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旨趣 .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旨趣 .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旨趣 .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旨趣 .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旨趣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旨趣摘要:人的存在是理解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思想方式,它包含着三层意思,即作为教育活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教育思想方式的转变,强调人的存在是理解教育的思想路线;作为教育价值取向,它是一种心态、一种意向。这三方面的阐释,回应了关于教育面向生活世界观点的误读。关键词:教育基本问题;生活世界;思想方式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违背教育目的的现象,比如“应试教育”,片面地把考试高分作为师生努力的目标。针对类似的教育问题,提出了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论点,要求学校教育既重视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其实,这些认识主要论及了教育方法的改变,没有揭示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实质。因而需要分析学校教育观的矛盾,它是提出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重要背景,进而以人的存在为视角解析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旨趣。一、学校教育观凸现的矛盾学校教育观是关于学校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本质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它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制约。而关于当前学校教育观的批评,主要认为是对人才观的片面理解,即传授知识、发展技能等同于人才的培养,未能重视学生关注自身与周围世界的意义,学校成了“知识的传真机”、“复印机”,这样,隐含着人才培养过程的诸多矛盾。(一)教育价值选择的标准化与多元化的矛盾教育价值观是指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它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制约。长期以来,占据教育价值取向重要地位的是受到科学、理性观念的约束。不能否认,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活动。但是,工业社会以来,由于重视理性、科学、技术、经济、物质财富,形成了“唯科学”的观念,它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显著影响,不仅影响了学校选择教育内容,而且影响着学校教育的价值观念取向,比如学校坚持统一的育人目标,实行统一的教室、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试题等。当然,学校教育采取“统一”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为受教育者提供了规范统一的价值目标,有助于对受教育者加强思想控制与行为规范,以维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但是,当前是全球互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学校教育必然要面临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思想开放,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也愿意接受;另一方面,他们缺少社会阅历,缺少社会生活经验,这样,在开放与选择、接受与拒绝之间陷入矛盾的处境,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使学生面临着价值观冲突与抉择的困难。(二)教育功能取向的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矛盾教育功能的价值性主要指教育满足受教育者个体成长与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以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具有“教养”的人作为努力的目标,因而,教育就是要完善人的品性,培养高尚的人。与此相对照,教育的工具性是把教育当作达到某种世俗化目标的手段、途径,比如为了取得考试好分数等等。其实,这二者是能够统一的。教育功能体现价值性,说明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实现“成人”与“成才”目标的统一。坚持这一点,才能规范教育行为,保证教育活动的正确性、合理性,避免把教育变成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事实上,在当前教育活动中出现了淡化教育功能的价值性、突出工具性的现象。尤其是有些人把教育当作获取名利的工具、手段,比如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意图非常明确,为了得到好的分数,考上理想的大学,找到理想的工作。这种情况在高等教育阶段仍然存在,例如大学生流行上课记笔记、考试考笔记的“应试学习”现象,目标就是为了取得考试合格成绩,拿到毕业文凭,大学教育变成是“文凭教育”,这是典型的追求教育工具价值现象。(三)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目标与信仰目标的矛盾学校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某一职业的技能与知识,使学生走出校门能够顺利就业,确立这样的职业目标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学校的职业目标,不能把职业看作是一种不需要思想、不需要理想的“简单劳动”。其实,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既掌握职业技能,又能坚守崇高的理想与信仰,进而使受教育者从职业活动中感受幸福,通过职业活动,推动社会理想的实现,这是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的理想与信仰。然而,当前学校教育出现了职业目标与理想目标的冲突。比如坚守崇高理想的受教育者,被认为是书呆子、不识事务、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甚至看作是教育的次等品。这种现象在教育实践中已经出现。比如,许多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就业管理部门,对学生开展就业咨询指导、进行技能培训、开通考证渠道以及联合企业界等等,目标是让学生顺利找到工作,减轻就业压力。但是,不可否定,它使学生产生了认识误区,似乎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某项工作的职业技能,帮助其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相反,教育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增加中国传统人文知识修养等等,被轻视了或忽略了,结果,不能在学校中形成讲崇高理想、宣传人生信仰的浓郁氛围,更不要说变成是师生自觉自愿的人生目标了。(四)教育管理的民主与集权的矛盾启蒙运动以来,民主与科学是治理社会的基本理念,它对学校管理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要求调动师生积极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已经很明确了。新课程确定的改革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现代学校落实民主、自由的教育观念,建构民主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办学、民主管理。其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实践中,深受技术化、程序化管理思想的影响,比如,学校对学生读什么书、穿什么衣服、教师提问讲什么、集会讲什么话等等都有严格规定,不允许学生破坏,否则属于违纪,学生个人“扣分”、所在班级“扣分”,甚至危及到教师的奖金与荣誉。这样的管理思路,对加强学校统一管理、确保教育教学的有序化、提高管理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学校管理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挑战性,这就使学校管理与学生个性成长造成冲突,结果,学校管理缺失了民主、缺失了亲近性。同时,因为教育的“强权”与“集中”,学生对学校、教师奉若神明,视为权威,它不利于塑造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因为人的主体性,最基本的一条是人要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与责任感,而唯唯诺诺、缺乏主见、惟命是从、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