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五帝本纪【杰出首领】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4)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北方原始农耕文化”,结合课本所学,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五六千年,北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居住着半地穴房子,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并且开始种植蔬菜,体现了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文化。C项符合题意;元煤人遗址发现于云南元谋县,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云南在南方。A项不合题意;北京人遗址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过着群居生活,靠打猎和采摘生活,还没有农耕。B项不合题意;河姆渡遗址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七干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不属于黄河流域北方,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还需掌握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可用列表法进行归纳。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原始居民生活的时期城市还没有出现,奴隶社会才开始出现城市,C项不正确,符合题意;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出现了聚落,使用磨制石器等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出现,ABD三项是原始农业出现的标志,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城市的出现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城市。3.【答案】B 【解析】【分析】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涿鹿之战。涿鹿之战以后,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涿鹿之战的交战双方和结果。4.【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早使用铁制农具是在春秋时期。至迟春秋中期,我国就发明了冶铁技术,并且很快获得了重大进展,从而为铁制农具的出现和推广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当时,最早生产和使用铁制农具的是齐国,D项不是炎黄二帝的贡献,AB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铁制农具出现的时间。本题难度适中。5.【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神农教种五谷,这属于农业,因为种五谷要耕地,所以叫农耕。养蚕缫丝,是农业中的副业,也属于农耕的范畴。所以题中所说的传说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业文明。ABD三项均与“播种”“养蚕缫丝”等农业无关;C项农耕文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6.【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掘是对古代的遗迹和遗物,进行科学的研究,是进行原始人类研究的科学依据。ABC项不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不能成为研究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的证据来源。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考古发掘是研究远古历史的第一手资料。7.【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北方气候阴冷干燥,住半地穴式房子,生活用具最具特色的是彩陶,选项符合题意;而选项种植水稻,是河姆渡居民的农作物,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本题难度适中。8.【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的生活年代是距今7020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他们能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生活;他们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用火取暖,烧烤食物,A项符合题意;但他们不会种植水稻,蒸煮米饭;不会建造干栏式房屋;饲养猪、狗等牲畜。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适中。学生还需掌握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使用的工具,由于北京人的工具太简单,为了生存,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9.【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铁犁铧的使用是从春秋时期开始,它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的铜器,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开始出现。按时间顺序排列,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要注意识记生产工具开始使用的时间,注意准确识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影响等知识点。本题难度适中。10.【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浙江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猪纹陶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会制造黑色陶器。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学生需掌握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年代、使用工具、使用的陶器等,他们会种植粮食作物水稻。11.【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属于父系氏族社会,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需掌握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生活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2.【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可以得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和照明防寒。故D项符合题意;A项种植水稻的人类是河姆渡原始居民;B项铸造青铜器开始于夏朝;C项烧制彩陶的人类是半坡原始居民;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适中。学生还需掌握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使用的工具,由于北京人的工具太简单,为了生存,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13.【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料一般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即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是最有史学价值、最可靠的材料,如遗迹、遗物等;文献史料中属于第二手史料的居多,即回忆录、传说、历史小说、电影等史料,这种史料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考证。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属于第一手史料,是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属于第二手史料。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学生需掌握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年代、使用工具、使用的陶器等,他们会种植粮食作物水稻。14.【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按题目要求应选择“不能证明”北京人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使用人工取火,因此C项“会人工取火”是北京人考古发现不能证明的。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适中。学生还需掌握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使用的工具,由于北京人的工具太简单,为了生存,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15.【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处于原始社会农耕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处于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是磨制工具骨耜。B项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生产工具;C项和D项是唐朝时期产生的生产工具。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需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居住房屋、使用的陶器等,可用列表法进行归纳。16.【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制作石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选项符合题意;而会种植粟,是半坡居民;选项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可排除选项;因此只有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适中。学生还需掌握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使用的工具,由于北京人的工具太简单,为了生存,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1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稻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在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住干栏式房屋,主要种植水稻,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居民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了水稻、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粟。18.【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可以判断,北京人会制造石器,猎捕野兽,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正确,A项符合题意;结合课本所学,半坡原始居民会种植粟;不正确,CD两项不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北京人的面貌特征。不正确。B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19.【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有石刀、石斧等。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大量的粟粒。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半坡居民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了水稻、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粟。20.【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依据题干关键词“轩辕”可知,孙中山赞扬的是黄帝。传说中的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黄帝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学生还需掌握黄帝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二、材料分析题21.【答案】(1)北京人;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2)由使用龟甲、石刻到竹简、丝帛再到使用纸张的演变过程。西汉;蔡伦。 【解析】【分析】(1)在发现的早期人类中,能直立行走、已经懂得使用打制石器的原始人类是北京人。观察图片7可知,上面这些工具都是铁制农具。它们是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范围得到扩大。(2)图片8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由使用龟甲、石刻到竹简、丝帛再到使用纸张的演变过程。图9的技术最早出现在西汉,我国西汉时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状况、铁制农具的出现、我国文字的演变和古代的四大发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本题难度适中。22.【答案】(1)尧(2)禹;大禹;夏后氏。(3)禅让制。(4)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5)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尧鼓励人民开垦农田,适时耕种。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德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因此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尧。(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他继位后,扩大了夏侯氏的势力和影响。因此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禹;他被后人尊称大禹;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的势力和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4)根据材料三“通大川凿龙门疏三江五湖”,可知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的治水方法取得了成功。(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大禹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有: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故答案为:(1)尧。(2)禹;大禹;夏后氏。(3)禅让制。(4)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5)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和大禹治水的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需掌握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禹是传说中的“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