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读说写结合 教文育人.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读说写结合 教文育人.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读说写结合 教文育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读说写结合教文育人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文就是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个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言固定下来。”基于此,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既不同于作家的文艺性创作,又不同于科技人员学术性论文或经验性总结。它是一种习作,是以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为写作内容,来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初步掌握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练笔。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使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但是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无话可说、无情可抒而致无病呻吟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例如: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教师包办,从作文的命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到习作的评该,教师一人包揽,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完全剥夺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权.说写脱节,学生作文光写不说,取缔了说这一必要的训练形式,割断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一密切相关的统一体.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改革:一、作文内容向课外延伸,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参与作文的意识,使学生从被动训练作文的必然王国,走向主动自能作文的自由王国。学生周围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那些有趣的、新鲜的、有感触的作文素材,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使他们的习作常写常新。为此,我们为学生创造了大量接触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机会,指导学生善于观察、思维,学会反思生活,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提炼写作题材.1、观察生活,儿童的观察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积累表象,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多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尤其是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孩子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会获得大量的表象。如春天到了,引导儿童观察花草树木。要求把看到的说出来或写下来。有的老师引导孩子认识柳树:柳条长长的,是绿色的,在风中摇摆着。他就可以说一句话:“绿色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摆。”或“柳树的长长的绿色枝条,在风中飘摇。”2、记录生活,我们注意给学生创造出记录生活的机会,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如城乡小朋友手拉手,为敬老院的老人搞服务,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请老红军讲革命故事,参与红领巾一条街活动,争当小交警,报考小记者,为母亲河穿绿衣,竞选校园小名人,参观环保展,不做第二个刘思影签名,我为申奥出把力书法绘画展等活动,活动前讲清参与活动的意义,活动中观察活动的过程,活动后交流参加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写成日记。这样,有了亲身的感受,学生的习作就能够做到言之有物,生动具体,而不再是空洞干巴的了。3、反思生活,及时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以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介绍给他们,如:焦点访谈中播出的李云凯自杀事件的调查,驻南大使馆被炸事件的前前后后,美国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奥运会上中国健儿的表现,学生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违规违纪等事件,韩寒问题的讨论,南昌幼儿园失火事件的调查,赵笃刚的为民献身等等,使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针对事件写出自己的认识或感受或评论,由于记录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便不会再去唱高调喊口号,使文章认识深刻、感受真实、评论有据。通过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从实际中认识到,人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人、物、事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只要时时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便能发现和积累作文的好素材,再动脑筋理清思路,就能写出语句通顺、连贯的作文。二、强化阅读与作文的联系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叶圣陶先生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这里所说的“积蓄”是个宽泛的概念,诸如思想上的、经验上的、知识上的、心理上的、语言技能上的等等。由此可知,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实质之所在。事实上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依赖于阅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阅读教学对作文教学的积蓄作用和榜样作用。1、学生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词汇量的丰富。学生词汇掌握了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在教学荷花一课第四段时,老师问“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学生:“这个小朋友看得很仔细、认真。”一般教师问答到此即结束了,如果是这样,虽然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可是却失去了一个对学生进行词汇积累训练的机会。于是我又问:“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得时间长、看得很专心,或看时表示出爱荷花心情的词有哪些?”出示句式:我()看。于是学生答出: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出神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等等。这样的词句训练生动活泼,不仅丰富了词汇,还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尤其是使学生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对学生的说话、作文帮助甚大。2、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学生能把句子说好或写好,就会为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尤其是扩展句子,既是连句成段、成文的基础,也是使思维发散和深化的过程。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扩展句子的训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例如学习荷花一课的第二小节时,通过读,教师提示句式: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荷叶,看到()荷花,看到()花骨朵,看到()的小莲蓬。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或者自己的想象补充成完整的句子。再如,在学习了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后,针对课后设计的扩句训练“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我们又扩展开去,引导学生进行了更大范围、更多层面的训练,“天空中的风筝样式繁多、色彩鲜艳”、“我们的教室既宽敞又明亮”等等,引导学生模仿例句,将每一句简单的话都扩展成既生动又具体、形象的一段话。这样,不断地积累语言材料,将学到的他人语言的长处,不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生的习作能力将会不断地提高。3、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语言学的名词术语,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运用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遣词造句、成功的语法修辞范例,以及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在课内引导学生阅读了一篇课文,在课外就配合着阅读几篇思想内容或体裁写法相近的文章。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后写出文章的,然后引导学生仿写类似的文章;指导学生留心作者是如何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又是怎样把文章写得生动、明白的。例如,一个苹果是以一物为主要线索贯穿全文,配合这篇课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片松叶的来历、一把军用小刀、一条旧军毯等文章,爱迪生以人物的伟大成就为主线,配合这篇文章,引导学生阅读毕升、张衡李春等多篇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地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领会作者在著文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然后安排学生的习作仿写练习,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断训练为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这样的方法写一篇自己的作文。这样,将学到的他人语言的长处,不断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长时间不间断的训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大幅度地进步。三、从说到写原则。变传统作文教学的“光写不说”为“从说到写”。说,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文章、口头表述。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教师首先依据习作要求复习课文的有关章节,强化训练重点,从读学写。2、指导学生从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等方面着手构思文章。首先要说出写什么,即对习作进行命题,如:习作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一种水果,教师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打算写哪一种水果,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种。其次要说从哪些方面来写,即打算写这种水果的哪些特点(教师可以针对选写较多、特点鲜明的一种水果进行具体的指导)。第三要说怎么写,即如何将这种水果的特点、价值和自己对这种水果的认识、态度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可以安排按所选水果的种类进行分组的讨论交流)。3、让学生口头叙述观察到的事物,并谈出对所叙事物的看法或见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4、将自己所说的完整地写下来,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在写的过程中注意斟酌遣词造句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5、评改作文。说自己对别人作文的看法,包括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对事物的认识、对问题的见解以及表达的顺序等。写前“说”,通过“说”构思文章;写后“说”,通过“说”评改作文。学生不仅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增添了习作的趣味性。教学的每个环节应注意群体作用的发挥,视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评论。四、学生自改作文作文批改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这样做既可以把教师从教师繁重低效的批改中解放出来,又可以解放学生的头脑和胆略。因此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创设环境,使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成为学校生活的一件乐事。1、自评自改。要求学生写完后,至少要读两遍,注意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仔细斟酌词语的运用,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2、互评互改。指同桌学生交换习作进行评改。3、集中讲评。在小组或全班内进行口头讲评作文。4、群批群改主要是集中解决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其做法是:划印或用幻灯打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自行修改,之后谈修改意见。讲评前,教师要明确要求;讲评时,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按讲评要求各抒己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