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5章.pdf_第1页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5章.pdf_第2页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5章.pdf_第3页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5章.pdf_第4页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5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章 弯曲内力 第五章 弯曲内力 题号题号 页码页码 5-3.1 5-5.2 5-7.3 5-8.4 5-9.5 5-10.9 5-11.10 5-13.11 5-14.13 5-15.14 (也可用左侧题号书签直接查找题目与解) (也可用左侧题号书签直接查找题目与解) 5-3 试证明,在集中力试证明,在集中力 F 作用处(图作用处(图 a) ,梁微段的内力满足下列关系:) ,梁微段的内力满足下列关系: 左右左右 MMFFF= , SS 而在矩为而在矩为 Me的集中力偶作用处(图的集中力偶作用处(图 b) ,则恒有) ,则恒有 eSS ,MMMFF= 左右左右 题题 5-3 图图 证明:根据题图 a,由 证明:根据题图 a,由 0d0 SS =+= 右左 ,FxqFFFy 保留有限量,略去微量 保留有限量,略去微量xqd后,得后,得 FFF= 左右SS 为了更一般地反映 为了更一般地反映F作用处剪力的突变情况(把向下的作用处剪力的突变情况(把向下的F也包括在内) ,可将上式改写为 也包括在内) ,可将上式改写为 FFF= 左右SS (a) (a) 2 仍据题图 a,由 仍据题图 a,由 0d) 2 d (d) 2 d (0 S =+= 左左右 ,MxF x xq x FMMC 保留有限量,略去一阶和二阶微量后,得 保留有限量,略去一阶和二阶微量后,得 左右 MM= (b) 足标 (b) 足标C系指梁微段右端面的形心,对题图(b)亦同。 根据题图 b,由 系指梁微段右端面的形心,对题图(b)亦同。 根据题图 b,由 0d0 SS =+= 右左 ,FxqFFy 略去微量 略去微量xqd后,得后,得 左右SS FF= (c) 仍据题图 b,由 (c) 仍据题图 b,由 0d) 2 d (d0 Se = 左左右 ,MxF x xqMMMC 保留有限量,略去一阶和二阶微量后,得 保留有限量,略去一阶和二阶微量后,得 e MMM= 左右 为了更一般地反映 为了更一般地反映 e M作用处弯矩的突变情况(把逆钟向的作用处弯矩的突变情况(把逆钟向的 e M也包括在内) ,可将上式改写 为 也包括在内) ,可将上式改写 为 e MMM= 左右 (d) (d) 5-5 已知梁的剪力、弯矩图如图所示,试画梁的外力图。已知梁的剪力、弯矩图如图所示,试画梁的外力图。 题题 5-5 图图 解:根据题图中所给的解:根据题图中所给的 S F图和图和M图,并依据三个微分关系和两个突变关系,可画梁的 外力图,示如图 图,并依据三个微分关系和两个突变关系,可画梁的 外力图,示如图 5-5a 和和 b。 。 3 图 图 5-5 5-7 图示外伸梁,承受均布载荷图示外伸梁,承受均布载荷 q 作用。试问当作用。试问当 a 为何值时梁的最大弯矩值(即为何值时梁的最大弯矩值(即| M | max)最小。 )最小。 题题 5-7 图图 解:解:1.求支反力 由对称性可知,二支座的支反力相等(见图 .求支反力 由对称性可知,二支座的支反力相等(见图 5-7a) ,其值为 ) ,其值为 )( 2 = ql FF DyCy 图 图 5-7 2画弯矩图 根据各梁段的端值及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画弯矩图如图 b 所示。 画弯矩图 根据各梁段的端值及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画弯矩图如图 b 所示。 3确定确定 a 值 由进一步分析可知,只有当梁中点处的弯矩值、 值 由进一步分析可知,只有当梁中点处的弯矩值、DC与与处弯矩的绝对值相等时,梁的最 大弯矩值才可能最小,由此得 处弯矩的绝对值相等时,梁的最 大弯矩值才可能最小,由此得 22 2 1 2 1 8 1 qaqlaql= 解此方程,得 解此方程,得 la 2 21 = 舍去增根,最后确定 舍去增根,最后确定 4 l.la2070 2 12 = = 5-8 图示简支梁,梁上小车可沿梁轴移动,二轮对梁之压力均为图示简支梁,梁上小车可沿梁轴移动,二轮对梁之压力均为 F。试问:。试问: (1) 小车位于何位置时,梁的最大弯矩值最大,并确定该弯矩之值;小车位于何位置时,梁的最大弯矩值最大,并确定该弯矩之值; (2) 小车位于何位置时,梁的最大剪力值最大,并确定该剪力之值。小车位于何位置时,梁的最大剪力值最大,并确定该剪力之值。 题题 5-8 图图 解:解:1.求支反力 由图 .求支反力 由图 5-8a 所示小车位置,可求得两端的支反力,其值分别为 所示小车位置,可求得两端的支反力,其值分别为 )(0 )2()22(dld l F Fdl l F F ByAy +=, 图 图 5-8 2画剪力、弯矩图 根据支反力及梁上小车压力,画剪力、弯矩图如图 b 和 c 所示。 画剪力、弯矩图 根据支反力及梁上小车压力,画剪力、弯矩图如图 b 和 c 所示。 3确定最大弯矩值及小车位置 由 确定最大弯矩值及小车位置 由M图可以看出最大弯矩必在图可以看出最大弯矩必在F作用处。 求左轮处之作用处。 求左轮处之 1 M, 并求其极值, 即可得到, 并求其极值, 即可得到 max M。 。 )(0 2)2()( 2 1 dldl l F FM Ay = (a) 由 (a) 由 0 d )(d 1 = M 5 得得 4 2dl = (b)(b) 此即左轮处此即左轮处 1 M达最大值的左轮位置。达最大值的左轮位置。 将式将式(b)代入式代入式(a),得弯矩的最大值为,得弯矩的最大值为 2 max )2( 8 dl l F M= (c) 由对称性可知,当 (c) 由对称性可知,当4/ )32(dl=时,右轮处的时,右轮处的 2 M达到最大,其值同式(c)。 达到最大,其值同式(c)。 4确定最大剪力值及小车位置 由剪力图不难判断,最大剪力只可能出现在左段或右段,其剪力方程依次为 确定最大剪力值及小车位置 由剪力图不难判断,最大剪力只可能出现在左段或右段,其剪力方程依次为 )(0 )2( )(0 )22( 2S 1S dld l F FF dldl l F FF By Ay += = 二者都是 二者都是的一次函数,容易判断,当的一次函数,容易判断,当0或或)(dl时,即小车无限移近梁的左端或 右端时,梁支座内侧截面 时,即小车无限移近梁的左端或 右端时,梁支座内侧截面 A+ 或或 B- 出现最大剪力,其绝对值为出现最大剪力,其绝对值为 )2( max s dl l F F= (d) 5-9 图示各梁,承受分布载荷作用。试建立梁的剪力、弯矩方程,并画剪力、弯矩图。图示各梁,承受分布载荷作用。试建立梁的剪力、弯矩方程,并画剪力、弯矩图。 题题 5-9 图图 (a)解:解:1.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设截面 .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设截面x处的载荷集度为处的载荷集度为)(xq,由图,由图 5-9a(1)可知, 可知, x l q xq 0 )(= 6 图 图 5-9a 由图 由图 5-9a(2)可得,剪力与弯矩方程分别为 (2)可得,剪力与弯矩方程分别为 )(0 63 2 )( )(0 22 )( 3 0 2 0 s lx l xqxx xqM lx l xqxxq F = = = (b) (a) 2画剪力、弯矩图 由式(a)和(b)可知,二者均为简单的幂函数,其函数图依次为二次下凹曲线及三次下凹 曲线。 算出 画剪力、弯矩图 由式(a)和(b)可知,二者均为简单的幂函数,其函数图依次为二次下凹曲线及三次下凹 曲线。 算出BA与两端的两端的MF与 s 值,并考虑到上述曲线形状,即可绘出值,并考虑到上述曲线形状,即可绘出MF与 s 图,如图图,如图 5-9a (3)和(4)所示。 (3)和(4)所示。 (b)解:解:1.求支反力 .求支反力 7 图 图 5-9b 由梁的对称条件可知, 由梁的对称条件可知, )( 4 1 0 =lqFF ByAy 2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设截面 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设截面 1 x处的载荷集度为处的载荷集度为)( 1 xq,由图,由图 5-9b(1)可知, 可知, ) 2 (0 2 )( 11 0 1 l xx l q xq= 由此可得,左半段梁的剪力与弯矩方程分别为 由此可得,左半段梁的剪力与弯矩方程分别为 ) 2 (0 343 2 )( ) 2 (0 42 )( 1 3 10 1 011 11 1 2 10011 S l x l xq x lqxx xqxFM l x l xqlqxxq FF Ay Ay = = = (d) (c) 根据问题的对称性(对于 根据问题的对称性(对于 S F,是反对称的) ,可写出右半段梁的剪力与弯矩方程如下: ,是反对称的) ,可写出右半段梁的剪力与弯矩方程如下: ) 2 (0 3 q 4 ) 2 (0 q 4 2 3 20 2 0 2 2 200 S l x l x x lq M l x l xlq F = += (f) (e) 3画剪力、弯矩图画剪力、弯矩图 依据式依据式(c)和和(e)可绘剪力图,如图可绘剪力图,如图 5-9b(2)所示;依据式所示;依据式(d)和和(f)可绘弯矩图,如图可绘弯矩图,如图 5-9b(3) 所示。所示。 (c)解:解:1求支反力求支反力 8 图图 5-9c 由由0= B M和和0= y F可得 可得 )( 24 11 )( 24 7 = ql F ql F ByAy , 2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坐标如图 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坐标如图 5-9c(1)所示,由截面法可得剪力、弯矩方程分别为 所示,由截面法可得剪力、弯矩方程分别为 h)( ) 2 (0 224 11 2 g)( ) 2 (0 324 7 3 2 )( f)( ) 2 (0 24 11 ) e( ) 2 (0 24 7 2 )( 2 2 22 2 222 1 3 1 1 11 111 222S2 1 2 111 S1 l xx q x ql x q xFM l x l qx x qlxx xqxFM l xqx ql qxFF l x l qxqlxxq FF By Ay By Ay = = +=+= = = 3画剪力、弯矩图 依据式 (e) 与(f)可绘剪力图, 如图 画剪力、弯矩图 依据式 (e) 与(f)可绘剪力图, 如图5-9c(2)所示; 依据式(g)与(h)可绘弯矩图, 如图(2)所示; 依据式(g)与(h)可绘弯矩图, 如图5-9c(3) 所示。注意在 (3) 所示。注意在 24 11 2 l x =处有处有0 S2 =F, 2 M有极大值,其值为 有极大值,其值为 2 maxmax2 1152 121 qlMM= (d)解:解:1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9 图 图 5-9d 坐标如图 坐标如图 5-9d(1)所示,由截面法易得剪力、弯矩方程分别为 所示,由截面法易得剪力、弯矩方程分别为 ) l () 2 (0 ) 6 ( 42 k)() 2 (0 3 ) j ( ) 2 (0 4 ) i ( ) 2 (0 2 )( 22 2 22 1 3 1 1 22S2 1 2 111 S1 l xx lql x q M l x l qx M l xqx ql F l x l qxxxq F += = += = = 2画剪力、弯矩图 依据式(i)与(j)可绘剪力图, 如图 画剪力、弯矩图 依据式(i)与(j)可绘剪力图, 如图 5-9d(2)所示; 依据式(k)与(2)所示; 依据式(k)与)(l可绘弯矩图, 如图可绘弯矩图, 如图 5-9d(3) 所示。注意在 (3) 所示。注意在4 2 /lx=处有处有0 S2 =F,此处,此处 2 M有极值,其绝对值为 有极值,其绝对值为 96 7 2 max 2 ql M= 5-10 在图示梁上,作用有集度为在图示梁上,作用有集度为 m = m (x)的分布力偶。试建立力偶矩集度、剪力 与弯矩间的微分关系。 的分布力偶。试建立力偶矩集度、剪力 与弯矩间的微分关系。 题题 5-10 图图 解:在解:在x处取处取xd微段,画其受力图,如图微段,画其受力图,如图 5-10 所示。 所示。 10 图 图 5-10 根据图示,由 根据图示,由 =+=0)d(dd0 S xxmxFMMMMC, 得 , 得 xxmxFM)d(dd S += 或写成或写成 mF x M += S d d (a) 其中 (a) 其中C系指微段右端截面的形心。 又由 系指微段右端截面的形心。 又由 0d0 SSS =+= FFFFy, 得 , 得 0d S =F 或写成或写成 0 d d S = x F (b)(b) 式式(a)和和(b)即为本题要求建立的微分关系。即为本题要求建立的微分关系。 5-11 对于图示杆件,试建立载荷集度(轴向载荷集度对于图示杆件,试建立载荷集度(轴向载荷集度 q 或扭力偶矩集度或扭力偶矩集度 m)与相应 内力(轴力或扭矩)间的微分关系。 )与相应 内力(轴力或扭矩)间的微分关系。 题 题 5-11 图图 解:在解:在x处取处取xd微段,画其受力图,如图微段,画其受力图,如图 5-11a 和和 b 所示。 所示。 11 图 图 5-11 根据图 a,由 根据图 a,由 0)d(d0 NNN =+= FxxqFFFx, 得 , 得 0)d(d N =+xxqF 或写成或写成 q x F = d d N (a) 根据图根据图 b,由,由 0)d(d0=+= TxxmTTM x , 得 得 0)d(d=+xxmT 或写成或写成 m x T = d d (b) 5-13 图示杆件,承受平行于杆轴方向的均布载荷图示杆件,承受平行于杆轴方向的均布载荷 q 作用。试画杆的内力图,并利 用相应载荷与内力间的微分关系检查内力图的正确性。 作用。试画杆的内力图,并利 用相应载荷与内力间的微分关系检查内力图的正确性。 题题 5-13 图图 (a)解:坐标自左端向右取,内力解:坐标自左端向右取,内力00 sN =FF,故内力图只剩下,故内力图只剩下M图了,如图图了,如图 5-13a 所示。 所示。 图 图 5-13a 12 此种受力情况,相当于梁上承受集度为此种受力情况,相当于梁上承受集度为qhm =的分布力偶的情况,利用微分关系(见题的分布力偶的情况,利用微分关系(见题 5-10 式(a)) 。 式(a)) 。 mF x M += s d d 可以检查 可以检查M图的正确性。这里,图的正确性。这里,qhmF=,0 S 为正的常值,表明为正的常值,表明M图应为上倾斜直线。 图中正是这种斜直线,说明所画 图应为上倾斜直线。 图中正是这种斜直线,说明所画M图是正确的。 图是正确的。 (b)解:坐标自左端向右取,剪力、弯矩图及轴力图依次示于图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