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夫:实录分析与质量的提高.ppt_第1页
赵亚夫:实录分析与质量的提高.ppt_第2页
赵亚夫:实录分析与质量的提高.ppt_第3页
赵亚夫:实录分析与质量的提高.ppt_第4页
赵亚夫:实录分析与质量的提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实录分析 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赵亚夫 2008.8.28 北京市西城教师研修学院,一、课堂教学实录分析的目的,矫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使之明朗化,促进学科的有效教学; 将宏观的、笼统的或模糊的教学分析,转变为微观的、系统的、可视的精细化教学分析,促进有意义的学科教学; 将量的分析和质的分析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问题明朗化,指导明晰化。,面对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教学实录分析可以做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理性推进; 提升历史教学的专业水准; 为新的教研活动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撑,促进教师教育的专业指导精细化。,二、课堂教学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仅就历史学科而言: 现象学基础 解释学基础 后现代教育原理 分析的内容和手段,1、现象学基础,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 它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场哲学运动。要求返回事物本身,以及遵循共同的现象学方法一种直观事物本质的哲学技艺,即返回对事物本身进行分析和描述的方法。 现象学的方法:在具体的现象中看出并描述出事物的本质。它具有描述的特征。描述依赖于直观,仅仅描述在直观中呈现的东西。用于描述事物的工具是大量的词语概念。 现象学方法基本步骤:研究特殊现象;研究一般本质;理解各本质间的关系;观察现象在意识中的构成;观察显现的方式;搁置现象存在的信念;解释现象的意义。 基本概念:回归事物本身。,2、解释学基础,此学科最初是一种有关宗教和经典文献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 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等将其发展为一门极具影响力的哲学流派。 海德格尔认为:解释学不再研究理解本文、历史或人物传记,而是领悟只有通过理解才能存在(空间)的存在者(人)方式。理解“此在”(当时当下的)存在的方式,作为人的本质就是理解活动,人通过理解而存在。理解成了人存在的根本方式。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不只是一种方法论问题,它是人的生存状态的基本特点。解释学是存在论,不是方法论。其目的是去揭示各种理解现象所依据的基本条件。所有理解都带有一定的历史性偏见,因此,没有任何解释可能是最终性的,理解是在解释者和文本之间的不断游动。解释学亦是一种自我意识。,3、后现代教育原理,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者重新审视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怀疑、批判现代主义为旗帜,与它所认为不合理的“现代性”展开着尖锐的、坚决的斗争。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现代性是一个描述现代社会文化总体特征的概念,它表征的是一种以理性主义、自由主义、本质主义、人本主义、主体性等为特征的文化形态;现代性还是一种思维或看问题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是突出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后现代教育主张,教育无确定的目的,因人而异,随其自然。 有多元的教育目的。 消解中心与边缘的界限,从培养精英转移到培养平民大众。 重过程而非结果,重生成而非预成。 反人类中心,确立可持续的、和谐的教育目的观。,后现代教育的学生观和知识观,学生是创造性的存在 ;学生是独特性的存在;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 ;强调对话型的师生关系 。 知识应是多元的、具有不确定性 ;知识应是开放的、具有生成性;知识应是整合的且有机性 。,4、分析的内容和手段,课堂教学全过程。可以分段、分层处理,但须整体观察、整体分析,重点不是提高教学技术,而是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诊断问题,揭示出现偏差的原因。 主要内容:语言和文本的运用;课堂的常规现象;课堂的突发事件;教学技术;活动方式等。 主要工具:现代视听技术;观察笔记;分析数据表等。 主要手段:现场观察;课堂录制;采编数据;现象分析;分层解释;重新设计;整体解释;重组方案;分析报告。 可以采用微格教学方式进行研讨,但该方式不能作为分析活动的主体。,三、课堂教学实录分析示例,选择分析文本:作为集体的教研活动,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比较上乘的“常规课”。 分析示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分析程序:熟稔课程标准;精研教科书;通识研究对象(课堂实录);截频分析文本;逐格记录教学内容;收取详细分析数据;分析内容现象(集体为好);解释教学现象;分析教学语言;提出解决方案;整合分析文本;得出基本结论;撰写分析报告。 历史教学实录分析的落脚点:有效性、生成性。,分析课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科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洋务运动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教科书分析:如何确定学习主旨?,从教师的观点看重新厘清知识逻辑 教科书结构? 教科书特点? 教科书内容的增减? 你能帮助学生学到什么? 从学生的观点看理解和感悟知识 自己学习能读懂多少? 学习的兴趣在哪里? 最希望教师讲什么?,教学概念分析:如何把握课题中心?,经济结构或社会经济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1)产业结构;(2)分配结构;(3)交换结构;(4)消费结构;(5)技术结构。(本课所揭示的结构概念如划红的部分)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形式不是为了交换;形态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本课难点) 洋务运动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本课需触及的问题) 理解中国近代化的特殊性和艰难性。(课题中心思想),内容结构分析:整体设计?,外国侵略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教科书内容结构)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课题及其解构依据) 政治(内忧外患)经济(社会结构) 动荡与出路 分离与破坏(概念透析) 现象即存在(不得不)求存即进步(主动的、但非觉悟的)=通过学习所生成的意识 进入课例分析(全长录制时间43分钟),教学活动分析:如何生成?,师: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PPT/地图),都有哪些呢?从北向南有怎么多(图上显示7个)。最有名的叫什么?(师生同声:京师同文馆)你们知道京师同文馆是培养什么人才的?(生:翻译)你们很聪明。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它也是洋务派办的第一所学校,培养新式人才。除了办新式学校外,洋务派还派了大量的留学生。不过,和我们今天派的留学生不同,这批留学生我们应该把他们叫做“小孩”、幼童。所以,我们起的名叫“留美幼童”。每期30名,共4期,共120名。预期让他们完成15年的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那么,这批孩子到美国的学习状况如何呢?据当时, 这则内容学生能够做什么?如此单一的教师陈述,对学生意味着什么?这则内容的知识生成点在哪里?,本课统计(示例),时间分析,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的复述对照,生3师5;生11师15;生4师6;声5师16;生13师14;生9师8;生8师8;生10师22;生9师17;生6师6;生11师19;生17师30;生16师15;生14师9;生15师13;生5师10;生10师3。 师生后面的数字表示“秒”。教师重复时间精细为03:36,学生所用时间如上图是02:49。 表内显示时间应是:00:00:00,为了方便,略去小时,仅表示为00:00; 表中第一项是光盘录制时间;第二项为教学实际用时; 第三项“教师讲授”需要精细统计,凡不属于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都可算在教师占用时间; 本统计没有精算教师抛出问题的时间,兰色时间表示教师重复学生答案(多没有必要)所用时间; “交流活动”包括学生既看书、又讨论的时间; “阅读材料”,从学生正式读材料到回答教师问题所用时间; 包括所有出现的PPT,后面的材料统计不包括仅显示课题这类PPT。另,这里显示的时间是学生集中注意PPT的时间,不包括教师借题发挥的时间。,教学技能分析:如何提问?,有人说:洋务是中国近代化大规模实践的开端;如果没有列强的再度侵华,洋务运动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PPT/没有出处,没有前提) 师:这是这个人的观点,他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你们对他的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艾则为你来说一下。 生:我认为,这个观点不正确。 师:为什么? 生:因为洋务运动只学习了西方的技术,没有学习它的思想和制度。 师:它为什么不能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制度? 生:因为它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师:好。艾则为认为根本原因是没有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制度,而其目的又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那么,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注定了它要失败。下面,大家再来关注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有没有可取之处?也是同时我给大家强调过的,评价任何历史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李凌萧你来说说。 生:第一句比较可取。 师:为什么? 生:因为没有洋务一定我们也不可能学会用机器。 师:好。 师:对中国资本主义有好处,为什么有好处? 在这里教师提问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思维注意集中在哪里?,其他重要统计: 板书01:11; 教师小结(“自然经济解体”)01:08; 教科书使用00:00; 材料研习00:00; 有创意的学习活动00:00; 学生自由发表00:00; 其他 时间分析的关注点: 时间的有效性;何处、用何种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何时需要讨论;怎样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内容;处理学习内容的方式,等。,问题分析,问题1:这家葡萄酒公司是哪家公司? (简单判断) 问题2:张裕葡萄酒公司是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建立的?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陈述过程:依照这样的提问,本该组织什么样的学习活动?) 问题3:与张裕同时期还兴办了哪些企业?背景如何?发展历程如何? (1、作为引子,依照逻辑该探究什么问题?2、作为承接性问题,下面该组织什么样的学习活动?) 问题4: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知识回忆) 问题5:占主导位置的经济是什么?后来又出现了什么样的新变化、新的经济因素?(知识回忆,但渗透了复杂概念。) 问题6:明中晚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状况如何?(知识回忆) 问题7: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复杂且模糊) 问题8:到底近代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复杂且模糊) 问题9:近代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企业叫近代企业? (复杂概念,怎样组织学习活动?),问题10:看到外国人发财致富,给了中国什么影响? (模糊直觉) 问题11:为什么是地主、官僚效仿? (简单判断) 问题12:兴办一个企业除了资金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模糊) 问题13: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经济是自然经济? (复杂,知识回忆) 问题14:中国的自然经济出于什么原因解体?表现如何?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复杂且模糊) 问题15:是整个中国的自然经济都解体了吗? (提示) 问题16: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中的哪些人兴办的?(自问自答) 问题17:两种观点在主张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简单判断),问题18:洋务运动都做了什么?(自问自答。) 问题19:洋务派办的军工企业具备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 (复杂判断) 问题20:你们对如果没有外国的进一步侵略,中国也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启发,但前提不足。) 问题21:洋务运动怎么就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好处呢?(材料判断) 问题22:由哪些人兴办了民族企业? (简单判断) 问题2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哪些特点?(材料判断) 问题24:为什么投资在轻工业? (判断) 直观判断、知识回忆类问题过多; 较高层次的思维或经验挑战性问题几乎没有; 只注意了陈述性知识,没有关注程序性知识;,学生回答问题分析,材料展示分析,总体分析,本质问题: 应试教学痕迹严重;史学观念比较陈旧,历史知识比较薄弱;对学生缺乏深层次了解;社会经验不足。 可能的结论: (1)本课内容,教科书的思路是清楚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看懂教科书的内容;无须教师面面俱到的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