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热点问题.ppt_第1页
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热点问题.ppt_第2页
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热点问题.ppt_第3页
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热点问题.ppt_第4页
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热点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评价热点问题研究,张家琼 ,一.高等教育的几个平台问题,高等教育是什么; 高等教育为什么; 高等教育谁教谁 ; 高等教育教什么; 高等教育怎么教 ; 高等教育怎么管; 高等教育怎么评 ; 高等教育怎么研究;,高等教育评价内容归结为”五好”问题 “五好”的核心是标准问题; 标准的关键是定位问题; 定位的关键是评价理念问题.,二.高等教育评价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对高等教育活动的思考,“教育研究和教育评价之间一个朴实而又简单的区别在于:研究是为了寻求真理,而评价是为了寻求价值.”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51,评价: measurment assessment appraisal evaluation 西方的评价理念:我好不好,我自己说了算 评价体现的是过程性评价理念.,中国评价: 评:动嘴,常与”说”搭配,评说 价:价值. 评价:价值用嘴巴说出来(评价者去说) 中国评价理念:我好不好不能自己说,别人说我好,我才好. 评价体现的是终结性.,评价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含义,第一阶段:评价是测量. “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testing)或测量(measurment)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 教育评价之父”Rice(莱斯)与他的拼字练习” 教育测量之父”桑代克” “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都可测量” -桑代克(1904),第二阶段:评价是描述(description) “评价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 背景:泰勒的”八年研究(1932-1941)” 观点:评价是一个过程. 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可操作的行为目标. 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量,尽管他们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第三阶段:评价是判断(judgement) 背景:20世界50年代前苏联卫星上天. 目标本身是否科学需要先判断.,第四阶段:评价是建构 “评价就是对被评事物赋予价值,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构,评价描述的并不是事物真正的客观状态,而是参与评价的人或团体关于评价对象的一种客观性认识,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建构” 。 -库巴.第四代评价.1989 心得:评价本质上是反思与批判的过程.,美国学者格朗兰德认为:评价可以单列为公式: 评价=量(或质)的记述+价值判断. 评价是在量或者质的记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思考:中国教育评价出了什么问题?专家评课与教师教学价值追求差异何在?,问题:今天的学生需要什么? 今天的教师需要什么? 评价的结果呈现方式一定要有价值.,思考:学校领导及教师了解评价的意义何在?,1. 诊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 2.进步监控; 3.评定等级; 4.评定自己的教学效果 即:评价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诊断功能/激励功能/监控功能,“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程度,就是看这个国家的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有没有相当的教育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是最好的评价者 -教育评价的主体,“评价和评估都是建立在经验丰富且深思熟虑的人-即专家判断的基础上的.机器不评价,试卷不评价,测验不评价,人来评价.评价学生发展和进步的较好人选是课堂教师. 莱瑞 梅隆(Larry Malone),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劳伦斯科学厅,三.高等教育评价的前提是定位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体现,是促进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培养和全面提高.重视学生学习效果是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保障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重心应该从重视学校的办学资源条件转移到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魏红,钟秉林.重视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教育评估效能-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艺术性维度 评价定位维度 有效性维度,创造性 艺术三性 愉悦性 层次性 教育的艺术性追求的是特色教育,有效果 有效率 有效”五表征” 有效能 有效益 有效应 教育的有效性追求的是科学化教育,四.高等教育评价的视角,从生态学视觉看评价 从现象学视角看评价 从心理学视角看评价 从实证的角度看评价 从哲理的角度看评价,五.有效教学评价,(一)教学内涵 “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随教师知识的丰富性呈线性相关”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习惯思维受到质疑.,教学评价核心理念:过程性评价理念 就教学关系而言:互动性评价,适应性评价 就教学问题而言:诊断性评价; 就教学策略而言:处方性评价(即时评价,延迟评价) 就教学主体而言:发展性评价,(一)如何有效的传递,有效教学的传递问题主要解决知识教育与目标教育的问题. 知识教学: 关于知识的传递.拓展.延伸.增值.生成问题. 教材主编的知识,教师教学的知识,学生学习的知识,学习内化的知识.,历史题该怎么考?,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 同样这道题,在美国世界史的题目不是这样考的。它的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日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二)如何有效的讲授,案例1:借班上课 A校一名特级教师在B校一间完全陌生的教室,面对完全陌生的一个个脸庞,居然从容不迫的地有板有眼地展开他的“作文教学”,整个授业以师生之间的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线路推进,在场的听课教师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教师那娴熟的教学技巧的表演,课毕,赢得一片掌声。,教学的过程是“传授接受” 其信息流程图是“发送者信号信道接受者” 教师在过程中是权威,是中心 学生在过程中是“容器”,接受信息 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是信息的传输 师生关系是“授受关系” “教案剧”隐语,案例2:借班上课,依照此案例,你以为教学应该是什么?,案例2:借班上课,这个案例可能提供的信息有: 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意义的建构”,意义建构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对象是学习的资源 教学重要的不是传递,而是生成 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交流是重要的学习 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参与的程度和广度 师生关系是人人关系 此案例,你以为教学应该是什么.,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没有沟通的教学是无效教学. 1.教学的本质在于交往 2.教学交往的核心是对话 3.教学交往的落脚点是师生关系,语言的思维性 沟通语言沟通 语言的科学性 语言的流畅性 语言的人文性,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授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 -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论,(三)如何有效的评价,有效教学三条铁律 1. 质量标准:学的彻底 2. 过程标准:学的轻松 3. 效率标准:学的快捷,(四)如何有效的设计,教学设计要有思想. 教学设计就是理顺关系. 1.教师与主编的关系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3.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4.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学设计的两条原则: 1.以学定教的原则 “教”化为”学”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前提假设. 以学的基础定教的难度 以学的实际定教的内容 以学的思维定教的秩序 以学的有效定教的有效,2.基于生成的内化教学原则 以学定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突变与生成. “在不同场合中对生成概念存在泛化.浅化.偏化.窄化”现象. -张广君.论生成教学.中国教育学刊 反思:课堂激活突变生成的条件?,六.有效教学的价值追求,以知识为核心的评价 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 以和谐发展为核心的评价,1.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理念的 价值取向(传统教育观),其特点体现在: 1).教学目标上关注客体知识的增量; 2).教学方法上关注百分制定量法的使用; 3).教学功能上关注教师和学教学的功利性,教和学的功利性; 4).标准上关注双基 5)着眼点上,关注教学效果.,2.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 价值取向(现代教育观),1).目标上关注社会目标达成度与学生能力发展目标达成度,侧重点在”适应”; 2).方法上关注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侧重点在”分析”; 3).在内容上关注认知,淡化情感和个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