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经典教案_第1页
基础会计经典教案_第2页
基础会计经典教案_第3页
基础会计经典教案_第4页
基础会计经典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基础会计教案杨德青前言:考试大纲: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仍然沿用2009年度的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考试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每位考生的具体考试时间、考试场次、座号由系统自动生成,考生应于2010年9月30日至10月30日,登录/(福建会计信息网)自行打印准考证,以及时了解各自的考试具体时间安排情况。考试形式: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考生在电脑上进行答卷)。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科目考试用时各为90分钟。报考双科的考生两科连考(先考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生交卷后点确定自动进入下科会计基础考试;考试时间分别计时)。2010年考试成绩预计于2010年12月20日公布。考生可凭各自的证件类型与证件号码,登录/(福建会计信息网)查询并打印成绩合格单.一、教材内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度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第一部分会计基础理论 (1-3章)第二部分会计工作工具(4、6、7、8、9、10、11章)第三部分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5章)章节预测:章节 内容 平均分值 预测分值 备注第01章 总论 3 5 第02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容与一般要求35第03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6 5 第04章 复式记账 5 10 第05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的运用旧教材(会计要素的核算) 65 30 ( 原教材在第八章 )第06章 会计凭证 5 10 第07章 会计账簿 6 10 第08章 账务处理程序 3 5 第08章 会计要素的核算 65 30 (新教材在第五章) 第09章 财产清查 1 10 第10章 财务报告 3 10 第11章会计档案合计 100 100 二、考试题型会计基础题型1.单选题(四个备选、每小题1分,共30分。)2.多选题(四个备选、每小题2分,共5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3.判断题(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判断正确得1分,判断错误扣0.5分,不判断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题最低得分为0分。)三、学习方法1.全面理解教材,重点掌握考点;2.反复练习(历年考题、练习中心题目、教材配套的练习题);3.三遍学习第一遍,跟着老师学习;第二遍,学员自己看书、做题(1个月时间);第三遍,结合模拟试卷、配套练习看教材、做题。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一)定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四个特点:(多选)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会计一直被理解为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核算)和控制(监督),是一种管理工具。实质上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它要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计算和计量,进行微观管理。(1)连续是指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记录和核算每一项经济业务。(2)系统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加工处理,以生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综合是指借助统一的货币计量,将大量、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反映。(4)全面是指将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全部记录下来。会计只有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才能为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2.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利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数量上的记录、计算来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资料,这是核算职能(反映职能)。利用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这是监督职能。3.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是说明会计的主要特点;(判断)会计反映的是企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方面,在经济活动中,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及供产销的变化,若用实物度量不能加总,职能用货币度量来综合反映。以货币度量为主,并不排除同时用实物度量、用劳动度量反映。凡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4.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这种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偿、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例题】判断题:会计以货币为基本形式,凡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 )答案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会计的产生大脑记忆、“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等记事方法都是一些原始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它是会计的起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社会有了剩余产品,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出现之后,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职人员从事的工作。2.会计的发展宋代宋代是我国会计发展的高峰时期,会计方法和财政收支制度有了全面发展,会计方法运用了四柱结算法,即“旧管(元管)+新收-开除(已支)=实在”,通过这一平衡公式来计算和清算财产物资的来龙去脉。明末清初商业和手工业趋向繁荣。在商业界产生了“龙门账”,用以计算盈亏。运用:“进”(全部收入)-“缴”(全部支出)=“存”(全部资产)-“该”(全部资本及负债)的平衡公式检查账目,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萌芽,产生了“四脚账”。又称为“天地合账”。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方法。古代会计时期的结束、现代会计的开始标志:l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为复式记账在全世界的广为流传奠定了基础,它是会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3.现代会计的新发展1819世纪的产业革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空前的生产力,出现了产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股份有限公司,产生了查核经理人与履行职责的情况的需要。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研究和制定了会计原则(以后改称为会计准则),把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50年代以后,传统的会计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我国会计的法制化进程:1985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同时公布了38项具体准则,建立了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施行。【例题】单选题:古代会计时期的结束,现代会计开始的标志是( )。A.出现了借贷复式记账法B.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C.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化D.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答案D【例题】单选题:我国会计工作法制化开端的标志是( )。A.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B.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C.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D.2006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答案A三、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定义: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形式。(二)会计监督1.定义: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2.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后监督。3.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与会计的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基础;没有会计监督,就不能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应有的作用。【例题】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与决策B.考核与预测C.监督与分析D.核算与监督答案D四、会计对象(一)表述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和资金运动)(二)企业的资金运动资金退出:交纳税金、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例题】判断题:凡是特定主体能以数量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资金运动答案注意:从宏观上来说,会计对象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从微观上来说,会计对象是一个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多选)(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单选)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不是同一概念。(判断)注:(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都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如企业的事业部;也可以是单一企业,或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多选)【例题】甲公司拥有乙和丙两个分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是它们定期向甲公司报告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最后由甲公司进行整理、汇总作为会计主体向有关部门报告财务报表。这种情况下,甲、乙、丙三个公司都是会计主体,但是只有甲公司是法律主体。【分析】乙公司和丙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是是会计主体。甲公司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C.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中一个特定组成部分D.会计主体有可能是单一企业,也可能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答案BCD【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必须是法律主体。( )答案【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答案(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例】甲企业购入一台机器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预计企业在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该项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生产经营期间发挥作用,直到该机器设备使用寿命结束。因此,该项固定资产应该根据它购买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在使用寿命期间,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对历史成本进行摊销。(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一个持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一边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1.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单选)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3.有了会计分期假设,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产生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等要求以及应收和应付等会计处理。(单选)【例题】判断题: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答案【例题】多选题:会计中期包括( )A.月度B.季度C.半年度D.年度答案ABC(四)货币计量1.定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判断)两层含义:一是以货币作为会计的统一计量单位;而是作为会计计量单位的货币,其币值是稳定不变的。2.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3.货币计量的局限性。【例题】多选题: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答案ABCD二、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单选)1.当销售期和收款期不一致,支付期与受益期不一致下的原则:收入的确认期间:创造收入期间而非收款期间;费用的确认期间:受益期而非支付期。例1:2月销售款未收1000,5月收到- 2月收入;例2:2月预收4月的销售款2000-4月收入例3:2月应付借款利息500,未付-2月费用例4:2月预付下月租金600-3月费用两个凡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结论:不能将预收或预付的款项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2.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例】 某企业20年1月份发生如表11所示经济业务,分别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确认本月的收入和费用。 举例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收入 费用 收入 费用1 本月预收销货款5000元 5000 2 本月预付企业全年的水电费2400元 200 24003 本月销售货物8000元,实际收到货款5000元,余款下月支付 8000 5000 4 本月购入办公用品l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1000 3.目前,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例题】单选题: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1)预付全年仓库资金36000元;(2)支付上年第4季度银行借款利息16200元;(3)以现金520元购买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办公用品;(4)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4500元。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本月费用为( )。A.57220元B.8020元36000/12+4500+520C.24220元D.19720元答案B解析36000/12+520+4500=8020第三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新教材略)1.可靠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完整。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复杂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不能将其排除在财务报告所应披露的信息之外。4.可比性。相同业务的比较。(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例如:销售商品售后回购;(单选)6.重要性。如果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需要依赖职业判断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7.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8.及时性。时效性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收集处理传递【例题】判断题:会计核算的可比性是指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就当保持一致,不得变更。( )答案【例题】多选题: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 )。A.不高估资产B.不低估负债C.高估利润D.不低估费用答案ABD【例题】单选题: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或跌价准备,充分体现了( )的要求。A.权责发生制B.实质重于形式C.谨慎性D.可靠性答案C【例题】判断题:谨慎性要求,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答案【例题】单选题: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即使已经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 )的基本要求A.谨慎性B.实质重于形式C.相关性D.重要性答案B【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重要性B.谨慎性C.可比性D.权责发生制答案D【例题】单选题:属于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持续经营B.实质重于形式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答案B第四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判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例题】判断题:会计要素是为实现会计目标,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本的基本分类。( )答案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一)资产1.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特征:(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企业是否拥有一项资源的所有权,并不是确认资产的绝对标准。例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3)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即资产必须是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判断)例如:购买的设备、生产、建造行为、销售的应收账款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是资产。例如:预计将要购买的设备预期的,不能确认为资产。3.资产的确认条件(1)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例题】多选题:资产的基本特征包括( )。A.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B.资产预计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D.资产是由企业将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答案ABC(二)负债1.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3.确认条件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首先应当符合负债的定义。除此之外,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例题】多选题:负债的基本特征包括( )。A.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B.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C.现在已经承担的责任D.最终要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答案ACD(三)所有者权益1.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3.确认条件取决于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判断)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一)收入1.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特征(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是,并非所有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都是企业的收入。(投资)3.收入的确认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例题】单选题: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企业的日常经营收入不包括( )。A.销售商品的收入B.提供劳务的收入C.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的收入D.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答案D解析出售固定资产不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因此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收入。【例题】判断题:收入的特点之一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所以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均构成收入。( )答案(二)费用1.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并非所有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都意味着企业发生了费用。(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的确认条件(一般了解)(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三)利润1.定义: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的实现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增加,而亏损的发生则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减少。2.来源构成: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3.确认条件: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算。(判断)三、会计等式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是指反映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达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和债权人将经济资源提供给某一企业,必然对该企业的经济资源享有要求权。通常人们把投资者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称为所有者权益,把债权人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称为负债。另一方面,企业将这些经济资源分配和使用在各个方面,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形成企业的资产。可见,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质上是同一价值运动两个方面的表现,资产的价值量必然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1.最基本的会计等式。2.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质上是同一价值运动的两个方面的表现,资产的价值量必然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3.静态会计等式表明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的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静态关系。这一等式也是设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二)收入费用利润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就可以计算确定一定期间的盈利水平,确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关系的,它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单选)(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关系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动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从企业产权关系看,利润归属于所有者。若企业赚取利润,将使所有者权益增加,相应的资产也将增加;若企业发生亏损,将使所有者权益减少,相应的资产也将减少。【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会计等式的是( )。A.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B.本期借方余额合计本期贷方余额合计C.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D.收入费用利润答案CD【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静态会计等式的是( )。A.收入费用利润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者权益(收入-费用)答案B【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的是( )。A.收入B.负债C.所有者权益D.利润答案BC【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表现企业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的会计要素有( )。A.收入B.所有者权益C.资产D.负债答案A【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B.“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D.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答案BD(四)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企业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增减变动。但是,无论经济业务引起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例:单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计量属性。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公允价值D.现值答案A会计要素特征备注资产1.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1.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企业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够实际控制负债1.负债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1.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了结现有负债2.企业业务计划等,不构成负债所有者权益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为留存收益。收入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1.工业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罚款等不属于收入2.企业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不属于收入费用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因违约支付罚款、对外捐赠,因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财产毁损等,属于企业的损失而不是费用。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会计对象的有( )。A.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B.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C.预算资金收支活动D.企业的资金投入、周转和退出答案ABD2.下列对资产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C.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D.能够可靠地计量答案ABC3.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利得C.留存收益D.资本溢价答案ACD判断题1.东汉时期我国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记”的账册,用以登记会计事项。( )答案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答案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资金运动:包括投入、循环与周转、退出三个阶段。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国库券、股票等;)2.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经常性业务)3.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收、应付款项,预收、预付款项等;)4. 资本的增减(所有者投入资本)5.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费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对象化了的费用。6.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7.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略)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平均分在5分左右,一般掌握。第一节会计科目概述一、会计科目(一)概念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分门别类进行核算所规定的项目。(判断)所以必须在六大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这种分类的项目,在会计上叫做会计科目。原材料与固定资产应付账款与长期借款注意区分会计要素概念与会计科目概念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分类对象要素科目(二)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二、会计科目分类(一)经济内容每一个会计科目都反映一定的经济内容,不能相互混淆。要点1:分为六大类,收入和费用要素同属于损益类,而费用要素的成本内容单分为一类:成本类 (多选)要点2:能够区分常见的科目属于哪一类 (单选)。要点3:科目名称必须准确无误。【例题】单选题:下列会计科目,不属于资产类的是( )。A.预付账款B.坏账准备C.在途物资D.递延收益答案D解析D选项属于负债类。【例题】多选题:下列不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的有( )。A.研发支出B.营业外支出C.利息支出D.所得税费用答案BCD【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B.财务费用C.累计折旧D.资产减值损失答案C【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主营业务成本 D.管理费用答案CD【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是( )。A.存出保证金B.累计摊销C.商誉D.预收账款答案D(二)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1.分类: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三级。例如:应收账款北京 张三 100北京 李四 200天津 王五 300天津 赵六 400一级二级 明细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1)一级科目也叫总账科目、总分类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2)二级科目也叫子目,它是介于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的科目。一般在总账科目所统驭的明细科目比较多时,才需要设置二级科目。(3)明细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类的科目。表2-2原材料各级科目举例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明细科目原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圆钢 碳钢 辅助材料 油漆 润滑油 燃料 汽油 烟煤为了详细、具体地反映总账科目的核算内容,在总账科目下一般需要设置明细科目。明细科目从属于某个总账科目的核算内容,总账科目统驭其所属的全部明细科目。2.设置总分类科目: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确认、计量规定的前提下,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对于不存在的交易事项,可不设置相关科目。(判断)明细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由会计主体自行确定。原表述: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例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例题】多选题:会计科目按其核算详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A.总分类科目B.子目C.资产类科目D.明细科目答案ABD三、会计科目编号(如:库存现金:1001,短期借款:2001,实收资本4001)1.总账科目会计科目编号的第一位数代表会计要素的类别:“1”代表资产类;“2”代表负债类;“4”代表所有者权益类;“5”代表成本类;“6”代表损益类。2.明细科目对于明细科目的编号,一般可以采用在总账科目编号后加数字的方式。如“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编号为“1012”,它的明细科目“外埠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就可以分别编为“l01201”,“”,“”等。会计科目(总账科目)有了统一编号,各会计主体不要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可供有需要的会计主体增设会计科目之用。四、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收账款 不能写成 应收货款。2.相关性:对外、对内需求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固定资产累计折旧3.实用性:行业不同,科目设置不同同时,会计科目的设置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需要,又要保证相对稳定;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在保证提供统一核算指标的前提下,各会计主体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管理要求,对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作必要的增补或合并。也就是说,会计科目的设置要简明、适用。【例题】多选题: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包括( )A.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需要,又要保证相对稳定B.要简明、适用C.要保持统一性,不能灵活变通D.同时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和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答案ABD【例题】判断题:各会计主体可以根据本单位的情况,在保证提供统一核算指标的前提下,对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作必要的增补或合并。( )答案对第二节会计账户的概念及其基本结构一、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二、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一)基本结构内容:(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即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记账时间(3)摘要,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记账依据(4)凭证号数,表明记录经济业务的依据。-会计事项内容(5)金额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金额增减变化结果(二)账户的4个金额要素每个账户一般有四个金额要素,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1.等式本期增加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月、季、年)记入账户增加金额的合计数,也叫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月、季、年)记入账户减少金额的合计数,也叫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加额和减少额相抵的差额,形成账户的余额,余额按其表示的时点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通常,账户的本期期末余额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1000+5000-4000=20001000+5000=4000+20002000-1000=5000-4000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一)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联系(1)分类对象同一,因而它们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2)设置原则一致,会计科目一经制定,账户设置就必须遵循会计科目所作的规范。(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1)从时间上看,会计科目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事先对如何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作出的分类规范,而账户则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以后对其作出的分类记录。(2)从分类上看,会计科目主要按经济内容分类,而账户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按用途和结构分类。(3)从设置上看,会计科目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的,具有统一性;账户则是企业、事业、行政等单位根据会计科目的规定和管理的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例题】多选题:有关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联系与区别叙述正确的是( )A.分类对象一致B.设置原则相同C.账户在经济活动之前,对如何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做出的分类规范,而科目则在经济活动之后对其做出分类记录。D.账户主要按经济内容分类,而会计科目在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答案AB【例题】判断题:会计科目不能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答案对第三节账户的分类一、账户分类的意义对账户进行分类是为了解账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各个账户在账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账户之间在内容上相互排斥,不能共容。原材料、固定资产-特性资产类-共性二、账户分类的标志(一)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1.资产类账户-按照流动性的不同分为两类(1)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货币“原材料”、“库存商品”-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债权(2)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账户。2.负债类账户-按照流动性不同分为两类(1)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如“短期借款”、 -银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应交税费”、-国家“应付股利”等账户。-投资人(2)反映非流动负债的账户,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账户。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按照资金来源构成分为两类(1)反映所有者原始投资的账户,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账户。用来反映各方投资者对企业投入的原始资本总额。(2)反映经营积累的账户,如“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账户。4.共同类账户-银行资金、金融企业5.成本类账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1)供应过程中用来归集购入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账户,如“材料采购”账户。(2)生产过程中用来归集制造产品的生产费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如“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等账户。(3)固定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