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_湘教版必修.ppt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_湘教版必修.ppt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_湘教版必修.ppt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_湘教版必修.ppt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_湘教版必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基础梳理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 , 珠江下游,包括 、 、 、佛山、江门、 、 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 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 和 ,珠江 三角 洲城 市化 进程,珠江三 角洲的 位置与 范围,中南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香港,澳门,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 为 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表现 为形成 、 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地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市逐 步由 向由 引导下的 转 变。目前,珠江三角洲以 为中心,基本形成了 的城市群体系,珠江三 角洲城 市化进 程,小城镇,城乡相融合,农业和,非农业产业,广州和,深圳,城乡一体化,区域核,心城市,城市群模式,广州市,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珠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化 进 程,的比重大 所占的比重高, 和社会服务比较 完善,珠江三角洲 城市化水平 高的四个表 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动力,基础设施,珠江 三角 洲城 市化 进程,深化探究 珠江三角洲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强化专练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 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 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 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 理位置条件的是 (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毗邻香港,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 城市化发展的条件。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 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 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第(2)题,改革开放以 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 其他地区吸引外资。A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B项 是侨乡优势,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 答案 (1)B (2)C,考点二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基础梳理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阶段)。到 1989年,珠江三角洲初步形成 以 为主的经济特 色,建立了以 、机械、家 电、 、 、 、 和精细化工等为主的轻 型工业体系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阶段)。20 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 得到优化调整, 明显提高, 保持较高水平,工 业 化 对 珠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化 的 推 动 作 用,珠江三角 洲工业化 进程经历 的两个阶 段,加工制造业,纺织,服装,食品,玩具,工业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增长速度,电子,工业化加速了 的集中,这是城市化的重要标 志之一;农村工业化加速了 工业化加速了 的 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 的转变,工业化对 城市化产 生的推动 作用,非农产业向城市,农村城市化,人口向城市,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工业 化对 珠江 三角 洲城 市化 的推 动作 用,深化探究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强化专练 2关于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的主要动力 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区 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C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因其发展条件不同,在 起步早晚、水平高低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D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 本保持一致 解析 城市化水平受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都比发展中国家高。,D,考点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基础梳理 工业化问题: 、城镇 和工业过度密集、 、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城市 亟待 完善 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珠江 城市 现象严重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珠江三角 洲的工业 化和城市 化问题,珠三角城 市化问题,大量占用耕地,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水质恶化,酸雨,深化探究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强化专练 3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 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 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 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 城市”。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 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 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 自净能力最强,(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 是 (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 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 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该 题组考查知识基本,运用所学的内容不难得出结 论。 答案 (1)B (2)A (3)D,考向调研 考向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例1】(2008北京文综)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 “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 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 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 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 程不断加快。 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解析 深圳、汕头、厦门等城市地处沿海,邻 近港澳台,又是著名的侨乡,是我国最早实现 对外开放的地区,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大量 外资涌入,使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对于城市 在区域中的作用要从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 济增长中心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 临海(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 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 术及管理经验。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 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预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 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 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 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现在,优势弱化, 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 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 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珠江三角洲由原来的产业转入地成为转出地 D环境污染严重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 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 ) A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B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C外资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3)从地质作用看,长江三角洲主要是由流水_ 作用而形成。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甲岛有不断向 _岸(南或北)靠拢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_。 (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镇 体系,其中_是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长 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甲、乙、丙三 种模式中的_类型。,(5)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 区域,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工业的 有利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第 (1)(2)题,属基础题,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即可 作答,但要注意审准要求。第(3)题,“长三角” 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甲岛向北岸靠拢与地 转偏向力造成泥沙沉积有关。第(4)题,甲、乙、 丙分别是“珠三角”、“苏南”、云南德宏城 市化的发展模式。第(5)题,主要从农业基础、 劳动力资源、交通、科技、政策等方面回答。,答案 (1)A (2)C (3)沉积 北 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水 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泥沙在北岸淤积的速度 快于南岸 (4)上海 乙 (5)工农业基础较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科技水平较高;政策优惠等。,考向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2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下发文件,批准长沙、株洲、湘潭(简称 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材料二 湖南省略图,(1)把下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填在后面的横线 上:城市 ,河流 , 湖泊 。 (2)湖南省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在全国 占有重要地位,其矿石初级产品,经A 线, B 线及沪杭线运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3)“3+5城市群建设战略是湖南崛起的核心 增长极,是湖南发展的引擎。”试分析该城市群 发展的优势条件。 (4)简述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意义。,(5)作为公民个人,下列行为符合建立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的是 ( ) A夏季尽可能将空调温度调低一些 B购物时为了方便,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尽可能缩短自己每次洗澡的时间 D积极使用纸质贺卡,解析 第(1)(2)题属基础性知识,据图即可 回答。第(3)题,考查城市发展优势区位条件, 从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及 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及政治、文化 历史等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第(4)题,从对工业 化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新型城市化建设等 方面分析。第(5)题,夏季将空调温度调低更加 浪费能源;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极大地污染环 境,纸质贺卡浪费木材。,答案 (1)株洲 长江 洞庭湖 (2)有色金属 湘黔 浙赣 (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平原面 积广,地势平坦,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条 件,水、森林资源丰富;湘江及其支流为城市 提供充足的水源及便利的航运条件;区内矿产 资源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 地位,是重要的原材料基地; 有良好的区位 优势和交通条件,踞中华腹地,扼南北要冲,居 京广经济带、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后方基 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在产业结构上, 长株潭城市群有很强的互补性;农业基础好, 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扶持。 (4)有利于形成核心增长极,加快新型工业化 的进程;整合优势产业资源,在发展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增加就业的产业方面率先突破;有 助于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有序的新型城市 体系,带动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 (5)C,【预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长三角经济区示意图和珠三角经济区示 意图,(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城市填图中代码,省市填简称)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 和 两个特 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 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 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 两个 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 、 、 为核 心,地跨 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定 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该城市群目前 的特大城市有 ,不久这里将成为世界 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 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 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解析 本题以“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 示意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了两地区经济发展 的区位因素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可从位置、 地形、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共 同或不同因素。随着两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 断推进,耕地、能源紧张以及生态破坏成为它们 共同面临的问题。 答案 (1)两区同处在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位 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 件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三角洲地 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充沛,土壤比较肥沃, 劳动力资源丰富。,(2)a.A G F b 沪苏浙 (3)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 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廉 价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地处改革开放前 沿,政策优惠。 (4)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基础明显削 弱;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 下降;能源紧张。,对点训练 题组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 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回答12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解析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平原广 阔,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 越,是我国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C,2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 优势条件的是 (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矿产资源丰富 C地理区位优势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地 形、气候等条件优越,改革开放后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该地区矿产资 源,特别是能源矿产缺乏。,B,题组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该国城 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该国属发 达国家 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 三产业 A B C D,4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 )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 技 术密集型产业 现代服务业 A B C D,解析 第3题,该国现在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 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基本适应;阶段(主 要是二战以后至今),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得到了 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4题,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适用于工 业化早期,到了阶段,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技术密集型产业,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得到 了长足发展。 答案 3.B 4.B,题组三: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出 现了一系列问题。完成56题。 5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 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 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解析 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 类。A、B、C三个选项表现的均属环境污染。,D,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 件的不足之处是 ( )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 重心北移 A B C D 解析 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不足表现在:产业基 础薄弱,受山脉阻挡经济腹地小;科技实力和 人才队伍薄弱。,A,题组四:珠三角区位分析及区域发展 7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 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 地举行,并签署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 着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正式启动。泛珠 三角是指珠三角及其联系比较密切的经济地 区,包括港澳和粤、桂、闽、赣、湘、滇、黔、 川、琼9省区。,材料二 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 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 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 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我国改 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 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1)简要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 利区位因素。 (2)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什么?在第一次产业升级 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 因素有哪些? (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 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背景、产业结构及结构调整等。第(1)题,属基 础题目,熟练掌握教材即可回答,也可按工业 区位因素分析思路去总结。第(2)题,A产业的判 断,应弄清珠江三角洲比香港的优势。分析得出, 当时珠江三角洲劳动力丰富且相对廉价, 故A产 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第一次产业转移,珠 江三角洲还有土地廉价、政策优惠的优势。,第(3)题,经过第一次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工 业化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 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 短缺等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第(4)题,结合图 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应向欠发达的相邻地 区,同时要大力发展技术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答案 (1)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位置优越; 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机制比较完 善;工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好;侨乡。 (2)A: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因:大量廉价的劳动 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政策。 (3)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 能源短缺。 (4)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制造业要逐步向优势 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高技 术产业和生态工业。,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2009浙江文综)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 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解析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植 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危害比较普遍,生态环 境尤为脆弱;土地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 为原因,但人为原因尤为重要;三江平原过度开 垦造成的主要危害是破坏湿地。 答案 D,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 化情况。读图回答24题。 2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地形起伏 D气温变化,3近年来,线逐渐靠近线,最有可能的原 因是 (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4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碱化 C沙尘暴 D酸雨,解析 第2题,从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为中亚, 湖泊为咸海,该湖泊的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其水 位随气温的高低而变化。第3题,从甲图可以看出, 注入该湖泊的河流流经沙漠地区,由于引水灌溉, 入湖水量减少,流速减缓,河流携带入湖的泥沙增 多,湖泊变浅,使得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第 4题,该区域大部分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区,突出的 环境问题有过度开垦引发的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 溉引起的次生盐碱化、大风引起的沙尘暴等,但不 会产生酸雨。 答案 2.D 3.D 4.D,读右图,回答56题。 5图中湿地面积广大的 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气温低,蒸发弱 C水循环旺盛 D地下有冻土,6图中地区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多 C机械化水平高 D单位面积产量高 解析 结合经纬网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平 原,该地湿地面积广大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弱且地下有冻土存在有关。该地粮 食商品率高主要是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答案 5.C 6.B,我国海拔在180600米的某地,分布在梯田 的各级台地间的成排竹子,可减少水土流失, 增加固水能力,并提高农业生产力。据此并读 图回答78题。 7此地区气候可能为 (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8下图中,能反映该地地形特点的等高线示意 图为 ( ) A B C D 解析 由于该地区有竹子分布,说明该地为亚 热带季风气候;结合题目中景观图,可以判断 反映该地地形特点的等高线示意图。 答案 7.C 8.A,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1题。,9图中甲地区作为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与 太湖平原相比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传统经验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10适宜在甲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甘蔗 C棉花、冬小麦、玉米 D水稻、冬小麦、甘蔗,11下图代表该地区商品粮基地综合开发方向 的是 ( ),解析 考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第9题,甲地 区为东北平原,与太湖平原相比较,人均耕地多, 适宜机械化生产。第10题,东北平原地处较高纬 度,热量不足,主要大面积种植春小麦、亚麻、 甜菜等作物。第11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应在强化 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需求的前提下,加快发 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发展。 答案 9.D 10.A 11.A,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 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 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表,回答12 14题。 四大经济圈产业变化比较表,12.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 点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3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 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1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 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下降的是 (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资金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市场指向型工业,解析 第12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结论。 第13题,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 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大经济圈的重工业比重都 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第1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短缺以及生产 成本的增加,应逐渐降低区域内劳动密集型和资 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 型产业,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12.C 13.B 14.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 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下图为“部分省级行政区国 有企业总产值的比例(1990年)及其变化(1990 1997年)图”。读图回答1516题。,15下列国有企业发展状况属于“高比例、高下 降”类的一组省级行政区是 ( ) A川、豫、湘 B鲁、苏、粤 C青、藏、内蒙古 D吉、京、滇 16国有企业发展属于“低比例、高下降”类的 省区,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 A地势平坦,企业占地容易获得 B处于沿海位置,较容易吸引外资 C内河航运发达,便于原料运进 D省内劳动力丰富,不需外来迁入,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 能力。结合部分省级行政区国有企业总产值的比 例(1990年)及其变化(19901997年)图可以看出 四川、河南和湖南属于“高比例、高下降”类的 省级行政区;国有企业发展属于“低比例、高下 降”类的省区主要是山东、广东、福建、浙江和 江苏,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处于沿海位置,较容 易吸引外资。 答案 15.A 16.B,二、综合题(共36分) 17读以下资料和图,回答问题。(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