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学科教育论文走进新课程体验新情境创设语文情景,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过零丁洋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显示文天祥画像,讲述文天祥一生的坎坷经历,播放配乐诗过零丁洋。借助图片,可以把人物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音乐对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配乐朗读,又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初二的送元二十安西这首诗对于从未离家的孩子,要他们去体会分别的那种滋味,用语言来激发引导他们的感情进入诗中情景和意境,实在是有点儿勉为其难。这个时候,画面、音乐就可以凭借其独特的感染力来使课堂充满那种离情别绪,我给学生设置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并且放古曲阳关三叠,在凄凉婉转的音乐中,学生一下子融入到诗词所渲染的意境中,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总之,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媒体情景,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3、创设表演情境洞察文章内涵21世纪的课堂,应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在语文教学中,表演情境有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谈骨气中齐国穷人不食嗟来之食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小品。小品的表演促使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并模仿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人物栩栩如生的活跃在眼前,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出来,学生深切的体会到齐人表现出来的铮铮骨气。再如初二核舟记里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我让学生自学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位置。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人物、事物的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4、创设问题情景挖掘学生潜力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学生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