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安徽省淮南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安徽省淮南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安徽省淮南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安徽省淮南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淮南二中2018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教学检测生物试卷(理科)命题人:陈震、洪秀娟、陈先晖本试题卷共8页,43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及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多倍体形成过程中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B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2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A只有一个染色体 B只有一个染色体组C染色体数目成单 D含本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4亚硝酸盐可以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如使碱基C脱氨基转变为碱基U。则亚硝酸盐所引起的变异属于A基因工程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5一头鹿刚出生是正常的,生长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视网膜某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关于该突变错误的描述是A.导致细胞内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可能会导致该细胞发生癌变C.可能会影响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通常会遗传给这头鹿的后代6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种群所有基因中所占的比例 B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D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7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能来自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8下列不能作为基因工程运载体的是A噬菌体 B.质粒 C.病毒 D.大肠杆菌9育种专家用高秆抗锈病水稻与矮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矮秆抗锈病水稻,这种水稻出现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条件的改变 10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与运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结合图形分析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其作用部位是图中的B连接基因a与运载体的DNA连接酶其作用部位是图中的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11下列与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子代的性状分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D.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能形成新的基因型12在某地区,农业科学家使用粘液病毒来消灭野兔。但经过两年后,人们发现死于该病毒的野兔越来越少,农业科学家推测,该病毒已进化成一种毒性更低的病毒。下列哪项是该病毒进化的原因隔离 自然选择 基因突变 定向变异A. B. C. D.13在下列各项中,人类遗传病不包括A单基因遗传病 B侏儒症C多基因遗传病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化,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D不同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15可以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化反应是A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B蛋白质的合成 C食物的消化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16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液 D唾液17右图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上皮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壁破损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 B. C. D.18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必须有抗体的参与B同一人体的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点D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1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20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神经递质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21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B如果靶细胞为性腺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C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必为肾小管、集合管细胞22NO是一种神经递质,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第一个气体性细胞内及细胞间信使分子,下表列举了NO与其它神经递质的区别:NO其它神经递质合成酶促合成酶促合成储存无囊泡囊泡储存释放弥散囊泡释放受体无受体,直接作用于靶酶激素受体作用于离子通道或第二信使作用范围不局限于突触部位主要是突触部位作用方式双向传递:自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或自突触后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前膜单向传递:自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以下关于神经递质的描述正确的有 储存在囊泡 均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均通过受体发挥作用 在突触位置传递均具有单向性 均属于信息分子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23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A B C D2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直接导致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25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26.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可以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27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3.1-6.8pmol/L胰岛素1.75.0-20.0mIU/L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2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9.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30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A、B分别代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B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C若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D图示中的A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31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应包括A运输O2的血红蛋白 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维持渗透压的血浆蛋白 D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的胰岛素32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兴奋在处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D憋尿行为说明了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调控33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B图示A是由垂体分泌,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C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D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3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35图为激素调节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激素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多肽B图中“A”表示膜的载体蛋白,它可协助激素分子进入靶细胞C若“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则其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和肌肉细胞D图示信息表明,激素可作为催化剂,催化细胞的代谢反应3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一定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D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37如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a是胰岛素,肝细胞上的受体与a结合后,可引起合成糖原的速率加快B乙图中的b是细胞表面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丙图中的抗体是由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内质网运输,高尔基体再加工后经胞吐方式分泌的D丙图中产生抗体与释放抗体都需要消耗能量38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B“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C“抗蛇毒血清”刺激患者T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D重复注射的目的是增加马的免疫系统对蛇毒的反应39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40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题,每空2分,共40分。41.(12分)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皮肤和汗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该过程的的调节中枢位于。(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继而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渗透压升高引起产生的渴觉;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42(14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1)若在上图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刺激B点,膜内外电位变为,而记录仪检测到的结果是下图中的_。(2)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如果该图中的免疫细胞代表T细胞,则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精神因素能使T细胞活性下降,从而导致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这充分说明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某同学认为一种植物(N植物)的提取液对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小白鼠为研究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证明。实验步骤:.选择一只健康的小白鼠,让小白鼠感染SARS病毒。.在喂养小白鼠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N植物提取液,观察小白鼠是否出现患病症状。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存在明显的不科学之处,请指出两点;。43(14分)下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体液免疫的过程,X表示抗原,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