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重塑知识技能信念 完善音乐审美教育.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重塑知识技能信念 完善音乐审美教育.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重塑知识技能信念 完善音乐审美教育.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重塑知识技能信念 完善音乐审美教育.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重塑知识技能信念 完善音乐审美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重塑知识技能信念完善音乐审美教育摘要:音乐新课程确定了三维目标代写论文,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知识技能维度目标的缺失现象。究其原因:第一,对知识技能维度目标理解的“失真”;第二,对知识技能维度的教学内容解读模糊;第三,看不见新教材内部隐含的知识的序。为此,音乐教师要重新建立音乐知识技能的信念,要认识到知识技能在普通音乐教育中是必需的,知识技能不等于“知识技能化”。关键词:知识技能;新课程;音乐教师在“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导下,音乐新课程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改变传统课程一味着重音乐“双基”传授和训练的倾向,将音乐教育回归到审美性、艺术性、人本性的本质特征中来。这种革新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但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音乐教师,在新课程实施探索中却更热衷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目标的达成,“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不仅受到冷落,甚至出现那些本应明确的知识点和技能操作都被有意省略的问题。这导致在教学中,不敢对基本技能提出要求,不敢在课堂上运用音乐术语,一堂课下来,学生除了有45分钟的感受快乐,亢奋激动,什么都没留下,正如专家指出的是“教学目标虚化”、“教学过程形式化”1的表现。一、原因分析(一)对知识技能维度目标理解的“失真”音乐新课程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这个目标本应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系,但很多教师在理解三维目标时往往将“知识与技能”这一维省略不计,并认为这样才是体现新课标的思想。音乐教师之所以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上的理解出现“失真”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一种非此即彼的,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二元推断论已形成一种集体的意识笼罩在音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当新课改提出由双基一维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时,几乎所有的文章、所有的研究、所有的专家都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给以高度关注和评价,在这种集体意识的隐性引导下,一些音乐教师在理解三维目标时将知识技能这一维度几乎完全忽略。第二,早在音乐新课标颁布以前,音乐教育界就一直存在着反“技能技巧化”观点。例如: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归咎于学科的“技能技巧化”。中小学音乐教育界也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也归咎于学校音乐教育的“知识技能化”。学前界也声讨儿童音乐活动、舞蹈活动的组织过于“技能技巧化”。他们往往将“知识技能”与“技能技巧化”等同起来,唯恐陷入“技能技巧化”的泥潭。(二)对知识技能维度的教学内容解读模糊传统音乐教学大纲由于是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知识与技能展开,分为唱歌、欣赏、器乐、识谱,并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度性原则提出很具体和详尽的分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师很容易抓住教学内容的程度和进度。新课标(实验稿)是从三个维度,分四个领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按三个学段来呈现教学内容的,它走出学科本位、突出审美本位、强调情感态度、提出了过程方法、加强了文化联系、鼓励了创造表现,是音乐课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新。但广大教师由于用惯了传统大纲,即便新课程已实施有三年了,还是对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和分学段的内容标准出现不甚理解或理解含糊的现象。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假如不依靠琴声,而把domisol念成音高相同的ladomi是常有的事,因为学生只对音高产生认识而没有建立唱名与音高要相对应的概念。而如果没有音高与唱名对应这个知识点,学生又如何能达到新课标在“创作实践”内容标准中提出的“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的要求?因为学生无法为心中萌涌的内心旋律找到一个符号化的媒介唱名。他也许会哼出来,可是不能记录下来或记录下来的不对应于他的内心旋律,因此也就很难做到“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创作8小节左右的短曲”了。(三)看不见新教材隐含的知识的序由于强调知识技能的一维目标,传统音乐课程的教材是按照严密的知识逻辑的序来编写的,知识点的排序,重点、难点的强调,新、旧知识点的联结,难、易知识的梯度渐进都明明白白地、一目了然地出现在教材上,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知识序为基础来体现教材循序渐进的线性单向编写。多少年来,教师们已习惯了这种可以看得见的以知识点联结教材的编写方式。但现在,知识技能不是新课程唯一的追求目标,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除知识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因此,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实施教学,必须把学生的认知序考虑进去;新课程还强调“过程与方法”,强调“师生互动”,因此,教学的序也要体现在教材中;新课程还提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标准以及音乐与社会生活的渗透,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综合和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综合,这就不仅仅要考虑各种序的问题,还要考虑以点带面的横向联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不再是左右教材编写的轴心,它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是清清楚楚的一条线贯穿下来,知识的序或隐或现地与学生认识序、教学序以及主题单元共生于新教材当中。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序当中找到知识技能的序,是教师们成为教材开发者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例如七年级上册由中学时代、祖国颂歌、金色的秋天、神州大地、环球之旅、旋转舞台六个主题构成,将音乐的、生活的、社会的、文化的、多元的资讯整合于一个教学阶段,在这样一个开放性主题单元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音乐知识本身逻辑的序,即从歌唱到欣赏,从民族音乐到世界音乐。从而知识序又很好地统一到学生认知的序(从身边熟悉的生活出发到不熟悉以及陌生的领域)、教学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材本身的序(六个主题的先后秩序)当中,因此也就符合了教材编写中的“最宜于传授准则”。二、知识技能信念的重塑前面我们提到,引起知识技能目标缺失的现象有很多因素,不是教师这一环节的问题。但教师作为将课改精神、课程标准、教材价值转化为学生素养的最关键实施者,应当承担起自我重塑知识技能信念的重任。(一)坚定知识、技能必需的信念新课标颁布后,很少有人再提“双基”,人们往往将双基视为旧的、不好的、要改革掉的过时的东西。实际上,新课程要改革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使学科知识更合理、更科学地转换为课程知识并使知识与审美的、情感态度的过程与方式日逧统一。知识,是人类认识和经验的独特形式。人们以学科的名义,将不同知识分归在不同学科名目之下,由此出现学科分类。不同的学科知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学校教育,必须要实现学科知识的教育学转换将学科体系的专门知识转换为教育体系的专门知识,转换的结果便是课程知识,它与原学科知识是有差别的。最大的差别在于它使学科知识现象化、生活化、符合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利于学习者学习、理解和内化。这种转换本身并不消解学科知识本身的知识性质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9。同样,音乐学科知识转换为音乐课程知识,并通过教材形式具体反映出来,并没有消除音乐学科的知识性质及其内在逻辑,这一点尤其应加以注意。新课程对旧课程的改革,从知识角度来看,就是改变旧课程知识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新课程不是不要知识,而是对学科知识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转换。在音乐学习中,技能不是唯一的,但没有技能的音乐教育也是不可想象的,就像语文没有听、说、读、写一样也是不可想象的。技能性是音乐学科知识的特点之一,我们不是摒弃技能,和知识一样,新课程倡导的是如何使学科技能变为切实为学生能接受、该接受、能操作和运用的课程技能。抽掉音乐技能,所谓通过音乐来进行审美教育就是一句空话。音乐知识和学科技能是音乐课程所承载的基本来源。转换成课程知识和课程技能后,构成课程内容的基本元素,如果摒弃它们的话,音乐课也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