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而没有形成独立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体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界空前活跃,高等院校的设科建系以及专业研究团体的出现等方面都标示着中国美学学科的形成。关键词中国美学;学科;20世纪二、三十年代Abstract:Therehaverichaestheticsthoughtin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Butithasnotformedtheaestheticstheorysystemofindependentdisciplineshape.In20-30softhe20thcentury,Chineseaestheticswasextremelyactive.Theestablishmentoftheestheticsdiscipline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andtheappearanceofspecializedresearchassociationshadindicatedtheformationofChineseestheticsdiscipline.Keywords:Chineseaesthetics;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丰富的审美思想,例如乐论、诗论、画论、文论等各种艺术论以及经、史、子、集和诗、文、记、传之中的审美文化。但纵观中国学术史,审美思想都是经验式的、感悟式的,没有形成学科理论体系。所以说中国存在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而没有形成独立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体系。美学作为“学科”的出现是伴随着西学东渐而产生的。事实上,中国美学学科的真正建立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事了。这一时期不仅有吕澂的美学概论(1923),陈望道(上海民智书局)和范寿康(商务印书馆)同年同名出版的美学概论(1927)、吕澂的美学浅说(1931)、朱光潜的谈美(开明书店,1931)等一系列本土化学术专著的诞生,更重要的是,中国美学界的空前活跃、高等院校的设科建系以及专业研究队伍的出现等都标示了中国美学学科的形成。笔者不揣简陋,愿就此请教于方家。一、大学美学学科的初步建立近代美学作为一个独立体系学科的兴起,同时与现代学术领域的日益分化、大学学科制度的建立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大学学科分立的制度建设,美学研究也逐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发展起来。从教育体系的现实方面看,被纳入到当时的教育体系当中,对美学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04年1月,张之洞等组织制定了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美学为工科“建筑学门的24门主课之一,这是“美学正式进入中国大学课堂之始(教会学校不计)1。但当时的大学文科却还不开设“美学课。王国维最早公开主张文科大学的各分支学科除历史科之外,都必须设置美学课程2。足见美学在王国维心目中教育体系内的位置。1907年,张謇等拟定的江阴文科高等学校办法草议响应了他的主张,在“文学部的科目里,也正式列有“美学一课3。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其计划当时并没有能够实现。最早设立美学课程的大学是北京大学。据梁柱考证,“1918年文科的国文门和英文门二年级,哲学门的三年级等,都开设有美学课”4。其实哲学门的美学课早在1914年哲学门成立的时候就有了。1914年,中国哲学门开设的课程有论理学、伦理学、宋明理学、西洋哲学概论、美学、言语学、普通心理学等。1915年中国哲学门在上年所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史、社会学大意、中国哲学、诸子哲学、生物学、教育学等课程,减少伦理学、西洋哲学概论等课程。1916年,中国哲学门在上年所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印度哲学、伦理学、公羊学、经学、人类学、及人种学,减少社会学大意、中国哲学、美学、言语学等课程5。在美学学科建设和美学教育的普及上,蔡元培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人能及的。因此,蔡元培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提倡美学研究和美感教育的“唯一的中坚人物。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明确提出:“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而此“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以心理学各方面衡之,军国民主义毗于意志;实利主义毗于知识;德育兼意志情感二方面;美育毗于情感;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以教育界之分言三育者衡之,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6由于这个意见是蔡元培以教育总长的身份发表的,因此它表明中国教育史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美育提高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地位”7。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期间,发表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美学代宗教说”首次于1917年在北京神州学会上提出,刊登于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次发表“以美育代宗教”,原载于现代学生第1卷第3期1930年12月。后又发表“美育代宗教”,刊于1932年版近代名人言论集。的演讲。这个演讲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美学在中国知识界和教育界取得特殊地位的理论基础。蔡元培不仅发表演讲,而且亲自投身于美学的研究和教学之中。1921年10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哲学门亲自讲授美学,为美学在大学学科体制中奠定自己的位置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近代美学学科经过王国维、蔡元培以及诸多学者的努力,随着国人对西方美学了解的逐渐丰富和深入,逐渐具有学科体系的雏型。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了高等学校的重要课程,这都对美学学科在中国获得稳固的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二、美学教材的编定和统一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率先在北京大学开设美学课。但对于那一时期的北大来说,教材是首要问题。因此,蔡元培试图撰写美学通论(因故未能完成)。1915年,蔡元培根据德国哲学家厉希脱尔的哲学大纲,并参照包尔生和冯德的哲学入门等,再加上自己的观点,编译了哲学大纲,其中“价值论”中的“美学观念”,对康德的美学思想作了简要的描述。尽管蔡元培最终没有完成美学通论的写作,但在他已经写出的两章和哲学大纲、哲学纲要中美学的部分,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美学体系。除了王国维、蔡元培,这一时期尚有不少知识分子对西方美学进行译介、传播,为美学教材的编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如国学大师金松岑就在1907年发表文学上之美术观,认为:“世界之有文学,所以表人心之美术也;而文学者之心,实有时含第二之美术性。”“故夫肺脏欲鸣,言词斯发,运之烟墨,被之毫素者,人心之美感,发于不自己者也。若夫第二之美术者,则以人之心,既以其美术表之于文,而文之为物,其第一之效用,故在表其心之感;其文而行之远者,竖则千古,横则六合。千古者不朽之心,六合者相感之志。夫不朽无如金石,相感莫如音乐,斯盖艺术之鼎彝,词林之韶矣。”8金松岑从美术的角度对文学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肯定了美感在文学中的作用,这都是与西方美学的传播密切相关的。徐大纯1915年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述美学一文最早有意识地进行美学学科建构。徐大纯认为“美学为中土向所未有,有必要对美学这一欧洲独立的“最新之科学进行介绍。他列举了从柏拉图到桑塔耶那西方美学两千多年的代表人物,陈述了美的性质、美感与快感、美的各种分类。作者还从美学史的角度提出了“美在主观还是客观的论题:“所谓美者,果在于客观之物耶?抑在于主观之心耶?简举之,则属于客观的美学者,为理想说(Idealism),现实说(Realism),形式说(Formalism);属于主观的美学者,为情绪说(Emotionalism),知力说(Intellectualism);快乐说(Hedonism)又有从内容或形式分之者。”9萧公弼1917年在存心杂志上也连载了一系列的美学论文。他站在国际美学前沿对美学进行了深入阐释,并借助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特别是佛教思想)提出了独立的美学主张。作者认为,作为“研究精神生活之科学,“美学者,感情之哲学,美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美之“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萧公弼用“色与“淫的传统观念来阐释美的本质与美的玩赏:“好色者,美的本质也。好淫者,美的玩赏也。好色者,精神之快感也。好淫者,肉体之欲望也。盖美感为人之天性,则好色者亦人之天性也。然美之真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