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宋明理学_第1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宋明理学_第2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宋明理学_第3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宋明理学_第4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宋明理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明理学1.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甚为流行,佛教和道教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是()A.传统儒学不断衰落B.社会动荡人民痛苦C.社会经济严重倒退D.少数民族大举内迁2.唐高祖认为:“武创业,文守成,百世不易之道也。若乃举天下一之于仁义,莫若儒。”由此可知()A.唐初三教并行的局面结束B.唐初统治者重视用儒学维护统治C.唐统治者采取措施抑制佛教和道教D.儒家思想在唐初重获正统地位3. 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对之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据此可知,“中庸”的含义是()A.坚守正道B.不偏不倚C.以和为贵D.偏听偏信4.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其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是()A.关羽的忠勇B.理学的推崇C.人民的爱戴D.经济的发展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6.北宋僧人契嵩指出,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7.陆九渊认为:“身或不寿,此心实寿,家或不富,此心实富,纵有患难,心实康宁。实论五福,但当论人一心。此心若正,无不是福;此心若邪,无不是祸。”建立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要实现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就必须()A.整治人心B.发展经济C.整顿吏治D.注重民本8.朱熹提倡“格物致知”,王阳明则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以下对两人的评价正确的是()A.两人所代表的理论体系没有任何共同之处B.两人的宇宙观是完全相反、背道而驰的C.两人都继承和发展了汉代儒学D.后者的思想主张与真理更加接近9.宋代某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由此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三教合流B.格物致知C.修身正己D.明心见性10.陆九渊曾评价朱熹的学说:“所谓太极真体不传之秘,无物之前,阴阳之外,不属有无,不落方体,迥出常情,超出方外等语,莫是曾学禅宗,所得如此。”由此可见,陆九渊认为朱子学说()A.超越了佛、道的精神境界B.吸取了佛、道的思想C.对佛、道的论述至高至深D.已成为一种佛学思想11.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道:“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谈,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材料()A.认为理学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B.认为理学导致了中原地区沦丧C.片面地认为理学空谈误国D.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理学的弊端1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贡献,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13.西方史学家认为,唐宋时期,“雅俗两类文化中佛教影响甚广,能够抗衡但无法压倒传统的儒家思想”。这一时期,儒学在与佛教抗衡斗争的过程中()A.最终彻底战胜了佛教B.最终形成了佛、儒并行的局面C.都被统治者奉为正统D.吸收佛教合理成分而获得新发展14.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之所以发端于宋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代的学术环境比较宽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应是宋代()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C.统治者“以文立国”D.始终没有实现大一统15.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论述及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他的是()A.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B.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C.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D.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16.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17.理学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18.针对程朱理学,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提出:“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建立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他主张()A.“格物致知”B.“明心见性”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19.“若不明心,虽为学日益,反为道日损”。持上述观点的思想家应是()A.程颐B.程颢C.朱熹D.陆九渊20. 南宋理宗曾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书章句集注()A.神化皇权B.宣扬天理纲常C.弘扬儒学D.尊崇孔孟之道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程颢在“未知其要”,也就是在还不知求“道”门径的情况下,自己“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二程认为,万物一理,一物之理也是万物之理;理一分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理在天为命,在人为性。维护封建的纲常等级,也就是维护天理。宁欣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评述二程(程颢、程颐)对儒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22.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二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三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四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五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王阳明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参考答案1、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民渴望解脱苦难,纷纷信仰宗教。故选B项。答案:B2、解析:题干中唐高祖的论述只是表明他认识到儒学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性,并没有涉及对佛教和道教的态度,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3、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正道”“定理”。题干说明中庸就是天下正道定理,故选A项。不偏不倚只是体现“中”,没有体现“庸”,排除B项;题干没有关于“和”的论述,排除C项;偏听偏信与中庸观点相反,排除D项。答案:A4、解析:宋代理学兴起,其强调纲常礼教、忠孝节义,在这种思想背景下,三国名将关羽才能够在宋徽宗以后成为忠义的化身而受奉祀,故B项正确。答案:B5、解析:宋明理学作为封建社会的精神统治工具,其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秩序。答案:A6、解析:佛教讲求“大无为”,但因其“治心”,也能为统治者所用,用于巩固统治,这反映出佛教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为封建统治服务。故选A项。答案:A7、解析:题干材料表明,陆九渊认为,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心之“邪”,因此,要实现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从整治人心入手,实现人心之“正”。答案:A8、解析:两人都继承与发展了汉代儒学,只不过探寻宇宙本原的途径有所不同,故选C项。答案:C9、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通过对草木的研究也能获得理,因此,该思想家主张格物致知。故选B项。答案:B10、解析:“太极”属于道家的论断,“禅宗”是佛家的一派。陆九渊的论述指出了朱子学说的理论来源。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11、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谈,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可知作者认为理学空谈误国,但没有看到理学的积极意义,比如励气节、提高社会责任感等。故选C项。答案:C12、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朱熹重视理学原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运用,理学“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符合材料的意思,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道德化、宗教化及哲学化,故A、D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理学的生活化而非政治化,故B项错误。答案:C13、解析:唐代出现了儒、佛、道并行的局面,到宋代,经过长期的斗争与融合,儒学吸收了它们的合理成分而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故选D项。答案:D14、解析:宋代统治者采取“以文立国”的治国策略,重用文官,文人有一定的讲学自由和著书立说的自由,这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答案:C15、解析:B、C两项都在强调“心”的重要性,是心学的观点;D项是攻击理学的观点;A项强调格物的重要性,与朱熹的观点相符。答案:A16、解析:历史解释受时代的影响。孔子处在春秋时期,他主张恢复周礼;朱熹处在南宋时期,他主张克服人的私欲以满足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需要。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D17、解析: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所谓的良知是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所以A项正确。B项错在“圣人独有”,C项明显不符合心学理论,D项错在“外部世界”,应是内心世界。答案:A18、解析: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他力主发明本心,反对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观点。故选B项。答案:B19、解析:题目材料中的思想家讲究“明心”,这属于心学的范畴,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D20、解析:四书章句集注宣扬天理纲常的永恒性,“有补于治道”,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这是宋理宗大加赞赏此书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答案:B21、参考答案:二程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他们探求万物之理,促进了儒学哲理化的进程。他们把理与天、理与儒学结合起来,论证天理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解释了封建伦理纲常的权威性,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22、参考答案:(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2)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而明事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恢复良知的本性,天理就在心中。(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