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影响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影响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影响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影响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影响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影响”社会调查报 告 书题 目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姓 名 应用心理 学 院 健康科学学院 组 别 学 号 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思政部 2016年5月武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绩评定表2015 20 16 学年第 2 学期 健康科学 学院(系) 应用心理 专业 2015 级 实践时间2016年 3 月 20 日 2016 年 5 月 12 日实践主题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实践形式社会调查 “三下乡” 实践地点/单位武汉体育学院实践成果:(包括实践征文、调研报告、论文等, A4打印附后)小组成员姓名学号成绩肖俊廷1506080026董兆阳1506080012朱世杰1506080018刘子言1506080019高伟斌1506080025骆飞1506080017宁俊杰1515120020小组分工合作情况:肖俊廷、董兆阳负责收集相关资料 刘子言编写引言 高伟斌整合数据 骆飞、宁俊杰负责分析数据 朱世杰负责根据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最后小组成员一起书写报告汇总、录入信息(备注:以个人形式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无需填写本栏)指导教师意见评分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调研实践报告导言: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人口老龄化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关系的变化,将深刻影响经济增长色潜在动力。人口老龄化的效应是改变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作为非劳动力的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这是人类的人类资源结构的一种重大改变,而这种改变必然对应着经济资源配置关系的改变,即国民收入格局的改变。由此决定了,人口老龄化必然具有深刻多方面的经济效应。一、我国老龄化高速发展的原因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与全球这时期的“婴儿热”一样,结婚、生育出现高潮,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7个,出生率最高的年份 超过40,这些婴儿在60年后陆续在各个年龄段形成人口高峰,最终进入老年期。2、死亡率急剧下降,平均寿命迅速上升解放前,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建国后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平均期望寿命在短短的10多年间提高到近60岁,每年增加1岁多。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婴儿和儿童,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0左右急剧下降至两位数,这就使得50至60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更为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在我们庆贺社会发展、健康长寿的同时,也将迎来本世纪的银发高峰。3、成功的计划生育工作缩减了总人口计划生育在改革开放后成功的实施,50年代至60年代出生的人口基本不变,而后来的人口急剧减少,使得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总人口数量增长缓慢却使老龄化的过程突出起来,更加引人注目。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人,2014年将达到2亿人,2026年将达到3亿人,2037年超过4亿人,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亿-4亿人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2、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3、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4、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三、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不仅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少,同时导致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而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降低了新增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当劳动力新增数量地狱退出数量、新增速度慢于退出速度时,劳动力市场上年轻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必然使得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虽然年长生产力的经验积累比较丰富,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但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来说,生产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者体力的好坏,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老年劳动者在体力上、精力上都远远不及年轻人。这样一来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严重制约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年长劳动力的技能更新相对较慢,不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的行业,新的职业和新的工种将不断涌现,社会分工将更加复杂和频繁,而这些都要求劳动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新的知识技术结构,显然中老年劳动力过多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老化,特别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老化,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将提高人口赡养比率,2005年10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到了2050年只要1.7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个老人。这就意味着在不降低养老保障待遇标准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人均养老保障负担将一直不断加重。虽然养老保障成本由不同的责任主体所承担,但是人口老龄化提高养老保障成本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且这些最终都会转化为劳动力成本。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又会对产业竞争能力带来不利影响。现如今我国不少产业部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了很大加强,近年来,我国各类产品的出口仍然以较快速度增长。但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比较优势归根到底来源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实际上,劳动力成本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养老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税费。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对我国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造成冲击,从而阻碍我国经济发展。3、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趋于老化,年长劳动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创新精神不足,不能适应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职业的转换和必要的调动,不利于企业的改革创新。而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的行业、新的职业和新的公众将不断涌现,传统的产业和行业逐渐衰退消失,社会分工将更加细致和频繁,劳动者变换职业的速度更快,老化的劳动力对职业变动的适应能力较差,较难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不仅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不利于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老年人作为一个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由于生理、心理、经济情况等特征的特殊性而产生消费的特殊性。老年人口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有其自身需求和消费的特点,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的需求和消费特点对市场和产业结构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使原有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再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需要,从客观上要求由老年市场需求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所有满足老年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人口老龄化又从多方面影响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为老年人口群体消费服务的产业迅速崛起。4、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赡养率提高所带来的直接影响。由于人口生育率和增长率的下降,我国赡养年龄人口相对于工作年龄人口的比率即人口赡养率相应地不断上升。赡养率的提高还体现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计划中,参保的退休职工相对于在职职工的赡养率的不断上升。每负担一位退休职工的在职职工人数,在20多年中缩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城市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的影响。退休人数急剧增加,医疗总费用增加;在职人员趋于减少,缴费者人数相应减少;退休后平均期望寿命提高,享受医保的时间相应延长;退休人员的平均医疗费用高于在职职工,高龄老年人口高于低龄老年人口;需要护理的病人增加,护理费用大幅度上升。4、 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1、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更需要保持较快而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可以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社会负担较轻的人口“红利期”这一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将经济总量这一蛋糕做大,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进行储备。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集中到一点是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壮大经济实力,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来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从2l世纪开始,中国经济将快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现在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l世纪30年代,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0以上,虽然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但是相当长时间内劳动力资源仍然比较充足。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时就面对人口老龄化,将有限的财富即要用于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要顾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困难重重。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国家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投放到老年保障及福利事业上,现在的年轻一代及准老年一代才会有更大的能力投入当前和未来社会的养老准备,家庭养老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从而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优先发展经济还有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提高社会伦理道德和文明程度,所谓“衣食足,知礼仪”。2、注重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需求不仅是具体的物质与实际服务上的需求,也存在精神上需求,如避免孤独感、保持与人的交流、情感上的慰藉等,为此,社会也应对此有所作为,如发展一些适合老年人休闲旅游等项目。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认为,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家庭养老仍然是目前养老的最主要方式,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也保持了社会安定,为老年人生活带来了幸福和欢乐,因此,今后一个时期仍强调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指的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对患病老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等,范围很广,责任很重。从现在开始,大多数家庭承担抚养几个老人的责任落到独生子女身上。人到老年后,地缘文化观念更加浓厚,左邻右舍的情感维系更为重要,老年人一般都十分乐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因此,加快社区养老服务,是实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最佳结合。社区养老服务就近就便,与子女不分离,与街坊邻里又互敬互助,是符合中国实际的。逐步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物业管理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以及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或患病老人服务的互助队伍,使老年人需求基本得到兑现。3、建立尊敬老人的社会公德在今天老年人不断增多,社会物质财富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家庭养老仍肩负着历史重任的中国社会,弘扬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尤显重要。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倡导敬老助老社会风气同切实落实老年法律法规、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社会。强调通过经济、法律、法规、行政等多方面手段解决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是必要的,但是这些手段并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建立良好社会公德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4、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养老问题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老有所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包括精神慰藉)。从经济保障方面来看,我国城乡供养模式呈相反的态势:城市老人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则以家庭养老为主;从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来看,我国无论城乡仍主要由家庭承担,与家人共同生活,便于子女供养、照料老人,也是我国老年人比较认同的生活方式。另外我国人口寿命的延长,一方面,使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家庭内的代际数将相应增加;另一方面,伴随父母年龄的提高,子女的年龄也在相应提高,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局面产生,家庭供养能力会有所下降。所有这些转变无疑都会对家庭养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功能,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满足日益增强的社会养老需求,是人口老龄化提出的一个现实要求。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社会养老的发展同样面I临较多的制约因素,如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低、缺乏系统的老年服务体系、养老设施严重不足、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偏低等,社会养老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作为家庭养老的一个补充。随着老年人口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应充分研究老年人口市场需求特征,加速发展老龄产业。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以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实现老龄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发挥推动老龄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把握老龄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寻求老龄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正确处理老龄产业赢利与公益性的关系。老年人口消费带有一定的稳固性,其商品和服务带有一定的稳固性和不可替代性。老人的消费方式大多为温饱型和舒适型,商品价格为节俭型和中低档型,购买商品为理智型和实惠型。随着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消费市场将成为潜力极大的市场。由于市场日益成熟,市场逐步细分,老年人特定的需求必将形成愈来愈鲜明的老年特定市场,并以此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和成熟。老龄产业可分为以下8个领域:一是卫生保健服务业,如生产特定药品、医疗器具、延缓衰老保健品等;二是家政服务业,如必要的家庭护理、居室的修缮、临终关怀等:三是日常用品制造业,如老人服装、防滑器具、老人交通工具等:四是人寿保险业,如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养老投资连接保险、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特定保险等;五是旅游娱乐业,如旅游服务与陪同、老年棋牌、运动、曲艺等:六是房地产业,如老年公寓、托老所、专科护理机构等:七是老年教育产业,如老年学校、老年职业培训、老年职业介绍等;八是咨询服务业,如心理咨询、婚姻介绍等。为扶持老龄产业的发展,要发动全社会兴办,应简化项目立项和审批手续,实行优惠的税费减免政策。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老龄产业发展资金,发展多元投资主体,鼓励社会捐助,鼓励社区自办经济实体,多种形式创办老年服务机构。另外,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启用闲置的社会设施进行再利用,招募社会志愿者扩充老龄产业的人力资源。在老龄产业的一些领域,带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不应把获取利润最大化作为兴办产业的唯一目的,收费要合理,要适应老人及供养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坚持服务第一,坚持薄利多销,坚持长期办下去,使老龄产业健康发展。5、合理配置和利用劳动力资源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老年型地区可以为年轻型和成年型地区提供老年智力人才和解决老龄问题的经验,年轻型和成年型地区可以为老年型地区输送劳动力以填补其“年轻人赤字”,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机会,特别是加强对年长劳动力的培训,加快其知识更新,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为老年人口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同时,老年人所拥有的娴熟技术以及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更是日积月累、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尽管精力上可能不如年轻人,但相对年轻人来讲,老年人才工作报酬要求比较合理,工作经验丰富,一上手就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稳定性更高。让一部分力所能及的老人重返职场,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所面临的压力,还有利于解决老年人“空巢综合症”等心理问题。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可从降低劳动供给和提高劳动力需求及就业制度的创新三方面入手。降低劳动供给的对策之一是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从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中国劳动力数量将持续增长,只有继续推行现行的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才能逐步减缓人口增长态势,尽早实现劳动力供需的基本平衡。在增加劳动力需求方面,要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既要有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政策的配合,也要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形式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在就业制度创新方面,要致力于促进劳动力流动和自主择业,建立市场化的就业制度,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社会应建立满足老人再工作的机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退休的老年人拥有良好健康状况的时间也相对延长。为此,退休后的再工作成为一些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的再工作,既可为社会继续创造价值,同时也能为社会降低养老负担。6、加强政府的作用(1)建立灵活的退休机制由于中国公民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人均寿命在延长,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年限都在不断增强和延长,今天70岁老人的工作能力甚至比30年前55岁中年人的工作能力还要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适当地提高退休年龄,减轻全社会养老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扩大劳动力的供给。推迟退休机制,还可以增加社会的平均幸福水平,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工作不仅是创造收入的方式,也是一个人健康快乐生活的组成部分。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刀切地提高退休年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灵活的退休机制,让那些有工作能力的退休者选择晚退休或者不退休。(2)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尽快建立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