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素类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1页
《苯丙素类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2页
《苯丙素类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3页
《苯丙素类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4页
《苯丙素类化合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第一节概述,含义:苯丙素类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 生源途径:桂皮酸途径 代表化合物:简单苯丙素类 香豆素类 木脂素类,思考题,1、香豆素类可以用碱溶酸沉法进行提取,且不宜用浓碱和长时间加热,为什么?请用化学反应式说明之。 2、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A、6、7-二羟基香豆素 B、 7、8-二羟基香豆素 C、呋喃香豆素 (2),3、结构推断题:从长白瑞香中分得一 无色针状结晶,测得分子式为C11H10O4, 其UV有255(3.82),317(4.89)的吸收峰; IR在1720,1600,1500,825cm-1有吸收; 1HNMR(ppm):3.85(3H,S) , 3.90(3H,S), 6.13(1H,d,J=9.2Hz), 7.80(1H,d,J=9.2Hz), 6.95(1H,d,J=7.8Hz), 7.25(1H,d,J=7.8Hz) 请推断其结构式.,香豆类成分的分布概况: 1、存在科属及常见中草药草药 伞形科 豆 科 茄 科 菊 科 兰 科 芸香科 木犀科 含香豆素的中草药: 秦皮、白芷、独活、前胡、茵陈、补骨脂、蛇床子等 2、存在部位: 植物嫩叶芽含量最高。此外花、叶、茎、果均可存在。 3、存在形式:多为游离状态 少数与糖结合成甙。,第三节 香豆素(Coumarins),概述: 1、含义:香豆素是一类具有苯骈-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认为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分子内脱水而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2、结构特点 3、分布概况 4、生理活性,一、结构与分类 (一)简单香豆素 (二)呋喃香豆素 (三)吡喃香豆素 异香豆素 (四)其他香豆素 双香豆素 其他类,二、理化性质,(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三)、显色反应 1 、异羟肟酸铁反应 2、三氯化铁反应 3、重氮化试剂反应 4、Gibbs反应 5、Emerson反应,三、提取分离,1、系统溶剂法 2、碱溶酸沉法 3、色谱分离法 提取分离实例 四、检识 I、理化检识 1、荧光 2、显色反应 异羟肟酸铁反应;三氯化铁反应;重氮化反应;Gibbs反应;Emerson反应。 II、色谱检识,五、香豆素的波谱学特性,1、UV:香豆素母核在274(S),311(m); 而7(或 5、7-;7、8-)-OH/OCH3/Oglu的香豆素有217,315-325nm(S),240、255nm(w)。 2、IR:C=O:1750-1700cm-1;有氢键缔合时在1680-1660 cm-1之间。 3、1HNMR 4、13CNMR 5、MS:M+峰较强,基峰是丢失CO的碎片峰。,结构测定实例,苷 化,脱氨,氧化,HO,桂皮酸途径,氧化,香豆素类的基本母核,-H2O,1,2,3,4,5,6,7,8,香豆类成分的分布概况: 1、存在科属及常见中草药草药 伞形科 豆 科 茄 科 菊 科 兰 科 芸香科 木犀科 虎耳科 瑞香科 含香豆素的中草药:秦皮、白芷、独活、前胡、茵陈、补骨脂、蛇床子等 2、存在部位:植物嫩叶芽含量最高。此外花、叶、茎、果均可存在。 3、存在形式:多为游离状态 少数与糖结合成苷。,香豆素类成分的生理活性 (1)光敏作用 (2)抗菌、抗病毒作用 (3)平滑肌松弛作用 (4)抗血凝作用 (5)女性激素作用 (6)肝毒性 (7)植物生长调节作用,1,,2,,3,,5,8,当归素,虎耳草素,异佛手柑内酯,1,,2,,3,,5,6,线型呋喃香豆素,角型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基本母核,直型吡喃香豆素,角型吡喃香豆素,美花椒内酯,samidin,(+)calanolide A,1、性状: 游离香豆素: 多为结晶固体,具有芳香性、挥发性和升华性。 香豆素苷类: 无上述性质。 2、溶解性: 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石油醚,易溶于氯仿、乙 醚、丙酮、乙醇、甲醇。难溶于水 香豆素苷类:可溶于水、甲醇、乙醇. 难溶于氯仿、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3、荧光性:含羟基香豆素 显兰色荧光 在碱性溶液中荧光增强,由兰变绿,1、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碱溶酸沉法提取的原理) 在稀碱溶液中,内酯环水解开环,在酸性溶液中闭环复原。 2、(与酸的反应)环合反应: 香豆素结构中酚-OH的邻位有不饱和侧链(如异戊烯基)时,可发生环合。 3、双键性质: (1)双键类型 C3C4 双键;呋喃或吡喃双键;侧链双键 (2)双键氢化加成 (3)34 双键与溴加成 4、氧化反应: 氧化剂有:高锰酸钾、铬酸、臭氧、过氧化氢 产物各不相同,1,提取分离,H+,性质,异羟肟酸铁反应 试剂:盐酸羟胺和三价铁离子(三氯化铁) 阳性反应条件:内酯类(香豆素) 反应机理:,红色,三氯化铁反应 试剂:三氯化铁的醇溶液 现象:污绿、蓝绿、墨绿色 作用部位:酚羟基 阳性反应条件:有酚羟基的化合物,重氮化反应 试剂:重氮化试剂 现象:红色或紫红色 作用部位:酚羟基的邻位或对位的活泼氢 阳性反应条件:酚羟基的邻位或对位未被取代的化合物(香豆素),Gibbs反应 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现象:蓝色 作用部位:酚羟基对位活泼氢 阳性反应条件:酚羟基对位未被取代或C6位没有取代基的香豆素 反应机理:,Emerson反应 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 现象:红色 作用部位:酚羟基对位活泼氢 阳性反应条件:酚羟基对位未被取代或C6位没有取代基的香豆素,反应机理,红色,K3Fe(CN)6,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类,一、苯丙烯类:多见于挥发油中 二、苯丙醇类 三、苯丙醛类 四、苯丙酸类:是指具有C6-C3结构的芳香羧酸,主要是桂皮酸的衍生物。 存在形式:游离酸、酯、苷类等 主要结构及代表物,绿原酸,菜蓟素,R1=R2=H 对羟基桂皮酸 R1=H,R2=OH 咖啡酸 R1=H,R2=OCH3 阿魏酸 R1=R2=OCH3 芥子酸,松柏苷,咖啡酸葡萄糖苷,丹参素甲,丁香酚 茴香醚 -细辛醚 -细辛醚,松柏醇 紫丁香酚苷 桂皮醛,香豆素的氢谱,6.7-7.2(d,J=2.5),7.5-7.8 (d,J=2.5),6.38-7.04(s),6.77-6.90(s),6.14-6.26,7.60-7.82,6.1-6.2,7.8,7.30(d,J=8),6.95(d,J=8),6.2(d,J=9),8.2(d,J=9),6.1-6.5(d,J=9.5),7.5-8.2(d,J=9.5),香豆素的碳谱,160.4,116.4,143.6,118.8,128.1,124.4,131.8,116.4,153.9,某碳有-OR取代后,该碳+30ppm,邻碳-13ppm,对碳-8ppm.,紫花前胡素D的结构测定,紫花前胡素D,(+)反式紫花前胡醇 主要产物,(-)顺式紫花前胡醇 次要产物,OH-,六、含香豆素的天然药实例:秦皮,功效:清热燥湿、明目、止泻 植物基源:木犀科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宿柱白蜡树的枝皮和干皮 主要成分:,黄色针晶。易溶于甲醇、乙醇、冰乙酸、稀碱液,可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和水。,浅黄色针晶。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稀碱液,可溶于沸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