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docx_第1页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docx_第2页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docx_第3页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docx_第4页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运用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运用资料,说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思维导图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与环境问题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产生3.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典型案例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主要原因典型案例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太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固体垃圾垃圾围城现象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噪声污染建筑、娱乐、交通城市噪声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华北平原次生盐渍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沙漠扩大、南极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白鳍豚功能性灭绝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的春旱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耕地减少、草场退化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4.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表现原因典例或分布全球变暖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自然:太阳活动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酸雨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世界: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南方地区5.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即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如下表: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资源利用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过度消耗资源考向一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1.(2015全国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答案(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2)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解析第(1)题,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农药、化肥随灌溉退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严重污染,此外该区域气候干燥,湖水流动性差,造成污染严重。第(2)题,乌梁素海污染来源主要是工业,生活废水排放,河套平原灌溉退水从农田中带来的农药、化肥等,因而可以从减少排放、及时清淤、生物净化等角度思考。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近年来华北地区冬半年雾霾天气多发,PM2.5浓度增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读“北京市某日PM2.5浓度变化图”,完成23题。2.导致该地PM2.5浓度变化的首要污染源是()A.生活燃煤排出的烟尘B.道路及建筑工地的扬尘C.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D.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3.治理雾霾天气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实施人工降雨A.B.C.D.答案2.D3.A考向二生态破坏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4.(2018北京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河北省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为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答案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解析在农业方面,由于山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故扩大林业比例、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重点方向;平原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应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保护湿地,而且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要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减少污染危害。5.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_。(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_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_。(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_。答案(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4.9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解析第(1)题,由材料“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可知,导致浅水珊瑚发生白化的原因是海水温度上升和海水酸化。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结合图即可找出陆地植被、土壤和海洋之间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把碳释放到大气圈中,进行交换。第(3)题,注意图中箭头的方向。指向上的箭头代表大气中碳的收入606080.990218.9,指向下的箭头代表大气中碳的支出122290214,因此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4.91012千克。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被破坏。第(4)题,注意题干要求不需要从全球气候变暖角度考虑,因此主要从人们的环保意识、法治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监测、恢复其生态、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回答。考点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含义具体做法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4.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考向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2015北京文综)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第1题。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B.C.D.答案D解析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正确;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食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正确。所以D正确。2.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观点A:有利。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观点B:不利。论据: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考向二清洁生产下图示意某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模式,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A.建材厂、火电厂、盐场B.盐场、火电厂、建材厂C.建材厂、盐场、火电厂D.盐场、建材厂、火电厂4.该生态园区中()A.火电厂的“三废”均得到了有效利用B.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是C.该工业园区没有废弃物排入自然界D.乙适宜建在大河入海口答案3.C4.B解析第3题,读图,利用太阳辐射进行生产的乙是盐场。丙为海水淡化厂提供的是动力,所以丙可能是火电厂。火电厂的副产品可以作为建材厂的原料,甲是建材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第4题,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是太阳能,电能,故B项正确。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酒文化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然而,传统酿酒工艺却因生产周期长、效益低、原材料浪费、废弃物污染等问题,面临危机。沱牌舍得酒业首创了“粮酒糟畜沼粮”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模式,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的沱牌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结合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任选其一,简述沱牌循环经济模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工业:保证了原料的安全;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就业机会;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他答案合理即可)农业:向市场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缓解饲料、燃料、肥料相争的矛盾,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考向三生态农业下图为“某地区夏季循环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该地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地区D.四川盆地7.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大豆和豆制品加工B.棉花和纺织工业C.水稻和米皮加工D.油菜和油料加工答案6.C7.A解析第6题,根据图中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判断该地位于温带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谷子。只有东北地区符合。第7题,根据图中P作物有固氮作用,分析P作物是大豆,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大豆加工成豆制品,进入市场,获得资金,产生的渣作为饲料。所以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大豆和豆制品加工。8.(2019邢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华县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地处黄泛区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在改革开放前,每人每年只有几十斤口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裴庄村依然是“麦茬豆,豆茬麦,改茬就把红薯栽”。2000年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017年3月29日,央视二套第一时间以“河南周口:万亩桃花醉游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题,播出了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发展桃园观光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闻。下图为裴庄村农业生态综合循环利用关系图。(1)分析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结合材料,说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3)简述裴庄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农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不合理,对土地造成污染。(2)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副多种经营模式;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新能源;发展农业观光旅游。(3)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减轻环境污染;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城镇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促进居民集中A.B.C.D.答案(1)D(2)B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种植水稻和甘蔗,因此推断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闽浙丘陵,河套平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黄淮平原、辽东丘陵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第(2)题,图示循环农业模式可提供清洁能源沼气,有利于物质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农业部门增多,有利于劳动力就业,农村产业化,使劳动力向城镇迁入量减少,因此选B。1.关键环节法第一,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第二,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第三,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第四,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第五,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2.代入尝试法第一,要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第二,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对相关环节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第三,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得越少就越容易填出,填时最好采用试填法。第四,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2019广州模拟)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12题。1.该农业最可能是()A.人工草地畜牧业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C.多元开发立体农业D.热带地区迁移农业2.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改变自然带类型B.保持土壤肥力C.增大气温日较差D.增加原生物种答案1.A2.B解析第1题,该农业生产模式有牧草、干饲料、畜、禽、土壤等元素,可判断出是人工草地畜牧业,故选A项。其他选项在农业图中均没有体现。第2题,自然带类型与所在地的气温、降水有关,该模式无法改变,故A项错误。由于将落叶和畜、禽的排泄物进行了还田,故可以保持土壤肥力,B项正确。人工草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可以减小局部气温日较差,故C项错误。原生物种无法增加,D项错误。(2019漳州模拟)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系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A.鱼塘、沼气池、果园B.鱼塘、果园、沼气池C.沼气池、鱼塘、果园D.沼气池、果园、鱼塘4.该地生态农业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A.B.C.D.答案3.C4.B解析第3题,图中甲输出沼渣、沼液和能源,必然是沼气池;乙提供塘泥和水面,必然是鱼塘;丙是果园。第4题,生态农业园区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方面,即生态持续发展(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发展(增加收入)、社会持续发展(增加就业)等。读“某生态工业园区示意图”,完成56题。5.据图判断,甲、乙、丙三工厂分别是()A.板材厂水泥厂硫酸厂B.板材厂硫酸厂水泥厂C.水泥厂硫酸厂板材厂D.硫酸厂板材厂水泥厂6.该生态工业园区()A.核心生产企业是火电厂B.园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C.制药厂原料可再生D.废弃物均实现了循环利用答案5.B6.C解析第5题,炼油厂产生的废弃物硫磺,被回收利用后,可用来制作硫酸,故乙为硫酸厂;火电厂产生的灰渣,可用来制作水泥,故丙为水泥厂;石膏是制作板材的原料之一,故甲为板材厂。第6题,该生态工业区主要工业产品不是电能,所以火电厂不是核心生产企业,A项错误;该工业园区减少了部分废弃物的排放,而居民区等仍会产生废弃物,且这部分废弃物并没有经过循环利用,因此B、D项错误;制药厂用农产品作原料,农产品属于生物资源,为可再生资源,C项正确。课时作业(2019石家庄模拟)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据此完成12题。1.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2.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答案1.B2.C解析第1题,煤田露天开采,破坏地表植被,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冰川面积萎缩原因是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大;河流年径流量是否增加影响因素是河流的补给类型;由材料可知当地草甸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趋于简单。第2题,由材料可知木里煤田位于祁连山附近,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修复困难。食品安全越来越令人担心。馒头里加过量增白剂,饲料添加塑化剂等,这些对人体都是极其有害的。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关于餐桌上频频出现食品污染现象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添加技术越来越发达B.人们不良的消费观念和饮食习惯C.食品添加剂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D.食品添加剂可提高食品质量,且有利于食品保存4.餐桌污染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3.B4.B解析第3题,人们传统的观念是馒头越白越好,食品越甜、越香越好,于是不法商人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和喜好,在食品里加入大量的增白剂、糖精、香精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第4题,餐桌污染影响了人体的健康,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2019河南联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钦州、防城港和北海等沿海城市将承载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工业的发展,而钦州、防城港和北海又是广西红树林分布的主要区域。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使北部湾成为中国大陆近海岸最洁净的海域,海洋环境质量长久保持着优良状态。下图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广西红树林的生态功能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净化淡水水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A.B.C.D.6.北部湾经济区()A.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能源、冶金、炼油等重化工业B.淡水充足,适合发展淡水养殖业,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C.位于海湾内部,不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利于港口建设D.临海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小7.为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应该()A.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B.加强重化工业发展,发展经济C.大力发展传统经济和生态产业D.加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答案5.C6.A7.D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红树林生长在近海岸海域,不能净化淡水,但在保护海岸、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6题,由图可知,北部湾经济区有丰富的锰、石油、铝土矿等资源,适合发展能源、冶金、炼油等重化工业。第7题,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加强重化工业发展,发展经济,均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加强红树林湿地的恢复和建设,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2019辽宁师大附中期末)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等豫南地区,传统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春夏种植水稻,秋冬种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本植物)。近年来,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一年只种植一季水稻。2017年5月,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野,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地区“白地”的范围正越过淮河逐渐向北蔓延。据此完成810题。8.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最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B.当地的产业升级C.城镇建设用地D.种植业收益降低9.豫南地区一些农业部门干部解释说,出现“白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A.增加生物多样性B.恢复土壤的肥力C.提高专业化水平D.提高机械化水平10.为缓解豫南地区“白地”蔓延趋势,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发展基塘生产等生态农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A.B.C.D.答案8.D9.B10.C解析第8题,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的最主要因素。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最可能是种植业收益降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下降,D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农作物生长期变长,更适宜一年两熟,A项错误;两熟田变成一熟田与当地产业升级无关,B项错误;如果此地区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应全年都不耕种,而不是变为一熟田,C错误。第9题,“白地”即农民弃耕的土地,弃耕后土地能够有效恢复土壤的肥力,B项正确;“白地”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误;土地闲置不能提高专业化水平、机械化水平,C、D错误。第10题,为缓解豫南地区“白地”蔓延趋势,可以通过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证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的收益,对农民种植形成激励,正确;基塘生产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豫南地区不适宜发展基塘生产,错误;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找到高收益的种植项目,从而激发农民种植热情,正确;“白地”的出现与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无关,错误。故选C。(2019湖北黄冈中学模拟)滴灌技术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的农业技术,它是现代农业目前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下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11.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B.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C.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D.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12.滴灌技术的优点包括()调节田间气候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地下水含量减少无效蒸发适宜全面灌溉保持土壤结构A.B.C.D.13.目前,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A.劳动力不足B.农业科技水平落后C.水资源不足D.经济成本较高答案11.D12.C13.D解析第11题,滴灌技术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的农业技术,所以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D项正确。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无效蒸发,保持土壤结构,正确;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正确;滴灌技术无法调节田间气候、增加地下水含量,错误;滴灌技术是局部灌溉,不是全面灌溉,错误。C项正确。第13题,滴灌技术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小,A项错误;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目前已较为发达,B项错误;水资源不足更需要使用滴灌技术,C项错误;滴灌技术经济成本较高,因此这是目前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D项正确。14.读“内蒙古自治区简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2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土地利用不断变化,耕地面积增加101.75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9.8万公顷,牧草地面积减少233.82万公顷,水域及未利用地面积减少39.06万公顷。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将输煤变为输电”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了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