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浅析初中数学教材的处理.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浅析初中数学教材的处理.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浅析初中数学教材的处理.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浅析初中数学教材的处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浅析初中数学教材的处理摘要: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教材,赋予了其三个身份,它只是一个媒介,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启示物,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关键词:浅析;数学教材;处理同样的教材因为种种的不同,如教师的不同,学生的不同,材料的不同,客观条件的不同等等。往往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所以我认为,要较好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必须要注意“探究与接受”、“补充与舍弃”二个关系。一、探究与接受近年来探究教学很流行,大有非探究无以教学的势头。事实并非如此,在教法的选择上,教师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从学生学情出发,内容适宜学生探究的,就让学生探究,内容适宜教师讲授的,就让学生“接受”。只有多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平衡互补、相辅相成,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我在有理数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的教学中,便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教学有理数加法时,我采用了探究的做法。首先引入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实际问题:在足球比赛中,赢球数与输球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数为“正”,输球数为“负”,不输不赢为“0”,那么一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情形?各小组充分讨论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上半场赢3球,下半场赢了2个球,那么全场共赢5个球,即(+3)+(+2)=+5。(2)上半场输3球,下半场输了2个球,那么全场共输5个球,即(-3)+(-2)=-5。由学生探求出两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然后总结法则。而在有理数乘法的教学中,我则采用如下方法来说明的:由一系列算式3x2=63xl=33xO=O3x(-1)=?3x(-2)=?看出:3x(-1)=-33x(-2)=-6.从而得出正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由此出发,进一步通过下列算式(-3)x2=-6(-3)xl=-3(-3)xO=O(-3)(-1)=?(-3)(-2)=?看出:(-3)(-1)=3(-3)(-2)=6从而得出负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答案。接着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有理数相乘所遵循的规律乘法法则。从以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我可以看出,对于“接受”的知识他们理解和掌握得很好。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利用新理念,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性学习,突出对问题的探究,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能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堂课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要因校、因人、因时、因课而定。接受是因为有接受的必要和前提,探究是由于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二者只有灵活运用才能体现虚实相配、平中见奇的教学艺术。二、补充与舍弃教材选择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既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照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由于学生、教师、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同一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便在情理之中。既应认真研究教材的教学价值,不轻易舍弃,又不迷信教科书,大胆创新。例如,教学有理数加法和乘法法则时,教材上是采用数轴引入运动情境的,我认为这样不妥。其一,运动时只规定了左右方向,却未规定起始点(即原点);其二,数轴上左右运动使学生晕头转向,尤其是在乘法中,对于时间规定了“现在前”为负,更让学生一头雾水,难怪有学生出现(-3)(-4)=-9的错误。我在教学时,借鉴了其它版本教材的做法,把这些内容进行了删改:教学加法法则时,我用学生们都熟知的足球赛的净胜球数引入,让学生思考一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会有哪些不同情形。这样对下面的讨论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且净胜球数远比教材中在数轴上左右运动更接近学生实际,更易被理解。教学乘法法则时,用一系列算式来引导学生得出法则(上面已谈到),而没有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这是因为我认为数学中的联系实际要避免牵强附会,否则会弄巧成拙。舍弃为补充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补充为舍弃填补了空白和不足。二者并重,才能体现取舍得当、高屋建瓴的教学风格。当然,教材处理的原则远非以上二个关系所能囊括,但只有处理好了这二个关系,我们的数学教材处理便会有所依托。教材处理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方法因人而异,艺术有自身的规律,不敢越雷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