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行政法学.doc_第1页
宪法学行政法学.doc_第2页
宪法学行政法学.doc_第3页
宪法学行政法学.doc_第4页
宪法学行政法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学辨析:行宪政必有宪法,有宪法必有宪政。答案:如果本题中的宪法是指宪法文本,即成文宪法,那么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一些宪政国家并没有成文宪法,但这并不妨害其建成宪政先进国家,如英国。而一些独裁专制国家虽然没有建成宪政,但却有一部冠冕堂皇的成文宪法,如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 但是,如果认为宪法不局限于文本,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法,不仅和普通法律一样具有实际效力,而且控制着普通法律的意义和解释,是衡量法律或立法行为合宪性的标尺。那么,宪法和宪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宪法和宪政不可分割,有宪法必有宪政,有宪政必有宪法,无宪政必无宪法,无宪法必无宪政。在所谓“有宪法而无宪政”的国家里,宪法其实配不上“法”的称号。请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的基本内容。答案:在经典宪政理论中,权利可以分为自由权和平等权两类。自由权是每个人都生来具有某些自由或权利,这些权利并不是绝对不可被剥夺,但这些权利的剥夺必须具备正当理由(实质意义上的“正当程序”)并符合“法律的正当程序”(程序意义上的“正当程序”)。平等权则是指人对上述权利的享受必须是平等的。自由权的考虑焦点是享有该权利的主体以及个人享有这种权利对社会或国家的积极与消极意义;平等权考虑的则主要是比较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区别或差异,并探讨这种差异是否合理。应当说,平等权并不是自由权以外一种“额外”的权利,而是权利的一种保障形式,用以反对政府或立法机关的不合理的归类管理(例如,按照户口分配不同比例的选举权就是一种不合理的归类管理)。对于平等权,应当认为:(1)平等权有积极的平等权和消极的平等权之分。消极的平等权是指个人的平等权不受国家或其他组织的侵犯,积极的平等权是指个人有向国家或他人争取获得平等对待的正面能力。(2)在机会平等和实质平等之间,宪法要求限于机会平等,即仅要求个人获得平等机会去实现目标,不要求个人最后获得同样的标的。(3)程序性平等和实体性平等。程序性平等是指法律适用的平等,实体性平等是指法律的内容还必须平等。宪法中的平等是指实体性平等,而程序性平等主要是行政法的内容。实体性平等包括两方面:法律在文字上的平等(表面平等)和法律在效果上的平等(事实平等)。我国宪法上平等权的含义和种类。答案: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等级特权的斗争中提出来的,并在取得政权后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我国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首先明确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的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这一宪法原则既包括司法平等,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又包括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就广义而言,我国公民的平等权还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评析:平等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对平等权真是青睐有加。不过,平等权的含义在不同教科书中略有不同。“平等权”的基本内容,我参考的是张千帆老师的宪法学导论,“平等权的含义和种类”参考的是周叶中主编的宪法(第1版),该部分作者是王磊老师。大家可以发现两位老师对平等权的认识的角度有所不同,考试时选用其中一种就可以,不过据说近年来命题的是王磊老师,呵呵。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答案: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我国选举制度具有如下基本原则: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就享有选举权的主体范围而言的,其含义在于,具有一国国籍,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平等选举,是指凡选民在权利和地位上平等,每人在每次选举中只有一次投票权,并且每票的价值相等。在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是代表机关民主性的前提,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含义是每个年满18周岁并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都享有参加选举的权利;每个公民在每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个选民所投选票的效力是等同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相统一。同时,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具有相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选民投票效力不平等。代表名额不是按相同人口的原则分配,在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每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第二,对少数民族予以特殊照顾。第三,军队代表情况特殊。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4、无记名投票原则。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5、差额选举原则。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6、选举权利保障原则。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另外,选举法还规定了国家对破坏选举的制裁。这一规定是选举法对选民和代表行使选举权的具体和直接的保障。另外,我国其他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来保障选民及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刑法对破坏选举的行为作了专条规定。谈谈我国新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的意义。答案:人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同时又为宪法所认可和保障的权利。一般认为人权既包括近代宪法上的“市民的和政治的权利”,也包括现代宪法上的“经济性的和社会性的权利”,与宪法权利是同义语。一般来说,宪法不仅意味着对国家权力进行一定的授权,赋予其统治的正统性,更主要地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因此,虽然有关国家机关的组织规范不可或缺,但这并不是宪法的核心,人权规范才是宪法的基本规范,各种组织规范的存在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于人权规范。而自从近代社会以来,国家作为公权力的独占性承担者,一直被假定为人权的侵害主体。事实也证明,国家权力如果没有宪法规范的制约,很容易蜕变为暴力工具。我国现行宪法新增的第33条第3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从规范意义上体现了这一点。显然,该条款既是规范意义上的一种拟制或假设,也是基于人类社会长期痛苦经验而得出的理性结晶,反映了自由主义的思想和经济要求。评析:关于人权入宪的报道虽然多,但鲜有从宪法学角度分析的。我还是从张千帆老师的书中总结的。立法权的特征。答案:立法权是立法机关最重要的权力,即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与行政权相比,立法权具有如下特征:(1)立法权代表民意,行政权不代表民意。(2)立法权在程序上是集体负责制,行政权在程序上是个人负责制。(3)立法权具有原则性、抽象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行政权具有具体性、技术性和执行性的特征。(4)行政权对立法权具有依附性,行政立法是授权立法。评析:这道题我猜是王磊老师出的,一是因为只有他的宪法的司法化上有论述,别的几本教材我都没找到;二是因为他的博士论文就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研究了好几年的问题,难免印象深刻。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列举5-8项)。答案: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它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行使下列职权:1、修改宪法并监督宪法的实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由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有利于保证宪法的权威性。2、制定修改基本法律。基本法律主要是指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等方面的法律。3、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对于以上人员,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三个以上代表团或者1/10以上的代表可以提出对他们的罢免案,罢免案由主席团审议后,提请大会全体会议审议,经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即获通过。4、决定国家重大问题。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等。5、监督权。全国人大有权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军委也要对全国人大负责。6、全国人大有权行使“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2003年河南洛阳市中院法官李慧娟在一份判决书中写道:“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部分规定与种子法相抵触的条款自然无效”后来河南省高院虽然维持了李的判决,但在省高院和省人大常委会的过问下,洛阳中院党委免去了李的助理审判员和审判长的职务,并撤消了副庭长赵某的职务。此事后来引起很大争议。请回答:(1)从事实角度分析李在判决中宣布地方性法规无效的行为;(2)从程序角度分析李在判决中宣布地方性法规无效的行为;(3)根据以上分析,请你重拟一份判词;(4)从宪法角度分析,洛阳中院的处理决定是否正确。评析:河南种子案这冷饭今年再次被热炒。不过这道题确实出的很好,很能检验大家的真功夫。答:(1)就事实而言,本案涉及到在不同层级法律规范发生冲突的时候,法官如何选择适用的问题。法官审理案件有时会面临上位法与下位法互相冲突的局面,这时他能否根据法制统一的原则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适用了上位法,对相抵触的下位法条款不予适用并宣告无效,这就涉及到了司法审查法院(法官)或其他司法性质的机构在具体案件中对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法律和其他上位法的评判。而在本案中,李宣布地方性法规无效的行为是以法律(种子法)为评判依据的,因此可以称之为一种“合法性审查”(注意:不是违宪审查)。那么,法院或李某有权进行这种合法性审查呢?尽管立法法第64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但是现行的宪法、法律并未明文规定法院对地方性法规的审查权。相反,根据立法法,只有相应的上级机关才有权撤销或改变与上位法抵触的下位法,特定的机关或个人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的要求或建议。尽管我国不实行判例制度,法规并不会因为法院的不予适用而无效,但是李宣告地方性法规“自然无效”的行为毕竟是对法规效力的直接挑战和否定,没有法律依据,超越了法定权限,因而是不妥的。但在此案中,这种超越并非由于腐败或者渎职,而是在捍卫立法法第64条的规定,是在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是在追求一种更加公正的效果,是“法官在追求更高品质的法律”(贺卫方语)。其实,最高法院曾在其司法解释中一再澄清:法院有权判断地方性法规是否与上位法不一致,并有权直接适用上位法。早在1993年,最高法院就在其“法函199316号”司法解释中,拒绝适用福建省的一项地方性法规。该地方性法规规定,对无许可证而擅自进行渔业捕捞的,可以“没收渔船”,而渔业法对此种情况只规定了可以“没收渔具”。最高法院该复函中明确确认,该项规定“与渔业法的规定不一致”,并指示下级法院:“对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执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在2000年立法法施行以后,最高法院仍然继续重申,法院对地方性法规享有审查权。例如在2001年2月1日做出的关于对人民法院审理公路交通行政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1999行他字第29号)中,最高法院就再次澄清:地方性法规与公路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应当适用公路法的有关规定。但是,上述司法解释在涉及国家根本司法制度的司法审查问题上有“自己为自己授权”之嫌,不符合法律创制和保留原则。即使认为这些解释并无不妥,它们也只赋予了下级法院一种对地方性法规的选择适用权,并未赋予其无效宣告权,而这种选择适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弱形式的审查。(2)就程序而言,根据立法法,法官在办案时发现地方性法规或行政法规与国家法律相冲突时,应中止案件审理,报告所在法院,由所在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要求,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和做出决定(或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审查,向法规制定机关提出审查意见,法规制定机关据此对相应法规进行修改),最后,法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或经法规制定机关作出修改后的法规,恢复对案件审理并做出判决。但这种程序显然是无效率可言的,一个案件可能拖一两年也无下文,当事人的权益会遭到损害,司法的功能也会受到贬损。 在本案中,李并未中止审理并报请上级法院,径行认定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并作出裁判,是不符合现行的法制监督程序的。当然,宪法既然规定了法制统一原则,立法法既然规定了法律、法规、规章的位阶,公正与效率既然要得到兼顾,就应允许法院在遇到不同位阶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时,自行选择适应效力层级较高的规范,不适用与上位法相抵触的规范,而不宜要求法院层层请示,乃至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答复。个人认为,可以考虑赋予法院一定程度的违法审查权,如规定:地方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中有权认定地方性法规违法,并不予适用,一方当事人不服,可诉至最高法院,由最高法院对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做出最终认定。(3)要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法官应当有权认定法律的冲突,并适用上位法,而在我国,法官没有这样的权力;要让当事人信服,法官又必须在判决书上公开明白地说明理由,不能用“本院不予采纳”云云敷衍塞责。法官的困境在于既不能认定法律冲突,也无权宣告某一法律法规无效,更不得拒绝审判。既要服从良心,又要避免违法,就只能在法律的夹缝中进行技术处理。建议在判词中将“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作为法律阶位较低的地方性法规,其与种子法相冲突的条(原文如此)自然无效”一句删去,直接适用种子法的规定。(4)洛阳中院的处理决定涉及到人大与法院的关系问题。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有监督权,但监督的权限范围有多大,应采取什么形式,遵循什么程序,在2006年8月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出台之前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可通过听取和审查法院工作报告、向法院提出质询、罢免法院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等形式进行,但应保障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宜深入具体案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44条明确列举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可以行使的14项职权,其中并没有对于下级法院判决进行监督或撤销的权力。在当事人上诉、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情况下,上级人大就直接发文宣告下级人大产生的法院所作的判决违法,并责成下级人大常委会纠正法院的“违法行为,对直接负责人员和主管领导依法作出处理”,没有法律依据,是对司法过程的过度干预,是对司法独立的侵犯。法官法第三十二条列出了应给予法官处分乃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十三种情形,但其中可能适用于李的只有第十三条“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而这无疑是很牵强的。在国外,对法院的判决有异议,一般都通过上诉途径解决。而且,无论上诉审是否推翻下级法院的判决,都不会追究办案法官个人的责任。法官只有在渎职、受贿等情况下才会被追究责任。在本案中,仅仅因为法官在判决书众说错了一句话就撤销其职务,过于严苛;况且,案件是经过审委会讨论集体决策的,出了问题不追究集体责任,只追究主办法官,更不公正(至于党委任免涉及到敏感政治问题,不宜过多讨论)。行政法学试述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行为的可诉范围和不可诉范围。答案: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9)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与法治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不可诉行政行为的范围过大,应当不断扩大可诉行政行为的范围,如将抽象行政行为列入可诉范围。试述行政行为的分类。答案:行政行为是享有行政权能的组织或个人运用行政权对行政相对人所作的法律行为。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以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行政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2)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行政主体对行政法规范的适用有无灵活性为标准,可以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法规范的适用没有灵活性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则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法规范的适用具有灵活性的行政行为。(3)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申请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是否可由行政主体主动实施为标准,可以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和应申请行政行为。依职权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其职权而无需行政相对人申请就能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也称主动行政行为和积极行政行为。应申请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才能实施而不能主动采取的行政行为,又称被动行政行为、需参与的行政行为和消极行政行为。(4)附款行政行为与无附款行政行为。附款行政行为是指除行政法规范明确规定外,行政主体根据实际需要在主内容基础上附加从属性内容的行政行为,又称条件行政行为。无附款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没有附加条件的行政行为,又称单纯行政行为。附款就是条件。(5)授益行政行为与不利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其对行政相对人利益的不同影响为标准,分为授益行政行为与不利行政行为。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授予行政相对人权利或免除相对人义务的行为;不利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限制、剥夺、拒绝确认其权益或给予行政相对人义务或处罚、制裁的行为。(6)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有无法定形式要求为标准,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指法律、法规规定必须以某种方式或形式进行的行政行为。不要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法规未规定一定具体方式或形式,而允许行政机关根据情况自行选择适当方式或形式进行的行政行为。(7)作为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是否改变现有法律状态(权利义务)为标准,可以分为作为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积极改变现有法律状态的行政行为,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维持现有法律状态,或不改变现有法律状态的行政行为。(8)独立行政行为和需补充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是否需要其它行为作为补充为标准,可以分为独立行政行为和需补充行政行为。独立行政行为是指不需要其它补充行为就能够生效的行政行为,需补充行政行为是指必须具有补充行为才能生效的行政行为。补充行为往往是上级机关的审批或备案行为。当补充行为是由行政法规范规定时,需补充行政行为是一个无附款行政行为,当补充行为并非基于行政法规范的规定,而是由行政主体自行设定或要求时,需补充行政行为是一个附款行政行为。因此,这一分类与分类(4)不同。(9)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以相对人身份为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基于行政隶属关系针对内部相对人而实施的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基于行政管辖关系针对外部相对人而实施的行政行为。评析:参考答案太全了,大家考试的时候当然没有必要全写上去。据说老师是这么给分的:只要写上“以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就算很完整了,不用再解释。而只要写上5种分类,就是满分。不过平时还是学的扎实些好。请简述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公正原则的基本内容。答案:行政公正原则的基本精神是要求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对人。行政公正原则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该原则既是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则。实体公正的要求主要包括:(1)依法办事,不偏私;(2)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3)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程序公正的要求主要包括:(1)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2)不单方接触;(3)不在事先未通知和听取相对人申辩意见的情况下做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辨析: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时,才可提起行政诉讼或申请行政复议。答案:对于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没有限定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权利的性质,仅笼统规定为“合法权益”,因此,除人身权、财产权以外的其它权利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时,行政相对人也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例如,行政复议法第6条(九)就规定,对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这里就把受教育权列为与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相并列的一种权利。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规定的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主要是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方面,但第2款同时规定,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都主张应作扩张解释,以扩大法院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受案范围不能仅仅限于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王某认为A县政府做出的撤消土地承包合同的行为侵犯自己权益,多次到县政府上访。县政府认为王扰乱公务,口头对其宣告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无处罚决定书)。王不服,提起行政诉讼。问:(1)A县政府行为是否合法?(2)王欲诉讼,可向哪级法院提起?论行政法是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答案一:行政法就其实质而言,可以界定为控制与规范行政权的法。所谓行政权,从现代意义上讲,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权力。行政权是公权力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秩序的保障。之所以要对行政权加以控制和规范,主要是因为:第一,行政权有可能被滥用,从而威胁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破坏社会经济发展。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第二,行政权是与公民个人、组织有着更经常、更广泛、更直接联系的公权力,而行政权实施的程序远不及立法权、司法权行使的程序严格公开,从而行政权最容易导致滥用和腐败,因此需要予以控制和制约。第三,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有膨胀和扩张的趋势,现代行政权已不再是纯粹的执行管理权,而是包含了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如果没有控制和制约机制,权力的滥用将不可避免。行政法主要从三个方面控制和制约行政权:其一,通过行政组织法,控制行政权的权源。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功能是规定各个不同行政机关的职权,行政机关只能在行政组织法规定的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越权无效,而且要承担法律责任。其二,通过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方式。行政程序法是保证行政权正确、公正、有效行使的最重要手段。其三,通过行政法制监督法、行政责任法、行政救济法制约行政权滥用。这是在事后对行政权进行制约。监督法为行政权行使是否遵守法定权限、法定程序提供监督机制;责任法为滥用行政权的行为提供法律责任追究机制;救济法为受用滥用行政权行为侵犯的行政相对人提供法律救济机制。行政法即是通过这三种途径对行政权进行控制、制约和规范,调整这三种途径行为的三类法律规范即构成行政法的三大组成部分。答案二:该观点是行政法学界中控权论的基本观点。该派观点的主要内容是:1,行政法的基本目的在于保障私人权利和自由。2,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控制和限制政府权力。3,关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控权论特别强调严格的依法行政原则,主张严格限制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4,行政法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是司法审查;一是行政程序。该学说主要流行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我国大部分行政法学者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承认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与规范作用,但不同意控权论学说过分的控权观点,进而提出了行政法学中的平衡论。平衡论的主要观点是:1,行政法的目的。行政法既要保障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又要防止公民权利的滥用或违法行使。行政机关的权力和相对方的权利应保持总体平衡。2,关于行政法的内容。平衡论认为,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行政法的原则也是行政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3,关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平衡论认为,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对依法行政的内涵应予以新的解释:依法行政原则对消极行政,即对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行政,和积极行政,即对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行政应有不同的要求。依法行政原则对消极行政的要求是没有法律就没有行政,对积极行政的要求是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作为。4,关于行政法的手段。平衡论主张综合运用行政法的各种手段:既要在必要场合运用命令、强制手段,同时在大多数场合尽量避免采用行政命令、行政制裁、行政强制手段,淡化权力色彩。评析:答案一是控权论的观点,答案二是平衡论的观点。北大行政法学可以分为两大派:姜明安老师是控权论的,罗豪才、王锡锌、沈岿、湛中乐老师是平衡论的。因此,从概率的角度来说,大家用平衡论的观点答题一般不会错。下面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是我本科同学,在复习考研的时候还坚持去听本科课程,他在姜明安老师的行政法课上记住了“行政法是规范与控制行政权的法”这一要点,发现考试的时候正好是这道题,而且还是20分!惊喜之余,他把姜老师的观点基本全搬了上去,但成绩出来后,他查分时才发现,20分的题,他才得了5分。后来,他听说,题是姜老师出的,但判决的老师是王老师和沈老师,自然他的思路就不受老师的欢迎了。因此,请大家记住:北大行政法的主流观点是平衡论。A获得了5年期限的狩猎许可证,3年后颁发此证的S县政府因为环境保护的原因撤消此许可证,A不服,故向S县所属的D市提起行政诉讼:问:(1)S县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2)D市是否应该受理此行政诉讼?为什么?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答案:信赖保护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德国学者认为,信赖保护原则部分源自在法治国家原则中得到确认的法律安定性,部分源自诚实信用原则,学理上还根据社会国家原则,并且越来越多地根据基本权利。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当属法的安定性,它是行政行为法律效果不受瑕疵影响和存续力的根据。他们认为,信赖保护原则在实践中可能发生冲突。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应优先适用哪一原则,应进行利益衡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信赖保护原则的要求主要有四:其一,行政行为一经作出,非有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撤销、废止或改变,即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和公定力。其二,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作出授益行政行为后,事后即使发现有违法情形,只要这种违法情形不是因相对人过错(行贿或提供虚假资料、信息等)造成的,行政机关亦不得撤销或改变,除非不撤销或改变此种违法行政行为会严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其三,行政行为作出后,如事后据以作出该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废止,或者据以作出该行政行为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撤销、废止或改变已经做出的行政行为。但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前,应进行利益衡量。只有获得的利益确实大于行政相对人将损失的利益时,才能撤销、废止或改变相应行政行为。其四,行政机关撤销或改变其违法作出的行政行为,如这种违法情形不是因相对人过错造成的,要对相对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予以赔偿。行政机关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撤销、废止或改变其合法作出的行政行为,如导致相对人的损失,要予以补偿。我国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答案:行政诉讼法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至于什么是“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行政诉讼法解释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上述规定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1)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2)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3)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4)其他重大、复杂案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里规定了“诚实守信”的原则,请回答:(1)诚实守信原则的基本价值和目标是什么?(2)诚实守信原则的基本内涵。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于“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法院可以判决撤消。请回答:(1)法院规定可以撤消“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是否意味着法院可以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2)试列举“滥用职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分析为什么构成“滥用职权”。答:(1)是。滥用职权,也称权力滥用,是指行政机关的决定,虽然在其权限范围内,但不符合法律授予这种权力的目的,从而成为越权之诉的一项撤销理由(王名扬法国行政法第692页)。滥用职权主要是滥用自由裁量权,也就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自由裁量权限内不正当地行使权力的违法行为。滥用职权与超越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不同,后两种主要是审查行政决定的外部合法性,而法院要确认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必须追究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意图,也就是审查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目的的合法性。这种判断带有主观性,往往以理智、常识、习惯、公平正义的感觉等等为依据,也就是所谓的“合理性审查”。主流观点认为,行政诉讼以合法性审查为原则,以合理性审查为例外,合理性审查主要表现为变更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如果承认滥用职权是合理性审查,势必对通说提出挑战,因为很难认为对广泛发生的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的审查还可以说是一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合法”与“合理”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