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三个时期.ppt_第1页
世界经济(三个时期.ppt_第2页
世界经济(三个时期.ppt_第3页
世界经济(三个时期.ppt_第4页
世界经济(三个时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公元1500年以来的一个全球经济图景,上讲回顾 1、人类经济史:人均收入的波动 2、马尔萨斯经济 3、工业革命 4、大分流,上讲回顾 自重商主义以来,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资源、技术、制度是三类重要因素。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资源。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在经济学中,技术指将投入转化为产品的方法,与生产函数联系在一起。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核心概念是产权(好处:各尽其力)和交易费用(成本:各就其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区别。 资源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资源增加会扩展产量空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视角;技术决定潜在最大产出,技术进步意味着潜在量提高;制度决定潜在量的实现程度,制度进步意味着“实现程度”提高。 20世纪以来,资源的作用在减小,而技术和制度的作用在增大。或者,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和制度的作用越来越大。,1、人类经济史人均收入的波动,人类经济史的基本脉络异常简单。 事实上,用一个图就可以概括。1800年以前,世界人均收入(即每个人能获得的食物、衣服、热量、电力及住房)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时期是有所差别的。但1800年以前的人均收入并没有出现上升趋势 。 发生在200年前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物质消费的可能性。很多国家的人均收入都开始经历持续增长。 。 不过,并不是所有社会都享受到了这种繁荣。有些国家如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状况甚至比工业革命之前更差。当今世界是史上最富有人群与最贫困人群并存的世界。 格利高里克拉克,2009 (2007),2 马尔萨斯经济(38M+3C)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1798) 两个级数:(如果不加限制) 人口增长(几何级数):1,2,4,8,16,32,64。 生活资料增长(算术级数):1,2,3,4,5,6,7。 因此,人口增殖力大于土地生产力。 思考: 按照马尔萨斯的级数,今天有多少人? (1820年:10亿),三个命题 人口增加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也一定会增长,除非受到有力抑制。 各种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其中,两种抑制人口的途径: 积极性抑制:通过增加人口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其手段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 预防性抑制: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 政策含义:反对社会改良论、反对济贫法,马尔萨斯模型 假设 出生率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死亡率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社会物质生活水平随着人口增长而下降 思考:为什么? 梅西与中国队 / 林则徐与清政府,梅西对球队的作用 教练对球队的作用,图2 马尔萨斯经济中的长期均衡,均衡分析(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人口不变,从而人均收入也不变。如果偏离了均衡点呢?比如某个时间人均收入为y0.),注:ROB=F(PGDP,其他)。出生率的上升,只会带来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下降;相反,任何限制出生率的因素都会导致生活水平上升(同时人口减少)。,比较静态分析(参数变化对均衡点的影响) 注:出生率的上升,只会带来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下降;相反,任何限制出生率的因素都会导致生活水平上升(同时人口减少)。,注:; ROD=G(PGDP,其他)。任何导致死亡率下降的因素医疗技术的进步,国家对农业歉收的补贴,和平、秩序等却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任何导致死亡率上升的因素战争、混乱、糟糕的卫生条件等都会提高人的生活水平。马尔萨斯经济中的逻辑有悖常理,却是事实!,注:PGDP=H(P,其他)。生产技术(制度)进步的唯一影响就是导致人口增加,对生活水平并不会产生持久影响。 思考:如果技术(制度)一直不断进步呢?,济贫法:事与愿违 济贫法(1601年)明显直接的做法与那些显而易见的经济学原理恰好相反:他们并不会像立法者想象的那样改善穷人的生活,相反,这些法律会使穷人和富人的生活都恶化。 李嘉图 ,1817 请画图演示!,结论 马尔萨斯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人均收入(生活水平)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即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并且人口总量增加也特别缓慢。 (原因:技术、制度进步缓慢,和土地供给的有限性土地无限?),注:自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人口增长率超过0.4%,最高达到1.93%(黄金时期),现在为0.9%。发达经济体的技术进步率通常都保持在1%以上的水平。,数据与历史(怎么得到的数据?),前工业社会人口增长率与技术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Q=F(T,L) , q=Ata 增长率分解:q=A + at 由于土地固定,人口增长1%,将导致人均土地减少1%。(T=L*t, L + t 0:参见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 所以,t -L 因为马尔萨斯经济中 q=0 A=aL 比如,英国存有1200-1800年的地租收入比重a数据,基本上维持在20%的水平。,中国经济增长核算的分阶段考察 (单位%),数据来源:李京文、龚飞鸿、明安书(1996)。,表 3 1200-1665年欧洲的技术创新(制度?),补充:没有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投资与折旧之差,即 K(资本)=I(投资) D(折旧),其人均量为 k = i - d 假设i=vy (v为投资率), d=sk(s为折旧率) 因此,k =vy sk 如果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 若生产函数为C-D生产函数,则 k = vAka (s+n)k (索罗模型的核心方程),k = vAka (s+n)k,(s+n)k,y,vy,y,k,当k=k*时,k不再发生变化即k =0,并始终停留在这个位置。因此,称k*为稳定状态下的人均资本存量(如果资本存量不等于k*,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存量会向k*移动)。 在稳定状态下,由于k =0,因此 k*= vA/(s+n)1/(1-a) ,为常数; y =A1/(1-a)v/(s+n)a/(1-a) ,为常数。 思考: 计划生育的经济含义?,两个例外国家:荷兰和英国 尼德兰,特别是北方七省是西欧逃脱马尔萨斯抑制的第一个地区。如我们已看到的,联省于17世纪产生了人均收入的持久增长,同时它们供养的人口也不断增长。 。 。 荷兰的成功之所以倍有意义,是因为它是一个资源相对有限的小国。荷兰不是依靠自然的恩赐,而是发展了比其对手有效的经济组织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获得了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与其国家之小规模不相称的重要性。 。 。 在这个(17)世纪,英国一方面试图孤立荷兰,另一方面则仿效尼德兰的所有权和制度规定。到一七OO年英国已大功告成,这样到下个世纪初它已取代荷兰而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率、发展最快的国家。,诺斯、托马斯,1973,同时,两国的人口都增加1倍左右。 克拉克的观点: 英国是第一个逃脱马尔萨斯陷阱的国家?,补充:工资铁律,这个概念由李嘉图提出。 如果以几十年或上百年为观察单位,就可以发现工人的实质收入,长期而言刚好可以养活一家几口,不会有剩余。这种不会变富也不会饿死,只能求温饱的所得,称为工资铁率。 如果所得的成长率,超过人口的增长率,即冲破工资铁率,逃脱马尔萨斯陷阱。 因为从1800之后,由于工业革命,英国的实质工资,就以接近80度角的趋势上升:所得的成长率,远远超过人口的成长率。 1800年前荷兰的工资高于英国。但是,工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 克拉克仅强调技术的作用?,英国、意大利北部、荷兰实际工资水平,思考:,为什么荷兰和英国能够率先走出马尔萨斯陷阱?诺斯的解释(资源?)与马尔萨斯模型:逃脱陷阱的图示(影响哪根曲线)? 资源(土地)、技术、制度与马尔萨斯模型? 马尔萨斯模型在现代为什么失效? 根据马尔萨斯模型的预测,人均收入水平将不变(566到6049国际元),很明显与事实不符。,3、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的时间:1760-1860(1830)年 工业革命的标志:纺织业的机械化、蒸汽机和钢铁的使用 工业革命是创新率的加速器。 诺斯,1981 技术变迁的速度加快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特性。 林毅夫,2008,工业革命的图示:走出陷阱,工业革命的已有解释 诺斯的解释: (人口增加、殖民)市场规模的扩张 ,使专业化分工深化,结果导致交易费用增加,于是出现经济组织的变革如工厂制,工厂(等级制组织)的直接控制和监督降低了技术变革的成本;另一方面,产权的有效界定和保护(1624专利法),使技术创新的收益增加。于是,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林毅夫(2008)的解释: 在解释李约瑟之谜的过程中,林毅夫强调工业革命是欧洲出现科学革命的结果。因为科学革命所带来的基础知识(如物理、化学)的增加和方法论革命(可控实验),导致了西方技术进步的加速,并且远远快于中国的经验式技术进步(依靠灵感、经验的技术进步)。 评价: 诺斯的解释对科学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强调不足。而林毅夫的理论却无法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一个经济增长视角的解释 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作用 Kuznets认为经济增长指供应人们所需各种经济商品的生产能力的长期提高,这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同时需要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 而人口数量和人类欲望的不断增长以及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马尔萨斯经济情形)。由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大类,所以人类只能通过技术变迁或制度变迁去缓解了这种紧张关系。,加入制度因素的生产函数可记为Q=IAf(x),其中I代表制度,取值范围为0到1,取值越大表明制度将潜在最大产量转变为实际产量的程度越高。图中,曲线Q=IAf(x)代表由技术和制度共同决定的实际生产线。 如果该国的制度能将潜在最大产量全部转变为现实量,实际生产就位于R点。 在此情况下,人口数量不变要提高生活水平就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去实现,即生产函数曲线上移,于是在制度未改变时生产点移至R点之上从而人均产量提高。 如果人口数量增加,也只能通过技术进步来维持或超过原来的生活水平。,另外一种情况,当该国制度不能将其生产潜力全部实现,如生产点位于E点。此种场合下,如果人口增长或要提高生活水平,可通过三种途径维持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 A改进技术; B改进制度; C同时改进技术和制度。,箭头方向表示随着人口增加或者生活水平上升。 “好制度”指将最大潜在产量全部实现的制度。 “坏制度”指不能实现潜在最大产量的制度。,因此,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是解决人类与自然冲突的两种手段(二者之间的关系?)。当人口数量增加或者欲望上升时,就存在着对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需求。 但很明显,技术和制度的供给受到客观条件的约束,即受到人类认知能力的约束。特别是近代以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制度的进步则至少依赖于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工业革命的三个条件 工业革命能够在全人类长期陷入马尔萨斯陷阱之后,将人类(包括英国)“突然”解放出来,在工业革命之前应该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供需两方面):人口密度很高(欲望?)、知识存量准备、对创新者的激励。或者说,工业革命应该发生的地方,一定是人口密度较大,同时具备相应知识存量和创新激励的地方。,条件一:人口密度,根据图9和图10,1500年和1800年前后,有4个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欧洲、中东、印度、东亚(特别是朝鲜、日本)。因此,工业革命最有可能发生在上述四地。,条件二:科学革命,多数科学史家所指的科学革命大约于1543年开始,那一年哥白尼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论,维塞琉斯出版了人体结构。随后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初步形成了与中世纪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新兴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后经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牛顿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推动,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在这次科学革命中,人们开始认为科学知识是已证明了的知识。科学理论是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科学方法)。科学是以我们能看到、听到、触到的东西为基础的。(可观察、可证伪),证据:物理知识与蒸汽机, 李思孟、宋子良,2000,科学技术史,由于近代史上的科学革命发生在欧洲,或者说只有欧洲才具备工业革命的基础知识。工业革命是大部分国家逃脱马尔萨斯陷阱的原因,但是荷兰和英国却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走出陷阱了。那么,为什么是英国而不是荷兰发生工业革命呢?,条件三:对技术创新者的激励,因此,尽管 向荷兰学习了很多先进制度,但与荷兰相比,通过创新,英国对知识产权的界定与保护方面多了一个重要的激励制度1624年颁布的专利法。,总结: 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都是解决人类与自然冲突从而增加收入的手段,因此,在技术没发生进步或者非常缓慢时,如果存在制度变迁的空间,也存在增加收入的可能。(因此,可以认为荷兰和英国最早逃出马尔萨斯陷阱的主要手段是一系列的制度变迁)。 注:制度变迁及其作用,被克拉克忽略了,他认为英国的制度早在1300年已经完善,只承认没有知识产权制度,所以,他不承认荷兰和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逃出马尔萨斯陷阱的观点。, 英国的工业革命,根源在于较高的人口密度。在科学革命准备了基础知识,在受荷兰影响完善产权制度和交易成本制度之后,加上已有的专利法,其制度真正接近完善。此时,要进一步增加收入,就只有华山一条路了:工业革命。 荷兰尽管也有较大的人口密度,和相对完善的制度,由于没有对技术创新者产权的制度性保护(如专利法),因此并没有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4、大分流 麦迪森,2003,世界经济千年史,非洲儿童VS 富国的狗,人均收入的国别差距(单位:2000年美元),既然一国收入水平取决于资源、技术和制度,那么,上述三者分别在多大程度能够解释贫富差距? 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