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中职学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oc_第1页
信息技术教育:中职学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oc_第2页
信息技术教育:中职学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oc_第3页
信息技术教育:中职学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oc_第4页
信息技术教育:中职学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教育:中职学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摘要:文章客观分析了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明显的冲突,这种冲突集中表现为资源与效益的严重错位。提出了可行性的整改措施。关键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问题;措施尽管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样、课程开设复杂,但不论是在哪个专业,不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最受学生关注、最令学生牵挂的当数信息技术课,而尤为突出的则是上机实习课:不用等到上课铃声响起,学生就会簇拥在微机室门前;下课铃声早已响过,学生还是坐在座位上不肯离去。望眼欲穿、急不可耐的神情后面,那种求知若渴的强烈情绪分明可见。但是,客观地分析一下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就会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这种冲突集中表现为资源与效益的严重错位。硬件设施的尴尬:数量不少,但设备陈旧,无法满足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减少行政干预,下放办学自主权后,中职学校便开始了激烈的生存竞争。为了抢占时机、吸引生源,那些有远见的中职学校购置了较多的计算机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尽管机型陈旧、软件过时、维护困难,机器的使用率不高,但计算机在那时毕竟是很有吸引力的。一所中职学校尝到了甜头,其他兄弟学校自然纷纷效仿,结果是不论条件是否具备,各校都设置了计算机专业。虽然后来计算机专业开始失宠,但信息化浪潮的涌动,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信息化时代,学校必须实现信息化。在这种形势面前,中职学校很快也就达成了共识,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大力普及信息技术知识。观念和做法都无可厚非,但由于不属于专业特长教育,在吸引生源上没有特殊的号召力,中职学校自然不愿意在资金上做大的投入,加上财政部门对职业学校的收入进行强化管理时出现的限制过死的状况,学校财政均出现了“无米下锅”的局面。所以,中职学校的微机房也就很难有大的改观。卧式机箱,286、386的主板,40G的硬盘,64M的内存,显示器太陈旧,键盘失去弹性,鼠标失灵,运行速度太慢,动不动就死机许多机房尴尬无比,学生常常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微机房的硬件设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课程资源的窘迫:课程、教材混乱,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没兴趣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从开设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统一过名称,有称信息技术课的,有称信息课的,有称计算机课的,还有称微机课的。教材更是五花八门,有沿用省编信息技术教材的,有使用高教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有使用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的,还有使用其他成人辅导材料的。这些教材虽然各有侧重、各有特长,但毕竟编写出版目的不同,教材的使用范围也很不一致。由此可以看出,中职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着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有很多人把信息技术教育这门课程看成了计算机普及课程,教学目标必然就会定位在计算机常识与操作技术上。条件稍好些的学校在这些常识之外,再讲授一、两种计算机语言和一些编程基础知识,很少有学校能将课程宗旨定位在“提升信息素质、营造信息环境、倡导信息创新、构建信息文化”这一层面上。有的学校校长说: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学点计算机操作技术,会用五笔输入法打字,能编辑Word文档和WPS文档,会使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学习别的东西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多大用处。正因为教学目标不明确,所以,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的课时安排和课堂教学就显得比较混乱:许多学校每周只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一般每学期只有20个课时。而且,大多数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耳提面命地进行理论讲授,在黑板上大讲特讲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软件的操作,然后就放羊般地将学生带进机房,任其自由操作。即使规定了教师在机房内授课的时间为812分钟,但由于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全程监控,学生很少有自由处理信息的时间和机会。在这些情形之下,学生能保持多久的学习兴趣呢?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缺少必要的监管措施和足够的监管力度,加上职业教育宏观调控相对困难和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各自为政,所以,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窘迫现状一直难有令人满意的改观。专业师资的欠缺:无法良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认识混乱到目前为止,许多中职学校还没有专职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条件好些的学校能够配备科班出身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条件差些的学校只能让那些半路出家或自学成材的教师充任信息技术课教师,有的学校还使用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担任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凡此种种,既因师资条件限制,又因认识混乱造成。这种随意配备师资的做法,会引来一系列问题:教师很难准确理解课程的设置目的及其教学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中无法灵活地把握实施要旨;学生学不到关于信息技术的关键知识和操作技术,对于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方法很难有规范的掌握,既无法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也会给学生造成偏见和误解,以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操作技术,处理信息就是打几个字、处理几份表格;同时,在学校内部和社会上也会形成左见,以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一个时髦名字的空架子,没有什么实际内容。这对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十分不利,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十分有害。 学生意愿的错位:主观愿望和现实需求难以协调中职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教育这门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与初中阶段的教育和影响密切相关。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按照计算机入门操作技术进行安排和讲解的,每周1个课时,教师讲一讲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就把学生带到微机室里自由练习去了。有了这样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中职阶段无需进行必要的引领和影响,认识的惯性自然会毫无疑义地传承下去。更多的学生是按照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上网技术聊天技术+游戏技术这样的链条来理解这门课程的。于是,不联网的计算机房自然会引来学生的强烈谴责,联网的计算机房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边是教师眉飞色舞、神情专注地讲解、示范软件操作技术,一边是学生聚精会神地网上浏览、网上聊天、网上游戏,自我陶醉在形形色色的网络世界里。所以,信息技术教育的上机课,纪律会出奇地好,除了计算机运转的声音外,肯定没有日常课堂上经常出现的奇怪声音,绝对没有交头接耳、调皮捣蛋或者昏昏欲睡、流涎打鼾的现象发生,但若提问什么问题,肯定多数学生不能够回答上来,这样,组织信息技术教学的良好初衷就变成了美丽的泡影。如前所述,条件好些的学校会使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和进行课堂监控,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教学缺少针对性,无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进的教学技术反倒会引来学生强烈的不满情绪。据调查,目前高中生家庭计算机的拥有率已经达到40%以上,随着年级降低,拥有率明显上升,到初中一年级家庭计算机的拥有率已达到70%80%。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家庭计算机的拥有率虽然远没有如此之高,但因所招学生多属成绩很差、自律意识淡漠,他们大多都有去网吧玩游戏的“丰富经历”,对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的熟悉程度和依赖程度都很高,他们上机的主观愿望和根本目的就是聊天和玩游戏,对于“信息技术”之说,他们从心底里并不感兴趣,教师组织信息技术课教学并不容易。一边是快速便捷的信息采集媒体和丰富多彩的Internet信息资源,一边是编写思路、结构框架并不适合学科特点的教材;一边是动力和兴趣错位的学生,一边是认识还有偏差的执教者,教学系统四要素之间无法形成“耦合共体”,教师的教学力结构、学生的认识力结构、教材和媒体的影响力结构之间很难形成和谐共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自然难以如愿。师生共同的心愿:加大投入,实现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结合(一)明确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和意义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认为: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中职学校属于高中层次的教育,其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应该如此定位。作为施教者,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人文性,重点在人文性上给予必要的关注,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机房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步伐,加强专业师资培养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房应加快建设步伐,该淘汰的硬件要及时淘汰,该配备的软件也要尽快配备,日常的升级和维护工作也要搞好。如果资金确实有困难,可以借鉴一些学校的做法:课外活动时间也要向学生开放计算机房,但需要交纳必要的费用。这样,既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满足机房日常维护和计算机升级的需要,形成良性循环;又可以满足学生上机练习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强烈愿望,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还有利于学生的管理工作,防止学生抵挡不住网络的诱惑而违反纪律彻夜不归,泡网吧。信息技术专业师资培养是高职学校的重要工作,高职学校应该在这方面加强调研,努力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人文关怀,重视活动教学,让学生练就依靠多种媒体获取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自我发展和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三)制定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标准,编写具有职教特色的信息技术教材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应有规范统一的课程名称和课程标准,并要突出职教特点,要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信息技术教材也要彰显职教文化底蕴和发展环境特色,减少理论性、说教性、系统性,突出活动性、兴趣性、实用性。同时,还要有发展的眼光,要充分考虑到计算机普及和技术升级带来的广阔的教育空间,让课程、教材具有较大的“升级”的空间。(四)加强引导,让学生的求学愿望与课程目标达成一致实现教育目标,关键在教师。在目前情况下,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正确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