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概论_第1页
行政法概论_第2页
行政法概论_第3页
行政法概论_第4页
行政法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法准备问题:行政与政府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一、行政:内涵丰富的行政权运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经济调控、市场规制、社会管理、各类公共服务提供、环境保护、风险防范(一)关于行政定义的尝试行政:执行、管理。行政法讨论“行政”,为“公行政”或“公共行政”。形式意义上的行政:组织意义上的行政(行政主体)从事的各种活动,而不论是否具有管理执行性质。实质意义上的行政:处理行政事务的国家活动,不论是否由组织意义的行政为之。反面、消极或扣除说:由权力分立理论出发,扣除立法、司法之外的国家作用。行政扣除依照宪法规定,代表国家的进行的高度政治性行为统治行为、国家行为、外交行为正面、积极说:有学者尝试,如日本学者田中:近代行政,是在法之下,受法规制的同时,现实中具体地为积极实现国家目的而进行的,整体上具有统一的、连续的形成性国家活动。(批评,行政裁量性,其他国家活动也具有积极性和目的性和统一性,行政未必必然是统一的、具体性或连续的。行政的形态和手段丰富多样,见教材5-6页。)行政的范围几乎所有社会活动领域,从摇篮到坟墓,从天上到地下,从过去到未来,从琐碎之事到重大决策积极的行政不可定义,只可描述。(二)行政的特征1、对社会产生形成作用。面向未来,不断持续形成的一系列有目的的社会形成。行政涉及的是社会之共同生活,对社会产生产生各方面的形成作用。与司法的区别。2、以追求公益为指向的活动。行政应代表国家,经过充分的利益衡量,维护公益,其中可能对私益有所限制。3、行政具有积极性或和前瞻性。执行抽象的立法,使抽象规定转化为具体行动。对于法律概括授权,积极主动,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进行活动。4、行政应受法的支配合法性和合目的性兼顾5、行政的运作应注重沟通和配合6、行政活动的成果多表现为具体的执行措施比较:行政与立法和司法。(三)行政的种类1、依行政任务或目的分类秩序行政给付行政经营行政诱导行政公课行政需求行政2、依行政手段/措施的后果干预行政给付行政计划行政3、依行政行为的法律形式高权行政私法行政4、依法律的拘束程度不同羁束行政裁量行政5、依行政的主体不同直接国家行政间接国家行政二、行政国家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么一个阶段国家行政权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其生命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自由、财产和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的一种几乎无所不能之物。立法国家 行政国家 司法国家具体表现:公务员大量增加行政职能急剧扩张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调控;管理国内国际贸易,国内国际金融;举办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管理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活、生态环境;监控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城市的管理规划和乡镇建设;直接组织大型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等等。行政权力大为膨胀行政裁量权扩大原因:1、经济迅速发展2、科技发展与进步3、议会民主的衰落和普通司法单轨制对现代社会的不适应。4、帕金森定律的作用后果: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威胁;腐败和滥用权力;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人、财、物资源的大量浪费;人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退化三、如何理解行政法行政法:法无授权不得为有授权如何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定职责如何为实体:构成要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类似司法:具体案件)程序:过程(类似司法+立法)责任:不利后果两个维度理论维度1、以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和内容来理解行政法诸如,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权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设定行政权力的法;规范行政权力如何行使和运用的法;监督行政权力的法;对行政权力运用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比较:与民法、刑法的调整对象有何不同2.从行政法的目的来定义行政法公共权力论、公务论、控权论、管理论、平衡论、服务论等。行政法的目标:促进和确保良好行政3、从行政法的特点来定义行政法诸如:行政法是难以制定统一法典的法。和其他法律进行比较4.纵向维度历史维度:不同历史时代行政任务之下的行政法前资本主义时代自由法治国时代社会法治国时代合作国家时代?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法源:法律的渊源的简称。法的存在形式说:法律的表现形式;法律规范的来源、出处。行政的法源,即行政法规范的存在形式。分为制定法法源与非制定法法源。一、制定法渊源(一)立法依一定程序制定,并表现为针对不特定对象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1、立法法修正案对地方立法权的扩容立法法修正草案,将第六十三条改为第七十一条,第四款修改为:“本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和其他设区的市。”“较大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限于城市建设、市容卫生、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项。”2、限制“任性的” 行政权第一,从百姓钱包掏钱要依法加快税收法定原则落实的步伐,以后凡是开征新税的,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凡是要对现行税收条例进行修改的,一般都要上升为法律;其他的税收条例,要区别轻重缓急,逐步地上升为法律。第二,限行、限购也要依法。机动车限行、限购、限外可以认为属于“城乡管理”的职能,当然具有“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性质,今后实施这些行为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4、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优先适用效力,经济特区法规的优先适用效力。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7、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8、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的原则: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8、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9、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10、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11、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12、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二)法律解释有权法律解释是依法享有法律解释权的特定国家机关对有关法律文件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1、立法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几个问题的解释(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申请解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条有关规定的答复意见(法工委复字200534号)2.行政解释国务院办公厅对禁止传销条例中传销查处认定部门解释的函(国办函200765号)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对农药管理条例有关条款进行解释的函的复函(2004年7月23日国法秘函2004203号)海关总署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四)项有关问题的解释(年月日署法号)解释规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行政法规解释权限和程序问题的通知3、司法解释解释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的通知(法发200712号)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1)对在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某一法律或者对某一类案件、某一类问题如何应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解释”的形式。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根据立法精神对审判工作中需要制定的规范、意见等司法解释,采用“规定”的形式。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的通知(3)对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请示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批复”的形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条规定纠正原生效的赔偿委员会决定应如何适用人身自由赔偿标准问题的批复(2014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2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147号) (4)决定。 修改或者废止司法解释,采用“决定”的形式。(三)国际条约与协定?原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被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能否直接适用,在学理上有重大争议,而且政策性强,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二、非制定法法源非制定法法源、亦以文字表现规范内容,但并非经由法定的立法行为形成组织化的法典。习惯判例或指导性案例行政法理(一)行政惯例三要件:1.客观要件,长期存在的一般性惯行2.主观要件,当事人确信此惯行的合法性3.形式要件,该惯行有作为法规范的可能性(可适用性),即其内容充分、明确、特定 (二)判例在我国,指导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123个。指导性案例(5个)典型案例1、 指导案例26号:李健雄诉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政府信息公开案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 / (2011)越法行初字第252号 / 2011.08.24 /2、 指导案例22号:魏永高、陈守志诉来安县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批复案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 (2012)皖行终字第14号 / 2012.09.10 3、 指导案例21号:内蒙古秋实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诉呼和浩特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行政征收案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10)呼行终字第16号 / 2010.04.20 4、 指导案例6号:黄泽富、何伯琼、何熠诉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 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法院 / (2006)成行终字第228号 / 2006.09.28 / 指导案例6号 5、 指导案例5号:鲁潍(福建)盐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诉江苏省苏州市盐务管理局盐业行政处罚案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法院 / (2009)金行初字第0027号 / 2011.04.29(三)行政法理哈尔滨汇丰实业发展公司诉哈尔冰市规划局安焦志刚诉和平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处罚决定行政纠纷案行政法基本原则一、合法行政原则行政主体的一切行政行为都应依法为之,受法律约束。简而言之:依据法律行政原则。合法行政是所有行政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原则,构成行政法的首要原则。区别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准。传统观念:法律创制、法律优位、法律保留现代观念:法律优位或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保留原则(一)法律优位法律处于优越行政活动的地位,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必须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不得与法律抵触(“遵守现行法律”或“法已有规定不可违”)。例外:紧急状态(二)法律保留行政主体应当依照法律授权活动,依法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除非获得法律的授权,行政机关才能实施相应的管理活动。(法无授权不得为)保留范围:重要性领域宪法直接规定,不许法律限制(宪法保留)涉及人民基本权利及重要事项的决定,应由立法者为之,并有立法者负责(国会保留)其他重要事项,可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范(一般法律保留)。其他事项,可不适用法律保留(不适用法律保留)。与之相关的是规范密度。保留程度越高,规范密度就越高。例外:特别权力关系思考:1、法律优位与法律授权原则的比较2、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四)第7题。材料二:2013年修改的公司法,对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作了重大修订,主要体现在:一是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限额,二是取消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实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三是取消货币出资比例限制,四是公司成立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公司的认缴出资额、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公司登记事项。2014年2月7日,国务院根据上述立法精神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从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严格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公司注册资本及其他登记事项改革和配套监管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行政法基本原理,阐述我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主要意义。3、李克强9日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详解三张施政“清单”:政府要拿出“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给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真题再现: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合法行政则是依法行政的根本。下列哪些做法违反合法行政的要求?( )(2011年卷二多选第78题)A.因蔬菜价格上涨销路看好,某镇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麦子改种蔬菜B.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某市政府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指导意见,对录用残疾人达一定数量的企业予以奖励C.孙某受他人胁迫而殴打他人致轻微伤,某公安局决定对孙某从轻处罚D.某市政府发布文件规定,外地物流公司到本地运输货物,应事前得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准许,并缴纳道路特别通行费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下列哪些做法违反了合法行政要求?( 2013卷2-76 )A.某规章规定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时,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B.行政机关要求行政处罚听证申请人承担组织听证的费用C.行政机关将行政强制措施权委托给另一行政机关行使D.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时发现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的重要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责令停止使用和立即改正二、合理行政原则所有行政活动,尤其是行政机关根据其裁量权作出的活动,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行政行为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止行政主体武断、专横和随意。这里的理性是指行政决定应当具有一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够达到或认为的合理和适当,并且符合科学公里和社会公德。案例1:项春杰诉江苏省铜山县建设局案案例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规划局与黑龙江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行政处罚纠纷上诉案比例原则合目的性原则。即要求所采取的方法或手段,必须是能够达到所追求的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行政目标的实现。必要性原则,也称最小损害原则。该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能够达成目的多种方式和手段中,应选择对当事人利益损害最小的方式实施,也就是说,已经没有任何其他会造成更小侵害的措施可取代该项措施。三是狭义比例原则,即行政权力所采取的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害,不能与其所欲达到的目的或预期利益显失均衡。也就是说,一项行政措施虽然为达到行政目的所必要,但如果其实施的结果会带来超过行政目的价值的侵害,那么,该项行政权力的行使就违反了比例原则。台湾地区1999年“行政程序法”第8条规定:“行政行为,应依下列原则为之:一、采取之方法应有助于目的之达成;二、有多种同样能达成目的之方法时,应选择对人民权益损害最小者;三、采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损害不得与欲达成目的之利益显失均衡。”真题再现:关于合理行政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第46题)A.遵循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活动区别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志B.合理行政原则属实质行政法治范畴C.合理行政原则是一项独立的原则,与合法行政原则无关D.行政机关发布的信息应准确是合理行政原则的要求之一合理行政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哪些做法体现了合理行政的要求?(2012卷2-78)A行政机关在作出重要决定时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B行政机关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C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措施符合法律目的D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已生效的行政决定39.关于行政法的比例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单选第39题)A.是权责统一原则的基本内容之一B.主要适用于羁束行政行为C.是合法行政的必然要求D.属于实质行政法治范畴廖某在某镇沿街路边搭建小棚经营杂货,县建设局下发限期拆除通知后强制拆除,并对廖某作出罚款2万元的处罚。廖某起诉,法院审理认为廖某所建小棚未占用主干道,其违法行为没有严重到既需要拆除又需要实施顶格处罚的程度,判决将罚款改为1000元。法院判决适用了下列哪些原则?(2014卷2,78) A行政公开 B比例原则 C合理行政 D诚实守信三、诚实信用原则案例1:甲因生活贫困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但首次没有被批准。第二年,甲继续申请,被获批准。两年过后,甲被街道办告知批准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决定错误,要终止发放并收回已发资金,原因是审批工作人员在制表时出现差错,将甲当作另一与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申请人,录入了核准数据库。案例2:某村28岁的田某结婚成家后欲单过,遂申请宅基地建房。乡政府经县国土局核准,批准其在村东南角占用四分土地作为宅基地之用。田某被许可建房后,即投入10万元人民币动工建房,5间瓦房盖至近完工时,突然接到乡政府的通知,要求房子停建且应拆除,理由是在其东南方十米处地下发现了一处古墓,省文物局马上准备发掘,田某的住宅不能再建。争议焦点:田某还能继续建房吗? 行政机关能否撤回一个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分析:不能,适用依法行政原则的结论。能,依法行政原则的例外。如何来解释这种例外呢?原因:情势变更(与作出决定基于的事实相冲突) 取舍:利益衡量 建房 VS.文物保护权衡结果:公益私益。 结论:可撤回 但是,私益难道就不值得保护?造成的损失如何处理?信赖保护原则要点:其一,行政行为一经作出,非有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撤销、废止或改变。其二、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作出授益行政行为后,即使发现有错误,只要这种错误不是相对人的过错(行贿或提供虚假资料、信息)造成的,行政机关亦不得撤销或改变,除非不撤销或改变此种违法行政行为会严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其三、行政行为作出后,如事后据以作出该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废止,或者据以作出该行政行为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撤销、废止或者改变已作出的行政行为。但只有通过利益衡量,认定撤销、废止或改变已作出的行政行为所获得的利益确实大于行政相对人将因此损失的利益时,才能撤销、废止或者改变相应行政行为。案例讨论:高宗海诉江苏省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案司考真题再现:论述题(2006年)2002年7月,某港资企业投资2.7 亿元人民币与内地某市自来水公司签订合作合同,经营该市污水处理。享有规章制定权的该市政府为此还专门制定了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对港方作出一系列承诺,并规定政府承担污水处理费优先支付和差额补足的义务,该办法至合作期结束时废止。2005年2月市政府以合作项目系国家明令禁止的变相对外融资举债的“固定回报”项目,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属于应清理、废止、撤销的范围为由,作出“关于废止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的决定”,但并未将该决定告知合作公司和港方。港方认为市政府的做法不当,理由是:其一,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对涉及固定回报的外商投资项目应“充分协商”、“妥善处理”,市政府事前不做充分论证,事后也不通知对方,违反了文件精神;其二,1998年9月国务院通知中已明令禁止审批新的“固定回报”项目,而污水处理合作项目是2002年经过市政府同意、省外经贸厅审批、原国家外经贸部备案后成立的手续齐全、程序合法的项目。请:1.运用行政法原理对某市政府的上述做法进行评论;2.结合上述事件论述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答题要求: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不少于600字。43.行政机关公开的信息应当准确,是下列哪一项行政法原则的要求?(2015)A.合理行政B.高效便民C.诚实守信D.程序正当四、程序正当原则行政主体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益的行政决定时,必须遵守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告知、向相对人说明根据、理由,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事后为相对人提供相应的法律救济程序等。起源于:英国法上古老的自然正义原则(Natural Justice )案例研讨:1、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件田永曾因在考试中夹带与考试课程内容相关的纸条,被学校作退学处理。但在部分老师的庇护下,他在此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继续在校学习。等到他修完学业并通过了论文答辩,学校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拒绝向他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田永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北京科技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著名行政法学者马怀德教授代理田永参加诉讼。1998年,海淀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基本上支持了田永的诉讼请求(关于学位证书,法院要求被告重新组织评定并做出决定)。该判决获得二审法院的认可。海淀法院的判决理由是多重的:北京科技大学对田永“做退学处理”与法无据,而且退学处理决定程序也有瑕疵,学校有关部门容许田永继续在校学习的事实更应视为学校自动撤销了该退学处理决定。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而且退学处理的决定涉及原告的受教育权利,从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原则出发,被告应将此决定直接向本人送达、宣布,允许当事人提出申辩意见。而被告既未依此原则处理,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也未实际给原告办理注销学籍、迁移户籍、档案等手续”2、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刘燕文是北京大学无线电专业的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经过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通过,系学术委员会通过,却被来自全校各专业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否决。几经周折后,刘燕文的案件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获得立案。与前面讨论的田永案件不同,刘燕文案件涉及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是一个高度技术性的作业,法院没有能力、也不适合从实体上审查刘燕文的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水准。原告刘燕文本人在辩论中强调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不予批准是由于个别委员恶意报复,但是这一点很难在法庭上得到查明和确认。于是争议焦点落到了博士学位评定的程序上。特别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否决答辩委员会的决议,既没有听取刘燕文的答辩或申辩,也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甚至没有把决定正式通知刘燕文本人,其决定是否合法?由于当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博士学位的评定程序都没有具体规定,正当程序原则成为原告可以争辩的几乎唯一的理由。真题再现:77程序正当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程序正当要求的体现?A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注意听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B对因违法行政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主动进行赔偿C严格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行政管理活动D行政执法中要求与其管理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公务员回避(五)高效便民原则真题再现:高效便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关于高效便民,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多选第77题)A.是依法行政的重要补充B.要求行政机关积极履行法定职责C.要求行政机关提高办事效率D.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时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行政执法中应当自觉践行。下列哪些做法直接体现了执法为民理念?(2012 卷2 76题)A行政机关将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的费用由2元降为1元 B行政机关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为前来办事的人员提供咨询C工商局要求所属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将原20工作日办结事项减至15工作日办结D某区设立办事大厅,要求相关执法部门进驻并设立办事窗口高效便民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这一要求?(2014卷2第76题)A简化行政机关内部办理行政许可流程B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回和变更已生效的行政许可C对办理行政许可的当事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耐心的答复D对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造成侵害的执法人员予以责任追究六、权责统一原则行政效能原则:确保行政效果、实现行政目标为了确保行政职责得到履行、行政目的能够顺利实现,法律法规应当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的权限和执法手段、并通过相关手段的运用,排除职责履行、职能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行政目的行政职责行政职权实现行政职能行政责任原则: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要承担责任行政主体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时,应当依法承担责任,从而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总结: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需赔偿。司考真题再现:权责一致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些做法是权责一致的直接体现?( )(2011年卷二多选第76题)A.某建设局发现所作出的行政决定违法后,主动纠正错误并赔偿当事人损失B.某镇政府定期向公众公布本镇公款接待费用情况C.某国土资源局局长因违规征地受到行政记过处分D.某政府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对政府的意见权责一致是行政法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权责一致的要求?(2013卷2-77)A.行政机关有权力必有责任B.行政机关作出决定时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 C.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应当依法接受监督D.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法律、法规应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组织法篇一、行政组织组织是指为了有效完成特定任务而对人的职能和相关关系所作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是人们进行合作的制度性框架,尤其是有关共同体运作过程中活动权能的分配及其特殊运作方式的决定。采取特定的组织形式即意味着选择了特定的权能分配方式。 行政组织是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以行政职能为基本构成单位的组织。行政组织法本质上是对行政权的预先配置。行政组织法对行政权的配置,首要任务是根据行政职能的界定,解决“权责法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行政机关的权限和职责的规定。然后,行政组织法进一步解决行政机关的编制和机构设置问题,也就是要实现观念上的组织具体化,即由个别的具有特定专业能力的公务员去充实。二、行政法主体、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一)行政法主体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包括组织和个人。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监督主体、外部行政相对人、内部行政相对人典型的是行政管理关系中的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二)行政主体享有行政职权、能够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职权、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并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三)行政机关依照宪法或组织法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管理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1.中央行政机关(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2)国务院机构国务院行政机构组成 第一,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第二,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直属机构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第三、国务院办事机构协助国务院总理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第四,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由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第五、国务院办公厅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第六、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跨国务院行政机构的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议定的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在特殊或者紧急的情况下,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议事机构可以规定临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跨国务院行政机构的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议定的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在特殊或者紧急的情况下,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议事机构可以规定临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央行政机关机构设置权限第一,依国务院组织法设定依照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设立办公厅。(国务院组织法第7条)第二,机构编制提方案,国务院讨论、总理提请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第三,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国务院决定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和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方案,报国务院决定。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立后,需要对职能进行调整的,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第四、司、处级内设机构增设、撤销或者合并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在职能分解的基础上设立司、处两级内设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立司、处两级内设机构,也可以只设立处级内设机构。国务院行下机构的司级内设机构的增设、撤销或者合并,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行政机构的处级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行政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决定,按年度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编制管理 国务院行政机构的编制依据职能配置和职位分类,按照精简的原则确定。 编制包括人员的数量定额和领导职数。国务院行政机构的编制方案包括:第一,机构人员定额和人员结构比例;第二,机构领导职数和司级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国务院行政机构的编制在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立时确定。国务院行政机构增加或者减少编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确定编制,所需要的编制由承担具体工作的国务院行政机构解决。国务院某部拟合并处级内设机构。关于机构合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10年卷二第40题A .该部决定,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B . 该部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C .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决定,报国务院备案D .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国家禁毒委员会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关于该机构,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卷二单选第40题)A.撤销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决定B.可以规定行政措施C.议定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D.可以设立司、处两级内设机构下列哪些事项属于国务院行政机构编制管理的内容?(2009卷二83 )A.机构的名称B.机构的职能C.机构人员的数量定额D.机构的领导职数44.国家海洋局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局。关于国家海洋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第44题)A.有权制定规章B.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C.该局的设立由国务院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D.该局增设司级内设机构,由国务院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批准国家税务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就其设置及编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43题) A设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终决定 B合并由国务院最终决定 C编制的增加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最终决定 D依法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2、地方行政机关(1)性质一定区域内由该行政区人民代表机关产生的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作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执行本机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法规和决议,并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又是国务院领导下的行政机关、服从上一级国家机关并负责报告工作。地方政府层架构图: 省(自治区、直辖市) 工作部门 地区行署(盟) 市(自治州、设区的市)工作部门 县(自治县(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工作部门 街道办 区公所 乡(镇、民族乡)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派出机关:具有独立行政职权,可以作为行政主体派出机构:通常不具有独立职权,不能成为行政主体,获得法律授权的情形例外。(3)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还应当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议事协调机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承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内设机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该行政机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4)编制管理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编制,应当根据其所承担的职责,按照精简的原则核定。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编制的不同类别和使用范围审批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调整职责的需要,可以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编制。但是,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确定编制,所需要的编制由承担具体工作的行政机构解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领导职数,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确定。第三篇 行政行为三种学说:行政主体说:行政主体的一切活动行政权说:行使行政权的行为公法行为说:具有行政法(公法)意义或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实现行政目的的一切活动(二)行政行为分类行政诉讼法:行政行为和其他行政行为。其他行政行为:(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分抽象行政行为:从动态方面看,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行为。从静态方面看,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特征:具有对象非特定性效力的未来性规范的反复适用性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主体依法就特定事项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作出的单方行政职权行为。或针对特定相对人作出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政作用。特征:针对具体对象针对既定事实单次适用区别适用对象:相对人是否特定。界定(1)拘束内容而非形式; (2)以是否可统计为标准时间效力范围:面向未来,还是面向过去。针对既定的事实,还是针对未来发生的事件适用的次:可否反复适用还是单次适用(四)行政行为模式本质:类型化二、抽象行政行为(一)行政立法(政府立法)1.行政立法的分类立法保留与授权立法立法保留:立法法第8条(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罚;(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6)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7)民事基本制度;(8)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9)诉讼和仲裁制度;授权立法要求:明确授权的的目的和范围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范围。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该项权力。不得转授权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条件成熟、制定法律、终止授权2、行政立法的原则立法原则:民主、科学、合法行政立法:民主、法制统一、可操作性原则3、行政法规(1)制定的依据执行法律规定宪法89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全国人大授权(2)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暂行条例”或者“暂行规定”(3)制定程序立项,起草 审查 决定 公布 备案 解释4、行政规章(1)名称: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但不得称“条例”(2)制定原则一致性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责统一原则精简统一效率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原子能(3)分类部门规章主体: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内容: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地方政府规章主体: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内容: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4、制定程序步骤与行政法规的制定相同二、规范性文件(1)概念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发布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命令、决定。(2)表现形式各类红头文件:如办法、通知、决定、会议纪要等(3)制定主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4)类型第一,行政创制性文件职权依据法律规范缺位内容上授益不违法禁止性规定第二,行政解释性文件第三,行政指导性文件要求: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具体行政行为一、如何理解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