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总论 (3)课件_第1页
传染病总论 (3)课件_第2页
传染病总论 (3)课件_第3页
传染病总论 (3)课件_第4页
传染病总论 (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 染 病 总 论,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 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和螺旋 体等)和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 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 病。,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发生、 发展与转归的规律及其诊断与治疗措施的 学科。 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 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及相应预防措施的 学科。,感染与免疫 一、传染过程的概念: 是指病原体在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是病原体与 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大多数病原体与人体宿主之间是不适应的,因而 引起双方之间的斗争而产生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二、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 : 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或) 特异性免疫清除。 2、隐性感染:病原体引起的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及 轻微组织损伤,但不显现出任何症状和体征,通常 为最常见的表现。 3 、显性感染:病原体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和病理改变, 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等。,4、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和机体处于共生形式。病原 携带者既不显现出临床症状又能排出病原体,常可 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带菌者、带病毒者、带虫者)。 健康携带者: 无症状体征,目前医学水平不能检出极轻型患者。 恢复期携带者: 病程的恢复期仍有病原体繁殖排出体外者。,5、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长期潜伏在机体某一局部,待 机体免疫功能低时,引起显性感染。潜伏 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不排出体外。,三、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和免疫应答的作用: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 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防御能力 这两个因素。,1、病原体的作用: 侵袭力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 能力:菌毛、定植因子、黏附作用。 毒力:外毒素、内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数量:不同的传染病病原体有不同的致病量。 变异性:可因环境或遗传而产生变异。 病原体特异性定位。,2、免疫应答的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等。 (2)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 1、入侵门户。 2、机体内定位。 3、排出途径。 二、病原体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 1、直接侵犯,最少见。 2、毒素作用。 3、免疫机制,最常见。,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1、发热 :发热是感染性疾病的一个重要的临 床表现,可伴有寒战。 2、急性期改变: 蛋白代谢: 其中以C-反应 蛋白为标志,可作 为疾病的指标。, 糖代谢: 葡萄糖生成加速,导致血糖升高,糖耐量短暂下降,这与糖原异生作用加速及内分泌影响有关。 水电解质代谢: 急性感染时,氯和钠因出汗,呕吐或腹泻而丢失,加上抗利尿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水分储留而导致低钠血症。 由于钾的摄入减少和排出增加而导致钾的负平衡。, 内分泌改变: 在急性感染早期,随着发热开始, 糖皮质激素和醛固酮在血液中浓度即增 高,其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可高达正常的5 倍。但在败血症并发肾上腺出血时则可导 致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停止。,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一)传染源 : 是指病原体己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 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下列4个方 面: 1、患者 2、隐性感染者 3、病原携带者 4、受感染的动物,(二)传播途径: 1. 空气、飞沫、尘埃; 2. 水、食物、苍蝇; 3. 手、用具、玩具; 4. 吸血节肢动物; 5. 血液、体液、血制品 ; 6. 土壤; 7.母婴传染。,(三)人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 一群人为易感人群;某一个体为易感者。 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 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易感性越高,传染病越容易流行。,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季节性、地区性、生态条件等。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文化 水平等。,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 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由特异性的病原体所引起。 有传染性: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传染他人。,有流行病学特征: 外来性和地方性 散发(发病率为一般水平);流行(发病率显 著高于一般水平) ;大流行 (超过国界或洲界);暴 发流行(高度集中于短时间内)。 可有时间(季节性)、空间(地区性)、不同人 群(年龄、性别、职业等)的分布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机体感染病原体后,都能产 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感 染后免疫持续时间差异很大。,复发:传染病已进入恢复期,原有症状再度出现,病原体在体内再度活跃, 再燃:当病程刚进入恢复期,体温并末降到正常而又上升,再度发病。 再感染:同一种传染病在痊愈后,经长短不同的时间间歇,再度感染。 重复感染:某些传染病尚在病中,同一病原体从外界再度入侵,形成重复感染。 后遗症:机体功能在病后长期未能恢复正常。,二、临床特点: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每种传染病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呈常态分布,为检疫、留验的主要依据。 2)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间。其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的时期。常表现出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4)恢复期: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的时期。,(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发热: 体温上升期: 骤升:体温突然上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 缓升:体温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 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至数周。 体温下降期: 缓降:体温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 骤降:体温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稽留热:体温在39 以上,24小时内体温相差不超过1。 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 ,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 间歇热:24小时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间。 回归热:高热多次重复出现,每次持续数日或数月。 马鞍热:发热数日退热1日,又再发热数日。,发疹: 疹子出现部位、形态、时间、先后次序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部位划分:皮疹、黏膜疹; 形态划分:斑丘疹、出血疹、疱疹或脓疱疹、荨麻疹等; 出疹时间:水痘、风疹多发生在病程第1天,猩红热于第2天,天花于第3天,麻疹于第4天,斑疹伤寒于第5天,伤寒于第6天等; 先后次序:水痘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主要分布于面部,四肢;麻疹有黏膜疹,皮疹先出现于耳后,依次为面部,躯干,再向四肢蔓延。,病原体引发的独有表现: 毒血症:指病原体的毒素或其代谢产物进人血流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 菌血症:指病原体直接进入血流中引起的全身症状。 败血症:指病原体侵入血流后,并在血中生长繁殖,引起急性感染,出现严重临床表现。 脓毒血症:指病原体在各组织和器官中引起转移性、多发性脓肿。 感染中毒性休克:是病原体及其毒素引起人体微循环障碍和细胞损伤而表现为休克的危重急症。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三临床类型 急性、亚急性、慢性; 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 典型及非典型等。,传染病诊断和治疗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集体发病情况、预防接种史、过去病史等。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 ()实验室检查 : )一般检查:血、尿、粪便常规等。 )特异性检查:病原体直接检出;分离培养;病原体核酸检测;病原体蛋白或抗原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其他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2.治疗原则: ()治疗、护理、消毒、隔离。 ()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原 病原治疗 ,治疗方法: ()一般及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病原治疗,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报告制度。 ()隔离、检疫、治疗、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 ;消毒(疫源地、预防性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特异性免疫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将法定传染病分3类:甲类(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乙类为严格管理传染病(病毒性肝炎、4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5伤寒和副伤寒、 6艾滋病、 7淋病、8梅毒、9.脊髓灰质炎、1 0麻疹、11百日咳、12白喉、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猩红热、15流行性出血热、16狂犬病、17钩端螺旋体病、18布氏菌病、 19炭疽、20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2 1流行性乙型脑炎、22黑热病、23疟疾、24登革热、25肺结核、26新生儿破伤风),要求于发现后12小时内上报(后两种传染病是卫生部从1996和1998年起分别由丙类改为乙类传染病的)。,丙类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