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明朝的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过不少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曾几何时,“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据吕氏春秋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秦律中也有许多具体的惩罚规定。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以少府为例,工师为手工业作坊的负责人,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还传授技艺,监督工匠操作、产品质量检验等。检查产品质量,要求“必功致为上。”(吕氏春秋孟冬纪)。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由于有这样的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瓷器工匠为例,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作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需。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摘自光明日报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B. 工匠虽然在我国古代的社会地位不高,却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C. 中国古代能够涌现出一批批艺术精品,只因为古代的工匠们都是以打造精品为追求。D. “工匠精神”切中时弊、符合时需,所以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中国工匠制作玉器时的那种“如琢如磨”,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B. 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前,中国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这种制度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C. 秦朝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不光有惩罚规定,还有具体的奖励办法。D. 秦朝能够制造出一大批精湛的艺术品,与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管理制度密切相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顶是A. 中国比西方更早建立起各种具体而严格的工匠制度,也一直具备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B. 陶瓷界的厂家都坚守“仿品不能当真品卖”的传统。这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C. 中国历朝历代能不断产出精品,能不断铸就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这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制度保证。D. 只要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Made in China必将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际签。【答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只因为古代的工匠们都是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以偏概全。原文除“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的表述外,后文还有“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等。故选C。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中国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张冠李戴。原文是“人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不是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奠定了基础。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无中生有,且“一直具备”这一说法缺乏依据。B项,“陶瓷界的厂家”扩大范围,原文在第7段,是“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D项,过于绝对,而且少了一个条件“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在文章最后一段。故选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玩家侯发山提到徐达,小城收藏界的同行都会说,人家徐达吗?大玩家。听那口气,绝对没有羡慕的意思,明显带着嘲讽的意味。别人玩收藏都是专注一个领域,或玉石,或字画,或瓷器,或织绣等等,徐达什么都偏爱。城南有个古玩市场,徐达去溜达了两趟后,开始往乡下跑,专去那些交通不便的偏远的山村。他说,越是这些地方,越有货真价实的东西。按说,他的思路不错。他三天两头往乡下跑,昨天去收一个瓷碗,今天去收一个烟袋。其实,他都看走眼了,收回来的全是假货,没有一样真货色。他还不听劝告,固执己见,乐此不疲。也就难怪同行们耻笑他了,说“大玩家”那是高看他,私下都叫他“棒槌”。徐达原是搞建筑的,说得更直白一点,开发房地产的。过了六十岁生日,他就把公司交给儿子徐全打理,转行到收藏上来了。走眼一次可以理解,连续走眼就有点不正常了。这天是个星期天。徐达打算到靠山屯去一趟。靠山屯是全省有名的贫困村。牛犇提出跟他一起去,到靠山屯看看景致,潜台词是去给徐达掌眼。牛犇是徐达在收藏界认识的朋友,搞收藏多年,是个行家。到了镇里,因为道路不通,两个人就步行十几里到了靠山屯。他们挨户挨门去看。徐达不是直截了当问人家家里有没有古董,而是问人家家里几口人,一年打多少粮食,顺便这里瞅瞅,那里瞧瞧。他们走进了老栓家。老栓住的还是祖辈留下的两孔土窑洞,前脸用石头砌了一下。院子里搭了个草棚子,垒着一个黑乎乎的灶台。家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中草药的味道。不时从窑洞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咳嗽声。来了客人,老栓激动得不行,忙用袖子把院子的石凳子胡乱抹几下,然后抓把柴草要给两人炖鸡蛋茶。徐达忙拦住了,他知道,两个鸡蛋说不定就是这一家人两天的开销。通过交谈,徐达得知老栓的老伴卧病在床,常年吃药,闺女在郑州上大学,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计。牛犇叹了口气,看了徐达一眼,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两张百元的票子给老栓。老栓慌乱地摆着双手,说什么也不要。“你以为你是乡长?”徐达开玩笑地对牛犇说,“杯水车薪,有何用?”牛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徐达的眼睛像探照灯似的,这里瞅瞅,那里看看。他看到墙角放着一块光溜溜的鹅卵石,便走上前,先是用手扫了一下表面的灰尘,然后找块破布认真擦了擦,左瞧瞧,右看看,像是遇到了宝贝。“一块腌酸菜的破石头,有啥看头?”老栓都不好意思了。“玉石啊。”徐达像是说给老栓,也像是自言自语。牛犇忙走过去,看了石头一眼,便对徐达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说你看走眼了。徐达不理会牛犇的好意,对老栓说:“老乡,这块石头您能匀给我吗?”真的是玉石?老栓不敢相信徐达的话,但他看出徐达想要这块石头,便说:“呵呵,您想要就拿走吧。”“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牛犇自言自语道。他是在暗示徐达,事关重大,不能草率。徐达也知道牛犇的意思,还了一嘴:“神仙难断寸玉呢,何况你又不是神仙?”牛犇气得真想踢徐达两脚。徐达对老栓说:“这件玩意我拿了。十万元。”“这,这”老栓不知道如何是好。“嫌少?”徐达问道。老栓忙说:“一块石头,不值那个价,不值那个价”徐达抱起石头走了,丢给老栓一张十万元的支票。等到老栓回过神来,两个人已经翻过了山岭。牛犇忍不住说道:“徐总,你交的学费还少吗?明明就是块破石头,你怎么跟捡了漏似的?玉石因硬度低,敲击时声低沉,有若击木”“我知道,这就是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徐达说罢,把怀里的石头扔了,眼看着它咕噜噜滚到了山下。牛犇被滚落的石头惊醒了!他这才明白,真正看走眼的是自己。回城后,牛犇忍不住嚷嚷了出去。当地媒体要推选徐达为年度十大慈善家之一。徐达谢绝了,他说:“我是收藏家,不是慈善家。”徐全也赞成老爷子的观点,说:“我爸是收藏家,不过,老是看走眼,没办法。”徐全淡淡一笑。知父莫若子。看来此话不假啊。牛犇彻底服了。从此,提到徐达,收藏界的同行都会由衷地说,人家徐达,那是大玩家。听那口气,满是钦佩,满是敬仰。(原发娘子关2017年第1期专栏,被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3期转载,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第一段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大玩家”徐达,引出下文对徐达收藏活动的介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 小说介绍徐达收藏的藏品品类丰富,他也一直以收藏家自居,这主要是为了塑造出徐达热爱收藏的形象特点。C. 小说通过对徐全、牛犇等次要人物言行举止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徐达的形象,从而突出了小说主题。D. 小说对靠山屯老栓家环境的描写,主要是为了烘托老栓家境贫寒,从而为下文介绍徐达行善的情节做铺垫。5. 小说中徐达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小说为何以“大玩家”为标题?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答案】4. B 5. 善良。老栓要给两人炖鸡蛋茶,徐达忙拦住了,他知道,两个鸡蛋说不定就是这一家人两天的开销。热心助人。他总是去偏远的农村收藏一些假货,而且乐此不疲,其实他是借收藏的名义去行善。淡泊名利。当地媒体要推选他为年度十大慈善家之一时,他谢绝了,他做善事不是为了名利。豁达。收藏界同行误解,甚至笑话他,但他从不计较。 6. 从情节上分析:小说的开头结尾都提到“大玩家”,在结构上形成呼应;从人物形象上分析:从字面上看,文中的“大玩家”指在收藏界有名气的人,收藏的是有历史价值的宝贝;但深层次看,“大玩家”有象征意义,徐达收藏的不是玉石等宝贝,而是以收藏的名义行善,是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人生的“大玩家”,“大玩家”突出人物的可贵品质;从主题上分析:同行前后对徐达这个“大玩家”态度的变化,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B项,“主要是为了塑造出徐达热爱收藏的形象特点”有误。徐达的收藏是为了行善。【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性格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徐达忙拦住了,他知道,两个鸡蛋说不定就是这一家人两天的开销”,善良。“当地媒体要推选徐达为年度十大慈善家之一。徐达谢绝了,他说:我是收藏家,不是慈善家。”,淡泊名利。他总是去偏远的农村收藏一些假货,而且乐此不疲,其实他是借收藏的名义去行善等。点睛: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需要注意: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本题从文本中有关叙写中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如他善良、热心,总是去偏远的农村收藏一些假货,而且乐此不疲,其实他是借收藏的名义去行善。【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章命题的原因。标题的含义注意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情节进行分析,深层含义结合文章的人物性格特征、时代背景和文章的主旨分析。答题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主要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如从字面上看,文中的“大玩家”指在收藏界有名气的人;但深层次看,“大玩家”有象征意义,徐达是人生的“大玩家”,“大玩家”突出人物的可贵品质。小说的开头结尾都提到“大玩家”,在结构上形成呼应,深化小说的主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2016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摩拜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出现,直接使黑摩的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根据摩拜用户的问卷调查,共享单车出现前,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为40余单,司机日收入约200元人民币,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下降到十几单,有70%的黑摩的司机转行。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让城市变得轻盈绿色,光明日报)材料二: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 8%和9.3%;有35%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问题。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车座损坏,有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有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摘编自王海亮四成人每天至少骑1次共享单车,北京晨报)材料三:没有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出行难题;有了共享单车,交通秩序问题又惹人烦。“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和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 目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如果有些市民总是不文明骑车,那么在注册时使用的信息可能被锁定拉入“黑名单”,不允许使用共享单车。专家建议,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做好宣传教育,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摘编自刘志强共享单车,如何骑得又稳又远?,人民日报)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共享单车是在民用汽车保有量急剧上涨,而自行车保有量急剧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B. 共享单车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压力。C. 不少使用者认为,在使用共享单车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等。D. 乱停放共享单车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出行安全带来了影响。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增加了共享单车的破损数量。B. 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国民的出行模式,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城市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有限,共享单车规模又在快速扩大,这促使新的应对机制的逐步建立。D. 为了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的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正互联互通,实现奖惩联动。9. 怎样才能使我国的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答案】7. B 8. C 9. 从使用者来说,要提升自己的素养,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从政府来说,要做好宣传教育,提升国民文明骑行素养。从共享单车平台来说,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解决好有限的城市空间与快速增长的单车供给之间的矛盾。【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B项,“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错,原文“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故选B。【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从而增加了共享单车的破损数量”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二节内容分析,“共享单车的破损数量的增加”与“黑摩的司机转行”没有关系。B项,“改变了我国国民的出行模式”错,原文“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D项,“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的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正互联互通,实现奖惩联动” 错。原文是“专家建议,可以将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故选C。【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怎样才能使我国的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分析可知,从使用者来说,要提升自己的素养,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结合“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和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目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分析可知,从共享单车平台来说,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解决好有限的城市空间与快速增长的单车供给之间的矛盾。结合“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做好宣传教育,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分析可知,从政府来说,要做好宣传教育,提升国民文明骑行素养。【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B.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C.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D.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策是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B. 足下,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用“足下”,意为“您”,属称对方的敬辞。C. 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D. 太傅,古代官职名,和太师、太保一起,位列“三公”。文中的“太傅”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一般认为就是太子的老师。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向太子推荐了荆轲。B. 太子丹为了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这充分表明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C. 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表明忠心。D. 太子丹听说田光死了,很伤心,双腿跪行,流着眼泪说自己要田光不要泄密的本意是想要和田光商议重大事情,并不是要他去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太子丹担心它。(2)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根据句意断句。“闻”的宾语不是“骐骥”,这样语意不完整,应是“骥盛壮之时”,应在“时”后断句,排除A项、D项;“已消亡矣”指的是“吾精”,要连在一起,排除B项。这段话翻译为: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故选C。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战国策是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表述有误,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故选A。【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分析有误,据原文可知,太子丹只亲自拜访了鞫武。原文“乃造焉”的主语是“田光”,是田光去拜访太子,后面是田光去见的荆轲,后来荆轲去见的太子,太子并未亲自拜访荆轲。故选B。【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且”,将要;“临”,逼近;“恐”,惟恐、害怕;“至”,到来;“患”,担心;“之”,代词,它。(2)“愿”,希望;“足下”,您;“过”,拜见;“明”,表明。【点睛】参考译文: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太子丹担心它。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太傅说:“请让我好好考虑考虑。”过了一些时候,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谋远虑勇敢沉着,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说:“希望太傅您代为介绍,好吗?”鞫武说:“好吧。”于是鞫武去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太子跪着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又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稳,左右人都退下后,太子就离席,向田光请教道:“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尽量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田光说:“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虽然这么说,我不敢因此耽误国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与荆轲结识,可以吗?”田光说:“好的。”说完起身就走了出去。太子把他送到门口,告诫他说:“我告诉您的和先生刚才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低头一笑,说:“好。”田光弯腰曲背地去见荆轲,对他说:“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没有人不知道。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比不上当年了。有幸得到他的教导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尽力想想办法。我私下里没把自己当外人,向太子举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遵命。”田光又说:“我听说,忠厚老实之人的所作所为,不使人产生怀疑,如今太子却告诫我说:我们所讲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这是太子他怀疑我啊。为人做事让人怀疑,就不是有气节的侠客。”田光这番话的意思是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接着又说道:“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说完就自刎而死。荆轲见到太子,告诉他田光已经死了,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太子拜了两拜,双腿跪行,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之所以告诫田光先生不要泄密,是想实现重大的计划罢了。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没有泄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4. 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B.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两句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喧嚣的农村生活图景。15. “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4. D 15. “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误入官场,深受束缚,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以静衬动”改为“以动衬静”。“喧嚣”也不正确。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故选D。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手法为比喻,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本体和喻体,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情感等。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三)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忠贞的诗句是:_ ,_。 (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3)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特点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如山居秋暝中的颔联_ ,_。这两句就描绘出了一幅清幽的自然风景画。(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5)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答案】 (1). 同心而离居 (2). 忧伤以终老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明月松间照 (6). 清泉石上流 (7). 舳舻千里 (8). 旌旗蔽空 (9). 三顾频烦天下计 (10). 两朝开济老臣心【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萧”“照”“舻”“蔽”“烦”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寒风凛冽,天上飘下碎琼乱玉,大地瞬间披上素妆。B. 运动时听音乐不仅可以缓解单一重复的机械运动,更重要的是,有些音乐就像魔力一样,在你筋疲力尽的时候,让你起死回生般的缓解疲劳,感受自己如永动机般的奔跑。C. 假如没有这场金融危机家居网络营销的春天也许不会来得这么快。但一切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是顺应历史的浪潮,寻找汹涌波涛中的商机。也许,下一个机遇也是被逼上梁山的。D. 在女足东亚杯预赛第二阶段首轮较量中,中国女足10球狂胜蒙古,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A项,碎琼乱玉:意思是指雪花。使用正确。B项,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使用正确。C项,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使用正确。D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结合“中国女足10球狂胜蒙古”分析可知,使用对象不当。故选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 “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C. 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D. 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结构混乱,“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是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两句杂糅,去掉“是因为”或“的缘故”。B项,搭配不当,“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搭配不当,句尾加上“意识”。D项,不合逻辑,“是否兴盛强大,是兴盛强大的标志”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故选C。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四大名著均为章回小说,它们不同于西方的小说结构,每章大多有悬念,有包袱,虽然一环紧扣一环,但是又可独立成为故事。它们跨越的时空,涵盖的人文,纵横的历史,凸现了四大作者的手笔之雄浑,视野之开阔。大观园内外的五百多人物饱满了性格的缤纷;三国争霸的惊心动魄宏大了汉末的群雄奇观;_。它们是国人难以逾越的文学瑰宝,堪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璀璨。A.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淘尽了宋代江湖的斑驳峥嵘B. 斑驳峥嵘的宋代江湖淘尽了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C. 宋代江湖的斑驳峥嵘被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淘尽了D.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把斑驳峥嵘的宋代江湖淘尽了【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画线句子的前面是“饱满了”,“宏大了”,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此处应选“淘尽了”,所以排除C项和D项。B项和A项的区别在于句子的主语不同,根据前文句子以“大观园内”和“三国争霸”开头,判定画线句应以“水泊梁山”开头,所以排除B项。故选A。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的四句话,其中语意矛盾的一项是 【示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材料】心境 复习 谦逊不管风吹浪打 温故可以知新 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 心如止水 查缺补漏 不耻下问 充耳不闻 亡羊补牢A. 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B.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C.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D. 不耻下问,充耳不闻,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虚怀若谷的真谛。【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时,应当认真审题,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结合题干要求“其中语意矛盾的一项”分析。A项,“心如止水”,指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没有语意矛盾,不合题干要求。B项,“查缺补漏”,查找漏洞填补空缺。“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没有语意矛盾,不合题干要求。C项,“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和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没有语意矛盾,不合题干要求。D项,“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和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21.请阅读某中学高一五班向全校师生所发邀请函的正文,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为引导我班同学积极参与“名著伴我成长”阅读活动,经班主任同意,我班决定于5月1日当天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组织路遥的拙作平凡的世界阅读报告会。届时,将由贵班语文课代表主持。在此诚邀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及广大同学光临指导。 (1)文段中有两处语句表达重复,必须要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 和_ (2)请找出并修改文段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_【答案】 (1). (1)当天; (2). 诚邀或欢迎。 (3). (2)“拙作”改为“著作”或“名作”“经典作品”;“贵班”改为“我班”。【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1)“5月1日”“当天”表意重复;“诚邀”,很有诚意的邀请,与“欢迎”语义重复。(2)“拙作”,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结合“路遥的”分析,敬谦失当,改为“著作”或“名作”“经典作品”;“贵班”,尊称别人的班级,此处为称呼自己班级,改为“我班”。【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第,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