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做学生的“高级伙伴”(上).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做学生的“高级伙伴”(上).doc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做学生的“高级伙伴”(上).doc_第3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做学生的“高级伙伴”(上).doc_第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做学生的“高级伙伴”(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做学生的“高级伙伴”(上) 内容摘要:当那些纯预设性的课堂被渐渐否定的时候,如何把握语文阅读课堂预设性和灵动性的“度”已成为我们目前阅读教学中最大的困惑。一个语文的阅读课堂需不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学材料进行处理、对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对教学方式进行设计?如果有了这些是不是我们的课堂仍是预设性太强?笔者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有关问题的阅读教学实践和反思。以了解学生学情为科学合理设置话题的前提,以“用好、用足教材”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追求,整个课堂流程设计从课文本身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心理体验、思维方式出发,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呈现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对文本的个性理解,来探究学生和教师共同提出的话题:这就是“主话题”课堂的实质所在。 关键词: 主话题 主导性 缘起:春色远看近却无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无视学生思维的个体差异,对他们作出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臣服”于教参或教师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和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新课标的闪亮登场,无疑给了教师和学生广阔的驰骋天地,“文章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主自己分析解决,知识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得,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掌握”,这成为阐释新课标的理想境界。 然而,仔细而又冷静地观察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发现,单纯追求读者解读的“学生中心主义”、课堂教学的“学生主导主义”(这里指一切由学生操作)的现象接二连三地出现了。 案例1:课文我的空中楼阁,讲课教师这样安排他的教学过程。教师以适当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教师不作任何指示和暗示。学生先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逐步形成小组班级的学习主题;然后,学生按各自定向的学习主题进行研究性的阅读。接着小组交流,并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整个课堂由学生自己找到方向、自由讨论、发表见解,并自我反省阅读效果。 案例2:课文人生的境界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马上对作者的人生境界说形成了两大观点。一种是赞同,一种是贬斥。双方展开了正反方辩论。气氛热烈,教师临近下课时才止住辩论说:“今天的辩论非常成功;正方、反方谁是正确的?我认为大家都有道理,都是胜方!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谢谢大家的参与!”掌声响起,课似乎圆满结束。 教学中听到的这两个教学片段,授课教师都已经领会到了新课标的主要精神,勇于解放思想,学生活动充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的绝妙好辞中,教师从原来的“满堂灌”一下子变成“满堂听”。课堂中的教师似乎害怕背上扼制学生思维创新的恶名,对学生的讨论不闻不问或一味称好。整个课堂缺少教师真正的设计指导和合理的交流评价,只看到学生热热闹闹地讨论、发言和表演,却看不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挖掘。整个阅读课堂“虚化”了。 1、教材处理散失却活水的涸辙之鱼 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提出问题,但却不能及时点拨指导、精心筛选,而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随着学生散乱的提问和思路,热烈讨论和研究。一堂课下来,学生是主体是体现了,但留给学生的只有关于课本的散乱印象,所谓是“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没有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就犹如没有源头活水的涸辙之鱼,只能在自己小小的水坑中挣扎。 2、教学目标空难以支撑的空中楼阁 语文课文内容的丰富性带来了阅读目标、教学重点的多样性。但是目标的灵动性并不等于目标的随意性和空洞性,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有其定向性,明确具体情况下学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教学的框架和流向。那些目标大而无当或根本没有目标的阅读只能是教师一厢情愿建立的空中楼阁。张友慈老师就认为“虚远的教学目的淹没了近切的教学目标”,降低了教学的价值,只会造成教学的无序涣散,导致学生的认知障碍和偏差。 3、教学评价虚没有归宿的迷途羔羊 如今的阅读课堂,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少了,鼓励表扬的话语增多了,这是好事。但以鼓励为主并不等于放弃评价的诊断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概称好。那些面向全体称赞个个很有创意的做法只能让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流于浅层,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样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岂能是大家都对? 在这些繁花似锦的课堂形式背后我们感受不到语文阅读教学春天的真正来临。 思考:小荷才露尖尖角 一、强调师生平等,不能弱化教师作用 矫枉不能过正。新的教学思想主张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拯救出来。我们也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教学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此便拥有了与教师同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技能正处于发展完善时期,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帮助他们不断地深化认识。 1、自主,不是沙龙闲谈 一个语文阅读课堂,如果教师不明白要教什么,学生不明白要学什么,那又谈什么效果。我的空中楼阁,一位台湾作家数十年前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佳作,靠学生的创造性和“原有的认知结构”去理解去感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该明白的没明白,该品味的没品味,该学习的没学到手。学生讨论的又是什么呢? 目标,是教学的最高基准点。制定一个符合学生自身需要的学习目标,更是教师备课时必不可少的功课,否则,“自主”的意义又何在? 2、自主,不是自由论坛 如果让学生带着错误离开课堂,那要我们教师又有什么用。面对那些原则性问题,我们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历史地、现实地解读文本并以此组织教学,大胆地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或许话语是委婉的,语气是亲切的,但原则是不能违背的。 自主,不是自由论坛,更不是无原则的容忍和放纵。 二、合理设置话题,争做学生“高级伙伴” 孙绍振先生在他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师若不能用适当的问题有序地层层深入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并引向深入,其结果“不是听任对话在同一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睁睁看着课堂陷于一片混乱”。而传统阅读课堂教学中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当阅读的预设性和非预设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主话题”课堂慢慢地犹如一枝清香的小荷浮现在水面上,2003年浙江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张悦老师的阅读课长亭送别更给了笔者信心和勇气:将课堂的“提问”变为“话题”,进行阅读课堂教学“主话题”的设计研究。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努力转换好自己的角色,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交流互动的对象。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在主话题课堂上承担起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活动的职责,努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话题和各种教学方式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因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教师是学生的“高级伙伴”。 实践:总把新桃换旧符 与那些漫无目的、低效率的提问相比,“主话题”是新颖的、开放的,犹如新桃换旧符,给了教师和学生更为广泛的阅读和思考天地。 一、什么是主话题? 阅读教学中的“主话题”,它是指教师经过精心思考,结合学生实际,提出或从学生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探究的重要的问题。 第一,“主话题”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精心思考教学与用心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和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的教学问题,是可以供学生讨论、信息容量大的思考话题,课堂上常见的“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回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 第二,“主话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话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不具有一般问题的随意性。 第三,“主话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话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不会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 所以,笔者认为“主话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如下面的话题就有这样的力量: 1、我愿意是急流:请同学们自选内容、自选角度,说一句赏析课文美点的话。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人说,这一课中的情感张力,紧紧依托在课文的句式表达之上。你能证明或否定这一说法吗? 二、如何合理设置话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了解学生学情为科学合理设置话题的前提,以“用好、用足教材”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追求,整个课堂流程设计从课文本身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心理体验、思维方式出发,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呈现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对文本的个性理解,来探究学生和教师共同提出的话题。 在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是个人水平和精力有限,有时在教学中掺杂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武断:话题的设计或是思维跨度太大,让人无法思考回答;或是话题设置太小,不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或是话题的出现顺序不合理,导致学生思维不能衔接;或是教师和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却由于时间关系而迫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想法。因而笔者在作了多次实践和反思之后深深体会到,在主话题的阅读课堂上,合理设置话题是何等的重要。 1、话题设置的文本性 讨论需要资本,对话需要资本。课堂话题的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如笔者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的话题: 以朗读为主线,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几个画面,感受课文的构图之美。 (2)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语言运用之美与细节描写之美。 (3)再动情地朗读课文,体验、表达作者对项脊轩以及家人的复杂感情。 以反复朗读课文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同时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评析,这样的设计紧扣住文本,既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注意了利用学生自身经验对作者感情的体验。经过交流之后,学生很快就能概括出“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颓败凌乱的家道衰败图”“真挚深沉的至亲至爱图”“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一往情深的夫妻相伴图”等几个动人的画面,并体会到作者在几个细节描写中流露出的对家境败落的哀伤和时光易逝、有负亲人的感慨,整堂课在朗读和感悟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曾说过:“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话题多次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作者的这颗心,岂不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吗? 2、话题设置的目标性 现在的阅读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但又必须是有方向的,教学必须预期大致学习结果的出现。因而话题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如笔者在教学物种起源导言一文时,根据单元筛选信息的要求,创设了一个话题:假如物种起源再版,请你根据这篇“导言”的内容写一段关于物种起源一书的介绍,要求在200字左右。在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写出“介绍”之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议,然后教师又把自己写的“介绍”拿出来与学生交流。整堂阅读课目标定向明确,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理解和体验,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大限度地发挥了师生的双主作用,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再如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是诗歌,其总的鉴赏重点是初步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因而教师设置话题也就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言外之意。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教学,笔者就在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和感受到了作者热烈的深情基础上,设置讨论点:这首诗你觉得好在哪里?由于已经明确了诗歌鉴赏的单元目标,学生很快地从词语、意象、结构、情感等方面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略)。 3、话题设置的层次性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而学生这种理解是以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需要教师一步步地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对话阅读,让整个课堂的探究活动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性结构出现。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课堂的话题设置并不是越少越好,相反,有时应该注意设计一系列有牵线搭桥作用的话题。如教学雷雨,在设置话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的话题之前,是不是可以本着“整体把握”的原则,先让学生对全剧的人物关系作一了解,将作品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理顺,为下一步话题的讨论作好铺垫。 另外,教师在设置话题时,还必须注意到文本的层次性、难易度,因为对于不同的文章,学生有着“知与不知”“知多与知少”感知起点的不同。如像哀江南、长亭送别、祭十二郎文这样的古诗文,话题起点的把握应该在学生对文本的疏通上,而像药、项链、林黛玉进贾府则不然,因为学生的认知矛盾是知得少还是知得多,知得浅还是知得深,那么教师分析人物形象时就不必再关注在文本的表层意义上,而可以直接进入讨论的话题。譬如,为什么面对同一句问话“可曾读书”,林黛玉前后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回答贾母时是“只刚念了四书”,回答贾宝玉的时候时却是“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通过讨论,让学生在互动状态下进行探讨,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4、话题设置的针对性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因而我们话题的设置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如他们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思维能力等,教学的结果应该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而不应该仅是教师“思”与“疑”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话题。教师在课前可以认真研究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在阅读中感兴趣、感到疑惑的地方,然后进行话题设置;或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则从学生的质疑中选取精要的问题作为话题;或是根据所了解的学情教师自己提出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话题。面对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的现状,教师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想方设法从阅读方法的角度去设置话题。先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别出心裁的阅读方法:多次概括法、文序把握法、画面标题法、句典编写法、形象素描法。 话题是:请各位同学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读读写写,并进行课中交流活动(注:有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更为美好的阅读方法,也可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探究,学生都有了运用其中某一种方法之后的收获。 多次概括法:我爱故都的秋天一首动人的抒情诗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语言美、构图美、意境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