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ppt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ppt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ppt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ppt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大纲表述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能力层级为A。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则指一是知名度高,家喻户晓;二是适用性广,常被引用。考查的范围可能会更加以教材中规定的篇段为主,课外的名句名篇也应该是在阅读和写作中极易碰见的,多是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坚决摒弃那些艰涩、冷僻之作。,从近几年高考考查情况看,本考点呈现如下特点: 1出现频率很高,设题题量不等。 近两年高考几乎所有试卷都涉及这一考点,且设置28题不等,体现了这一考点的重要地位。 2设题分值不一,答题要求多样。 综观近两年高考,试卷赋分在48分间。在作答要求方面,许多省市采取选作形式,比如,全国卷、全国卷、天津卷、四川卷、江西卷、浙江卷等多个省份采取了这种形式。,3考查形式多变,题型色彩纷呈。从近几年的考查情况看,考查一般以主观默写题形式出现,最常见的形式是补写空缺句,即给出上句补写出下句,或给出前后句补出中间句。除了这种单一题型,名句名篇的综合题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2009年四川卷在题目中提供语境,根据理解填写名句,集理解识记为一体。,4考查重点突出,范围明确。 从内容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课本所学的内容为主,适当兼顾课外常见名句;从2008、2009两年的命题情况分析,考试大纲规定背诵的基本篇目是命题者考查的重点。二是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唐宋的诗歌散文,近几年高考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例1】 (2009高考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子曰:“知者不惑,_,_。” (论语子罕) 尔来四万八千岁,_。西当太白有鸟道,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2)屈心而抑志兮,_。_,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 羽扇纶巾,谈笑间,_。_,_,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解析 注意不能写错别字。 答案 (1)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2)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例2】 (2009高考四川卷)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1)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诗经邶风静女中“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2)_,蝉蜕于浊秽。 (司马迁屈原列传)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的“_,_”,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李白将进酒说:“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的短暂,真是妙笔生花。,解析 结合上下句理解,然后准确填写。 答案 (1)扈江离与辟芷兮/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例3】 (2008高考江西卷)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题限选4题) (1)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_,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_。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李密陈情表),(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闻笛而生乡思之情的两句是:_,_? (5)姜夔在扬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荠麦的两句是:_,_。,解析 注意“荫”“荠”等字的写法。 答案 (1)明清传奇 王实甫 (2)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3)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4)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5)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著名人物星河灿烂,名文名篇烟海浩渺,名言名句固当不计其数。但对中学生来说,名句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主旨积极,意境高远。 中国古代名句是传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轻骑兵,是青年人陶冶情操的精神源泉,主旨积极健康,意境优美高远就必然成为中学生选择“名句”的首要。对那些传播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的名句,从广泛的语用价值看,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名句的使用价值,但不宜作为高考试题材料来使用。,(2)启迪人生,富有哲理。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和人生观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在中学阶段记忆一定数量的能够启迪人生、富有哲理的名句,对一个人以后的成长将产生重要影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始于细小,对志在高远者更有启迪意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莘莘学子更有警策作用,凡此属者,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材料。,(3)辞意浅易,文句整齐。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高考所考查名句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辞意浅易、文句整齐应该是中学生选择名句的重要标准。对那些虽然文质俱佳,但文字艰涩或须借助一定背景才能理解的名句,可以暂且一放,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从考试的角度看,两两勾连的名句语气完整,节奏和谐,便于上口,容易命题。,(4)广为流传,习见习闻。 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其耳熟能详的名句是选择的又一标准。通观全国卷六年28条“名句”,均为报章书籍所常见,为多数中学生所悉知,至少似曾相识。对于那些局部人群熟稔或者远超出中学生认知范围的名句,高考考的可能性很小,也可暂且一放。,(1)要防止写错别字 可能是由于忆记不准,也可能由于考场紧张,总有学生出现漏字、错别字或语序不当的毛病,如将“落霞与孤鹜”的“鹜”写成“骛”,将“海上生明月”的“生”写成“升”等。 (2)字体要规范,切不可乱涂乱画 由于对默写要求比较细,错一个字该句不得分,所以要求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个字,以防止因书写不规范,辨识不清而误判。,(3)看清要求,切忌全答上 高考中名句名篇一般要求任选两句,如果多写,且写错了,就会吃亏。,名篇名句及文学常识填空。(两题任选一题) (1)但以刘日薄西山,_,人命危浅,_。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 (李密陈情表),(2)“吞二周而亡诸侯,_”,贾谊在过秦论中,极言秦始皇的功业;“吾师道也,_?”,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从师的目的和态度;“出师未捷身先死,_”,杜甫在蜀相中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沉痛之情;“楼船夜雪瓜洲渡,_”,_在书愤中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答案 (1)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履至尊而制六合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长使英雄泪满襟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名句名篇及文学常识填空。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三国的名句,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_。”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_,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先生常充左翼先锋,呐喊欲驱长夜黑。”这是一副纪念联的上联,联中纪念的名人是_。,(3)伍尔夫发表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_,展示了人们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 答案 (1)两朝开济老臣心 千载谁堪伯仲间 故垒西边 (2)鲁迅(或周树人) (3)墙上的斑点,点拨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得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以上两句中的“羁”“鹜”就极易误写,复习中要反复写几遍,强化记忆。,(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特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做到既知其音,更明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以上两句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误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阴”,易误为“岸”。,(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以上两句中,“长”容易误写成“常”;“材”容易误写成“才”。,(4)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写颠倒,白白丢失了分数。 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以上这三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春色满园”写成“满园春色”,“淡妆浓抹”写成“浓妆淡抹”,“歌诗”写成“诗歌”。,(5)要看清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人们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例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瑀) 像上面的句子,已经标明了出处,就不能把“蝉噪林逾静”写成“蝉噪林愈静”,虽然意思并没有改变;更不能在“疾风知劲草”后接“烈火识真金”,虽然这种说法已成俗语。,诚然,名句名篇主要靠点滴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高三复习的有限时间里,多些方法,多些技巧,多些归纳,多些总结,往往也能收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 对于一个聪明的员工来说,他总是很乐意自找“麻烦”。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马上就要下班。因为周末,其他人都显得松弛了,盘算着怎么度过休息时间。一位陌生人走进来问朗格,哪儿能找到一位助手,来帮他整理一下资料,因为他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做完工作后,律师问朗格应该付他多少钱。朗格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