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_第1页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_第2页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_第3页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_第4页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目 录,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血糖监测,糖尿病诊断标准,糖代谢的分类和标准,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分型,惊人的数字!,成年人确诊者9.7%,糖尿病前期20%。 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青岛等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左右,亦即每10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 我国每年将有新发糖尿病患者100万,每天有新发糖尿病患者近3000人,或每小时有新发糖尿病患者120人,8,调查年份,糖尿病发病率%,*仅行空腹血糖筛查,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内分泌与代谢杂志. 2008; 24(2) 中国14省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得患病率调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网站 /page.jsp?id=15,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9,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率,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糖尿病高危人群,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目 录,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血糖监测,12,糖尿病: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糖尿病引起的死亡人数位居第三,称为“健康第三大杀手”!,13,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微血管病变 (一般管腔直径100微米) (基底膜增厚为主) 眼睛 肾脏 神经 其他,足,高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 性昏迷,乳酸性 酸中毒,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 与合并症,低血糖,大血管病变 (一般管腔直径500微米) (动脉粥样硬化为主) 高血压 缺血性心脏病 脑血管病 周围血管病变,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皮肤病变,2019/6/12,15,溃疡和感染,并发症严重的原因:三低,目 录,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血糖监测,治疗糖尿病五驾马车,教育,运动,监测,药物,饮食,降糖治疗药物,口服降糖药物分类,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指南对药物治疗路径作了修改,取消了二线和三线治疗的备选路径; 提出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2周至3个月)强化胰岛素治疗路径。,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血糖达标,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注:1mmHg=0.133kPa;HbA1c:糖化血红蛋白;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版),目 录,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血糖监测,93年,是人类抗争糖尿病的93年,也是胰岛素不断进步的93年!,2014年 胰岛素发现93周年,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是一种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 促进 葡萄糖氧化,葡萄糖代谢,降低血糖 氨基酸、脂肪酸、K+、Mg+进入细胞 肝和肌糖原合成、脂肪合成、蛋白质合成 抑制 糖原分解 糖异生 脂肪或蛋白质分解 酮体产生,达到持久控制血糖目标,逆转细胞功能损害,模拟细胞生理分泌模式,保护残存细胞功能,细胞功能,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目标,胰岛素分类,飞速发展着的胰岛素技术,猪 /牛物胰岛素,1921年,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1990s,基因合成人胰岛素,1980s,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1代胰岛素,2代胰岛素,3代胰岛素,时间,各种胰岛素的作用持续时间,Lepore M et al. Diabetes. 2000;49:2142-2148.,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药失效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疾病 (如结核病) 肝肾功能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部分切除等),1.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瘙痒、红肿,少数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2.低血糖反应 3.胰岛素性水肿: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回吸收钠有关,有的为暂时性。 4.屈光失调:血糖迅速下降,影响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患者出现视力模糊,仅为暂时现象。 5.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皮下脂肪萎缩等。 6.胰岛素耐受性:在少数患者中发生。,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饮食治疗及运动疗法为基础,从小剂量开始,剂量、方案个体化,监测血糖,防治低血糖反应,胰岛素使用原则,糖尿病患者 什么时候开始启用胰岛素治疗,一、1型糖尿病不论病情轻重均应终生使用胰岛素(包括LADA) 二、各种继发性糖尿病和特异性糖尿病应使用胰岛素(如皮质醇增多症) 三、2型糖尿病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胰岛素 (详见后), 20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三、2型糖尿病下列情况下应使用胰岛素 新诊糖尿病伴消瘦、或与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2.新诊糖尿病 HbA1c9% 或 FPG11.1mmol/L时,需启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2周至3个月)。,糖尿病患者 什么时候开始启用胰岛素治疗, 20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三、2型糖尿病下列情况下应使用胰岛素 3. 糖尿病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消瘦),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4.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治疗基础上,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较大剂量联合治疗3个月后血糖仍不达标(HbA1c7.0),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5. 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糖尿病患者 什么时候开始启用胰岛素治疗, 20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三、2型糖尿病下列情况下应使用胰岛素 6.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状态、乳酸酸中毒等; 7.应急状态:如重症感染(包括肺结核)、外伤、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塞及急性脑血管病, 8.严重慢性并发症:如重症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肝病、糖尿病足、重症心脏病、脑血管病、血液病、眼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 什么时候开始启用胰岛素治疗, 20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三、2型糖尿病下列情况下应使用胰岛素 9.对磺脲类过敏,又不宜用双胍类或难以保证服药者。 10.老年明显消瘦或营养不良者。 11.胰岛功能衰竭者。,糖尿病患者 什么时候开始启用胰岛素治疗, 20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症状明显和/或血糖或A1C升高(HbA1c9.0%) 的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一开始就采用胰岛素其他药物治疗。 如果最大耐受剂量的非胰岛素单药治疗不能使A1C达标或维持3-6个月,应加胰岛素或第2种口服药、GLP-1受体激动剂。,2013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如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血糖没有达标,就应尽早开始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的注射治疗。,起始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 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人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当仅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不必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使用方法:继续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起始剂量为10u或0.2 单位/公斤体重。根据空腹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一次,每次调整1-4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注:2013年指南空腹血糖目标改为4.4 7.0 mmol/L ) 如三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理想但HbA1c不达标,应考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如应用预混胰岛素。,( 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基础胰岛素+口服药治疗方案,睡前注射基础胰岛素能够减少夜间肝糖原的产生和降低空腹血糖 口服降糖药控制餐后血糖,4:00,25,50,75,16:00,20:00,24:00,4:00,午餐,晚餐,胰岛素水平 U/ml,8:00,12:00,8:00,时间,基础胰岛素,口服药,口服药,口服药,早餐,胰岛素初始用量估计,FPG 11.1mml/L、2hPG 16.7mmol/L, 每日胰岛素用量为3060U。 注:每增加一种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每日 剂量相应减少4-8单位。,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预混胰岛素由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组成,一种胰岛素可同时提供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全面控制血糖,减少注射次数,平衡疗效与方便性,示意图,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起始的胰岛素剂量 一般为0.2单位/公斤体重/日,晚餐前(特殊情况早餐前)注射。根据空腹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每次调整1-4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剂量调整 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每35天调整1次; 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起始的胰岛素剂量 一般为0.20.4U/(kgd) 起始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剂量调整 根据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参考餐后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每35天调整1次 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如何调整预混胰岛素注射剂量?,一般每3-5天调整一次注射剂量,Unnikrishnan et al. IJCP 2009;63(11):1571-7.,注:老年人相应减少 2u,胰岛素强化治疗,在胰岛素起始治疗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如患者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的低血糖,须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 每日三次预混胰岛素治疗 餐时+基础胰岛素治疗(每日四次)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胰岛素控制夜间和空腹血糖 进餐时予以餐时胰岛素模拟细胞的餐时胰岛素分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 餐时+基础胰岛素(每日四次),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 每日三次预混胰岛素,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 年版) Unnikrishnan A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2009; 63(11): 1571-7.,三餐前胰岛素量的分配,早晚午, 若胰岛素用量为3x(U), 则早为x+2、午为x-2、晚为x 如:早12u、午8U、晚10u (也有人初始三餐前注射相同剂量,然后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再调整每餐前剂量。),胰岛素剂量调整,剂量调整的原则: 分段检测,分别调整:胰岛素用量的调整要以血糖检测为依据,但要分段进行。应体现不同阶段血糖水平进行不同剂量的调整。 加量宜小步快跑,不一步到位:当血糖较高时,调量时间要短些,可1-2天调一次,调量亦可较大,每次可增加2-4u左右。当血糖基本达标时,加量要慢,每次加量1-2U,以防低血糖。 减量亦缓,不操之过急:当血糖达标或偏低时进入减量阶段,但减量要慢,2-4天减量一次,每次减1-2U。血糖偏低的时间段可提前吃少量水果,HbA1c7% 达标率(%),77.0%,30.5%,0%,20%,40%,60%,80%,100%,70.0%,39.1%,每日 3次注射预混胰岛素 血糖达标率逐渐提高,Garber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6;8:5866 Yoshioka N. et al. Diab. Res. Clin. Pract. 2009 Epub before print Yang wenying, et al. Diabetes Care 2008;31: 852-856,59,中国2针3针,41.0%,21.2%,美国1-2-3,日本1-2-3,51.3%,65.8%,每日一次,每日二次,每日三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三次注射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胰岛素阶梯治疗方案,强化治疗,预混胰岛素每日3次,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起始治疗,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基础胰岛素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起始治疗经充分剂量调整血糖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低血糖 初诊糖尿病患者严重高血糖,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62,重组人胰岛素分类,短效胰岛素 可溶性胰岛素: 优思灵R,诺和灵R,优泌林R 中效胰岛素 锌或鱼精蛋白悬浊液, NPH:优思灵N,诺和灵N,优泌林N 预混胰岛素 优思灵30R,优思灵50R,优泌林70/30,诺和灵30R,63,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餐时/短效),无色澄清溶液 一般黄色标示,R,皮下注射后30分钟起效 主要用于控制餐后的高血糖 应在餐前30分钟注射 可静脉应用,优思灵USLIN R,64,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基础/中效),白色混悬液 一般绿色标示,N,联邦优思灵N就是这种!,皮下注射后1.5小时起效 最大持续时间为24小时 只用于皮下注射,添加鱼精蛋白,增加离解时间,优思灵USLIN N,65,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70 (30R),白色混悬液 一般红棕色标示,皮下注射后30分钟起效 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4小时 只用于皮下注射 可用于同时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相当于 一次注射两种胰岛素,1,2,其实是两个波峰的叠加,优思灵USLIN 30R,66,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50 (50R),白色混悬液 一般银灰色标示,皮下注射后30分钟起效 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4小时 只用于皮下注射 可用于同时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相当于 一次注射两种胰岛素,1,2,其实是两个波峰的叠加,优思灵USLIN 50R,联邦“优思灵”重组人胰岛素特点,联邦优思灵USLIN,重组人胰岛素系列产品(R,N,30R,50R),采用目前最先进真核表达系统, 独特的毕赤酵母表达技术,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毕赤酵母,CHO细胞,细胞因子、蛋白质,细胞因子、蛋白质,单克隆抗体,低等真核细胞,高等哺乳动物细胞,更接近人类细胞!,表达系统对比,采用毕赤酵母的最大优势是:胰岛素纯度高! 胰岛素是细菌通过分泌进行表达的,不需要将细菌进行破壁就能够提取到胰岛素,这样就能够减少胰岛素的中外源蛋白质以及DNA等杂质,产品纯度高,产量大。 培养基成分简单,杂质少,容易提纯胰岛素,采用目前最先进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优思灵的酵母表达生产胰岛素技术获国家4年行政保护,胰岛素治疗方案具体选择,常用的方法为: 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白天口服降糖药,睡前NPH(优思灵N)或长 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如优思灵30R、50R) 每日二次:预混胰岛素(早 、晚餐前)(优思灵30R或50R等) 每日三次(强化):早、中、晚餐前用优思灵50R或30R 或早、中餐前用R (优思灵R) ,晚餐前用30R(50R) 每日四次(强化) :三餐前R (优思灵R) ,睡前中效胰岛素(NPH) (优思灵N)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来得时) 胰岛素泵治疗(强化)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或 短效人胰岛素优思灵R,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对于T2DM患者而言,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甚至逆转残存细胞功能。 研究表明,亚裔人群不仅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储备能力较西方白种人低,糖脂毒性及氧化应激等对细胞毒害作用亦更显著。因此,中国T2DM患者更需适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动物胰岛素由于潜在免疫原性等问题,在大多数地区使用逐渐减少; 人胰岛素具有免疫原性低、长期使用安全可靠、效价比高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最广泛,在T2DM血糖管理中作用突出。,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多项荟萃分析及临床研究显示,在T2DM患者中,胰岛素类似物在HbA1c达标率、胰岛素剂量、体重、日间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和副作用方面与人胰岛素相当; 药物经济学已经成为评价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胰岛素经济、安全、有效,在T2DM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人胰岛素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目前临床中常见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有: 每天1次或2次基础胰岛素 联合口服药 每天2次或3次预混胰岛素方案 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 预混胰岛素治疗达标率更高,基础胰岛素治疗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低。 亚裔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更常见,餐后血糖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更显著。 中国人更适合用50比例的预混胰岛素。,胰岛素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合理使用胰岛素,避免过度应用。对于肥胖者,应在口服药充分治疗的基础上起始胰岛素治疗。 推荐采用胰岛素+口服药联合方案。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用 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联用 除基础胰岛素之外,不建议其他种类胰岛素和促泌剂联合使用。 3. 老年患者、卒中患者对于低血糖的耐受性低,在使用胰岛素时,应当采取相对宽松的降糖治疗策略与目标值,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胰岛素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4. 肾功能不全和终末期肾病时肾脏对胰岛素的降解明显减少,同时胰岛素排出速率下降,胰岛素可能在体内蓄积; 5. 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教育,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 6.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 7.定时、定量、定品种进餐 8.适当锻炼(餐后运动,定量运动) 9.情绪稳定,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80,胰岛素的储存,使用中的笔芯可在常温下( 25C以下) 保存四星期(28天) 若室温高于25 应放在冰箱冷藏。注射时应提前10分钟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以减轻注射后的不适感。 尚未启封的胰岛素可置于冰箱冷藏室保存(28),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技术,特殊环境下的胰岛素保存,外出携带胰岛素 应避免过冷、过 热及反复震荡,特殊环境下的胰岛素保存,乘坐飞机时,胰岛 素应装入随身携带 的包中,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 2009年版,82,胰岛素的携带,避免阳光直射 避免用干冰 避免长时间震荡 需准备备用的胰岛素 乘飞机是不能将胰岛素放在托运行李中,要随身携带 遇夏天气温高(高于25)时外出可先将保温包中的冷冻液在冰箱中速冻1012小时,然后将装有胰岛素的胰岛素注射笔放入保温包中。常温下可持续保温410小时。,费用低廉 操作步骤较繁琐 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无菌操作 抽取顺序: 先短效后中长效 (不得颠倒),由计算机控制自动注射装置 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 费用昂贵,专用注射器,胰岛素注射装置,胰岛素泵,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年,胰岛素和注射装置合二为一 携带方便 操作简单灵活 注射过程隐蔽 注射剂量更精确 仿若无痛,胰岛素笔,胰岛素注射器和胰岛素,联邦笔优思灵R、优思灵N、优思灵30R 优思灵50R 优伴笔优泌林70/30、优泌林R、优泌乐 诺和笔诺和灵R、诺和灵N、诺和灵30R 诺和灵50R 东宝笔甘舒霖30R笔芯 针头建议一次性使用。胰岛素注射后即取下,等下次注射时再装新的针头。,胰岛素注射流程示意图,自身准备,胰岛素准备,物品准备,注射前要清洁双手; 使用短效人胰岛素或预混人胰岛素 的患者要在注射后30分钟吃饭,根据使用的胰岛素注射工具的不同,准备相应的物品,核对胰岛素的名称、剂型 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胰岛素的外观有无异常 胰岛素的温度应接近室温,注意事项准备事宜,不同类型的胰岛素产品摇匀方法有所不同,具体摇匀方法详见产品说明书,具体摇匀方法: 握住笔,手臂在A与B位置之间上下缓慢摇动。初次使用时,至少重复20次,之后每次注射前,至少重复10次,直至胰岛素呈白色均匀的混悬液。,以预混人胰岛素/中效人胰岛素为例,注意事项胰岛素摇匀方法,诺和灵N产品说明书,注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前侧及外侧、臀部以及上臂,上臂侧面及稍向后面,大腿前侧及外侧,腹部,臀部,注意事项注射部位,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2009年,教育患者采用便于实行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案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 不同注射部位间轮换 注射部位的左右轮换 同一注射部位的区域轮换 在任何部位注射时,与上次注射点距离1cm以上,以避免重复的组织创伤 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2009) A. Frid,et al. New injec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iabetes & Metabolism 36(2010)S3-S18,注意事项注射部位的轮换,腹部有硬结、瘢痕、脐周5cm内不可注射,注意事项注射区域的轮换,间距2.5cm, (约两个手指的宽度) 不要在距脐部 5 cm的范围内注射胰岛素,91,同一部位多次注射的弊端,皮下脂肪硬结 影响美观 引起对注射的恐惧或抵抗 容易导致不正确的注射方法 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可引起局部皮疹、硬结,影响美观,引起不适,如果使用8mm针头应捏起皮肤;使用5或6mm针头,可不捏起皮肤; 如需捏起皮肤,要用正确的方法,注意事项注射部位(确保注射入皮下层),捏起皮肤注射:使用短细针头,尽可能保证正确皮下注射的有效方法 注射应保证在皮下注射,避免误入肌肉层,否则,胰岛素的吸收曲线将不能与血糖吸收峰值相吻合,血糖波动大,注意事项漏液,注射完毕后,在皮下停留的时间不够; 没有将针头及时卸下,注射完毕后,将针头留置在皮下10秒以上 及时卸下针头,药物浪费 液体堵塞针头,注射剂量不准确 预混制剂漏液,可能导致胰岛素混合比例发生改变,原因,措施,危害,King L,et al. Nursing Standard.2003;17:45-52 A.Frid,et al. Diabetes & Metabolism 36(2010)S3-S18,注意事项疼痛,已使用的胰岛素室温放置;,待酒精挥发后再注射;,笔芯内无气泡;,进针要快;,进针和拔针时不改变方向;,肌肉放松;,更换注射部位;,每次注射更换针头;,避免在有瘢痕或硬结的部位注射;,避免在毛发根部注射;,使用较短较细的专用针头;,如何避免疼痛,缓慢注射,并确认注射器的活塞或胰岛素注射笔的按键已完全推入,台湾 胰岛素治疗工作坊2010年,针头损坏 的后果,重复使用 针头的危害,注射会感到疼痛 刮坏的涂层缝隙中会生长细菌引起感染 涂层破坏的针头容易折断,组织微创伤 针尖部分或全部留在体内 皮下脂肪硬结的发生率增加 注射疼痛,为了确保安全,针头严禁重复使用!,注意事项针头使用,注射前应安全检测,以保证注射笔和针头是畅通的,排出气泡,同时保证注射剂量准确性 如无胰岛素溢出,重复上述步骤2次,如无胰岛素溢出,应考虑针头可能堵塞,请更换针头,重复上述步骤; 如果仍然没有胰岛素溢出,应及时与内分泌科医师或护士联系。,注意事项安全测试,小结胰岛素注射的方法,注射前清洁双手 注射时胰岛素的温度应接近室温 注射混悬型胰岛素前,需充分混匀 注射前需排空气体 注射部位皮肤应无感染、损伤、疤痕增生,捏皮 在捏起皮肤侧面以90度角进针,如图 完成注射后,等待10秒再将针头拔出 松开皮肤 安全处理针头,A. Frid,et al. New injec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iabetes & Metabolism 36(2010)S3-S18,小结胰岛素注射的方法,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首次提出的“三位一体”理念:即注射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