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企业研究论文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成因论文摘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然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尚处在较低级的阶段,管理松弛,控制弱化,内部控制基础薄弱。本文在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借鉴COSO报告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分析了我国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国外企业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的影响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上来讲,内部控制还很薄弱,主要体现在1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报表弄虚作假,乱列成本费用、虚盈实亏、资产利润不实、偷税漏税等情况,可谓屡见不鲜。国外的有安然、世界通讯、帕玛拉特等会计造假事件;国内的有琼民源、红光实业、ST猴王、大庆联谊、东方锅炉、黎明股份、郑百文、东方电子,近的有银广夏、海鑫钢铁、亿安科技、春都、“德隆航母”等造假黑幕案件。还有众多的“高管失踪”事件,使得上市公司被称为“圈钱运动者”,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则被称为“造假师”。这些公司会计造假案,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危害了社会公众利益,引起政府、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2内控失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潜亏增加,经济效益低下。有的企业实物资产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且会计记录缺乏及时的内部稽核制度,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物资不做处理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这些现象致使企业隐藏巨额潜亏,最终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如巨人集团衰败、沈阳飞龙集团“失踪”、郑州亚细亚集团关门、广东国投倒闭等事件,都是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3独裁专制造就企业“黑洞”。对有些企业来讲,公司法的规定和现代企业内控制度的制约形同虚设,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个别企业领导贪污、挪用资金、侵吞国家和集体资产等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还有些企业领导为了过分追求表面政绩,违反程序,硬性投资,造成企业投资黑洞现象时有发生。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成因分析1从我国内部控制的法规建设现状看,内部控制法规建设混乱,有待统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法规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行业、部门等限制因素,这些法规基本上都是行业性的,主要适用于本行业的企业和组织,而对于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