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智慧农村建设实施意见.doc_第1页
余杭区智慧农村建设实施意见.doc_第2页
余杭区智慧农村建设实施意见.doc_第3页
余杭区智慧农村建设实施意见.doc_第4页
余杭区智慧农村建设实施意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杭区智慧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全面启动智慧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互联网+”进程,优化提升“三农”信息化发展环境、发展水平,不断创新为农指导服务形式,根据余杭区“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省、市、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创建需要,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发展“生态、高效、精致”现代农业和创建“景美、业兴、民富、人和”美丽乡村的理念,统筹农业公益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两类”资源,按照“重基础建设、拓系统应用、求高质服务、助三农发展”的原则,重点在美丽乡村创建村实施智慧农村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村容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五美并举”。二、主要目标至2019年,全区所有美丽乡村精品村均建有“智慧窗口”,统筹建设开发相关智慧应用,让百姓可通过“四屏”(手机、电视、电脑和电子屏)了解村情、获取服务和进行互动,实现涉农公益服务全面落地,各项便民服务有效整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符合我区实际的智慧农村经验和模式,成为“互联网+”行动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三、建设内容智慧农村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大方面:(一)智慧平台系统1.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余杭区无线局域网(WIFI)建设和免费开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以及杭州市余杭区移动(无线)通信基站布点规划(21062020)等文件精神,引导、扶持区内各大通信运营商进一步加大农村网络覆盖优化、容量速率提升、软件升级改造、维护管理精细、应用层面扩大等工作力度和投入,确保农村生活、生产区域手机信号无盲区,接入网络带宽1000M到村、100M到户。同时,重点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健身活动广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和公交车站等农村公共区域布设有认证接入、审计功能的公共WiFi。2018年,公共WiFi覆盖7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到2019年实现精品村全覆盖。区财政对区级公共服务场所和公共开放区域各网络运营商的每个AP给予一次性补助4000元,共约560万元。(牵头单位:区经信局) 2.智慧窗口建设。秉承移动优先的发展思路,以手机为基础,兼顾电视、电脑(三屏)等工具,通过建设各村的微信公众号、数字电视首页、村网站(万村联网)和综合电子显示屏,开设村情村貌、村务动态等个性栏目和乡土文化、土产特产和休闲旅游等共性栏目内容,发布预警、服务等信息,打造我区农村“智慧窗口”。并以此为统一载体,有效兼用农村应急广播、农业应急指挥系统等部门、行业信息系统,构建起串联上下左右、互通互动的数字“立交桥”,多维度获取、处理、监测、传播及利用各类农业农村信息资源,不断延伸和拓展为农指导服务的新渠道、新方法。2018年,7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有“智慧窗口”,到2019年精品村全覆盖。区财政一次性给予每个村按实际投入额不高于3万元的补助,共约420万元。(牵头单位:区农办)3.益农信息社建设。实施省级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和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建设运营益农信息社。以村为核心建立标准型社,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四类服务,构建起覆盖全区、统一管理、上下联动的益农信息服务体系。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骨干,重点在农业主导产业区,根据服务内容不同建立专业型社,开展相关涉农产业技术指导等生产经营活动;并建立简易型社,针对性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等电商服务。同时,在现代农业综合区统筹安排中心社建设,联结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及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平台,有效拓宽和提高农村信息指导服务外延和水平。2018年,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区80%以上的行政村,其中专业型社共10个、中心社2个。(牵头单位:区农业局)(二)智慧产业系统1.大数据云建设。推进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发挥的先导、指导、促进等作用,逐步推广农业大数据应用,建立共享共用长效机制,统筹农业资源、农业行业、农业执法、农产品经营和质量监管、农村政务事务管理、综合指导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数据管理,进一步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准确反映各方数据,助推农业农村资源集聚与产业发展。2018年,整合10个以上智慧农业数据传感、视频监控等物联网资源,研发农产品价格行情等信息系统,到2019年开发集成5个以上农业应用系统,惠及全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初步建成“余杭区农业大数据云平台”。(牵头部门:区农业局)2.监控系统建设。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公共安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联网应用。要充分发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在农村的治安防控、抢险救灾、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与各领域工作深度融合,构建智慧环保、智慧农业、智能交通、寄递物流监管等行业分平台,通过各类视频和数据资源整合运用,共享给农业、气象等防灾减灾部门使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同时结合区基层治理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社会面管控能力,提升农村平安综治工作智能化水平,实现平安农村。2018年,7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无盲区,摄像机高清率及联网率均达到100%,到2019年所有精品村监控达成率100%。(牵头单位:区委政法委) 3.电子商务建设。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中国邮政“村邮乐购”和各类农产品电商产业平台等资源要素,围绕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基础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大、创业意向且特色鲜明电商村,促进农业经营主体与专业电商的深度合作,发展农村经济新业态。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线上推广、交易平台和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合力拓展农特产品网销营销空间和途径,进一步畅通线上“农货进城,网货下乡”,加快余杭名特优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从传统营销方式向网络营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2018年,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覆盖7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到2019年精品村全覆盖,并培育至少30家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年网络交易总额达1亿元。(牵头单位:区农业局)4.乡村旅游建设。结合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3年时间创建5个3A级景区村庄和50个A级景区村庄的要求,开展智慧旅游导览系统建设,其中3A级景区村庄开展包含电子地图、实时解说和VR全景在内的电子导览系统,其他A级景区村庄制作电子平面地图。指导重点A级景区村庄的智慧化营销。2018年,乡村旅游智慧服务覆盖7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范围内的A级景区村庄,到2019年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牵头单位:区旅游局)(三)智慧服务系统 围绕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为基础,根据余杭区深入推进镇(街)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紧紧依托村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突出为农便民服务功能。按照农村群众的需求导向,依据“应进尽进”和“能进则进”的原则,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整合各相关单位对镇(街)、村(社区)的便民管理服务事务,通过统一的信息收集分办系统,实现一个窗口、综合受理、集成服务。并通过积极推广应用数字智能、移动终端等载体,集成多种互联网媒介和工具,逐步扩大和优化智慧化、网络化便民服务手段,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得到更多、更快、更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2018年,完成7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便民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实现村民办事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到2019年覆盖全部精品村,并延伸农技服务等项目纳入便民服务平台办理。(牵头单位:区行政服务中心)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智慧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区长为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农办(农业局)、区经信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林水局、区商务局、区旅游局、区文广新闻出版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环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区信息中心、区气象局、邮政余杭分公司、华数电视余杭分公司、电信余杭分公司、移动余杭分公司、联通余杭分公司、农村商业银行等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农办(农业局)。 2.强化推进机制。各牵头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该方案,制定好相关政策,增强可操作性。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智慧农村各类项目建设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并因地制宜逐步完善智慧农村实施方案及模式。区信息化管理部门要加强智慧项目指导,区财政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预算,确保相关项目落到实处,顺利推进。各镇(街)、村(社区)要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主体作用,建立网格化的管理机制,认真做好具体项目实施和长效管理。3.抓好宣传推广。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多种媒体和有关专题活动,全方位开展对智慧农村建设工作的宣传推广,营造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